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融合發展,不能簡單地理解為新興媒體的“攻城略地”、傳統媒體的“嫁接再長”,二者應成為“此長彼長”的共同體
“媒體融合是一場‘轉基因工程’,要把互聯網的基因注入媒體”“爭奪用戶是關鍵所在,要從單純的內容生產變為同時提供服務”……圍繞由人民日報社編撰的《融合元年——中國媒體融合發展年度報告(2014)》,日前舉行的出版座談會頻現“好聲音”,既激起傳媒行業共鳴,也引發社會關注。
“媒體融合”早已是流行熱詞。2014年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四次會議審議通過《關於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為媒體融合正式吹響了沖鋒號。在中央頂層設計的有力引領下,理念與部署加速轉化成業界的生動現實。從簡單相加、相互結合走向彼此融合,在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之間,一場廣泛而深刻的“傳播革命”悄然進行。
一年一度的全國兩會“新聞大戰”,是觀察媒體的一個窗口。如果說,去年各傳統媒體還只是在布局新媒體方面小試牛刀,今年兩會,大家則紛紛借自身優勢各顯神通,以融合創新報道掀起一排排輿論浪花,令人耳目一新。人民日報組建“中央廚房”推進深度融合、新華社創辦新媒體專線、光明日報成立融媒體中心、澎湃新聞客戶端上線……觀察近一年來的中國傳媒生態,從媒體矩陣到組織架構,從採編流程到體制機制,融合發展已成為傳統主流媒體的路徑選擇與行動自覺。
傳播學者指出:“真正的‘傳播革命’所要求的,不只是信息傳播方式的改變,或者受眾注意力在不同媒介之間時空分布上的變遷,其最直接的驅動力,一如以往,是技術。”從“鉛與火”“光與電”到“數與網”,科技進步為大眾傳播插上了翅膀,也促使人們體認技術創新的價值。而從“受眾”到“用戶”,從“報網互動”到“互聯網+”,媒體融合不僅釋放了新聞生產力,更潛移默化地重塑著人們的理念。
另一方面,內容與技術如同車之雙輪、鳥之兩翼,不容偏廢。回溯傳播史,媒介形態總處於變動之中,“新媒體”只是一個相對概念,優質內容則是恆久不變的“剛需”。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3月底,人民日報法人微博粉絲總數已超過6000萬,人民日報客戶端上線9個月下載量已逾3200萬,在短時間內聚集了可觀的注意力資源。堅持走內容與技術緊密結合的途徑,正是其背后的成功秘鑰。
激流勇進的融合大勢,也潛藏著不可忽視的問題與挑戰。例如,有的媒體熱衷於“做增量”,開設微博、微信、客戶端等凱歌高奏,一遇“改存量”則踟躕不前,傳統業務與新媒體業務儼然兩座孤島﹔有的媒體技術力量薄弱,既缺人才也缺資金,卻盲目上馬“大數據”“雲計算”項目,最終“勞民傷財”﹔有的媒體忽略以人為本,優秀人才引不進來,業務骨干卻流失嚴重……凡此種種,折射著媒體融合發展進程中的誤區,應當有針對性地加以破解。
媒體融合發展,不能簡單地理解為新興媒體的“攻城略地”、傳統媒體的“嫁接再長”。二者不是“此消彼長”的冤家,而應成為“此長彼長”的共同體。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的,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要遵循新聞傳播規律和新興媒體發展規律,強化互聯網思維,堅持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優勢互補、一體發展。環顧寰宇,大家都在“摸著石頭過河”,無論是搭建“付費牆”還是組建“中央編輯部”,沒有標准模式。主動擁抱融合,把倒逼壓力轉變成變革動力,才能抓住難得的歷史機遇,在千帆競渡的傳媒世界贏得一席之地。
融合發展,風景在遠方,道路在腳下。古人雲,“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新”,何嘗不是媒體的基因。“以不息為體,以日新為道”,葆有憂患意識、涵養創新精神,不斷開掘個性化的融合之道,中國傳媒業一定能用更多精彩贏得更多青睞,把未來牢牢攥緊在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