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大波以炒股、散戶為題材的炒股小說異軍突起。對此,市場人士認為,炒股類小說畢竟是虛構的,在實際操作中不具有操作價值,不能作為炒股指南。現在火爆的炒股小說只是刺激了更多人的投機心理,一萬元變一千萬元的故事很難實現。
炒股,是當下最熱的話題。股市到底有多火,從網絡文學網站上也能看出端倪。近期,一大波以炒股、散戶為題材的炒股小說異軍突起,在小說排行榜上佔據重要席位,點擊、閱讀量動輒幾十萬。股市老手也想從中汲取經驗,新手蠢蠢欲動。不過市場人士認為,小說畢竟是虛構的,而股市瞬息萬變,專業性極強,需要豐富的實踐經驗,尤其對於新手來說,炒股小說不能作為炒股指南。
現象
炒股小說高居熱銷總榜榜首
近日,在起點中文網上,一本名為《至尊散戶》的都市異能類小說高居24小時熱銷總榜榜首。這本書稱不單單告訴你哪隻股票漲了或者漲了多少,而是告訴你一隻股票為什麼漲,怎樣才會漲,什麼時候漲,會以怎樣的方式漲,以及會漲到哪裡!這本書的內容介紹極其富有煽動性和感染力。其中提到,大牛市裡人人都是股神,你賺的不是錢,而是大盤紅利,2500隻股票2450隻上漲,你買到跌的都算中獎。而這本不到10萬字的小說,已經得到了12萬的點擊量。作者自稱有著10年以上的炒股經歷。
另外一本小說是《超級散戶》,這本書要比《至尊散戶》火得還早。在今年4月份起點中文網月票榜上排名第二、入圍“新讀者最愛看的作品前十”。目前,這本《超級散戶》還在更新中,已經出到385章,總字數將近140萬,點擊量已經達到了130萬。這本小說主要講述的是一位名叫丁旭的普通大學生,無異能,非專業,沒有內幕和背景,炒股本金隻有一萬元,卻立志要成為一名超級散戶,斗“惡庄”,屠“大龍”,賺大錢。作者稱隻要連續抓住十隻翻倍的股票,一萬元變成1024萬。
“這是一本真實的股市致富秘笈,一個散戶波瀾壯闊的股海人生!”《超級散戶》的作者名為“漲停板”,2008年開始在起點網上寫作,加起來收入不到10萬元。“漲停板”從2010年開始炒股,已經有了近5年的炒股經歷。從去年6月開始,“漲停板”萌生了寫“炒股小說”的念頭。
另外還有炒股小說《股仙》,講述一個証券公司裡平凡的小保安,憑借自己的智慧,一步一個腳印,踏浪在猙獰波瀾的股海之巔,書寫出一幕幕散戶與庄家的惡斗,最終成為“股仙”。
除此之外,在起點中文網上、縱橫文學網站上都有十幾部關於炒股的小說,包括《股市聖手》、《天降橫財三百萬》、《股痴》、《不死散戶》等等。炒股題材的小說可以說是異軍突起,在玄幻、武俠、言情為主的網絡小說中也佔據了一席之地。
分析
牛市拉動炒股小說一路走紅
據了解,在幾年前網絡文學也出現過“炒股”元素,但都是充當其他類型小說的背景,以炒股為主要內容的小說也比較少,而且因為大家對股市不太關注,已經發表的也反響平平。比如《超級散戶》,去年6月份上線,但成績平平,去年8到10月份,《超級散戶》排名在150位左右。隨著牛市的到來,去年11月份,突然沖到61位,次月排到21位。
《股仙》的作者李家大兒,在2013年寫過《重生之股動人生》和《股神榮耀》,沒有得到關注。后來看到《超級散戶》遇到牛市一路走紅,李家大兒重新推出了《股仙》,大受歡迎。
炒股小說的爆紅,離不開讀者的追捧。在小說的讀者交流區,每天都有讀者在討論,有些人迫不及待地等更新。一位叫寧不凡的網友留言稱是一位被套牢的老股民,買過股票類的學習書,實在看不進去。“如果可以早些看到這類小說,可能我半個月前的失敗操作就可以避免。”也有讀者表示,在看書的過程中檢討和總結,並得到了提升,特別是關於股票操作的一些體會。跟著“漲停板”學會了很多小散戶需要的心態。而“漲停板”稱有一位50多歲的大姐,讀到小說裡的“長線是金”一卷裡的知識很有用,把已經虧了的房子都賺回來了。
然而也有讀者持否定觀點。有讀者認為,作者在傳授心得時忽略某些承前啟后的必要情節、生活常識,整得小說不像小說,技術分析不像技術分析。也有讀者說:“一萬變一千多萬,瞬間覺得傳銷真是無處不在,這小說是炒股的你們也信?”
很多讀者在書評區留言,看了炒股小說后想要進軍股市,蠢蠢欲動。理性的讀者則勸誡說,炒股有風險,入市需謹慎。也有讀者認為,一點技術也沒有的朋友,建議先去系統了解一下。不要頭腦一熱,不管不顧地沖了進去,最后被當成韭菜割掉。
對此,起點中文網的內部人士表示,對這類新冒出的類型小說持觀望態度,不會大力推廣,畢竟炒股有風險,不建議讀者對照書中的炒股方法操作,畢竟那都是文學創作,切不可頭腦一熱扎進去。
觀察
炒股小說只是刺激了投機心理
除了網絡小說,在當當網、亞馬遜等網站上,近期關於炒股的書籍也賣得比較好。圖書類首頁上都推薦和股市相關的書籍。在亞馬遜上,經濟類圖書中排名第一的是一本《從零開始學炒股:新手入門、大智慧(詳解、買賣之道》。而在當當網上,一本《新手炒股快速入門》也在投資管理類書籍銷售排名中居於靠前位置,近一個月已經銷售了近700本。
對於此現象,市場人士分析認為,炒股類小說畢竟是虛構的,在實際操作中不具有操作價值,不能作為炒股指南。現在火爆的炒股小說只是刺激了更多人的投機心理,一萬元變一千萬元的故事很難實現。就像關於娛樂圈的小說,看看可以了解一些行業潛規則、內幕,但是沒有實際操作意義。炒股專業性極強,需要豐富的實戰經驗。市場瞬息萬變,小說沒法告訴你A股裡哪一隻股票要漲,哪一隻要跌,什麼時候買,什麼時候賣。即使是一步步跟著別人走,“照本宣科”,別人也會輕易把你甩出局。
該市場人士認為,股市需要積累方方面面的知識,科技、數學等等。讀工具書很重要,一本好的証券類工具書,翻來覆去看幾遍也不一定吃透,而且比讀書更重要的是實踐。“炒股需要資金、水平還有運氣,看不懂行情,跟風入市,炒股就成了賭博。”(記者 匡小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