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評委會主席呂克·貝鬆(左四)率領下,競賽單元的七位評委上台為北影節開幕致辭。
還有將電影拍攝搬上舞台的戲劇演出
也有中國傳統的雜技表演
開幕式上的文藝表演既有象征國際電影符號的“夢露”舞蹈
昨日,第五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開幕式在雁棲湖國際會展中心拉開帷幕。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局長蔡赴朝,第五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組委會主席、北京市市長王安順,北京市副市長陳剛,北京市政府秘書長李偉等領導出席電影節開幕式。中國導演馮小剛、美國影人阿諾德·施瓦辛格和“天壇獎”評委會主席呂克·貝鬆分別送上賀詞。
開幕式上還舉行了最早在海外上映的中國古裝默片《青花瓷盤的傳說》贈予儀式。在一條黑白影像的膠片帶從英國穿越到北京的舞台背景前,國家廣電總局電影局局長張宏森向英國電影協會主席阿曼達·內維爾贈予了電影拷貝。
北影節創多項紀錄
在致辭中,蔡赴朝向來自50余個國家和地區的電影人表示熱烈歡迎,向多年來關心支持中國電影發展和北京國際電影節發展的各國朋友表示衷心感謝。他說:北京國際電影節創辦五年來,始終堅持正確的藝術導向,堅持國際化、專業化、多元化,以“大師、大眾、大市場”為特色風格,通過影片評選、佳片展映和藝術交流,凝聚電影力量,培育電影新人,繁榮電影文化,為各國電影界搭建了合作平台,對於推動中國電影健康快速發展,促進世界電影文化繁榮,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據蔡赴朝介紹,2014年電影總票房296億元,同比增長36%﹔觀影人次8.3億,同比增長35%﹔生產國產影片618部,以54%的票房份額贏得市場主體地位。第五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報名參加主競賽單元影片930部、展映影片1563部,均創歷屆新高,顯示了北京國際電影節和中國電影市場愈來愈強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今年是世界電影誕生120周年,中國電影誕生110周年。希望各國電影界的朋友通過北京國際電影節這個平台,進一步加強交流合作,共同創造世界電影事業新的輝煌!”
阿諾德·施瓦辛格
我還會再回來的!
開幕式以“光影禮贊”為主題,開場秀《光影禮贊》拉開典禮序幕。在當晚的開幕式上,既有嘉賓對15部入圍影片的隆重推介,也有陳慧琳、鄭淳元、孫楠的演唱,梅葆玖的創意京劇等文藝節目,但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當屬向老藝術家致敬的環節。張國立先是調侃了北京的天氣感謝APEC藍,“咱們運氣特別好,想象下如果是在昨天,組委會該給咱們准備多少口罩”。片刻輕鬆后,在他的邀請下,田華、毛玉玲、王鐵成、盧燕、蘇叔陽等老一輩的表演藝術家走上舞台,“他們的平均年齡都已經80歲。在尖叫聲都獻給小鮮肉的今天,他們為中國電影奉獻了一生。”全場觀眾自發起立,掌聲雷動。
此外,阿諾德·施瓦辛格的致辭也令現場沸騰。這位國人熟知的好萊塢硬漢今年將有《破壞者》、《終結者:創世紀》兩部大銀幕之作登陸國內影院,第五屆北京國際電影節自然成為他的必經之地。
第一次參加北京國際電影節的他,回憶起1982年宣傳《野蠻人柯南》時的情景印象深刻,“我曾熱切希望把我的電影推廣至全世界,可那時人們關注的隻有法國和英國”,但他相信這是一個全球經濟的時代,而中國也是世界電影大家庭必不可少的一員,因為中國不但已成為全球電影流通最重要的市場,也在不斷向世界推出優秀作品,他期望未來自己有更多的作品可以和中國觀眾見面,並在結束時喊出那句經典台詞,“我向你們保証,我還會再回來的!”
呂克·貝鬆
北京電影節是成熟的孩子
開幕式中,特地設置了“入圍影片推介”環節,邀請斯琴高娃與達倫·阿倫諾夫斯基、王珞丹與宋承憲、倪妮與趙又廷,三組嘉賓分別推薦了此次天壇獎的15部入圍影片,分別是意大利影片《抉擇》、奧地利影片《格魯伯·特蒙特》、日本影片《愛與和平》、美國影片《實驗者》、印度影片《無花果與黃蜂》、俄羅斯影片《白夜》、俄羅斯和烏克蘭合拍片《女狙擊手》、斯洛伐克和捷克合拍片《孩子》、哥倫比亞影片《沉默的河》、伊朗影片《無常》、墨西哥影片《暮年困境》、英國影片《墮落》、韓國影片《舉報者》、中國影片《智取威虎山》、《狼圖騰》。這15部影片是從來自90個國家和地區的930部報名參賽影片中,經過電影節選片委員會初選、復選和終選三輪選片后脫穎而出。這些影片的主創許多是奧斯卡、金球獎與各大國際電影節的獎項常客。在為期8天的電影節期間,這15部優秀影片將會激烈角逐最佳影片獎、最佳導演獎、最佳男主角獎、最佳女主角獎、最佳男配角獎、最佳女配角獎、最佳編劇獎、最佳攝影獎、最佳音樂獎、最佳視覺效果獎等10個大獎。
作為評委會主席,呂克·貝鬆致辭:“作為老朋友,我非常高興地看到北京國際電影節這些年的努力與成長,我為能夠再次參加北京國際電影節而深感自豪。”在他看來,五年歷程並不算長,就像個小孩子,但從未見過一個孩子能如此成熟,完全可以和中國哲人相媲美。 “電影是人類饋贈的禮物,我們的評委來自不同的國家,將運用不同的感受力去感受這十五部各具特色的影片。”(記者 田穎 蔡赴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