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片過程中,等待暴虐霸王龍出來前很緊張,恐龍突然躥出來吃人,嚇了我一大跳。”一位女性觀眾觀影結束后說,《侏羅紀世界》情節很緊張,看起來很刺激。昨天,好萊塢3D冒險奇幻大片《侏羅紀世界》登陸內地,觀眾大多反映片中的恐龍比前幾部更逼真,被驚嚇了好幾次。不過,劇情顯得過於老套,而且漏洞太多。
3D效果 逼真但沒有驚喜
1993年,斯皮爾伯格導演的《侏羅紀公園》,成為影史上的一部科幻經典,至2001年推出第三部。新作《侏羅紀世界》原名《侏羅紀公園4》,比北美提前三天登陸內地,首日排片場次接近全國總場次的五成,成為今年繼《速度與激情7》和《復仇者聯盟2》后又一部超級大片。
影片開場不久就是一段當年《侏羅紀公園》的配樂,引起影迷會心一笑。《侏羅紀世界》發生於《侏羅紀公園》的故事之后22年,片中依然有一個恐龍主題公園,還通過女主角調侃道,“恐龍如今已經不新鮮,跟動物園裡的大象差不多,需要用新的景點來吸引游客。”主題公園實驗室因此研發出了一種更大更凶殘的混合基因暴虐霸王龍,具有超高智商,但它意外掙脫了人類的控制,讓公園近兩萬名游客及工作人員陷入滅頂之災。
這次侏羅紀公園裡的恐龍數量很多,圍場裡能看到迅猛龍在奔跑,海洋館裡有巨型滄龍,天上還有成群的翼龍,森林裡也到處可見長頸龍、劍齒龍,小孩子還能觸摸、騎坐三角龍。尤其是片中男主角克裡斯馴養的幾頭迅猛龍,動作非常敏捷。“比起《侏羅紀公園》,這一部裡面的恐龍做得更有質感,像片中的一頭長頸龍被咬死,躺在草地上奄奄一息,感覺非常逼真,比以前的恐龍特效做得更好。”觀眾俞先生說。
不過,《侏羅紀世界》中的恐龍不再令觀眾目瞪口呆,視覺沖擊力甚至不如當年的《侏羅紀公園》。在影評人“桃桃淘”看來,當年的《侏羅紀公園》展示了特效的神奇,真的讓大恐龍在銀幕上復活了,如今看多了各種特效電影之后再去看《侏羅紀世界》,就少了很多驚喜。
驚嚇程度 小觀眾亦能接受
跟《侏羅紀公園》相比,《侏羅紀世界》全片直接採用3D格式拍攝,恐龍的立體效果很突出,也更加刺激。這個系列有一個經典情節,就是恐龍會出來吃人,但什麼時候出來吃人,最讓人等得緊張不安。當狡猾的暴虐霸王龍藏身樹叢中,克裡斯和兩名保安人員卻完全不知情,暴虐霸王龍忽然躥出來,一口吃掉一名保安,另一名保安也隨即命喪其口。“看到恐龍張開血盆大口吃人,真的被嚇了一大跳。”有觀眾說。
片中暴虐霸王龍先后多次吃人,還出來與劍齒龍大打一場,咬掉了劍齒龍的腦袋。體型較小的迅猛龍面對反派分子,也張開血盆大口。最后上演的恐龍大戰,不同的恐龍相互撕咬,打得十分激烈。不過,在大部分觀眾眼中,片中恐龍吃人的場面並不血腥,沒有直接表現暴力場面,只是通過樹葉滴血等間接畫面來表現。即便是學齡觀眾,看這部影片也並不會過於驚嚇。
影片還特意突出了合家歡的氣質,片中出現了一對小兄弟在主題公園裡歷險的線索,顯然是為了吸引兒童觀眾。哥哥是中學生,弟弟還是小學生,兩人起初關系不好,來到侏羅紀公園尋找刺激,也串起了游客游歷公園的各個景點。兩個人在公園裡遭到恐龍的多番襲擊,成功脫險的情節非常刺激,也找回了兄弟情。男主角克裡斯和女主角克萊爾尋找遇險的兩兄弟,也體現了家庭親情。而克裡斯率領迅猛龍在森林中風馳電掣,長達兩分鐘的追逐場面,讓不少觀眾直呼過癮。業內人士分析,《侏羅紀世界》有意追求刺激,但不暴力血腥,能覆蓋不同年齡觀眾群,屬於典型的好萊塢合家歡大片。
故事情節 老套且漏洞多
雖然《侏羅紀世界》的視覺特效不錯,高潮部分也能夠讓人驚心動魄,但在一些挑剔的影迷看來,整體劇情過於保守,讓人感到有些失望。“前面四十分鐘情節發展太慢,男女主角歷經冒險后感情升華,這類愛情戲是好萊塢大片裡常見的套路。”有觀眾評價,故事情節整體比較低幼,甚至洒狗血。
實驗室制造出來的暴虐霸王龍,在邏輯上顯得很勉強,不如《侏羅紀公園》那樣具有信服力。比如,片中主題公園培育混合基因的霸王龍,只是為了推出一個讓大眾游客觀賞的項目,然而公園內部有人欺上瞞下,將該霸王龍打造成了為戰爭而設計的生化武器。有挑刺的觀眾認為,這種劇情設定不合理,因為公園的管理不可能這麼疏忽,不論對新項目多麼渴求,也不可能出現這種低級錯誤。
還有觀眾指出片中的諸多漏洞,比如女主角在森林中逃命飛奔,竟然穿著一雙細高跟鞋而不摔倒﹔又如片末莫名其妙出現了一頭大恐龍,前面竟完全沒有交代。影評人“暗夜騎士”認為,《侏羅紀世界》的精彩度遠不如十多年前的《金剛》,節奏感也不如新版《哥斯拉》。業內人士預計,該片內地票房會在10億元左右,但在電影史上沒有太大意義,不可能像當年的《侏羅紀公園》那樣成為電影特效的一個裡程碑。(周南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