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5年·第5期
人民網>>傳媒>>正文

符號互動論視角下的微信朋友圈

李其美

2015年05月11日14:39  來源:今傳媒  手機看新聞

摘 要:微信,一款即時通訊手機應用程序,憑借其免費、便捷、功能齊全的優勢吸引了龐大的用戶群。微信的高歌猛進對個人人際交往乃至社會都產生了巨大影響,作為一款即時通訊軟件,自然是吸引了傳播學界學者的強烈關注,對於微信的傳播機制,微信營銷等的研究成果累累。朋友圈雖只是微信中的一個插件,但它引發的“朋友圈控”和“點贊之交”的社會現象近來也吸引了大批學者的目光。人們在朋友圈中“晒出”的是什麼,他們為什麼要“晒”,“點贊”又是出於什麼目的,本文選擇從傳播學經典理論符號互動論的角度來對這些問題做出解釋,洞察人們這些行為背后的深層動機。

關鍵詞:微信﹔朋友圈﹔符號互動論

一、微信研究緣起

微信(英文名:wechat)是騰訊公司推出的一個為智能終端提供即時通訊服務的免費應用程序,微信支持跨通信運營商、跨操作系統平台通過網絡快速發送免費(需消耗少量網絡流量)語音短信、視頻、圖片和文字。2011年出現到現在不過三年的時間,朋友圈插件出現的時間更短,2012年上線后,迄今隻有兩年的時間,但是目前國內關於微信朋友圈的研究專著和論文已經比較可觀。筆者在中國知網中以“微信朋友圈”為關鍵詞檢索到3720篇有效結果(截至2015年1月30日)。覆蓋了新聞傳播學,金融,計算機軟件,信息經濟等多個行業。從數量上,新聞傳播學最多,主要考察微信朋友圈傳播機制,使用與滿足以及針對朋友圈謠言泛濫提出的問題。學者聶磊,傅翠曉,程丹在《微信朋友圈:社會網絡視角下的虛擬社區》中從社會網絡分析的視角延伸了微信朋友圈的概念,認為微信朋友圈作為基於社會網絡的虛擬社區,呈現出強連帶與弱連帶的有機結合,有利於社會資本的培育。

在《微信朋友圈“點贊”文化與網絡情緒傳播》中學者魏寶濤和王爽認為微信朋友圈“點贊”文化可以說是從社會互動層面追求和凸顯自身存在方式的某種路徑,也是確保用戶與他人進行平等互動的基礎條件與游戲規則,傳遞出較為強烈的情緒性表達立場。微信朋友圈的媒介使用與微信用戶自身的情緒相關聯,並且情緒成為驅動朋友圈特定行為的根本動因,它廣泛地存在於微信朋友圈內信息傳遞與人際互動的過程之中。

在《微信朋友圈——親密關系的表演舞台》中,作者提出,如果把朋友圈視作一個巨大的“虛擬劇場”的話,每個人都在這個舞台上進行精心表演,目的是為了建構在好友圈朋友中的理想形象。從戈夫曼的“擬劇理論”解釋了人們是如何在朋友圈中建構“公共形象”的。

由以上可以看出,目前國內學者對於微信朋友圈的研究比較集中於從人際交往和朋友圈中的自我身份塑造等方面入手,鮮有從符號互動的角度探討微信朋友圈的文章或研究,本文找到這一缺口,從米德的符號互動理論的角度解剖微信朋友圈。

本文的研究建立在以下理論基礎之上:人作為高級動物,在生理性沖動與反應性理智間的互動中形成了心靈。人們通過沖動和理智的內在協調決定採取什麼樣的“姿態”,在與他人的互動中通過表意的姿態引起他人的反應。這種“姿態”的意義並不是先天就具備的,當我們是嬰兒時,我們的姿態只是無意識無意義的動作,通過后天的學習和觀察以及與他人的互動后,我們對同一姿態的理解漸漸同一。心靈就是在我們學會用符號去表達和行動的時候開始成形。米德還認為,人能夠像對待客體一樣用符號標示自己[1]。自我本質上說是一種社會結構,是從社會經驗中產生的。當一個自我產生之后,就為自己帶來了各種社會經驗。自我實際是“主我”和“客我”的統一。前者是個人的主體意識,后者是從周圍觀察到的他人對自己的態度,評價和角色期待。自我決定了我們之后的行為以及不斷控制事物的進程。同時我們還會根據對象的不同區分出各種不同的自我。人們通過互動和溝通形成了社會。社會並不是如同自然界那般客觀存在,而是在個體的互動中建立起來的。人們通過交流建立起了組織和模式。人們通過自我的指導調整自己的行為,與他們理解,交流和合作,維護社會的穩定運行。

微信在短短幾年間飛躍成為亞洲下載量最大的手機即時通信軟件,充分說明了微信在這個互聯網時代裡程碑的地位。用戶使用微信朋友圈的熱情一直勁頭不減,每天無數人在上面分享自己的生活,評論點贊別人的內容,甚至出現了“朋友圈依賴症”這種社會病,這種狂熱浪潮下是什麼機制在推動著,筆者希望本研究能夠在米德符號互動論的框架之下對此做出解釋和分析。

二、“姿態”——表達自我的媒介

用戶為什麼會發朋友圈?發送這些內容的意義在於什麼?符號互動論的三個前提可以幫助我們回答這個問題——人類的行為是建立在他們給事物賦予的意義的基礎上﹔這些意義是在人與人的互動中形成的﹔這些意義會被用來解釋面對的事物,意義在這一過程中被使用和轉化。發朋友圈作為一種姿態,它被人們賦予了不同的意義。下文列出幾種可能,我們來分別進行討論。

米德認為姿態是表達情緒的工具。正如狗搖尾巴代表高興一般,我們也會通過姿態來表達自己的情緒。在朋友圈中發自拍圖片,我們可以通過控制我們的表情這一姿態來向朋友傳達我們的情緒。這也是微博自拍泛濫的背后原因之一。相比於文字的模糊性,圖片可以原樣傳達自己的表情姿態,通過發“哭”、“笑”、“生氣”等表情的自拍傳達自己的情緒。對於他人而言,在看到這類圖片時便會採取對應的行動,或祝賀或安慰,反過來自己也會被他們的反應而刺激進行下一步的反應,由此打通了互動的鏈條。人們在朋友圈中分享自己的平日生活也是在進行一種示例。比如吃了什麼很好吃,買了什麼牌子的衣服很好看,去了什麼地方覺得很好玩,不僅是一種客觀表達,同時也是在向他們推薦,即示例。我們通過圖文並茂的內容傳達了富有意義的姿態,來達到更好的效果。有意義的姿態作為一種符號,它還是人們進行自我身份塑造的一部分。我們通過在朋友圈中發送自己的興趣愛好,設置自己的頭像,簽名,來塑造和強化我們的身份。電影愛好者會通過分享影評或是設置電影明星為頭像明確他“影迷”這一身份。教師會通過分享教學照片或是文字來強化他的這個身份。點“贊”也是一種姿態,這種姿態的意義在於能夠像他們傳達對於他們所發消息的興趣和喜愛,或是對發送人的喜愛或興趣。在所有的姿態中,聲音這一姿態並不能在朋友圈中被使用。有聲符號作為表意符號中最重要的內容,它的優勢在於有聲的符號不僅可以引起他人的反應,我們在說話的同時也是對自己說的,這樣直接雙向的交流才更容易引發雙方的進一步交流。但是我們可以看到,微信朋友圈作為一個以強聯系為主,弱聯系為輔的社交平台,這一功能的缺失是一個遺憾,這也應該成為朋友圈將來升級改進的內容。

三、自我——內容的把關人

米德指出,自我從本質上來說是一種社會結構,是從社會經驗中產生的。當一個自我產生以后, 它就從某種意義上為它自己提供了它的各種社會經驗。“主我”和“客我”的互動構成了“自我”。“主我”具有沖動性,自發性和創造性,“客我”具有約束性和控制性。我們從幼時就具有角色扮演的能力,隨著社會經驗的不斷增加,我們的社會性不斷提高,成為泛化的他人。也就是說我們不再任“主我”信馬由缰,而是不斷提高了“客我”的控制能力以適應社會的共同規則,傳達有意義的言語。我們所說的有意味的言語指的是,這種行動是一種個體本人的行動,我們通過反思性智力計劃活動。這種思維過程是一種姿態,它的完成隱含著對一個人打算向觀眾講述的東西的表達方式和途徑。一個人把他正在對其他人說的話的意味與他實際的言語區分開來,而且在說出這種意味之前把它准備好。

那是什麼決定了我們發送朋友圈的內容?

在這裡起到把關作用的就是客我。微信作為基於強聯系的社交平台,它的實名性和以熟人圈子為主的特點決定了人們在朋友圈中要受到比微博更強的約束力。在這種情況下,作為自我的社會方面的客我就會起到把握方向的作用,使發送的內容符合社會規則。

同時客我作為社會我,會不斷評估他人對自己所表現的姿態的反應來調整自己的行為。比如每次在朋友圈中發送養生的內容獲得的點贊數更多或獲得的評論更多而發自拍沒有獲得任何反饋的時候,自我就會調節自己發送的內容,以期獲得下一次的成功互動。

自我作為內容發送的把關人,在評論中也使用,當我們對某一好友的內容進行評論,客我會通過觀察他們的反饋來調整態度,產生最終的行為。比如一個人在評論他人后未獲得反饋,可能下一次就會不再評論或是換一種方式評論。

我們還可能針對不同的人區分出不同的自我。與這個人交流音樂,與那個人交流電影,與第三個人交流政治。社會我通過對社會的觀察調整自己的行為。朋友圈中的“分組可見”這一功能實質上也契合了這一理論。客我通過收集反饋來調整合適的姿勢和話題,來取得更有效率的溝通。

在這一章節中我們所討論的自我的把關偏重與探討客我維護人際交流順利進行,維護朋友圈這一網絡社區有序運行的作用。

四、社會——從線上圈到線下圈

社會是在人與人的互動之間產生的,代表著個體間有組織的、模式化的互動[2]。人們通過角色扮演協調行動,通過評估他人的觀點來評價改正自己。這在虛擬社區也同樣適用。

微信朋友圈把熟人圈從線下轉移到了線上。網絡造成情境的分離和融合也改變了社會成員之間特別是不同社會地位的成員之間的交流方式。由於在微信朋友圈的平等性和有限的符號選擇,人們的社會地位在朋友圈中被淡化,扁平式的交流打通了社會各個層級的聯系,上傳下達更快捷高效,更有利於社會穩定。

對於社會身份的淡化,使人們更容易出於本能的沖動去反思,理解他人。站在他人角度,進行評論和交流。交流作為社會發展的基礎,微信朋友圈對於社會溝通交流起到的積極作用會提高社會溝通效率,增強不同階級之間的溝通,維護社會穩定。

五、結 語

本文從米德的符號互動理論中的“心靈”、“自我”與“社會”三個關鍵的觀念入手,分析了目前朋友圈中行為背后的動機和理論原因。人們發朋友圈實際是通過選擇的符號來達到傳達情緒等目的,而發送的內容也不是隨機的,而是自我根據觀察和學習進行把關之后的結果,人們在朋友圈中的互動也是由人的社會性決定的,自我也會在互動的過程中調整交流方式等。學界從符號互動論角度對朋友圈的研究尚無,筆者在此隻做出了理論式的分析,希望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作者系:上海交通大學媒體與設計學院新聞傳播學專業碩士研究生)

參考文獻:

[1] (美)米德著.霍桂桓譯.心靈,自我與社會[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5.

[2] 章志光.社會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責編:汪倩(實習生)、宋心蕊)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