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
人民網>>傳媒>>正文

爾冬升新片關注"橫漂" 世界這麼大誰都不是路人甲

2015年05月07日07:40  來源:錢江晚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世界這麼大,其實誰都不是路人甲

  昨天,導演爾冬升來杭州,向全國院線經理們推介,由他編劇、導演的新片《我是路人甲》。口若懸河地向院線經理們推薦好影片后,爾冬升接受了錢報記者的獨家專訪。

  爾冬升個子很高,皮膚晒得很黑,背著一隻破舊的旅行包。他指著電影海報上密密麻麻的演員名單,對記者說:“這兩年,每次到了蕭山機場,我就直接去橫店和他們呆在一起。兩年來,今天是第一次‘進城’(到杭州)”。

  而這樣的推介會,58歲的他是第一次參加。

  影片將於7月3日上映。

  他的任性

  這部電影用的是自己的私房錢

  2012年,拍完電影《大魔術師》之后,爾冬升就開始忙《我是路人甲》,因為演員清一色“橫漂”,沒有人投資,“一個沒有明星的電影去找投資,一定會被勸來勸去,還不如自己投資”。成龍知道后,勸他“千萬不要自己投資啊”,但勸了一下午,還是沒有拉住爾冬升伸向自己錢包的那隻手。

  “拍電影當然不是隻為了賺錢,能不虧就好,但虧也虧得起。其實之前的《新不了情》、《早熟》、《門徒》,也沒什麼人投資,很多也是自己掏錢包。這次就再任性一回。”爾冬升說。

  只是這次的“任性”,有些夸張——劇本臨時改動,即興成分多,演員需要培訓,拍攝周期長,還套拍了兩部紀錄片,其中一部長達4小時。“太太不高興了,說錢用得太多了”。

  為什麼會想到拍這樣一部“橫漂”電影?

  “其實我是在香港的底層環境中長大的,了解演藝圈的辛苦。我自己拍的電影也大都是底層小人物。如果不當演員、導演,我估計會做專題調查的記者。我對資料的搜集非常認真,會花大量時間做調查。”爾冬升說,拍《我是路人甲》是源於自己對春運的震驚,“春運是全世界最大的人群流動,我想拍他們的生活。”

  爾冬升去過廣州,考察打工群體,想拍“打工妹”題材。他看到那裡的年輕人努力拼搏,生活壓力很大,沒有什麼娛樂,大部分人都在做自己並不是很喜歡的工作。所以他在那裡找不到一些輕鬆的點,他不想拍一部非常沉重的戲。

  2012年,爾冬升到橫店探班徐克,關注到了“橫漂”,“他們那麼年輕,來自全國各地”。爾冬升花了4個月時間採訪了300多名群眾演員,搜集了200多個“橫漂”視頻,資料超過100萬字。

  他的擔憂

  最怕有人說:被爾冬升害了

  《我是路人甲》的20個主要演員全是“橫漂”,爾冬升指著海報上一張張“橫漂”笑臉——

  “他31歲,是劇組年紀最大的演員。他說來橫店最多后悔兩年,但如果不來就會后悔一輩子。”

  “這個是我的男主角,他從牡丹江來橫店。見到我的時候,身上隻有10塊錢。我說:‘你不怕嗎?’他說:‘不怕,雖然不知道有沒有機會演戲。’他身上有一種很特別的喜感,有點像‘憨豆先生’。”

  “這對姐妹,一個18歲、一個19歲,來自河南農村。39歲的媽媽立志讓女兒憑實力吃飯,從小讓她們學跳舞,但學得很不正規。我特意從美國請來麥當娜全球巡演的排舞老師,給她們上課,為這部戲,她們練了10個月的舞蹈。”

  說起這些演員,爾冬升根本停不下來。有些事情讓他很觸動,比如有兩個男孩一見到他就哭了,他嚇了一跳,他們告訴他,從來沒有導演跟他們說過話。

  “有一個叫覃培軍的年輕人,24歲。在為拍戲進行的訓練中,我問演員們:‘你覺得你能成功嗎?’有一些人懷疑,有一些說不知道,有一些人說必須要成功,到了他的時候,他說:‘我已經成功了。’”

  “我當時很驚訝地問他:‘為什麼?’原來他的人生就像電視劇一樣——4歲的時候,母親去世﹔7歲的時候,父親去世﹔10歲的時候,到山上撿草藥賣錢﹔再大一點開始下礦挖煤。我問他:‘辛不辛苦?’他說:‘不辛苦,只是命苦。’我說:‘你為什麼說你已經成功了?’他說:‘我過過那樣的生活,現在能活在太陽下,就是已經成功了。’我聽了非常感動。”

  爾冬升向記者描述了這樣一個細節。

  2012年12月24日,在橫店茶餐廳,爾冬升和“橫漂”們一起吃了一頓自助餐,很多人沒吃過西餐,吃得非常開心。

  “當時,我看著他們,跟身邊的同事說,我最大的憂慮是,我不想做一些改變別人命運的事情。我知道,有一些人拍了這部戲之后可能會成功,有一些人會被打回到原來的位置,繼續當群眾演員,他是否能面對周圍人的眼光。我的憂慮很多。”爾冬升說。

  不過,現場,有一位“橫漂”的話讓爾冬升笑了。

  當爾冬升問他們為什麼來橫店的時候,其中一人說:“我們都是被王寶強害的。”

  “我真怕電影上映后,令很多人又多了一些夢想和期盼。我更怕有些人將來會說,我就是被爾冬升害了。”

  我從他們身上

  找回自己當初的激動

  路人甲,就是群眾演員,臨時演員,說白了就是小人物。

  《我是路人甲》的主角是“橫漂”,就是在橫店“漂”著的群眾演員。他們年紀輕輕就離開家,千裡迢迢地跑到橫店當群演。

  為拍攝這部電影,我在橫店跟他們相處了兩年,這個過程中,我發現我從他們身上找回了自己當初進入電影圈的那種激動,那種每天都在做夢的感覺。除此之外還有很多驚喜,這些沒有受過任何訓練的年輕人,他們中有些人的眼神和神態,是現在任何一位大牌演員都演不出來的。

  他們每個人都有很多問題,但他們依然選擇了自己想走的路。不了解他們的會說他們傻,但我覺得他們其實是勇敢。你說他們做明星夢,但話說回來,誰沒有夢?在這麼大的世界面前,誰不是路人甲呢?

  爾冬升出身香港演藝世家,母親紅薇(原名羅珍)、大哥秦沛、二哥姜大衛都是著名演員。

  1975年6月30日,爾冬升簽約邵氏電影公司,正式入行。爾冬升年輕時外型俊朗,簽約邵氏電影公司,以武俠小生入行,一部《三少爺的劍》走紅,后轉型為編劇及導演。

  今年是爾冬升入行40年。他曾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最佳編劇,執導和監制的影片拿下過27次香港電影金像獎獎杯。跟他合作過的明星有成龍、周潤發、張國榮、梅艷芳、梁朝偉、劉德華等。他的《新不了情》一手捧紅了劉青雲,而《忘不了》讓張柏芝成為“影后”。(陸芳)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