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青年記者》>>2015年3月下
人民網>>傳媒>>正文

曾虛白的新聞職業道德思想研究

魏 馮

2015年04月14日10:47  來源:青年記者  手機看新聞

曾虛白原名曾燾,江蘇常熟人。他創辦《大晚報》成為戰時上海晚報銷量之最﹔他在中央通訊社任職13年,正式入仕途﹔他編撰70萬字的《中國新聞史》,對中國的新聞教育產生了一定影響。

曾虛白的新聞職業道德思想

1.新聞自由與新聞自律並行。曾虛白在創辦《大晚報》期間,在引導輿論的同時,也想盡方法提高銷量。他認為引導輿論和提高銷量的功能經常矛盾,為達平衡,應由媒體、政府和公眾共同承擔。一方面,媒體應自律,在媒體無法自律時,政府應協助媒體保証交流路線的暢通。另一方面,公眾力量最大,他鼓勵公眾將意見反映到傳播事業中去,以啟發新聞傳播事業。曾虛白提出,新聞自由和新聞自律相輔相成,新聞自由是新聞自律的前提,新聞自律是新聞自由的保障。

2.保持新聞報道的獨立性。《大晚報》創辦時,曾虛白堅持新聞自給,並建立獨立的採訪網和發行網。“《大晚報》是上海,也可以說是全國第一份自己有採訪網、報道當天新聞的晚報。”①在人員招募上,曾虛白通過登報招聘外勤記者﹔在報紙發行上,當時上海的報紙多被“捷運公司”所壟斷,而《大晚報》則將上海分成16個區,每區自行招聘1人做發報員,讓他們在各自區裡組織發行網。

3.尊重新聞價值與維護真理。曾虛白認為新聞記者中存在兩種對新聞的看法:一種是新聞價值論,承認新聞本身有主觀獨立的潛在力量,它可以啟發真理、暴露黑暗,成為社會耳目,並激發社會智慧﹔另一種是新聞價格論,認為新聞可以賣錢,將新聞價格凌駕於新聞價值之上,曾虛白稱他們為“市儈者”。

曾虛白認為,新聞記者最神聖的任務是維護真理,“什麼是真理,我們應該先定出一個標准來。我們以為,最簡單的原則隻須一句話,那就是凡是合乎人性的一定都是真理……抑獸性以揚人性是人群社會倫理觀念,道德標准應大眾呼召而產生的歷史法則。明乎此,我們就可以明白判別什麼是真理,什麼是欺騙了”。②

4.堅持內容的真實性和時效性。曾虛白認為,記載新聞的天職是報告社會的真相。《大晚報》創刊時,他表示:“本報以提倡生產為要,無背景,無成見,不談純政治理論。所在新聞均以事實為依據。”③在淞滬戰爭中,《大晚報》的戰地記者寫下《戰線巡禮》系列的軍事報道,保証了內容的真實性和時效性。如張若谷在《在吳淞滬炮火線下》報道:“天空飛來日本飛機三架,盤旋雲際,在箕如一帶偵察,忽然轟的一聲,前面冒起一大股黑煙,路上負箱攜包的逃難民眾驚散竄走,喊著‘炸彈來了,炸彈來了’。”

曾虛白新聞職業道德思想的當代審視

1.培養“新聞通才”,提高新聞職業道德水平。互聯網改變了人的思維方式和生活習慣,也改變了媒體的內容生產和生存形態,新聞從業者要具備文字報道能力,滿足網絡傳播的音頻、視頻、圖片等需求,更要提高道德素養。“一段新聞、一篇社論、一節特寫要寫得生動,也要寫得有內容﹔寫得生動可以靠聰明,可是寫得有內容非要有修養不可了。真正成功的記者,絕不靠以技巧眩人,卻要有真才實學來貢獻讀者。換言之,記者的教育應注重在‘通’而造成其‘博’。”④

2013年,《京華時報》以67個版面、76篇報道曝光了農夫山泉,報道內容很少提及與公共利益相關的水質量問題,使其新聞報道呈現情緒化趨向,缺失新聞道德素養。曾虛白的“新聞通才”思想啟示我們,對新時代的新聞人要注重培養多學科、跨媒體的能力,更要注重新聞職業道德教育。

2.通過“潤滑油”的角色定位,加強政府與民眾的溝通。曾虛白認為人民有權利,但大多數都是沒有才能和見識的“不知不覺者”,而政府就是扶助劉阿斗的諸葛亮。“新聞記者是使諸葛亮的‘知’變成劉阿斗的‘知’的中間搬運者,是中國政治機構的潤滑油。”⑤但他將民眾視為“劉阿斗”,思想上有看輕受眾的傾向。

2008年,5·12汶川地震發生18分鐘后,政府及時公開災情,新華社率先發出快訊,各地媒體竭盡全力投入,主動公開辟謠,加強了政府與民眾的交流,受到國內外好評。在公共危機事件中,若使輿論環境進入良性循環,保証社會長治久安,媒體“潤滑油”的功能不可或缺。

3.“公營性”的經營思路,促進新聞傳播事業發展。曾虛白認為,根據媒體的不同屬性,應將營業部門與業務部門分為兩個系統,兩者互不干涉。營業部門要轉變過去“賣新聞”的盈利模式,從服務中求利﹔業務部門則由傳播專家主持。新聞傳播事業要向著公營的方向發展,“我主張的經營,既非國營,更非政府經營而純粹由整個社會全體人民共同經營管理”。⑥曾虛白強調新聞傳播事業的“公營性”,意在突出新聞媒體的獨立性,不受政黨、集團、廣告商的影響,對公眾和社會負責。

在“21世紀網特大新聞敲詐案”中,21世紀網以輿論監督稿要挾企業投放廣告,其採編部門的新聞稿,多是在與廣告部門的“互通”下完成的。曾虛白堅持“營利部門和業務部門兩不干涉”的思路,可防止新聞報道異化,避免媒體利用新聞報道權和輿論監督權賺取“封口費”。

結 語

曾虛白堅持新聞自由與新聞自律並行、保持新聞報道的獨立性等新聞職業道德思想,反映了近代報人的探索與追求,對肅清新聞行業存在的不正之風,具有教育意義。他的“新聞通才”的培養理念、“潤滑油”的角色定位及“公營性”的經營思路,與新時代要求“全能型記者”,要求媒體充當政府與民眾的“橋梁”,要求“媒體採編與經營分離”的大趨勢有相通之處。

(作者單位:重慶大學新聞學院)

注釋:

①曾虛白:《曾虛白自傳上集》[M],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0年版,第120頁

②曾虛白:《談天下事國內集》[M],台北正中書局,1992年版,第168頁

③馬光仁:《上海新聞史1850∼1949》[M],復旦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第786頁

④龍偉 任羽中等編:《民國新聞教育史料選輯》[M],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第270頁

⑤⑥曾虛白:《曾虛白自傳下集》[M],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0年版,第736頁、第758頁

參考文獻:

①王潤澤:《中國新聞媒介史1949年前》[M],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第231頁

②劉璇:《民國報人曾虛白研究》[D],暨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3年6月

(責編:汪倩(實習生)、宋心蕊)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