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5年·第4期
人民網>>傳媒>>正文

淺議災難新聞攝影中的人文關懷

王  萌

2015年05月06日16:10  來源:今傳媒  手機看新聞

摘要:災難新聞攝影不僅在災難新聞報道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與價值,而且透過災難的藝術展現、鏡頭語言背后能折射出強烈的人文關懷和現實批判。要對廣大的受眾形成強烈的畫面沖擊感,還要顧全拍攝對象的人文關懷,過分的災難展示也會破壞受眾的正面認識結構,造成人們在災難面前良知的泯滅,因此用事件鏡頭來關注災難中的人,並傾斜於人文關懷應該是每個新聞工作者的職業本能。在人文關懷的視野下解讀圖片事件中的人文關懷,把握好災難新聞圖片展示災難的度,以深刻的人文關懷為主軸,傳遞人類進步中的重大災難信息,激發人類良知的社會教育功能。本文從災難攝影題材中的人文關懷關注出發,試圖剖析災難新聞攝影的價值,分析新聞屬性,忠實的記錄人文關懷,在社會責任意識方面,力求展示災難新聞攝影的積極作用,通過分析,認為災難題材攝影作品中的大愛、無私、奉獻是攝影者傳播的理念。對人性的張揚,對人的尊重是人類孜孜追求的永恆主題。

關鍵詞:災難事件﹔新聞﹔攝影﹔人文關懷

災難新聞即給人類帶來不幸的社會原生態的新聞[1]。災難事件既包括了台風、旱澇、地震、海嘯、瘟疫等自然災害,同時也包含了戰爭、暴力、恐怖、傳染病、車禍、礦難等人禍范疇[2]。人類文明的進程,是人與自然的抗爭過程,是人類在突發事件中經歷生與死的考驗。新聞攝影人在危難的瞬間扮演著人類信息傳遞的使者,瞬間的永恆在危難中升華新生的力量。由此可見災難新聞攝影作品有著深刻的影響力。

具有50多年歷史的新聞攝影比賽——世界新聞攝影比賽(WPP,即“荷賽”),年度最佳新聞圖片獎有41次都被災難新聞摘取,其他有世界影響力的攝影比賽有,“華賽”(中國國際新聞攝影比賽的簡稱)、美國普利策新聞攝影獎等,在這些比賽中災難新聞攝影獲得殊榮的比例往往都佔據了很高份額。在傳統的災難新聞攝影圖片中,多數新聞圖片內容凸顯死亡、飢餓等的內容,畫面有著濃烈的悲劇感,色調多以為主充斥著悲傷痛苦。但近年來,作品在表現這一悲壯事件的圖片中不乏出現了笑臉、童真、炊煙等構圖,為這一凝重的主題注入了清新的元素。受世界新聞攝影主流意識的影響,我國災難新聞攝影也開始變革,如何表現凝重主題的人文關懷、如何在鏡頭定格瞬間彰顯社會責任意識的情懷,災難新聞攝影的表達方式突出以歌頌生命,表現出中國攝影在報道理念上的思考,促使報道手段的發展,引導攝影者的思考與成熟。現就災難新聞攝影中的人文關懷簡要分析如下。

一、災難新聞攝影的價值

(一)災難事件的特點

災難新聞攝影所呈現的圖片在新聞界各種攝影比賽及新聞媒體中之所以佔據重要地位,是源於災難事件的特點,及前提性因素決定的。它的特點有:

1.瞬間突然性。突發事件的難以預料。攝影記者甚至來不及思考,只是下意識的瞬間抓拍,所以這一點對攝影者的要求極高,攝影者需具有敏銳的洞察力和極強的抓拍能力,還要有極強的應變及自身的保護意識,在危險處境中應對各種變數,完整的保留瞬間紀實抓拍。這一瞬間的突然性成就了一副作品的永恆,這一秒的記錄體現了攝影人的職業素養。

2.危險性。面對災難事件,尤其是在戰爭沖突中,戰地記者的及時報道真實真切,戰爭題材攝影圖片優劣,取決於拍攝者距離戰場遠近,現實中戰地記者每一張鮮活圖片的誕生,都冒著可能威脅到生命的危險。在現場抓拍的瞬間,一手觸動著快門,一手觸及著死神的邊緣。

3.選擇個體性。面對災難的瞬間爆發,作為新聞攝影工作者的個體,他首先是作為個體面對著血腥、傷害等。在他的鏡頭前是生命的逝去,是場景的悲壯。在這一刻面對悲劇中的死者或家屬心存悲憫,另一方面又需要一個清醒的聲音喚回職業新聞者的姿態,在新聞現場完成本職工作。正是因為災難新聞攝影的獨有特點,決定了這一題材的重要現實意義。因此也極具現實價值,也是攝影界持久的厚重題材。

(二)核心價值

災難新聞圖片的關注度極高,是因為有著前提性因素:新聞價值高﹔圖片視覺優勢﹔拍攝技術難度頗高。新聞價值重大體現在災難新聞圖片多數反映的是與人類生產、生活相關的重大題材。這是人類一切生命活動的前提,也是人類文明與人文價值觀的最直觀的交鋒。圖片的視覺沖擊力、攝影紀實、圖文結合是傳遞信息的主要形式。而在紀實圖片提示中,圖片呈現對受眾的視覺沖擊力是最強烈的。拍攝的技術難度體現在災難事件對攝影者的生命,甚至精神、情感都具有極大的挑戰性,充滿了危害。災難新聞攝影的核心價值體現在新聞報道。除了忠實於新聞事實之外,還應該有弘揚人類正能量的傾向,體現社會的核心價值,弘揚人類的理性與智慧,展現對人類深厚的人文關懷情感等豐富內涵。

二、新聞屬性忠實的記錄人文關懷

攝影作品作為一種文化媒體的傳播介質,首要責任是擔當人類社會文明的傳遞者,在作品中體現人文關懷,新聞攝影就是用圖片彰顯人類對幸福的渴望,對尊嚴的追求,特別是在災難事件面前,通過圖片紀實手法凸顯人道主義精神、人文關懷深厚。在多元社會中,關注人性的光鮮,樹立對生命的敬畏。《白求恩大夫》是對戰爭年代最為著名的記錄和紀念。中國抗日戰爭期間,白求恩大夫不顧自身生命安危,行醫者天職的形象近乎完美地永久定格。照片題材是災難性的殘酷戰爭,而圖片首先是對白求恩大夫個人人格的真實寫照與詮釋,凝視照片會發現它不僅僅是此時一人一事的感動,而是對慘烈戰爭的強烈抗擊,仁愛是全人類的力量,人文關懷不分國界及遠近。無論何處,無處不在。

2010年9月第94屆普利策突發新聞攝影獎作品《得梅因紀事報》女記者Marry Chincl拍攝的營救現場,畫面利用雙向對角線的構圖形成營救中強烈的緊張感,意外事故的緊張時刻被凝結住,美國得梅因一處河道發生落水事件,此時一名建筑工人用起重機緊急地上營救著落水者,這是一個令人窒息的時刻,營救者那一道長長的挂臂正是希望之手,落水者命懸一線的時刻,努力伸向上空的渴望生命之手被定格在那驚心動魄的瞬間。這瞬間讓人性閃耀出燦爛的光芒,這種愛的力量迅速傳遞著人類的大愛。它將新聞事件和要表達的思想情感恰到好處的結合、凝固在這一瞬間成為永恆。每一瞬間記錄著人們對生死一瞬間的無限關注,記錄著對生命的敬畏,升騰著對生活的希望。在一幅優秀災難新聞攝影作品中,人們看不到悲哀、痛苦,看到的是博愛、蓬勃的生命。

三、社會責任意識的人文關懷

在新聞事業的發展進程中,新聞攝影以鏡頭對准世界的任何一個角落,讓目光聚焦世界。作為攝影題材的重大課題,災難事件報道,新聞圖片更能夠表現事件的瞬間性、突發性,突出事件的危急與重大。對世界熱點是高度集中,也使得人們對許多重大事件的深刻印象都是由當時備受關注的照片留下的,從而由此引導社會關注的共鳴。新聞報道傷害其感情的採訪拍攝有損於新聞工作者形象本身。傷到最痛處的表達是要將希望擴大再擴大,讓受傷的心靈備受呵護,這是對生命的尊重,更是攝影人社會責任的體現。2008年5月12日在中國四川省汶川發生了一場人類歷史上的劫難。就在2009年第52屆“荷賽”獲獎作品中,《深圳晚報》記者的作品《四川大地震幸存者》獲得一般新聞類單幅二等獎。這幅表現汶川地震廢墟上升起裊裊炊煙的圖片受到“荷賽”評委的親睞,並非偶然[3]。圖片刊登於2008年5月22日《深圳晚報》,畫面照片拍攝於北川擂鼓鎮勝利村。反映的是傍晚時分,一對中年男女在做飯,所謂廚房是殘垣斷壁的灶台。圖片的背后是深刻的人性體現,拍攝者從小小的聚焦中展現出人類永恆的瞬間,彰顯著厚重的人文關懷。這種生機的力量迅速蔓延開來,對災難中的人們是一種振奮,對痛苦的生命逝去是一種堅毅活下去的勇敢,此刻的一張張圖片流露出的信息,已超出了攝影作品本身的藝術價值,在此刻攝影人肩負著社會意識的責任,承擔著人類生生不息的主題,一幅“炊煙”圖給廢墟中的汶川注入了勃勃生機,面對黑鏡頭的樂觀內容,情感流露至情至理。災難新聞攝影,在視覺表現藝術上,除了要遵守藝術審美原則,生動再現拍攝主體的動態、情感、心理特征、肢體語言等。還要注重人與環境的內在聯系,從而達到拍攝者-拍攝主體-受眾三者之間情感交流與共鳴[3]。對災難事件的新聞攝影充分尊重生命本身在事件中的尊嚴感受和體驗[4]。

四、災難新聞攝影的積極作用

近年來我國對災難事件的新聞攝影爭議不斷,中國災難新聞攝影正逐漸走向成熟,從單一“灰暗低沉”的片面理解走向多元化。關注災難、歌頌生命、表現積極向上的樂觀另類表達方式。

(一)避免審美“疲憊”

攝影者對災難新聞的理解深度層面不同,如西方災難報道太過“悲情”和“血腥”。我國則多數報道救災過程的“領導關心”“災民信心”等方面,面對災難本身的發生原因、現場、責任追究報道不夠。注意積極作用的呈現,逐步呈現攝影圖片的客觀公正化,以報道災難內容為主,適當的表達積極正能量精神,這也能避免受眾的審美“疲憊”感。

(二)緩解社會心理壓力展示希望

攝影師有責任將這個世界的喜悅和悲傷真實地展現在讀者面前。人類與自然的斗爭,經過無數次的戰爭洗禮、瘟疫、地震、火山等付出了生命。攝影者無疑是更為震撼的個體。拍攝者作為職業新聞人在履行職業守則時,為了堅守崗位,拍攝不朽之作,往往置自身於萬劫不復的深淵,遭受難以承受的社會心理壓力,並為之付出生命。美國攝影師凱文·卡特就是無法承受社會壓力,致使他在獲獎后3個月舉槍自殺,這種實例讓人痛心。因此,對災難攝影題材理念的研究,業界逐漸向著良性空間發展。悲壯的題材中孕育著新生的勃發,給人以尊重、關懷的人文情懷,於是,從嚴肅主題下,走出了微笑的小學生、堅強的男孩、震后廢墟上的炊煙等等。這些都是給受眾心理上的減壓,優秀災難新聞圖片用自己的成績表現了對災難新聞的價值取向,用積極的態度面對生活,這樣的場景也許比任何獲獎都更有價值。隨著新聞價值觀的不斷充實,攝影理念的發展日趨成熟,災難新聞攝影作為重大題材背后凸顯的人文關懷已經成為攝影者的風向標。在以大愛、無私為內容,以圖片為傳播形式的過程中,全球新聞界人士追求的永恆主題是如何更加積極的體現以人為本的人文關懷。社會的發展進程如何讓人類朝著健康積極的方向前行,讓人類力求達到和諧平衡發展,將是全社會各方人士全力以赴追求的目標和方向。

(作者系:四川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廣播電視專業碩士研究生)

參考文獻:

[1] 張淑華,王長宏.“黑鏡頭”裡的微笑:新聞攝影“樂觀”表達災難的價值和技巧[J].新聞攝影,2007(12).

[2] 胡長全.從荷賽看中國災難新聞的圖片報道[J].視聽縱橫,2006(1).

[3] 郭建良.從三幅炊煙圖看中西災難新聞攝影理念的差別[J].攝影與美術,2009(4).

[4] 郭麗.論新聞攝影中的人文關懷[J].新聞攝影,2009(5).

(責編:汪倩(實習生)、宋心蕊)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