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傳媒》>>2015年6月上
人民網>>傳媒>>正文

夯實主業 融合發展——

《糧油市場報》轉型發展的探索與思索

陶玉德

2015年06月19日10:20  來源:人民網-傳媒頻道  手機看新聞

轉型發展,既是形勢倒逼的必須,也是自我成長的必然。

這些年,新媒體持續沖擊傳統媒體。雖然處在糧油行業第一媒體地位,但《糧油市場報》經營、發行也不同程度的受到新媒體影響﹔而另一方面,不斷深度調整和轉型的糧食行業生態,也改變著報社的生存環境。雙重擠壓下,如何發展,怎樣轉型,成為報社主管部門和管理層思考與討論最多的問題。

“立足糧油產業,出品信息產品,提供解決方案”,這是《糧油市場報》得出的轉型發展的答案。圍繞這一戰略發展定位,近年來,《糧油市場報》經過不斷探索和實踐,逐步從一張報紙發展到擁有報紙、網站、電子報刊、手機報、客戶端等多種媒體形態,擁有論壇、俱樂部、創意等多個平台,正打造成為集新聞出版、數字媒體、信息服務、文化產業等為一體的涉糧、涉農現代傳媒機構。

精耕主業 報網融合探路

《糧油市場報》創刊於1985年4月5日,原為地方性報紙,歷經發展,成為發行覆蓋全國、影響最大的糧油行業主流媒體。作為中國糧食領域惟一一份報紙,《糧油市場報》創刊30年來鑄就了一個個輝煌印記,但也遭遇了新時期報業發展面臨的相同困難。

誰動了我們的奶酪?就糧油行業來分析,一是同類網站。如現在叫“中國”字頭的糧油網站就有20多家,網站創辦門檻低,每一家都在分食行業蛋糕,競爭無疑加大。二是各級門戶、電商以及搜索引擎不斷侵吞行業市場。三是企業自媒體的興起和企業媒體觀的改變。例如,一些名企堅持不再向報紙投放廣告,難免會形成效仿。四是各政府部門越來越重視官方網站建設,信息發布多依托官方網站,而不再是借助傳統媒體。

為了尋求突破,應對新媒體的崛起和行業形勢的變化,《糧油市場報》強調立足糧油行業,做好信息產品,夯實主陣地。為此,將“中國糧油權威信息供應商”確立為採編定位,積極推進融媒體發展戰略,上下拓展,精耕細作,打造核心競爭力。

立足用戶體驗,優化產品結構,強化精品意識,內容上進一步向糧油產業上下游延伸,從糧油擴展到“糧”+“農”,從“糧食”擴展到“糧”+“食”,聚焦糧經大勢,闡釋糧農政策,透視產業風雲,解析財富商機﹔在報道布局上,創辦了商情、產業、財富、地理、油脂等系列專刊,細分行業市場,提供針對性服務﹔在宣傳報道主旨上,更加突出服務國家糧食戰略、服務三農、服務市場的主題,注重信息的實用性、貼近性和悅讀性﹔在報道手段上,注重搞策劃,抓重點,“一次採集,多種生成,多端傳播”。

目前報社有10多個新媒體產品:中國糧油網、手機報、數字報、客戶端以及官方博客、微博、微信等,初步形成新媒體集群。依托這些平台,《糧油市場報》扎實推進報網融合,重構採編流程,強調報紙主打深度,PC端和移動終端產品主打即時新聞和行情信息,加大各平台間的共融互通,做到快速與深度結合,形成信息傳播鏈閉合。

按照新的融媒體採編流程,記者消息類稿件,第一時間在網站、微信等平台呈現﹔報紙獨家報道、深度報道在網站以提要形式顯示,全部內容通過注冊會員后方能瀏覽﹔有價值的長稿件,報紙上設置二維碼,全文發網站。微信、微博及網站設置議題,報紙整合網友反饋,各產品都要做好用戶間的引導互動和資源整合。

對於國家糧食最新政策、重要動態,官方微信、微博第一時間發布消息﹔網站、客戶端同步消息,並跟進推出系列報道和解讀文章﹔手機報當天作報道預報﹔《糧油市場報》在此基礎上整合推出深度報道,並設置二維碼,提示讀者詳細報道可登陸網站閱讀。圍繞糧食收購、食品安全、糧食病虫害、異常天氣、土壤污染等熱點話題,均按照“一次採集,多端傳播”的方式,將採訪的新聞“吃干榨盡”。

為提升新媒體產品的核心競爭力,針對行業內網站林立、魚龍混雜的情況,報社旗下的中國糧油網堅持不做大而全,而做專精特,突出原創,突出深度,做到人有我優、行業領先。目前,中國糧油網在百度行業新聞搜索中穩居第一。凡是用戶需要,就利用技術創辦。如2012年,推出糧油市場報客戶端,是當時國內行業報中較早面世的客戶端。

做好新媒體付費項目產品設計和營銷。報社堅持實用信息採用付費閱讀。如,網站商情頻道實行點卡閱讀,全年收費3000元,主要內容有行情價格、專家分析、數據庫等,這個產品還設計有獨立的名字,叫“糧情通”。還有就是《糧油市場手機報》,手機報綜合版訂價360元,油脂版訂價300元,並與一些省糧食局、企業開展合作,推出訂制版本的手機報。對於數字報,也就是報紙的網絡版,這些年,也一直堅持付費訂閱,與報紙訂價一致,但在營銷時會不定期推出優惠套餐。

為進入消費終端市場,2014年,報社推出《放心吃吧》微刊,以微信為平台,以“綠色食尚,健康元素”為主要內容,吸引了大批“粉絲”,也借此打破發展壁壘,架起企業與消費者之間的橋梁。

延伸鏈條 打造系列品牌

《糧油市場報》充分發揮媒體的平台和紐帶作用,整合、匯聚有效資源,策劃組織了一系列主題活動,逐步形成多元化、立體式的營銷平台和體系,實現了從報紙到平台、從報紙品牌到其他公共性品牌的過渡,實現了從“1”到“N”的蝶變。

一是開展中國糧油財富論壇、中國糧油榜等主題活動。糧油財富論壇自2011年創辦以來,已舉辦4屆,通過各界交流碰撞,探討糧油產業發展的難點熱點話題,分享成功經驗與感思,對凝聚行業力量、促進糧食產業發展起到積極作用,被譽為糧油行業的“達沃斯”。目前,中國糧油財富論壇、中國糧油榜已成為全國糧食行業最具時代氣息的論壇和榜單。

二是舉辦中國糧食經濟年度新聞、年度人物評選。對中國糧油經濟界有影響、有貢獻的人物進行了年度評選﹔對影響中國糧油業界的重大新聞進行了回顧梳理,系統地反映本年度中國糧油經濟的發展面貌。此項“年度回顧”,成為業界風向標。

三是組織開展放心糧油中國行、原產地探訪、糧油地理萬裡行等大型報道活動。2010年起策劃推出的糧油地理萬裡行,以異彩紛呈的中國糧油作物大世界為題材,挖掘作物的種植歷史和區域特點。每期4個整版集中報道一地。4年來挖掘報道了30多個省份、200多個縣市的地理標志產品和原產地產品,被譽為“糧油文化與經濟新長征”。考慮到食品安全備受公眾關注,2013年,報社又推出“放心糧油中國行”,兩年多來,採訪足跡遍及大江南北,已走訪近20個省份,不僅宣傳了一大批放心糧油品牌,還建立了“放心糧油資源庫”。目前,正依托此資源籌備建立放心糧油公共服務平台,提供包含查詢、征信、電商等內容。

四是打造行業報告和行業指數。《糧油市場報》時刻關注糧油行情變化,推出了10多個專欄,及時發布國內外糧油行情數據信息。發布的行情數據在業界有巨大影響力,為政府部門提供了重要的決策依據,為糧油經營者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參考,並經常被各大媒體轉載或引用。依托數據庫和分析師隊伍,每年發布“中國糧油產業報告”。

五是出版糧油系列書籍,實現新聞二次營銷。與出版社聯合推出“中國糧油書系”,該書系涵蓋了糧食作物地理、產業發展境況、糧油創業智慧、專家新銳觀點、糧食史料文化等內容。書系的出版填補了國內糧食經濟新聞史料的一項空白。

同時,《糧油市場報》還組織開展信息交流會等活動,建立“放心糧油”“愛糧節糧”等公共信息服務平台,構建“智能糧油”傳媒體系,延長發展鏈條。

深度轉型 從報紙到平台

報業發展,不僅強調“報”,而且注重“業”。為了突破媒體的自身局限,《糧油市場報》摒棄以報養報、依托廣告發行的傳統經營模式,積極向以報為依托、資源整合、綜合開發的發展模式轉變,立足於自身資源和人才優勢,著力於為行業提供解決方案,在“業”的發展上積極探索。

建立中國糧農企業家俱樂部平台。以糧農企業為服務主體,提供報紙廣告以外的服務,構建新的經濟增長點。根據企業需求,俱樂部制定了企業互訪、教育培訓、商務考察、公共關系、市場調查、數據庫服務、企業發展問題診斷等一系列服務內容。

建立創意中心,提供創意營銷服務。報社與國內多家主流創意設計機構合作,為糧農企業提供包括品牌設計、產品設計、企業公關、會展服務等創意服務,引導傳統的糧農企業“靚”起來、糧農產品“潮”起來。

在做好報社轉型發展的同時,報社也在做幾個轉變。

一是報社身份的轉變。2012年,糧油市場報主動申請轉企改制,是河南省第一批率先完成非時政類報刊轉企改制的單位,被評為河南省文化體制改革先進單位。2013年,又被省文化產業辦列為文化單位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試點單位,從體制機制完成轉變,為發展卸下包袱,輕裝上陣。

二是員工身份的轉變。除報紙記者升格為全媒體記者外,要求編輯從信息生產者向產品經理角色轉變、客戶經理向客戶顧問角色轉變等,真正以客戶為主導。此外,在組織結構、業務流程、用人機制、薪酬績效等方面,建立起符合媒體融合和市場競爭需要的新體制新機制。在報社推行全員競聘上崗,建立起能上能下、能進能出的人才流動機制,使內部優秀人才脫穎而出,培養、打造“名記者、名編輯、名經理人”。

三是讀者身份的轉變。我們強調,報社任何一種產品的讀者都是用戶,報紙流失的讀者要千方百計、想法設法轉移到新媒體產品上。2015年,報社一直宣傳這樣一個主題:“您訂閱的不僅是一張報,而是報社的全方位服務。”這種服務不僅包括報紙、新媒體,而且還包括創意等各種增值服務。通過此,讓用戶真正感覺到報社在貼心服務。

轉型與創新使《糧油市場報》不僅實現了內容和形式上的蝶變,更夯實了未來發展的基礎。無論是廣大讀者還是各級糧食部門,無論是廣告客戶還是媒體界,對報紙創新發展均給予好評。“充分發揮《糧油市場報》媒體的作用”,被寫入全國糧食局長會議的工作報告中。報社發展蓬勃向上,報紙和新媒體產品的影響力和美譽度越來越高,經營收入和盈利額連年遞增,探索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區域性行業報發展新路。

悠悠萬事,吃飯為大,糧食問題關乎國運民生,糧油產品鏈接千家萬戶。國家糧食安全新戰略的出台,讓《糧油市場報》迎來更大的發展春天。當前,報社正著力設計更接地氣的產品和平台,使之能飛入尋常百姓家,開辟更大的藍海。

一點思索 有所為有所不為

根據《糧油市場報》近些年的一些實踐和思索,筆者得出轉型發展的三點體會。

一是轉型發展要與用戶體驗緊密對接。用戶永遠是上帝。用戶體驗,主要解決用戶的個性化、多樣化主流需求問題,以增加目標用戶黏度和忠誠度。以“內容、品牌、公信力見長”的傳統報紙與以“及時、多維、互動共享和推廣運營見長”的新媒體要據其所長,要有機融合。如,積極與用戶互動,改變行文方式,融合發展、精准投放、分眾服務,根據用戶需求設計產品等。其中,新媒體產品,要根據自己的讀者群、優勢特征確定各產品之間的功能定位,形成定位專業化、內容差異化、經營多元化,盡量避免自身產品的內容同質化、讀者同一化、資源內耗化。

二是轉型發展要與自身資源緊密對接。一方面,立足自身特點和資源,上延下拓,細分分眾市場,拓展全產業鏈﹔另一方面,從全面整合與自身媒體相關的各項資源入手,尋找、發現、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把本媒體的人才、專業等優勢,延伸到為產業鏈用戶提供增值服務、文化創意、異業整合等服務和實體經濟中去,乃至開拓“非報”經營,實現經營模式的轉型。

三是轉型發展要與信息技術實現緊密對接。有效利用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手段,加快不同媒體內容結構、技術體系、傳送方式的調整優化,使集成加工生產的內容資源能夠充分應用,並實現紙介質、PC端、移動端、流媒體等各終端之間的相互支撐與有機聯動,實現內容一次採集、多種生產、多端傳播。要駕馭技術,而不被技術駕馭。當前技術迭代日新月異,面對新技術、新應用,適當試錯是可以的,但也不能經常試錯,否則可能會釀成資金虧空等大錯。

媒體轉型沒有休止符,《糧油市場報》的探索才剛剛起步。

(作者系糧油市場報社總編輯)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