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龍八部》中的行俠喬峰,《西安事變》中的少帥張學良,《楚漢風雲》中的英雄項羽,胡軍塑造的角色大都可以用“硬漢”形容,嚴肅、正經、硬氣十足,出道以來,“英雄氣概”一路相伴為他聚攏了大批女粉絲。正在央視和江蘇衛視熱播的電視劇《於無聲處》,胡軍突然畫風一轉,成了表面平凡、逗趣,內心備受煎熬的小保安干事,也是為執行任務甘願數十年埋名隱藏的最憋屈國安偵查員。這樣的轉型不僅觀眾不適應,連胡軍自己都難受,后來是導演閻建鋼一聲“蹲著演”的命令讓他茅塞頓開。
“這次看完劇本是我自己扑上去的,但閻導說,軍兒,咱們能不能下次合作?我說我就要這個劇。”胡軍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閻建鋼導演起初有些顧慮,還是與自己一貫的英雄形象有關。“導演要求我丟掉這些英雄氣概,讓馬東更加接地氣,我說我保証做到!”胡軍說著大笑起來。
高滿堂編劇的《於無聲處》被譽為我國電視劇史上第一部真正的“國安劇”,講述的是從1983年到2014年間,國安偵查員馬東為了偵破一起重大國際間諜案,奉命潛伏到202軍工廠做暗線調查的故事。“這個劇與以往的諜戰劇不同,國安劇是我們打入自己內部去發現敵人,馬東的身份就是一個普通的保衛科干事。” 擊碎以往硬漢外殼,放下身段演最接地氣的小人物,“憋屈”、“難”是胡軍此次突破性嘗試的內心感言。
胡軍承認,馬東這個人物不光放棄了酷帥的外形,身上還滿是缺點,內心也充滿糾結, “我雖然沒有偶像包袱,也不希望被定型,但你自己痛快了,也得考慮觀眾能接受嗎?” 因此,拍攝之初他也產生了懷疑和不適,面對“轉型難”,導演閻建鋼直接下令:“蹲著演。”拋開英雄昂首的姿態,胡軍徹底放下身段,也找到了感覺。“特工不可能太起眼兒、太張揚,讓存在感降到最低是最理想的狀態,所以不用談什麼霸氣外露。馬東是一個小人物,沖動、經常被罵,他不端著,因為就是一個保衛科的,甚至會有點小混混的感覺,會拿著玫瑰花亂晃,會跟劇裡趙立新演的陳其乾開玩笑,互相損。這個人物很普通,但非常豐滿,很真實。”
胡軍稱馬東糾結卻不嚴肅,愛貧嘴,甚至是史上最貧國安。他自曝:“馬東貧的時候最像我,我很貧的。我覺得需要給生活一些調劑吧,得有些小驚喜,生活不能太嚴肅了。這部劇也不是常規印象中的國安反諜,不是隻有斗智、隱秘,更有很多笑點。國安、特工也是人,非常生活、接地氣,很真實。我喜歡開玩笑,劇裡面也撒了歡,有時候甚至玩得太開,導演會喊話:再這麼下去要徹底成喜劇了哈哈!所以想看深度、諜戰、炫酷懸疑,或者這份生活的小樂趣,劇裡面還真都有。”
此前,左小青爆料胡軍會在片場細心照顧大家,送上“暖爺”的稱號。對於“暖”,胡軍表示,“我這個人特別好說話,很好接觸,也很難拒絕別人。”和劇中馬東的外粗內細相似,這個東北大漢,大男人的外表下有溫暖柔情,總制片人隆曉輝曾評價:“某種程度可以說是馬東這個角色給胡軍正名。其實生活中的胡軍就是一個很隨和、很讓人親近的人,而不是過去印象中的冷面硬漢。”(記者 楊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