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
人民網>>傳媒>>正文

《旋風九日》引發話題 紀錄電影如何才能突出重圍

2015年05月25日07:18  來源:京華時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紀錄電影變著花樣拍如何才能突出重圍

  京華時報制圖覃超

  近日反映鄧小平訪美的紀錄電影《旋風九日》上映,獲得不少話題,然而影片卻遭遇《復聯2》超過60%的排片佔比,導演傅紅星1998年的作品《周恩來外交風雲》獲得3500萬票房,這次能否破紀錄仍是未知數。而去年,講述快男成長的《我就是我》票房止步670萬但獲得不俗口碑,即將上映的紀錄電影《第三極》也是電視紀錄片試水院線的嘗試。紀錄電影如何突出重圍、吸引更多年輕人看,也成為影人最大的憂慮,但眾多紀錄片導演都呼吁紀錄片能回歸電影院。

  《旋風九日》

  以“商業”包裝歷史題材

  歷史題材紀錄電影《旋風九日》選擇在5月15日全國上映,以4%的排片率遭遇《復仇者聯盟2》超過60%的排片佔比,但《旋風九日》上映首日便以最高17.13%的實時上座率超越《復仇者聯盟2》的8.99%。紀錄電影《旋風九日》講述了鄧小平1979年訪美的傳奇經歷。和《復仇者聯盟2》同期上映,導演傅紅星接受京華時報採訪時坦言並不覺得“吃虧”:“這樣的紀錄電影不是想拍就拍,它是觀眾不容易看到的歷史揭秘的紀錄電影,內容都是來自史料和檔案,還得到中美問題專家、鄧小平研究專家、歷史學家認可。”

  傅紅星想打造一部“商業紀錄電影”,“商業紀錄電影擁有最廣大的觀眾,是按照市場規律來拍,一般都是重大題材,而其他有些紀錄電影比較小眾。”正因走“商業”路線,這部電影沒有像傅紅星前作《周恩來外交風雲》一樣以“鄧小平”點題取片名,“《旋風九日》更商業,不希望年輕人認為這是宣傳片。”

  傅紅星表示,要駕馭這類重大歷史題材紀錄電影很難,正因如此在中國有十幾年沒有這樣的片子,很多電影人不願意碰。制片人呂木子透露,《旋風九日》先后經過七次審片,而呂木子曾參與的紀錄片《小平您好》是兩審就通過的。《旋風九日》還運用了鄧小平的動漫形象,成了審片過程中的一個難點,后來鄧小平的長女鄧林看片后,認為這個動漫很正常,覺得挺好,在相關部門幫助下《旋風九日》最后通過審查。

  《第三極》電影版

  探尋另一種盈利模式

  《第三極》是電視版和電影版紀錄片同時推出的一次試水。《第三極》3月底開始在央視播出,以五集電視紀錄片和一集花絮片呈現,通過一個個生動的故事展現青藏高原上的生命之美。隨后其電影版也作為北京國際電影節紀錄單元開幕影片與觀眾見面,獲得廣泛好評。《第三極》執行制片人杜興告訴京華時報記者,90分鐘的電影版《第三極》計劃近兩個月內全國上映。

  杜興表示,《第三極》一開始制作就打算有電視和電影兩個版本,“包括4K超高清拍攝,請神思者配樂、許巍演唱,等等,都為的是影院極致視聽體驗。”他表示,比起電視,電影版的故事,其講述方式不一樣,也更完整,“少量鏡頭是電視沒出現過的。”

  杜興特別提到,其實中國電視紀錄片面臨的一大困境是電視版權收入一直和投入不成比例,如果紀錄片在院線方面有所突破,對從業者來說會是很大的鼓舞。同時,杜興認為,紀錄電影既然要上院線,做商業發行,就要遵循市場規律。

  《我就是我》

  票房不如預期遺憾未用好全媒體

  紀錄電影《我就是我》去年7月上映,該片以2013年快男選秀為背景,當時上映兩周總票房總共隻有670萬。票房慘淡之下,《我就是我》在業內獲得不俗口碑。導演范立欣談及票房不如預期的原因稱,除了上映檔期等原因,這部紀錄電影在宣傳營銷上沒有用好全媒體,未能找對觀眾,如何把粉絲轉換為票房是所有從業者需要思考的問題。

  范立欣表示,不少拍紀錄片導演都有理想,希望紀錄片能重回大銀幕,“真實電影是不是可以成為一個類別,在商業電影院有一番作為?在國外有非常穩定的真實電影和藝術電影的觀眾群體,電影院採取長線上映的方式。我的心態很好,希望《我就是我》能成一個開端”。

  ■數據

  去年票房300億紀錄電影貢獻甚微

  2012年中國電影總票房170億元,紀錄片票房130萬元,一部是關於索馬裡海盜的《索馬裡真相》,另一部是為紀念錢學森誕辰100周年創作的《仰望星空》。2013年紀錄電影票房2146萬元,同比增加15.5倍,增長點是《五月天諾亞方舟》,票房2106萬元,但“純正”紀錄片《千錘百煉》票房僅7萬元。

  北京師范大學紀錄片中心主任張同道表示,2014年中國電影市場總票房直指300億,但是票房不到2000萬的紀錄電影貢獻甚微,《永遠的焦裕祿》以1098萬元在2014年紀錄電影中排名第一,排名第二的是《我就是我》,670萬票房。在韓國,2014年超過500萬觀眾觀看的小制作紀錄電影《親愛的,別過河》票房超過了2億元人民幣。不過,張同道認為,中國紀錄片收復電影院的熱情絲毫未減,一批為院線制作的紀錄電影正在進行,也許2015年會帶來驚喜。

  ■困惑

  如何吸引年輕人

  《旋風九日》導演傅紅星希望這部影片可以打破他1998年執導的《周恩來外交風雲》的3500萬票房紀錄。當年《周恩來外交風雲》票房比賀歲片《甲方乙方》還多一點,是國產片票房冠軍,同年傅紅星的另一部紀錄片《共和國主席劉少奇》也排進了國產片票房前十。

  他表示,《旋風九日》的觀眾很多都是一家人一起看。但他也意識到,年輕觀眾對紀錄影片已經比較陌生,理解也有錯位,“很多年輕觀眾還不知道有這樣的片子,他們認為紀錄片就是在電視上看,不用花錢,或者覺得紀錄片是說教的。但是這部片子反映的歷史不是教科書,是鮮活的故事,有著真實的力量”。

  ■觀點

  電影市場多掙“快錢”

  雖然從2013年開始中國紀錄電影票房有很大提升,但仍然會陷入藝術電影一樣的困境。而在業內人士眼中,高票房的《爸爸去哪兒》雖打著“紀錄”旗號,但根本不能算是紀錄電影。

  影評人李星文表示,紀錄電影票房跟上映時機很有關系,如果《旋風九日》和去年播出的《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同期亮相,可能票房更好一些。在他看來,主流觀眾特別清楚自己想看什麼,顯得很“絕情”,最新有調查顯示中國電影主流觀眾群在21歲上下,他們對厚重人文歷史的影片天然不感興趣。“觀眾也在更新換代,如果不是主流觀眾的菜,票房可能就上不去。”李星文表示,現今很多觀眾隻愛看不過腦子的、娛樂的、重口味的來緩解壓力,很多電影隻在掙快錢,不屑於弄有點品質的,只是在忽悠觀眾進影院就夠了。(記者高宇飛)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