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B下周重播《大時代》,股市立馬“嚇”跌了
“丁蟹效應”真的不是傳說?
鄭少秋:“丁蟹”要那麼神,我早發大財了
香港股市近日長紅,日前恆指更一度升穿28000點,TVB卻趁著這股港股熱潮,前天突然宣布下周一起(逢周一至五晚)深夜時段回放《大時代》。這部由鄭少秋、劉青雲、郭藹明、劉鬆仁主演的劇集被譽為經典股劇,在1992年播出期間恆生指數曾跌逾千點,自此秋官擔綱的劇集每次播出,恆指都巧合地下跌,被笑稱“丁蟹效應”。想不到距TVB宣布不到一天,4月14日,恆指收市便即跌454.85點,“丁蟹效應”逾20年仍然靈驗!
就在滬指一舉突破4100點,B股、港股均漲勢如虹,創業板再創歷史新高,連買菜的大媽們都摩拳擦掌殺入股市賺菜錢之際,TVB突然宣布:為配合股市熱潮,於下周一(4月20日)重播《大時代》。於是乎,老股民中間頓時響起“高能預警”:秋官來了,“丁蟹效應”恐重現!
“丁蟹效應”一出,當天香港股市的確“嚇”跌了,內地影后趙薇就被“KO”,令其一日之間賬面蒸發7.9億港元。別以為山高皇帝遠,原來趙薇也不敵“丁蟹效應”。有網友調侃道:“鄭少秋一露臉,趙薇陪一手。”
所謂“丁蟹效應”,是指自鄭少秋於1992年在劇集《大時代》中飾演男主角“丁蟹”起,凡由鄭少秋主演的電視劇開播,股市就會下跌,股民損失慘重的現象。“丁蟹效應”還曾於2007年橫掃美國——2007年8月,《大時代》在美國播出,道瓊斯工業指數在6個交易日內狂跌1202點,這下美國股民也崩潰了。1992年至今,這種巧合已經上演了至少33次,以至於出現股民喊話讓秋官“早點退休”的奇觀。
其實,美國也有類似的現象,投資者稱之為“好萊塢效應”,說的是每當有涉及金融界題材的電影大熱的時候,美國股市就會出現崩盤走勢。如奧利弗·斯通的《華爾街》1987年上映,當年出現大股災,造成23%的跌幅,等等。
當然,對於股票券商來說,“丁蟹效應”更多的是一種巧合。招商証券香港投資銀行總經理溫天納分析:“由於部分投資者相信這種現象,怕相關效應會應驗,而先行對股票進行非理性甩賣,結果造成股市震蕩。”
既然是巧合,就會有不靈的時候。2005年鄭少秋主演的《御用閑人》開播時,股市就沒有遭受大幅動蕩,次年的《潮暴大狀》開播,股市依然安然無恙。鄭少秋也說,如果“丁蟹效應”真的百發百中,那他早就發大財了,很多金融人士也可以下崗了,“還觀察什麼市場動態,關注我的動態然后搞投機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