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5年·第4期
人民網>>傳媒>>正文

從大黃鴨視覺符號論跨文化傳播

高  陽

2015年05月07日10:37  來源:今傳媒  手機看新聞

摘 要:視覺圖像在當今的不同文化的傳播中所產生的作用越來越大,視覺圖像作為視覺符號在跨文化傳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一隻極具人氣的充氣大黃鴨成功環球旅行,受到不同民族種族的人們的追捧,荷蘭藝術家霍夫曼取材於小孩子洗澡時的橡皮鴨子基礎上形成的充氣大黃鴨,這個極具特色的視覺符號在跨文化傳播中引起了人們的共鳴。本文旨在研究充氣大黃鴨這個視覺符號在跨文化傳播中如何減少不確定性和意義差異,從而在共通的意義空間中交流傳播以及視覺符號在跨文化傳播中的作用。

關鍵詞:大黃鴨﹔視覺符號﹔跨文化傳播

一、符號以及視覺符號的定義

符號這一詞匯有多種含義,一個事物的指代可以使用符號,某一事物的標志性象征也可以稱為符號,但是在通信或傳播中它有特定的意義,在傳播中所說的符號指的是抽象信息等內容的傳播(或通信)能夠實現的可以被感知的對象。在傳播過程中要想將抽象的信息通過一定的技術手段向大眾傳播時,就是將具有確定的意義但是又完全抽象的信息內容進行符號化的處理和轉換,從而能被受眾所感知。轉化成的符號必須要有與承載的信息相同的確定內容,還要具有能被人類感知的形式。

從符號所訴之於人類知覺的形式來分,可分為諸如文字、圖形等視覺符號﹔諸如語言、音樂等聽覺符號﹔諸如盲文等觸覺符號﹔此外還有嗅覺符號、味覺符號等[1]。線條、光線、色彩、強力、表現、平衡、形式等符號要素所構成的用以傳達各種信息的媒介載體就是視覺符號[1]。一個使用非語言符號成功有效傳播的例子是2014馬年春晚上的《符號中國》這個節目,來自匈牙利的吸引力黑光劇社舞蹈團利用身體擺出造型,借助光與影完美呈現出視覺的盛宴。舞蹈演員們用自己的影子呈現出具有中國特色的視覺符號,比如長城、兵馬俑、大熊貓等中國歷史和中國文化的視覺符號代表。這個節目惟妙惟肖的形象性與直觀性獲得了廣大觀眾的喜愛和贊賞。視覺藝術在當今的信息傳播中發揮了重要的角色,視覺符號在跨文化傳播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大黃鴨視覺符號的由來和傳播

大黃鴨這個視覺符號最早來源於嬰幼兒洗澡時浴盆中的橡皮材質的玩具小黃鴨,原本只是浴盆中的玩具,然而一個意外讓它引起了人們的注意。1992年,一艘從中國出發的貨輪在穿越太平洋抵達美國華盛頓州塔科馬港的途中遇到強風暴,一個裝滿小黃鴨等浴盆玩具的貨櫃墜入大海,黃色鴨子漂浮到海面上形成了一支龐大的“鴨子艦隊”,從中國漂洋過海到了美國和英國海岸。大黃鴨真正意義上的形成和跨文化傳播是在2007年,由荷蘭藝術家霍夫曼創作首隻巨型大黃鴨,之后這隻大鴨子開始了世界巡游,先后在澳大利亞、法國、日本、德國等地展出。這一視覺符號在大眾媒介的流行要歸功於吉姆·漢森。

20世紀70年代,他在美國流行的兒童木偶劇《芝麻街》中扮演了恩尼一角。這個木偶劇中恩尼的玩具恰巧就是一隻黃色的橡皮鴨子,而且恩尼還經常唱起一首名字是《橡皮鴨子》的歌曲,再后來歌曲被提名為1971年兒童格萊美獎的最佳歌曲。《芝麻街》和這首兒童歌曲的廣泛傳播推動了人們對這種橡皮鴨子的關注和喜愛。

美國白人愛德華·霍爾首先提出了跨文化傳播的相關概念,霍爾非常重視非語言的跨文化傳播,他認為在語言跨文化傳播遭遇障礙時,非語言的跨文化傳播有著無比重要的作用。視覺符號等非語言符號在跨文化傳播中具有重要的意義。跨文化傳播是指不同文化系統之間的成員所進行的信息交流行為與傳播過程[2]。大黃鴨吸引了不同種族、地區、年齡的人們的喜愛,主要功歸於它的視覺特色以及象征意義。

三、大黃鴨視覺符號背后的文化內涵

單單就大黃鴨這一視覺符號本身來說,人們具有對它的共通意義上的理解,即是一隻黃色的鴨子。這一視覺符號沒有代表意義上的不確定性,也沒有理解意義上的差異性,因此能走向世界,讓眾人從這一視覺符號中獲得意義上的簡單化、直觀化。溫暖的黃色構成了大黃鴨的主體,給人們帶來可愛、想親近的心理感受。同時這種直觀性形象化的視覺符號更加容易被人們理解和接受。視覺符號的象征性不僅體現在形式上使人們從視覺的方面產生聯想,更為重要的是它可以喚起人們的思考和想象,從而能夠產生移情的作用,達到情感的共鳴。

大黃鴨這一視覺符號可以激發人們聯想起自己的童年以及童年的各種記憶,可以說是人們童年的一個縮影,這也是全人類共通的情感感受。正如音樂作為一種聽覺符號傳遞情感一樣,各種各樣不同形式的藝術交流活動在不同國家和地區進行,比如中法文化年,中國俄羅斯旅游年這些活動在跨文化傳播領域同樣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大黃鴨為代表的視覺符號已經成為流行文化其中的一種視覺符號,在跨文化傳播的領域帶來了影響力和注意力經濟,而且成為西方波普藝術中的一個重要元素,有益於西方的跨文化傳播。

大黃鴨與芭比娃娃相比較而言,大黃鴨的跨文化傳播效果要略勝一籌。芭比娃娃的傳播受眾主要為女性,芭比娃娃受到了不同年齡的女性的喜愛。大黃鴨的傳播受眾頗為廣泛,超越了性別的限制。一些藝術家們已經開始運用大黃鴨這一視覺符號進行再創作,它的顏色也不僅僅是局限於最初的那種明黃色。人們在鴨子身上繪制不同的圖案並為它添加各種配件:戴墨鏡的鴨子、拿沖浪板的鴨子,“朋克”和“惡魔”等不同主題的鴨子符號被創造出來,而且它也跳出孩子的浴盆,變身成為成年人喜愛的潮流收藏品。大黃鴨已經成為一些意象派藝術領域設計的水上漂流物,以大自然為背景的大黃鴨漂浮在水面上象征著快樂與美好,能夠勾起人們對於童年的美好回憶,並且傳遞歡樂與和平。近些年來,以日本卡通動漫為代表的視覺符號受到了中國青少年的廣泛喜愛,比如在2014年第十屆中國國際動漫游戲博覽會上亮相的孩之寶、萬代等品牌生產的視覺符號,都是在世界范圍內廣泛傳播的。

四、大黃鴨視覺符號的經濟效應

這隻作為 2013 北京國際設計周主賓城市——荷蘭阿姆斯特丹贈禮的大黃鴨,顯示出了巨大的經濟效應,“大黃鴨”在北京之行共吸金兩個億。這兩個億並不是觀看大黃鴨直接產生的,而是在北京展出期間,帶動頤和園等園區包括門票在內的旅游、零售、餐飲、游船以及與大黃鴨相關的產品售賣等經濟消費的總計。

視覺符號在跨文化傳播中不僅僅是傳遞了一種文化理念,帶來文化上的溝通與交流,更多的是帶來經濟上的互動與往來,品牌效應的魅力就在於此。一些世界著名品牌在跨文化傳播中往往借助具有品牌特色的視覺符號(比如路易威登的包代表符號是LV)達到有效傳播的目的。近些年來,國外品牌在中國受到了普遍的關注與喜愛,不僅僅是一些奢侈品還包括衣食住行各個方面,國產品牌的競爭力與洋品牌相比,成績並不令人滿意。中國處於“制造大國、品牌小國”的品牌格局,這樣一個現狀需要我們思考自主品牌的推廣。

相關資料顯示,美國《商業周刊》每年都會評選出“全球最有價值的100個品牌”,但是中國的品牌卻從未在評選中出現過。在“世界品牌500強”公布的排行榜中,美國以247席幾乎佔據了排行榜其中的一半,然而我國卻僅有12個品牌入選。但是與這一狀況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是世界第三大出口國的地位的現狀。

五、大黃鴨視覺符號在跨文化傳播中發揮的作用

愛德華·霍爾曾經說:“文化就是交流,交流就是文化。”視覺符號這一載體在跨文化傳播中能夠促使不同文化之間更方便快捷地交流溝通,同時帶動全球經濟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當今我們已經生活在一個讀圖的時代,視覺符號在各種傳播方式如群體傳播和大眾傳播等,各類傳播工具如電視和互聯網等中的作用越來越不容忽視。在經濟全球化、政治多極化、文化多元化的今天,各種文化之間的相互影響會越來越緊密,不可能脫離普遍聯系的狀態。在世界各國都大力保護本國文化的背景之下,中國也應該積極實行本民族的文化保護政策,加大對民族精神文化的修復和保護,文化交流與文化保護都是必不可少的,我們應該樹立中國特色文化視覺符號的重視意識,重視視覺符號背后的品牌價值和文化內涵。

(作者系:河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新聞與傳播專業碩士研究生)

參考文獻:

[1] 張憲榮,陳麥,季華妹.現代設計辭典編[M].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1998.

[2] 邱沛篁,吳信訓,向純武等.新聞傳播百科全書[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責編:汪倩(實習生)、宋心蕊)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