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
人民網>>傳媒>>正文

"花少"抄得成功算不算抄? 中國電視的抄襲成功學

2015年05月07日07:48  來源:鄭州晚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花兒與少年》:抄得成功還算不算抄?

上周五晚,湖南衛視《花兒與少年》第二季的“瘋狂”之旅繼續,花少們經歷了街頭暴走數羊的精疲力盡后,也迎來了節目收視持續高位,CSM全國網收視率1.5、份額9.96%令節目再度登頂收視榜首。作為一檔標榜“原創”的“版權不明”節目,《花兒與少年》都拍到了第二季,作為擁有韓國TVN電視台正版版權的《花樣姐姐》今年3月份才姍姍來遲。被不明真相的網友反站出來指責節目抄襲,“當時芒果台《花少》出來,東方台就弄了個《花樣爺爺》﹔現在《花少》拍到第二季了,東方台又搞了個《花樣姐姐》,是想抄又不敢直接抄,所以搞出個系列吧?而且制作還比不上芒果台!”

在這場正版迎戰山寨的對戰中,《花樣姐姐》輸得慘烈,被《花少》搶跑一年不說,還因為人家抄得成功,收視被一路碾壓,自己還反倒成了被吐槽、被痛罵的對象。不可思議的是,對這場“史上最直白綜藝對打”,大把網友都旗幟鮮明地表示,隻要抄得好,抄得出色,節目成功就是硬道理。

近日,東方衛視《花樣姐姐》總導演李文妤、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副教授盧家銀、劇評人咪蒙分別接受記者專訪,《花兒與少年》和《花樣姐姐》的山寨正版大戰、中國影視業的抄襲現象發表了各自的觀點。

湖南衛視

自稱“原創”

2014年4月25日《花兒與少年》在湖南衛視首播,在開播前的看片會上,湖南衛視方面則表示,《花兒與少年》是湖南衛視原創節目。“我們的嘉賓有五女兩男,任務也有所不同。”

東方衛視

購自“原版”

東方衛視從韓國TVN電視台拿到了《花樣爺爺》和《花樣姐姐》的版權。在2014年6月15日播出《花樣爺爺》、2015年3月15日播出《花樣姐姐》。

韓國TVN電視台

花少跟我們無關

據韓國媒體報道,《花樣姐姐》版權方TVN電視台在《花兒與少年》首播后發表官方立場稱:“湖南衛視《花兒與少年》與《花樣姐姐》沒有任何關聯,也沒有咨詢等其他方式的關聯。這是和《花樣姐姐》完全無關的一個節目,我們完全沒有進行技術指導等任何形式的參與。”

PartA

水果大戰真相·

芒果番茄,誰抄誰?

內幕1 芒果和番茄,都參與了韓國版權的競爭

湖南衛視和東方衛視的《花樣姐姐》版權爭奪戰,打響於2013年9、10月。當時,雙方同時和韓國TVN電視台洽談,競爭正版版權。

內幕2 韓國版權方沒有選芒果的原因是……

東方衛視《花樣姐姐》總導演李文妤透露,由於自己所帶領的團隊已經和韓方合作過《媽媽咪呀》等好幾個成功案例,因此最終獲得了韓方的青睞,“湖南衛視方面可能比較強勢,韓國原版方有點接受不了,最后還是選擇跟比較有默契的我們合作。”

內幕3 不管談沒談成,都可以甩開胳膊直接干

不過,李文妤表示,雖然未能成功獲得正版版權,但湖南衛視制作《花兒與少年》的決心和行動卻沒有受到影響。“我們和韓方已經在確定執行的過程中,湖南衛視方面還在追著版權,可能他們覺得版權一定會是他們的吧。得到韓方的口頭承諾后,我們只是自己在搭建團隊,明星也沒敢請。但根據工作進度推算,他們應當一直在做些准備工作,當版權最后歸我們的時候,估計他們可能明星的邀約都已經完成了!不然的話,《花兒與少年》也不會這麼早就推出。我們一路都知道,但是能怎麼應對呢?跟他們說你們不要做?”東方衛視總監李勇也曾通過微博影射湖南衛視涉嫌抄襲,“在一場友好競爭中,東方(衛視)獲得了合作機會。后面的時間,在與合作方談版權合同。如果與對方談合作,談不成就直接模仿,這是不尊重知識產權,即使一時得利,最終傷害的是整個行業。”

內幕4 韓方維權好難?“再怎麼抄,總會改一點”

對於抄襲的質疑,湖南衛視《花兒與少年》相關負責人則表示不接受採訪,不回應任何問題。東方衛視《花樣姐姐》總導演李文妤表示,對韓國版權方來說,進行維權的難度實在太大。“因為中國的制作團隊再怎麼抄,總歸會改掉一點,如何界定它是不是抄襲呢?我又沒用你的節目名,你憑什麼說我抄?人家可以說文化產業的東西,大家腦子一拍,很多時候創意和點子是會撞車的。”

PartB

大家來聊聊·

中國電視的抄襲成功學

Q1

隻要節目成功,是不是抄襲根本不重要?

●咪蒙(劇評人):在中國,抄不抄襲是一種選擇,而不是一種對錯!

因為在中國版權意識本來就不是很深入人心,因為抄襲是沒有代價的。比如在英國,以前在哈佛有一個班級作弊,整個班級遭強制休學。但是在中國人心中,抄不抄襲是一種選擇,而不是一種對錯。中國觀眾會覺得:首先這個節目我要考慮的是我喜不喜歡,不是它對不對。

在中國,你要有道德感的話,明顯你就跟別人不在一個起跑線了。不要臉的人會爬得更高。小人是更容易贏的,因為他們不要臉啊。中國的影視公司最缺的就是“不作惡”。他們會覺得,我為什麼不可以抄呢?我就要抄。但你說要怪湖南衛視嗎?我覺得不是。我覺得應該怪法律法規,法律法規沒有保護好。我們不可能指望一個以牟利為目的的影視公司有這樣的道德體制。在韓國,當一個電視台的節目涉嫌抄襲版權,你就要停節目。如果有這樣的代價,就沒有電視台敢去抄襲。

●盧家銀(學者):觀眾更多考慮的是節目的效果與個人的體驗!

從觀眾來看,他們其實考慮的是節目的效果和個人的體驗、感受。不會更多地去思考法律層面上的問題。這就說明了我們的社會民眾法律意識和版權意識淡薄。像我們的企業、媒體和國外企業合作過程中,版權領域的欠缺,導致了無形資產的估價會很低,有些無形資產估價甚至為零。而國外的企業無形資產能算幾百萬,甚至上億美元。

Q2

在中國抄襲真的是沒有代價的嗎?

●盧家銀:不斷在抄襲,但很難舉証

很難維權。盡管律師義務很大,但每次都是處於訴訟狀態,訴訟無法解決這個問題。早些年的時候,就有過這樣的案例。我們的知識產權,保護的是商標、專利和著作權。節目的模式來說,商標法肯定不適合﹔專利保護條例也不適應技術類型的。舉証的時候,你難說A節目就是抄襲了B節目。你感覺很像,但是你很難舉証,並且法律目前並沒有保護這樣的節目形式。

●咪蒙:創意需要冒險的,抄襲才是穩妥的

“按道理說,如果我們的法律法規健全,比如說如果《花兒與少年》的團隊從來沒有看過《花樣姐姐》,你想出了這樣的創意,那你還是不能做啊!因為別人已經做了!因為我們覺得創意是需要冒險的,抄襲才是穩妥的呀。它已經有成功的先例了,抄襲不需要冒險。所以這就是整個產業的問題。隻要成功,哪在乎手段呢?”

Q3

電視抄襲成功學背后的根源?

●盧家銀:不斷打擦邊球,因為抄襲沒有代價

我們法律上的不足導致了大家敢於去抄襲,不斷去打擦邊球都沒有問題,因為抄襲的代價是沒有的。這種版式的模仿,節目內容的學習或者克隆,會導致節目的同趨化。

●咪蒙:抄襲,首先說明你不要臉,第二說明你無能

一是以牟利為目的,比如不管投資方,還是電視台,你抄襲的話,會覺得穩妥。第二,中國創意人才太少,創意永遠掌握在特別少的人手裡,因為我們的教育不鼓勵創意。什麼叫創意?就是跟別人不一樣。但我們的教育鼓勵你跟別人一樣。所以創意非常貧缺。抄襲很多時候也是因為不得已,因為我想不到更好的,我隻有抄。比如我自己想的隻有兩分,人家做的是十分,那我抄了肯定有八分。抄襲,本身首先說明你不要臉,第二說明你無能。

Q4

中國的電視制作從之前的連抄都抄不好,到抄得很成功,如何看這種中國式學習?

●盧家銀:“拿來”征得同意,是最起碼的同行競爭道德底線

這種“中國式學習”還是不太合適,這是拿來主義。拿來是沒有問題的,但拿來肯定首先征得版權所有人的同意。這“拿來”也得講究修飾、效果。你怎麼樣拿來?你跟原有的節目形式怎麼改造?怎麼樣把它本土化?怎麼在原有的形式上創新?如果在拿來的過程中能有一個較大的修改,能體現自己的特色,這樣的“拿來”應該是比較受歡迎的。 

●咪蒙:專業的小偷,還是小偷

我覺得,中國的綜藝制作水平還是蠻有進步的。中國人的創意體現在哪裡呢?體現在投機取巧和小細節上。其實整個綜藝團隊缺乏的是什麼?比較缺乏大創意,但在小細節上是厲害的。不管是浙江衛視還是湖南衛視,尤其是湖南衛視,很強的一點是,為什麼那麼多人說它抄得好呢?因為它真的懂得大眾的嗨點,這是很厲害的。它可能沒有那麼大的創意能力,但它接地氣,它懂得觀眾的痛點、萌點、淚點。所以你會覺得很荒誕的是,它不是沒有智商,它不是沒有趣味,但它選擇一種取巧的手法。抄襲是不對的,但是抄襲的技術是在進步的。偷東西是不對的,但每個小偷的技術有很大的差異。它是一個專業、敬業、愛業的小偷,但它還是小偷。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