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
人民網>>傳媒>>正文

李卓群打造小劇場京劇“人鬼戀”三部曲 高分獲得認可

2015年05月23日09:16  來源:北京晨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三無”小戲讓年輕人愛上京劇

  《碾玉觀音》已演出10場,幾乎每場演出都座無虛席。

  年輕編導李卓群打造小劇場京劇“人鬼戀”三部曲

  北京京劇院年輕的85后編導李卓群從前年推出小劇場京劇《惜·嬌》之后,因其對傳統京劇的全新解讀、靚麗的人物造型和絕美的宣傳片而備受關注和追捧,但同時也有不少對李卓群的質疑聲音,在非議聲中李卓群再接再厲推出了第二部小劇場京劇《碾玉觀音》,目前該劇第二輪演出已經收官,李卓群也已開始著手准備她的小劇場京劇“人鬼戀”的第三部作品《人面桃花》,並在網上征集故事,一干熱愛京劇的年輕人也積極出謀劃策,可以說李卓群的小戲帶動了一批青年人開始喜歡上了京劇這門傳統藝術。

  制定“三無”政策

  目前《惜·嬌》已經演出了30場,《碾玉觀音》也已經演出了10場,幾乎每場演出都是座無虛席,劇組從演出開始前就制定了“無尿點、無差評、無贈票”的“三無”政策,從劇目的質量到售票都提出了嚴格的要求,通過演出實踐這群80后的戲曲主創們也確實做到了。一開始也有一些保守的戲迷對這樣改編的京劇小戲看不慣,對戲的流派風格提出了中肯的意見,李卓群每晚盯在劇場根據觀眾的意見適時調整。

  高分獲得認可

  很多人都很奇怪,為什麼李卓群小小年紀就能自編自導出一部又一部的小劇場京劇,對那些老戲詞、老唱腔和京劇的調度為什麼能了熟於心,其實李卓群從小生活在梨園世家,認字就是跟著姥爺抄寫戲詞開始的,而剛會走路就開始跟著姑姑學跑圓場,考大學時雖然全家都反對李卓群再從事戲曲這行,但她還是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入中國戲曲學院戲文系,隨后又高分考上了戲曲學院的導演系,因為導演系入學考試需要考兩個劇種和兩個行當,這樣的高門檻戲文系本科生此前從未被招收過,李卓群在復習英語和政治的同時,每天也泡在排練場開始練功,最后以越劇《回十八》和京劇《扈家庄》獲得老師高度認可。

  網友寫信支招

  從戲曲學院畢業后,李卓群進入北京京劇院,成為最年輕的編導,而此前能集編導於一身的京劇編導少而又少,這使得李卓群很快脫穎而出。籌備第一部《惜·嬌》時,李卓群和主演索明芳在8個月時間裡天天黏在一起,這部小劇場京劇恢復了戲曲的傳統“因人設戲”,專為索明芳量身打造,甚至索明芳笑時瞥嘴角的小動作也被李卓群設計進戲裡。

  在兩部小劇場京劇被肯定后,不少地方院團和名角來找李卓群寫劇本導戲,但她還是想立足北京京劇院,做好有“戲中戲”結構的反間計故事《人面桃花》。網上不少看過戲的觀眾給李卓群寫信,出主意,讓這群創作傳統戲曲藝術的年輕人心中更加堅定了從事這門藝術的決心。

  北京晨報記者 和璐璐

(責編:鄒菁、李岩)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