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傳媒》>>2015年4月下
人民網>>傳媒>>正文

在交流中探索融合發展新思路

——寫在第十屆中國傳媒年會后

范以錦

2015年05月04日16:43  來源:傳媒  手機看新聞

當今傳播技術和手段變幻莫測,媒體如果不及時總結經驗教訓,與時俱進變革創新,就有可能被淘汰出局。第十屆中國傳媒年會引起各方面的關注,尤其是業界更為重視,參會的媒體管理者眾多,因為他們想通過這個平台了解行業發展趨勢,在互相交流中探索新思路,並在實踐中實現轉型的新突破。

中國傳媒年會舉辦已十年,今年舉辦的背景比較特殊。自2005年報業“寒冬論”盛行以來,學界和業界對傳統媒體的未來出路議論很多,但對現實的危機並未預料到會來得那麼快。從現實來看,傳媒早些年的運營狀況總是時起時伏,並非直線下滑,有寒冬的來臨,也有充滿暖意的年景,而且還出現過陽光燦爛的日子。因此,不少媒體經營者就有點麻痺大意了。自2012年以來,傳統媒體的總體經營狀況已到了十分嚴峻的地步,2013年、2014年的經營狀況繼續惡化。今年初以來,從各地反映的情況來看,形勢並不樂觀,尤其是紙媒的情況更使人擔憂。那些以年輕主流讀者為主要對象的都市類報紙等強勢的市場化媒體,廣告下跌的勢頭更猛。這些媒體原本廣告額大,隻要某個重要行業的廣告投放收緊,就有可能導致報紙廣告大跌。這是問題的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市場化程度高的報紙往往版面厚、人員多、工資高,經營成本大。廣告下跌幅度稍大,這類媒體就很難承受了。有些媒體已從高利潤下滑至利潤低微乃至出現虧損,不得不減版面、壓發行量、變相降工資。這又造成人心浮動,媒體人才不斷流失的趨勢在加劇。

傳統媒體碰到困境之后,不斷尋求融合新媒體轉型的發展之路。盡管真正意義上的轉型成功的並不多,但也有成功的案例。比如,有的廣播電視台靠一個欄目就將一個台的經營支撐起來了。有的報刊也依然有好的表現。在這次傳媒年會上發言介紹的案例中,就講到有的機關報的發行量出現成倍增長的態勢。當然,與政府的支持有關。其實,這也不必回避,因為政府支持機關報發展是應該的,也是機關報的地位優勢。還有,有的傳統媒體往新媒體轉型也做得不錯,比如浙江日報報業集團。各類媒體都有各自的“領頭羊”,需要通過交流看看別人怎麼做,有哪些成功的經驗和教訓,然后從自身的實際出發確定今后的路子怎麼走。

傳媒雜志社牽頭組織的這次年會,把方方面面的人士都請來了,與會者達400多人。他們中大多數是業界的主要領導者或者分管某個方面的負責人。從媒體的結構來看,既有傳統媒體也有新媒體,有機關報也有類似都市類、晚報類這樣的市場化程度高的媒體。還有為媒體提供支持服務的投資公司、技術公司。關切傳媒前沿變化的新聞院校的一些學者,也以新的視角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並對發言者的觀點進行有針對性的點評。國家新聞出版管理部門的領導和前任領導,從宏觀上對傳媒產業發展的方向及政策性的問題,進行了釋疑解惑。研究機構還發布了《2014中國傳媒創新報告》《中國廣電產業發展報告》《“互聯網+”和傳媒轉型融合》,這就為這次會議的交流、研討激活了更多的話題,豐富了討論的內涵。

業界和學界人士在這次的傳媒大會上發言所展示的主題有“推進融合發展,尋找報業的春天”“報網融合創新”“廣電媒體的融合路徑”“傳媒發展的新格局與新秩序”“構建媒體產品生態”“以互聯網思維構建傳媒平台”“大數據驅動媒體融合”,等等。探討都集中在轉型融合的話題上,這正說明當今媒體運營的新情況、新問題已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視。年會提供了學習、交流的平台,也達到了敞開思路、探討問題、尋求發展的目的。各媒體的發展並沒有一個統一的模式,具體經驗未必能學到,但轉型的新理念、新思路是可以借鑒的。期待一次又一次的中國傳媒年會能推動各方面的思想碰撞,也期待每次年會之后總有新的發展模式出現。困境中有機遇,中國媒體做強做大還是大有希望的。

(責編:汪倩(實習生)、宋心蕊)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