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力的游戲》中的小狼女“艾莉亞”(右)此次擔綱大銀幕的主演。
第五屆北京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天壇獎”,即將在今晚的頒獎典禮上揭曉,除了中國觀眾熟悉的《智取威虎山》、《狼圖騰》外,還有13部來自12個不同國家的入圍影片,將一起角逐包括最佳影片獎、最佳導演獎、最佳男主角獎、最佳女主角獎在內的10個獎項,而它們是從來自90個國家和地區的930部報名參賽影片中,經過電影節選片委員會初選、復選和終選三輪選片中嶄露頭角。其中不乏各類國際電影節的獎項常客,比如《格魯伯·特蒙特》的導演瑪麗·克羅伊策,曾憑借《無父之人》斬獲柏林電影節最佳處女作獎,《愛與和平》的日本導演園子溫及《抉擇》的意大利導演米歇爾·普拉西多等也曾多次獲得威尼斯電影節、柏林國際電影節的多項提名。
盡管多數入圍影片的知名度不高,但每一部都是摒棄浮華、踏踏實實刻畫人生困境及心靈深處的誠意之作,在不同的側面展示了世界各國電影獨特的風採,其中不乏實驗性很強和視角非常尖銳的藝術佳作。 新京報記者 田穎
《實驗者》(美國)
導演:邁克爾·阿梅雷達
劇情:影片根據1961年耶魯大學的電擊實驗事件改編,實驗者毫無節制地提升懲罰電壓,早已超過人類承受極限。凡是服從了規則的普通人,都有可能無意識地成為殺手,設計該實驗的米爾格拉姆教授受到了來自各方的質疑。
看點:本片在美國聖丹斯電影節首映,也是此次電影節的開幕影片。巧妙而真實地還原了社會心理學家斯坦利·米爾格拉姆的一生。導演精心編寫的劇本試圖彌補本片缺乏傳統電影元素的事實,一連串的疑問考察了米爾格拉姆和所有人在社會中如何抉擇的能力。彼得·薩斯加德與薇諾娜·賴德以充滿張力的表演,撐起了整部影片。
《舉報者》(韓國)
導演:任順禮
劇情:節目導演尹敏哲意外發現一家大型醫療企業涉案,其中生物技術權威李章煥涉嫌造假干細胞。正義的舉報者博士研究員沈敏浩瞞著妻子和家人艱難地舉報了造假者,也招致了李章煥的打擊阻撓,真相和國家權益的抗爭一觸即發。
看點:韓國人向來擅長拍攝這樣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黃禹錫事件就這樣被搬上大銀幕。故事線索簡單,重點被放在國家、民族與公民之間的矛盾上。真相與國家利益到底哪個更重要?這個問題被一次又一次提起。在極端的困境中,露出人性真正冰冷的一面。
《抉擇》(意大利)
導演:米歇爾·普拉西多
劇情:男女主人公原本膝下無子,但妻子遭遇強暴后卻發現意外懷孕,出於母愛,妻子不忍打掉胎兒,丈夫也因此在愛與掙扎間痛苦萬分。最終,妻子堅強指認了暴徒,丈夫在掙扎中逐漸明白了愛的真諦,並敞開心扉接納了這個未來的孩子。
看點:導演米歇爾·普拉西多曾以自編自導的犯罪電影《惡之花》為觀眾所熟知,意大利人的熱情與狂妄被展現得一覽無余。激烈的劇情卻被導演刻意壓制著緩緩流淌出來,原本暗黑的故事基調被柔化成為溫暖真誠的結局,找到愛感受愛也許才是面對困境最好的解決辦法。
《沉默的河》(哥倫比亞)
導演:卡洛斯·特裡比諾
劇情:寧可鑽進水裡消磨時光也不願意回到現實中的小男孩安塞爾莫,在河裡游泳時發現一具浮尸,並決定追蹤這具尸體的去向,他與經歷村庄暴亂的埃皮法尼奧不期而遇。兩個平行的故事,因一條河發生了悲劇性的聯系。
看點:導演特裡比諾通過電影銀幕描述了在一個充滿暴力、屈辱和沉默的國家中農民家庭的破裂、摧毀和重建,沉默中的堅守和痛苦的斗爭。他們是困境的犧牲品,但隻要互相幫助,他們也可能是改變困境的開拓人。就像童話中的一個男孩漫游世界,才發現世界比他想象中的更黑暗,更錯綜復雜。
《墮落》(英國)
導演:卡羅爾·莫雷
劇情:1969年,在一所英國女校裡,莉迪亞和阿比是彼此最要好的朋友。在校內發生了一起悲劇事件后,神秘的昏厥傳染病暴發開來。校方聲稱情況不怎麼嚴重,但是莉迪亞並不相信,她開始尋找真相,在此過程中發現了一個深埋已久的秘密,她必須說服校方採取行動。
看點:《墮落》是一部異常嚴肅的黑色喜劇和心理劇,彌漫著典型的英國風格,陰暗、潮濕而奢華。盡管對於這場危機到底是生物學的病症、靈異事件還是謀劃好的集體事件,莫雷最終並未給出答案,這是非常巧妙的情節設定,昏厥也許只是為了展示被禁止或無處安放的性欲。
《愛與和平》(日本)
導演:園子溫
劇情:夢想成為搖滾歌手的鈴木良一偶然間和一隻烏龜成為了朋友,為其命名原子彈。可它被沖到下水道后開始變異,主角也偶然間成為明星歌手,且逐漸忘記自己的初心。最終小烏龜成為大怪物出現在城市,也喚回了主角的初心。
看點:影片保持了園子溫的慣有風格,豐富的想象力,強烈的日式漫畫感,伴隨著些許怪獸情結和魔幻喜劇色彩。童話外衣包裹下是日漸膨脹的欲望,如何不忘初心成為作者的終極追問。雖然園子溫的惡趣味還保留了些許,但顯然已不復巔峰時刻的光芒。
《暮年困境》(墨西哥)
導演:伯納多·阿雷利亞諾
劇情:兩位主角老人好像是被時間遺忘的人。他們住在一套普通的公寓中,經濟窘迫但相濡以沫。為了應付經濟危機,墨西哥政府停發了他們的養老金,失去了國家資助,兩位老人不得不自謀生路。直到有天他們與孫子重新相遇,終於找回血濃於水的感情。
看點:影片穿插著喜劇色彩,試圖建立一個面對困境時兩代人之間的橋梁。阿雷利亞諾精心而幽默地導演了這部電影,再現了生活中最奇妙的美好瞬間。和朋友的邂逅,伯莎和安東尼奧的爭執,他們和孫子之間的代溝導演都安排的恰到好處,不過分煽情,也不落俗套。這是一出由小見大的人性短劇。
《格魯伯·特蒙特》(奧地利)
導演:瑪麗·克羅伊策
劇情:已屆而立之年的約翰·格魯伯,性格自私冷漠,在一家公司擔任高管。當他得知自己得了癌症,忙碌的工作和以往的生活做派一去不復返。他遇見了莎拉,這位在柏林做DJ的姑娘,格魯伯起初認為不是他喜歡的類型,但是隨后情況悄然改變。格魯伯並不擅長情感交流,但逐漸對莎拉生出情愫。
看點:這部關於癌症的電影更容易被歸類為愛情喜劇,敏感而荒謬、舒心又傷感、搞笑但悲傷,改編自記者多莉絲·克內希特的第一部暢銷小說,情節設定巧妙而恰當,描繪出了男主角和家人、健身中心同性戀經理、醫院病友以及醫護人員之間格格不入的強烈對比,直到他找到享受生活並與他人和平相處之道。
《白夜》(俄羅斯)
導演:拉米爾·薩拉赫丁諾夫
劇情:影片講述了一名莫斯科學生到聖彼得堡看演唱會突然失蹤的故事。莫斯科私家偵探伊戈爾受雇前往這座他曾經生活過的城市尋找其下落,在調查過程中他逐漸陷入聖彼得堡現下荒涼的氣氛中。最終,伊戈爾憑借反常規的聰明才智,將失蹤的學生納入保護范圍內,証明了自我。
看點:導演薩拉赫丁諾夫向現代俄羅斯提出了一個很重要的課題:如何保護城市及其文化。片中對於城市場景的描繪,是其他的現代影片無法比擬的,城市更像是影片的主角。“我努力嘗試去理解、去感受在我們這個日新月異的年代裡熬過艱難時期是怎樣的一種體驗。”導演如是說。
《無常》(伊朗)
導演:阿米爾·阿齊茲
劇情:一個家庭裡的三個女人,其中一個是智障。她們生活在一個看似封閉卻又極具代表性的社會關系中。一把槍的走火,也許是智障對生命走向結束的意識,也許僅僅是一不小心,但卻徹底改變了三個女人的生命。
看點:影片在劇情上相當簡單,純粹的線性故事反而突顯出女性家庭的心理活動。導演阿米爾·阿齊茲是伊朗新一代電影人的代表之一,他細膩獨特地講述了孤單的伊朗女性世界,她們善於面對一切困難,從來不會丟失自己的靈魂,面對任何問題都能找到解決的辦法,讓生活繼續。
《黃蜂與無花果》(印度)
導演:M·S·普拉卡什·巴布
劇情:紀錄片導演古裡與朋友一同踏上了旅程,為自己的有關器樂的紀錄片收集素材。他們在一名教師的幫助下來到村庄,去見一名器樂演奏家。不巧音樂家此時到其他地方演奏去了。古裡和朋友被迫留在村裡等待音樂家返回。
看點:“沒有了黃蜂,無花果樹也無法生存,這一點很像是生活”,導演闡述其片名靈感,他想要捕捉的是人們在處於某種既熟悉又陌生的狀況/環境/處境之中的態度。隨著看似簡單、實則復雜的情況的推進,這些人物面臨著一個從身心兩方面適應地貌與氣候的挑戰。有時候,所見非景,所聽非聲。
《女狙擊手》(俄羅斯)
導演:謝爾蓋·莫克裡茨克
劇情:柳德米拉·帕夫裡琴科曾是二戰中百裡挑一的狙擊手,在2年的戰爭期間她獨自狙殺309名敵軍,但后來她的戀人戰場上壯烈犧牲,她本人也負傷累累。離開戰場后,她隨蘇聯軍事代表團出訪美國,用真誠說服美國人放棄成見,加入到了幫助歐洲和蘇聯的隊伍中。
看點:雄宏的戰爭場面和跌宕起伏的劇情,向觀眾傳遞了真誠的“正能量”。作為蘇聯戰爭電影傳統的復興之作,被很多人稱作當代的《雁南飛》。導演表示“希望這部電影成為展現蘇維埃戰爭電影特色的集錦,現代電影語言和典型的斯拉夫人對於生活的熱愛”。
《孩子》(捷克)
導演:亞羅什·沃伊泰克
劇情:本片由四個短片構成,包括“兒子”、“馬拉鬆”、“金絲雀”和“父親”,分別講述了這些人物及其故事:一位父親試圖走進他患有自閉症的兒子的內心世界﹔一名青年不能忍受來自家庭的孤立﹔一個男孩與敏感而專橫的繼父﹔一位棄婦照顧她臨死的父親。
看點:四個短片分別置於四個季節之中,片中每名角色都以他們各自的方式面對人生中的艱難困苦,集中展示出一幅關於希望、失望和人生抉擇的五花八門的家庭關系圖景。唯一能夠確定的是:人生隻能接受現實,不能為所欲為,並闡釋了盡管有時不好相處,親人終究是我們最親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