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
人民網>>傳媒>>正文

中國故事國際視野 中國紀錄片有了“第三隻眼睛”

2015年06月12日07:38  來源:中國青年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中國紀錄片有了“第三隻眼睛”

   《與全世界做生意》海報

  為了紀實拍攝120多個普通中國人與世界各國來往貿易的故事,記錄那些被生意改變的生活和生命,中央電視台紀錄頻道花3年時間遍尋世界6大洲12個國家,深入中國近40個市縣,所見所聞都濃縮在7集紀錄片《與全世界做生意》裡。

  90名埃塞俄比亞年輕人正在中國接受專業技術培訓,一年后,他們將帶走的,不僅是中國企業科學的管理,還有一口喜感十足的漢語,幾套有模有樣的太極拳,可能還有對中國菜的無限懷念﹔紐約時裝周,充溢著青春和夢想,中國超模劉雯和更年輕的一代正一步步踏入國際主流時尚圈﹔雲南,這個亞洲最大的鮮花拍賣市場裡,鮮花在與時間賽跑,如何把握時間的快與慢?中國的花農和世界上最會做生意的荷蘭老板,共同分享了這個秘密……

  同樣不滿足於僅僅講述中國故事的,還有6月15日起將在央視紀錄頻道首播的《貝家花園往事》。作為一部隻有4集的人文紀錄片,創作者在有限的篇幅裡給了自己一個更大的格局,通過一個朋友圈的故事為觀眾再現軍閥混戰年代裡中法兩國精英創造文明神話的一段傳奇。

  “面對歷史和現實,我們選擇了國際化的講述,即以事實講述和細節傳達為核心,而不是觀點先行,並力圖還原歷史的復雜、真實的面貌”。該片總導演、北師大紀錄片中心主任張同道說。

  中國紀錄片有了國際視野,才能更順暢地和世界對話。如果說,以紀錄片中的人物視角為原點觀察世界,那麼用的是“第一隻眼睛”﹔以紀錄片外更廣闊世界為旁觀視角,用的則是第二隻眼睛﹔以國際視野反觀中國故事,用的則是“第三隻眼睛”。

  國際化,是近年來中國紀錄片的一個亮點。據《中國紀錄片發展研究報告(2015》調查顯示,2014年,《隱秘的王國》《野性的終結》《GPS-星球大戰》等一些國際合作項目成果初現,不僅在中國成功播出,也在英國、法國主流媒體播出,並發行到世界幾十個國家。在《絲路,重新開始的旅程》、《秘境中國·天坑》等中國題材上,央視紀錄頻道也是頻繁探索在全球范圍取景拍攝,或以外國人的視角介入,展現國際視野。

  “在過去的4年裡,央視紀錄頻道已經啟動了20余部、80余小時的國際聯合攝制項目,從中成功探索了多種合作模式,與世界各地的紀錄片制作機構建立了良好合作關系。”央視紀錄頻道副總監周艷介紹,至今,央視紀錄頻道已與英國廣播公司、美國國家地理頻道、法國國家電視集團、英國獨立電視台等簽署了紀錄片領域的“戰略合作伙伴”協議。

  當今多國合作、全球拍攝已成為國際紀錄片界創作的基本模式。中國紀錄片以合作的方式進入國際主流,這是一種成功的傳播策略。然而,國際化表達並不僅僅呈現於國際合作,也表現在更多紀錄片的“中國故事,國際表達”:

  《互聯網時代》遠赴美、英、法、日等14國追蹤互聯網的起源和發展,從人類高度考察互聯網對於世界的改變﹔《瓷路》從日、英、德、法等9個國家講述陶瓷的傳奇故事,展示了一條文化大道﹔《五大道》赴美、英、法等國採訪國際漢學家,並邀請八國聯軍的后代訪問天津大沽口炮台,重新審視以五大道為代表的九國租界帶給天津的文化記憶﹔《大黃山》放棄了傳統風光片的明信片美學,轉而尋找故事,邀請奧地利攝影師和加拿大山地飛行員一起航拍黃山的雲海、峽谷奇觀﹔《1937南京記憶》採訪美、日、德、韓等國120多位專家、學者、親歷者和幸存者后人,重新審視這場大屠殺﹔《水脈》也不再是以往的政論模式,而是去美國、巴西、伊拉克、以色列等國實地拍攝水利工程,從水與文明的關系講述這一宏大工程……

  “一批優秀紀錄片正力圖以國際理念和敘事方式講述中國故事,敘事從宣教轉向傳播,表現出開闊的國際視野和美學魅力。”張同道說,國際視野支撐了國際高度,在以各自的方式向國際化邁進的過程中,中國紀錄片和世界的距離越來越近。

  《貝家花園往事》試圖讓人們看到中國和這個世界曾經的親密交流。

  故事的主人公是在北京住了近半個世紀的法國醫生貝熙業。他與中國學界領袖蔡元培、李石曾等人合作發起留法勤工儉學運動,施行鄉村改革實驗,交流學術,推動中國一批有志青年遠赴法蘭西。“這不僅僅是幾個人的故事,更是一場東西方文明的碰撞與交融。”張同道說。

  “在生意的一進一出中,中國與世界親密溝通、無限交融。”《與全世界做生意》執行總導演張銘歡說。而在該片總導演、央視紀錄頻道副總監周艷看來,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是當下中國最活躍也是中國這30多年來,最值得稱道、最應感自豪,當然也是最應該拍攝和記錄的部分,伴隨著這一切的,是中國和世界越來越緊密的關系。

  “應該說,當下是產生中國紀錄片的黃金時代,然而能夠在國際上獲大獎的紀錄片還很少。換句話說,中國紀錄片還沒有在藝術品質、表達能力、題材選擇方面,得到世界同行的廣泛認可。”提及中國紀錄片的國際傳播的整體現狀時,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尹鴻認為,從規模來看,紀錄片出口量跟過去相比,有了5倍至10倍的增長,內容也更加豐富多元,但在國際上特別有影響力的作品不多。

  從《故宮》、《舌尖上的中國》到《茶》、《敦煌》,這些在國際上有影響力的紀錄片集中於表現中國特殊的文化和文化載體,表達中國特殊的文化歷史,但真正能夠表現現代中國,表現中國和世界發生的聯系,這樣的作品相對來說還比較匱乏。

  當下,中國紀錄片迎來了國際化的發展機遇,越來越多的中國紀錄片進入國際市場,在海內外呈現積極的影響。“中國故事,國際表達”已是中國紀錄片走出去的一個傾向,但一些業內人士表示,要真正實現這一理念,中國紀錄片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在張同道看來,所謂“國際化”,不僅僅是共同投資聯合拍攝,不僅僅是國際頂尖團隊聯手制作,更重要的是,中國紀錄片人在創作理念上要站在國際化的高度,用國際化的視野來講述和整個世界有關聯的故事,選擇符合人類普遍情感表達訴求的題材,盡量避免因文化差異造成的各國在價值觀上的差別。“中國不乏好的題材,也不乏優秀的技術支持,重要的是好的講述方式,這是一部紀錄片成功的關鍵。”

  張同道舉例說,《五大道》大膽選擇英法聯軍后代引出天津歷史,以其捐贈他祖父當年用過的一張軍事地圖勾連起了歷史與現實﹔《1937南京記憶》不是簡單的情感控訴,而是從美籍華裔女作家張純如、美國導演比爾·古登塔格、日本女教師鬆岡環等人的視角表現這段歷史,特別展示他們挖掘、思考歷史的過程,其價值遠勝於浮泛的控訴。

  除了近來熱播的《與全世界做生意》,有著海外漢學高冷題材的8集文化紀錄片《紐帶》,也把視角放在沖破單一文明思想、理解世界文明的互動上,目的是讓更多人從世界的角度看中國。

  連曾經讓全國“吃貨”們振奮不已的《舌尖上的中國》,都開始了放眼全世界的新計劃。和前兩部安靜地做我大中華料理不同,總導演陳曉卿宣布,不久前剛剛啟動的第三季會有一個更寬闊的視野,“將在全世界的框架下審視中國美食,尋找中國食物的‘起源’,關注美食誕生的歷史背景、淵源,也會出現國外食物與國內食物的比照”。陳曉卿表示節目組暫定去加拿大、意大利、西班牙、秘魯、伊朗等國家拍攝,“第三季的出發點就是讓全世界通過中國美食來認識中國”。(吳曉東)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