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
人民網>>傳媒>>正文

"於無聲處"低調開播口碑爆棚 有顏值有實力不需炒

2015年05月08日07:45  來源:廣州日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有顏值有實力,還需要炒嗎?

  趙立新和胡軍在劇中。

  胡軍和左小青在劇中。

  由胡軍、左小青與趙立新搭檔的《於無聲處》正在央視一套熱播,隨后今晚將在江蘇衛視1.5輪跟播。該劇題材新鮮,劇情有趣,演技爆棚以及故事的真實性征服了大量觀眾,但與精心制作相比,擁有實力大咖的它卻在宣傳炒作上異常低調,有一種“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勇氣,打了一回同期某些聲勢浩大、品質欠奉作品的臉。

  演員說

  趙立新:我最不可能和偶像演戲

  “角色是全劇最豐富的,不接演就太可惜了”

  廣州日報:你在圈內是出了名的要求高,接演陳其乾的原因是什麼?

  趙立新:我和導演已經是三度合作,他推薦我出演,認為我能完成得比較好,因為基本上他在前后三十年的跨度中是兩個人物,前期是比較可愛的形象,偏南方男人的味道,有幽默感,后期從造型、舉止到性格都變化極大,需要演員沉得下來才能有細膩的展現。他是福爾摩斯式的人物是我自己要求導演加的,原來劇本是沒有的,也征得了胡軍的同意,生活中多了打打鬧鬧的戲,既增添了人物味道和豐富性,也提高了戲劇沖突。可以說他是全劇最豐富的人,那我不接演就太可惜了。

  廣州日報:與胡軍間的戲份很好看,屬於即興創作嗎?

  趙立新:原劇本對兩個男人間的戲也很少展現,我和胡軍都認為這種戲是有待深化的,每次都會在時間、場景允許的情況下二度創作,幾乎每一場戲都是這樣出來的,我和左小青之間也很多是即興的。我與胡軍是師兄弟,他的即興能力很強,因為這種即興非常考驗表演功力和文學功底,因此我們都有惺惺相惜的感覺,非常默契,都不需要提前准備就開始演了。

  廣州日報:二度創作的習慣是什麼時候形成的?怕不怕被人說是難搞、耍大牌?

  趙立新:幾乎每個戲都是這樣出來的,加上我自己本身就是編劇、導演出身,被人說難搞是基本沒有的事,導演都會覺得我的創作是加分的,我沒有一味給自己加戲,也想到了對手演員和整體。

  “我不允許被人說我搶錢”

  廣州日報:一直以來你演的角色都沒有固定路線和風格,很難歸類,為什麼?

  趙立新:我喜歡復雜豐富,奇奇怪怪、不按常理出牌的角色,我最不欣賞的演員是演自己,我的要求是不斷塑造人物,千面的性格,不可能再復制。雖然很多演員在說自己絕不會重復自己,但是真正做到的不多。我對表演的理解是,不給自己定哪一類,角色之間距離越大,越對演員張力增加難度,也提高了表演樂趣。而完全狗血、穿越的雷劇,或者是插科打諢的口水戲,沒有任何人物,就是追求外在熱鬧、喧囂和淺薄,追求時下流行的“美”,我最不能接受。

  廣州日報:在影視業熱錢很多的情況下,你這個做法是不是有點吃虧?

  趙立新:在市場面前我不太輕易就范,當然演員也有討生活的需要,但即便是這樣,我也盡全力把這個角色改得更真實一些,別遭人唾棄,我不允許被人說我搶錢。有一個誤解說我老演嚴肅戲,其實我一點都不排斥喜劇,只是排斥那種硬貼、撓胳肢窩的喜劇。

  廣州日報:什麼時候自己做戲?

  趙立新:這事我幾年前做過,但做編劇太累心了,最近幾年是我對表演的興趣和激情是正旺的時候,所以現在就專注表演,一年大概三四部戲,但是我不太可能給別人寫戲,會給自己寫角色,比如同性戀,雙面人等,內心極為豐富的人,是我比較欣賞的,單一的人物性格是我不喜歡的。

  廣州日報:也挑對手演員,偶像演員不能與你同台?

  趙立新:我更喜歡跟演技派去搭,才能碰出火花,比方說孫紅雷,吳剛,胡軍這樣的演員,偶像演員嘛,不是一個風格,想法不一樣,沒法弄。

  好看在哪裡?

  演技:兩個男人斗嘴很有味

  趙立新扮演的陳其乾號稱工廠版“福爾摩斯”,一口“滬普”出場就逗樂了不少人,還整天為省錢而斤斤計較。呆萌北方大漢胡軍與精明上海男人的互愛互掐呈現笑點頻頻。此外他們還為同一個女人明爭暗斗,一個是愛慕隱忍,一個是大膽追求,由此引發的火花四濺般的飆戲讓不少人直呼太爽。同時,左小青對這兩個男人都嫌棄的種種細節也讓人捧腹。

  劉威飾演的保衛科科長汪崇義詮釋出了一種色厲內荏的感覺,戲骨們的表演都被觀眾評價“十分准確,讓人信服”。

  情節:追女神軟化諜戰劇硬度

  從題材上來看,該劇從上世紀80年代中國研發航母、核潛艇的背景出發,講述了一段國安人員為保護國家秘密而展開的隱形戰爭,這既區別於之前大部分諜戰劇著重於國共內戰時期的諜戰,新鮮感十足,又聚焦了“國安”這一神秘而又無處不在的群體,有現代性,也彌漫著理想和英雄主義。同時,該劇一直演繹到了2014年,可以說,編劇也試圖在諜戰的大背景下更加著重展示人物的曲折命運。

  當然,作為國安反諜題材,《於無聲處》自然被定位於“正劇”范疇,甚至帶著沉悶、刻板的符號化標簽。不過與以往不同的在於,該劇處處“不嚴肅”,除了推進諜戰情節,也到處充滿生活情節,演繹了國安偵查員最普通人性化一面,胡軍、趙立新和左小青三人之間的情感糾葛戲尤為突出。

  因此,除了情節的生死一線與驚心動魄,三位主演錯綜復雜糾纏不清的感情關系,也堪稱該劇的一大亮點。

  趙立新與胡軍兩人共同傾慕左小青飾演的廠花工程師馮書雅,但對待愛情,一個愛慕隱忍,一個瘋狂追求,三位實力派演員傾情演繹這段復雜糾葛的“三角戀”,其中更以陳其乾愛情為人唏噓動容,其“不遺余力愛他生生世世”,為了愛情可以粉身碎骨的痴狂舉動被趙立新解讀為“他賺了愛情卻最終賠了一生。”

  網友:掀起趣味找特工大賽

  受此啟發,有許多觀眾在網上開展了有趣的“找特工大賽”,“戰爭年代有人潛伏,和平年代也有人潛伏,說不定特工就在我們的周圍,可能一下子就擦肩而過,但就一直在我們身邊保護著我們。”還提出了辨認特工的六大特征:第一是善意的謊言挂在嘴邊﹔第二是長相普通,是扔到茫茫人海中就找不出來的大眾臉﹔第三是舉止低調,如果他想,可以來無影去無蹤,讓你察覺不到他的存在﹔第四是記憶能力爆表﹔第五是神龍見首不見尾,說不定哪一天就從你的生活中無故消失﹔第六是執行能力超強,非常果斷。

  制片人隆曉輝透露,因為涉及到敏感題材,劇本就磨了十年,也認為胡軍非常適合國安角色,硬漢成功轉型,“不丑不帥不顯眼,看起來很平民,具有親和力,他私底下就是這樣的人,過往很多角色讓人們誤讀了他”。

  幕后:真正的國安遠比胡軍們還辛苦

  據悉,該劇制片人隆曉輝本身做過警察,接觸過國安部門,這群人給他的感覺很震撼。他透露,劇中的人物和故事並不是憑空想象出來的,而是根據原型進行了藝術加工,並巧妙地把握了分寸通過了最難的審查。之前拍攝過《趙氏孤兒案》的導演閻建鋼甚至表示自己幾度想要放棄,“制作上的難點沒什麼,最大的難點是對這個行業無知,以前沒有接觸過。我之前想的是拍公安戲的感覺,我們這些演員一上來也是演公安戲的感覺,眼神很警惕、很犀利,但這就不像了。國安人員一定要於無聲處,也要於無形處。”

  隆曉輝還說,真正的國安人員遠比劇中人物更辛苦,他們當中有些人隱姓埋名一輩子,就隻盯一個案子﹔有些人直到去世都沒人了解他們驚心動魄的反諜經歷,是真正的“無名英雄”。因此他說,拍攝此劇正是因為想讓觀眾了解這些偉大的國安人員的生活,向平凡而隱秘的他們致敬。(記者 曾俊)

  小心炒煳了

  曾俊

  在網友吐槽成為主流行為的今天,這部戲難得地遇到了幾乎一邊倒的好評,如果硬要挑刺的話,那可能就是,首集出場的胡軍,表演過於活潑、扎眼,蛤蟆鏡、大波浪發行的人物造型也不太符合一個國安人員如一塊石頭扔進大海一樣的平靜、安寧的要求,這一點差距到底是角色所需,還是演員二度創作過度的問題,值得商榷。總體上,胡軍的表演具有說服力,讓人快要忘記他經典的喬幫主形象。

  除此之外它似乎已經沒有缺點,難免讓人懷疑零差評是不是水軍所為?依照它一直以來不愛宣傳炒作的風格來看就不太可能,可是在這個“酒香也怕巷子深”的社會,它的低調顯然過於異類,所以我們願意為之義務吆喝一聲,讓好東西被更多人看到,也許觀眾都能借此回歸到對影視劇正常審美的范疇。

  為低迷的熒屏注入活血的還有《虎媽貓爸》,它以大制作、大導演、大腕齊聚而頂著昂貴的“劇王”頭銜,正面聚焦“育兒”也屬話題十足,開播前其實力被認為可抗衡年底亮相的《羋月傳》,但是名氣和宣傳攻勢都有了,這幾天也陸續被發現漏洞不少,有些情節、表演被批虛假不可信,況且在觀眾眼中,人和戲永遠不可分割,現實生活中的億萬闊太趙薇飾演一個為了學區房苦苦掙扎的白領,角色被認為有違和感,缺乏說服力,便遭遇差評。

  類似於炒煳了的還有前不久落幕的《寒冬》,同樣是諜戰題材,吳奇隆被人寄予厚望,情節卻無比弱智與幼稚。所以那句話,炒作還是不炒作,是各家自由的選擇,你可以在前面贏了話題和版面,但也請小心別炒過度了,吊高胃口卻會被觀眾唾棄,信譽受到損失,孰輕孰重,這筆賬最好算清楚。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