人民網>>傳媒>>全國新聞學子優秀論文評選>>第十一屆全國新聞學子優秀論文評選參評論文
人民網>>傳媒>>正文

[學子論文]新媒介使用中的關系構建與呈現

劉效禹

2015年04月13日14:13  來源:人民網-傳媒頻道  手機看新聞

摘要:

新媒介迅猛發展推動交互傳播出現根本性的變革,“媒介即訊息”視角下以技術導向的線性傳播模式正在出現以關系導向,對話式全息傳播模式的新趨勢。在關系傳播理論視角下探討新媒介使用中的關系構建與呈現,對發掘新媒介使用語境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字:關系傳播、關系、新媒介

一、關系傳播的涌動力:人際關系

薩拉·特倫霍姆(Sarha Trneholm)指出:“2500多年以來,人們一直尋求了解傳播。盡管他們採取了多種不同的方法,但是他們的目標總是朝向發現人類共享思想並相互影響的那個過程。”①人際關系具有構建共同符號意義的共生作用,促使傳播要素的互動產生共享意義。無論是內容信息、渠道、傳者、受傳者之間存在著如何完美的閉環,關系是推動閉環內各要素形成共生聯系,實現傳播目的的“涌動力”。在新媒介語境下,人際關系是傳播中防止信息出現“冗沉”並維護有效意義涌動的關鍵要素,實現傳播在“隱藏的維度”即關系中。

關系傳播研究核心為人際關系。回顧“帕羅阿爾托”研究團體關於人際關系基本原理的經典研究,強調研究傳播的關注點放在個體身上是錯誤的,需要在傳播情景(context)考慮關系問題,它是社會的起點,也是傳播活動的一個落腳點。②瓦茨萊維奇、比文和杰克遜提出關系傳播的五條基本原理(1967)時, 提出“一個人沒法不傳播”,“這句話在各種傳播學的教科書中被反復引用”③揭示關系是驅動傳播的內在動力。過去“關系是傳播行為與過程的附屬品”的觀點割裂了倫理信息、情感與情感控制信息、禮節信息這些意義信息與傳播的共生性,所以更需要正確認識人際關系是充當建構傳播“渠道性”的關鍵要素和彌補個體差異性解讀造成“碎片化”傳播現實的粘合劑。

這需要定位關系。70年代時期傳播學者保羅·華茲勞瑞克,唐·杰克遜,珍妮特·比爾明確提出關系定位,認為人在與之交談對象身上看待自己和感知他人,並進一步採取何種傳播方式和態度。傳播與關系並存,主體的傳播行為會在 “我怎樣理解自己”,“我怎樣看待你”及“我怎樣看待我的你”等一系列關系定位。如“圈子文化”、“粉絲文化”等網絡文化可看做是基於某傳播主題建立起來的關系定位,關系規范了新媒介使用者的關系歸屬,例如“@”作為一種隨意化的互動手段,使新媒介使用中的人際關系具體化,但首先是在已有明確認証關系裡才可自由使用,關系定位是網絡交互性的形成前提。

人際關系是關系傳播的涌動力,若隻講傳播不講關系會割裂信息與意義,就隻剩下信息的“流動”:機械且非生命力的信息拓展過程。但如今微博、微信、MSN等成熟平台早已將人際關系作為建設平台的內在邏輯和主體思想,例如微博“#話題#”的營銷類話題將關系與話題(內容信息)綁定,以話題驅動影響人際關系。評論、轉載、點贊、“@”功能激發了人際關系的交融,即人際關系呈現具體化,可感知。再觀QQ、MSN、開心農場為代表的傳統平台到當前微信、知乎代表的創新平台,早期過度關注人際傳播的實用技巧(如粗暴式捆綁分享給好友的彈出窗口,生硬關聯的好友清單等)向依托關聯數據挖掘,匹配精確關系社交網絡的改變,出現了“內容”讓位“信息”的特征,即一種偏向即關系偏向。

二、新媒介語境下關系傳播的邏輯解釋

新媒介為人際傳播形式的呈現創造了機會,使用者與社會關系的互動進而整合。關系傳播理論強調:交流者不需要解決人與人之間的差異問題, 需要的是創建一個新的思想假定, 尋求接受差異的方式, 以差異為依據去認識關系中存在的同一性與差異性的永恆張力。④在該視角下的網絡關系的張力,已幫助使用者實現發展自我,了解他人,通過對話完成傳播。

新媒介“電子對話”的本質建立在“對話”基礎上。正如布蘭達·瑞爾提出:“電子對話”非關於信息,是關於體驗。該“體驗”倡導“語義交換”--信息、文化、情感三層面上關系互動:關系構架互動的基礎,關系高於內容、內容的形式,甚至會決定和影響內容。新媒介已成為“關系居間者”重構“人—人”對話的工具性平台,呈現對話的本真即建立關系。例如真實網絡問答社區知乎網裡,用戶是有分享和建立對話關系,整合個人傳播關系的人性欲望。進入這個“往來無白丁”的精英社區,回答的問題被名人或大眾“贊同”或“感謝”,個人在排他性的精英問題上與他人建立一個“授-受”對話關系,在對話層面獲得這種滿足。另外,猶太哲學家馬丁·布伯指出人的真實生活是“對話的機遇”。知乎網讓對話成為出發點,讓使用者相遇,通過對話在虛擬中建立實體聯系,而產生多元且具整體性思維又能反作用於個人的意義與價值呈現,產生動態關系互動。

除對話之外,還需要關注關系矛盾的張力。20世紀80年代后期,美國衣阿華大學萊斯利·貝克斯特和芭芭拉·蒙哥馬利等人從關系角度闡述辯証理論:人際關系的意義和價值在人們對矛盾張力的不同處理中,個人層面、人際關系層面、社會層面的三個層面會出現縮小、擴大、轉移等關聯。還以知乎網為例,作為一種混合網絡,它由個人節點和知識節點兩類組合而成。⑤ 其成因有一個大膽設定:用戶可以follow“人”,又可以follow“問題”或“答案”,這兩種社交節點同時與問題、答案和話題展開信息互動。呈現①“用戶回答問題”,“用戶將問題添加到話題”、“用戶贊同、反對、評論問題”, ②“受關注問題有新答案(受關注答案有了新話題)”,③“受關注人添加、贊成或關注新答案、話題”的三種信息流。受益於這種信息流,用戶、話題、問題在功能層面具備生成知識節點的共生關系,可因為這三者中不是等權重的:問題最為重要,而用戶和話題次之。用戶和話題成為“偽”節點在知乎網中表現出張力的特點,並起到“吸收矛盾”、“忽略矛盾”和“激發矛盾”的張力作用。如圍繞某話題產生矛盾時,用戶或話題陣營會採取“選擇”(selection)的方法,放棄意見,重新尋找一個論點﹔也會在已有論點或論據違背主題時採取“分離”(separation)的方法,分離出與話題不相符的內容,或生成圍繞原有問題的“次話題”。這樣從兩個知識節點三個層面持續不斷地吸收知識養料,同時把這些養料進行組織和優化,達成主知識點的自動生長。

三、新媒介使用中的關系構建與呈現現象

(1)“圍觀時代”裡的關系認同

新媒介基於“關系”框架開發了一系列交互性的功能,如簽到、點贊、艾特(@)、轉發、彈幕等方式將自我的“關系認同信息”附在經過“編碼”的“內容信息”中,在互動中極大地釋放訴求,引起身份的圍觀和關系的定位。這種自動形成的認知在如知乎網、微信“朋友圈”、QQ空間、微博、彈幕電影中,使用者首先對自己在圈子中的身份有一個清晰地認知和定位,然后以關系網絡為表現形式,以互動、嵌入的關系“節點”身份參與關系的建立與維護。此過程不在於說服,而在於表達和袒露自己的心理,從而忽略彼此之間差異,尋找共同話題。

新興傳播方式為使用者“安裝”了向社會喊話的“麥克風”,用戶希望自己聲音能“擴大化”,形成“去中心化”的新議程即一種人人都可以做權威、引領關注點的“人人時代”,這種新興傳播邏輯造成了當下大眾圍觀的社會格局。在此格局中,圍觀造就關系的生成,圍觀者與被圍觀者間產生“對話的機遇”,又因著差異產生張力在對話中呈現不平等、沖突,促使交流與互動系統發展或變化,向更平衡、認同的新方面發展。

(2)“電子對話”中的關系呈現

新媒介的互動機會,更具有生成體驗快感的創造力,它也延展了媒介傳播的功能,出現網絡關系可按照自身意志來影響傳播內容呈的現。作為形成、發展和維系情感關系的工具,新媒介日益凸顯人際傳播形態。美國學者桑德拉·鮑爾等分析了新媒介電子對話傳播形態是種人際傳傳播形態,更新了大眾傳播獨白式的傳播形態。⑥ 改變了“我-它-你”的復合關系成為“我-你”的對話關系,技術作為“它”后退成為一種支撐關系的居間者對角色關系的影響更為隱秘。而使用者可實現個性展示同時,作為構建關系網絡的“節點”,其之間的“關系”升級了原來作為促進新老朋友互動的粘性手段,成為激發傳播行為的元傳播因素,關系間互相依附影響傳播的各個環節和更多維度的關系產生。。

(作者系: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

參考文獻:

①【美】Sarah Trenholm:《Human Communication Theory》[M],1991 by prentice Hall,Inc.P.l.

② 陳力丹:《精神交往論—馬克思恩格斯的傳播論》[M],開明出版社,2002年版,164頁

③【美】斯蒂芬·李特約翰:《人類傳播理論》(第七版)[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276頁

④王怡紅:《關系傳播理論的邏輯解釋》[J],《當代傳播研究》,2006年2月

⑤採銅學心論:《網絡圖譜論“知乎”》,《博客大巴》,http://xuexinlu.blogbus.com/logs/144013509.html,2011年7月4日

⑥陳先紅:《論新媒介即關系》[J],《新聞與傳播》,2006年3 月

(責編:汪倩(實習生)、宋心蕊)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