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5年·第4期
人民網>>傳媒>>正文

“非遺”項目研究的有益探索

張艷 王旺山

2015年05月06日16:33  來源:今傳媒  手機看新聞

摘 要:合陽東雷上鑼鼓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是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多年來,一直靠村民手口相傳,沒有系統的研究成果。《大河古韻——上鑼鼓》第一次以圖文並茂的形式,對這一民間民俗藝術進行了全面、系統的理性挖掘和學術研究。具有較高的文獻價值和現實意義。本文從非物質文化遺產和民俗攝影入手,對這一文本進行了學理和藝術的雙元研究。試圖給其他的“非遺”項目的研究,提供一個相對規范的藍本。

關鍵詞:民俗攝影﹔唐仙惠﹔上鑼鼓﹔“非遺”研究

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是千百年來,各民族櫛風沐雨,手口相傳,積累下來的一種民間習俗的“活化石”。有些項目在民間還有比較旺盛的生命力,有些項目則面臨失傳的困境。當前,國內地級以上城市都成立有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並且分別採取培養項目傳承代表人、生產性保護等手段,全力延續活躍在民間的大量的“非遺”項目。功在千秋,利在當代。作為全國“非遺”項目的重要代表地區之一,早在20世紀50年代,陝西就開始了對民族民間文化的普查、搶救、收集、保護和研究。但現狀依然不容樂觀[1]。本文擬就唐仙惠新近出版的民俗研究著作《大河古韻——上鑼鼓》,展開一種文本研究,意在給這一類的研究提供一種有益的探索和藍本。

一、“上鑼鼓”的前世今生

合陽,是黃河中游一個帶有濃厚神秘色彩的地方。在這裡,最讓筆者曾咋舌不已的有兩個傳說,抑或人物。一個是與八卦有關的伏羲氏﹔一個是蓮宗十三代祖師印光大師。這兩個人,在人類漫長的發展史上,都留下了深深的印痕。合陽東雷的鼓舞——上鑼鼓,就是一個與伏羲氏有關的先民祭祀活動的“活化石”。而與東雷毗鄰的岔峪村的“放河燈”,則佐証了“上鑼鼓”與黃河有關的傳說。這種帶有明顯先民遺風和儀式感的民俗,千百年來都是靠村民代代因襲而傳。沒有人能說清楚始於何時,正史軼聞也不見記載,它的傳承,主要靠的是村民發自內心的熱愛與懵懂的崇拜。一種近似宗教的痴迷,讓這方百姓獲得了精神上的滿足與釋放。雖說,這種充滿了先民原生態意味的民間風俗,早已由最初的祭祀活動“蛻變”為一種節慶“社火”,但從村民們如痴如醉的演繹中,仍然可以深切感受到“上鑼鼓”在村民生活中的特殊意義。

《大河古韻——上鑼鼓》的出版,讓這種特殊的民間意味,第一次以圖文並茂的形式呈現,並進入大眾視野。全書分皇天后土、社祭、天舞、神曲、野趣和鼓的子孫六部分。第一部分,用幾幅全景圖片,交代了東雷村的地理位置。遼闊的黃河灘涂,像一條盤桓的水龍。岸邊,是高低錯落的黃土台塬和無垠的麥田。在某個台塬的溝口,抑或山峁上,是一爿安詳的村落。走進村庄,到處是鑲嵌精美磚雕的明清民居。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村民們用他們獨特的方式,詮釋和演繹著他們對天地的膜拜,對神靈的祭祀。那一尊尊造型古朴,色彩艷麗的面花,無不承載著村民對天、地、水的虔誠。那一個個惟妙惟肖的提線木偶,伴著聲聲悅耳、纏綿的唱腔,無不展示著這方山水的神奇與靈秀。社祭部分,主要是介紹東雷村民祭祀天、地、水的全過程。從祭祀由來到設立排位,從宰牲蒸饃到點香上祭,從燃炮頌德到上鑼鼓,每個環節都有交代。這一部分的高潮有兩個環節。一是頗具儀式感的村民集體祭祀﹔二是傍晚兩支鑼鼓隊,圍繞鬆枝篝火,在萬民圍觀中斗智斗勇耍鑼鼓。天舞一章,可以視為是上鑼鼓的“特寫”鏡頭。詳細展示了南北兩社鑼鼓隊的組成與表演程序。重點展示了鼓王、鐃手,以及丑角的組成。揭示了東雷上鑼鼓,具有北方儺戲和傳統戲劇的特性。看著那一張張被篝火映紅的臉龐,一個個矯健如脫兔般的身形,筆者相信任何一個人,隻要置身於那萬人空巷,呼喊如潮的活動現場,都會被那搖曳的火把點燃激情。那麼,神曲則是對鼓舞節奏的一種形象解讀。上鑼鼓與其他戲曲一樣,也有起合、轉承、高潮與尾聲。即,排鑼、流水(慢流水、快流水)、亂刮風等。翻閱一幅幅動靜結合,極具視覺沖擊力的圖片,耳畔仿佛能聽到那時而激越,時而舒緩的鑼鼓樂聲。看著村民們如痴如醉,如夢如幻,高潮迭起的場景,不由得心底涌起對先民的崇敬之情和豪邁之感。第五部分野趣,從傳說、歷史、宗教、祭祀等方面切入,集中對上鑼鼓主要表演者的服飾給予了“微觀”展示與詮釋。那些來自於生活日常的道具、服飾,經過村民們夸張的裝扮,產生了強烈的喜劇效果。充分展示了村民們樂觀向上,淳朴詼諧的人生狀態和精神追求。最后是對上鑼鼓主要鑼鼓手的肖像刻畫,以及傳承的延伸介紹[2]。

二、攝影與“非遺”項目的有機結合

作為“非遺”項目,東雷上鑼鼓承載了那一方百姓的苦樂、榮耀,與追求。優秀的民俗文化,無疑是我們認識社會,感悟人生,培養信仰的一種鮮活生動的“草根教材”。之前,也有不少的學者專家撰文,發表了各自對東雷上鑼鼓的研究成果。但從筆者掌握的有限的資料看,大都缺乏系統性,學理性也略顯不夠。唐仙惠的《大河古韻——上鑼鼓》,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用圖文並茂的形式,生動形象地詮釋了上鑼鼓的“前世今生”。讓讀者在輕鬆、愉悅的“讀圖中”,穿越時空,揭開上鑼鼓的神秘面紗,用豐富的攝影詞匯,給這一古老的先民精神圖騰,編織了一個美麗的故事。

毋庸諱言,這是陝西民俗文化研究的一種突破。也是一種可貴的探索與有益的試驗——用豐富的攝影語言,以紀實的風格,為一門古老的民俗立傳。唐仙惠新近出版的畫冊《大河古韻——上鑼鼓》,給這個無雪的冬季,帶來了一陣沁人心脾的馨香。應該說,這既是一部“非遺”項目的專題研究,也是一部以民俗為題材的攝影畫冊。

從文本看,內容與形式相輔相成,達到了較高的統一。是渭南近年來難得的一部集學術性、文獻性、藝術性於一體的圖文並茂的畫冊。單就攝影而言,顯然頗具專業水准的圖片是這部著作成功的一個顯著特色。概括說,有五個藝術特色。一是濃郁的民俗意味。作者從選材到選片,都充分考慮到了圖片的民俗性﹔二是突出的紀實風格。這部畫冊始終堅持“以史為綱”的原則,讓圖片說話,給“上鑼鼓”立傳。真正做到了不“炫技”,不干預,不制作﹔三是注重人物塑造。主要表現在以人為主,抓住人物最具表現力的瞬間,通過人物神態的抓取,定格人物在特定環境中的特定神態與藝術形象﹔四是注重場景營造。在遵循紀實原則的前提下,作者大膽運用虛實相間、動靜結合、光影點綴的藝術表現手法,達到了給圖片制造動感,給讀者營造情境的藝術效果﹔五是講究構圖意識。從地理攝影到人物肖像,從大場面抓取到靜物拍攝,從細節刻畫到神態抓拍,顯然作者都葆有一種一次性構圖的意識和橫豎圖片結合的編輯思想。這是一種難能可貴的藝術自覺,值得我們很多攝影愛好者借鑒。

民俗題材始終是備受攝影家們青睞的一個領域,而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無疑是民俗文化中,一個極具時代特色和民間歷史感的范疇。可以說,飽含民間煙火的民俗題材,讓頗具工業文明色彩的現代攝影更加豐富多彩。而現代攝影技術的介入,同樣讓以往“被邊緣,被忽視的”民間民俗,從鄉村走向了城市,走進了人們的視野。甚至,從某種意義上看,散落在民間,包括“非遺”項目在內的傳統民俗,通過攝影等工業文明而存留和傳承[3]。而唐仙惠的創作實踐,給了我們這樣一個有益的啟示:要拍好一個民俗題材,就必須在深入持久地研究某個民俗歷史與傳承的過程中,按下快門。這樣,才會更接近某種民俗文化的核心,更接近生活的本質和藝術的真諦。

同樣,她的藝術實踐也給我們當下方興未艾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研究,提供了一個個有益的研究藍本,至少暗示了“非遺”項目研究的多種可能。

(作者系:張艷,陝西省渭南市文化藝術中心培訓部主任﹔王旺山,陝西省渭南市文化藝術中心藝術總監)

參考文獻:

[1] 陝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陝西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圖典[M].西安:陝西人民美術出版社,2008.

[2] 唐仙惠.大河古韻——上鑼鼓[M].西安:陝西旅游出版社,2014.

[3] 中國攝影家協會.中國攝影[J].中國攝影編輯部,2012(1).

(責編:汪倩(實習生)、宋心蕊)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