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了陳沖、曾江、段奕宏、廖凡“三帝一后”的電視劇《海上孟府》正在東南、廣東衛視播出。跟滿屏的小鮮肉拼顏值、劇情自帶炒作槽點的主流不同,這是一部創作時以情懷和職業崇高感澆灌、欣賞時需屏氣凝神的品質之作。可以類比的是去年大熱的《北平無戰事》,但“北平”的幸運在於意外踩上了“反腐”的點,而《海上孟府》同樣寄予家國情懷,卻在二三線衛視勉強播出,收視平平。
該劇編劇、導演張挺接受北京青年報記者專訪時卻分外坦然:“我的創作確實不夠娛樂。哪怕不當導演,我也不願意像一個普通職業化導演那樣出‘行活’。創作總會得到回報,那是一種不能與人分享的快樂。”本周末,張挺參與編劇的電影《道士下山》即將接受觀眾審視。假如沒有這份內心的堅持,這個年輕人也不會走到跟陳凱歌共同編劇、聯合造夢的位置。
《海上孟府》以近代史上確有其人的山東孟氏家族興衰榮辱為視角,講述了中國軍工業極其艱難的開創歷史,“歷史上有很多大家族以毀滅家族的代價保護孱弱的中國軍工產業命脈”。張挺通過查閱大量史料,虛構了段奕宏扮演的孟文祿這個人物,他從小接受新式教育,但仍傳承著“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傳統精神,將家族未來寄希望於實業救國道路。這樣的題材其實也可以拍得很有收視率,因為它天然具備了上海灘年代情節劇的一切元素,燈紅酒綠、旗袍和黑幫、家族爭斗等等,假若再配上當紅“炸子雞”做主角,即便是平庸之作,也絕不至於是賠本生意。可是張挺從一開始就清楚這不是自己想要的,就算被投資方、電視台打擊的時有灰心和悲涼感,但他依然很明確地告訴北青報記者:“我就是想遠離娛樂。總有些人無法忘記歷史,我希望拍好這個題材。”
作品不娛樂,不等於張挺不快樂。《海上孟府》集齊“三帝一后”卻沒人為了收視率而去。在張挺看來, 這四位頭上頂著“影帝”、“影后”光環的大明星其實是執著於演員本職的“表演粉絲”。 說起幾位的現場表演,張挺至今回味無窮,尤其感慨鏡頭之外的細節。在張挺的描述裡,曾江,70多歲的老爺子,演了一輩子戲,永遠不離開片場,沒他戲的時候就在導演身邊溜達著看回放。“他‘尊稱’段奕宏為段哥,因為欣賞這個年輕人的表演,更喜歡他的認真”﹔段奕宏的表演極為豐富,他不和大家吃飯應酬,喝酒兩杯就倒,其余的時間全都用來“摳飭”戲,“劇本每一頁都寫得滿滿的,已經看不見原來的鉛字了”﹔廖凡是個天才,表演大開大放,簡潔而富有個性,一個情緒會一直延續下去﹔陳沖則千變萬化,好演員湊在一起,大家都使盡渾身解數爭奪每一場戲的控制性。三個男主角都和陳沖較勁,但她以非常女性,非常柔軟、隨性的方式每每左盤右繞地就把自己置於表演中心。除了女主角,她另一個身份是曾江的“助理”。開始,大家都沒有留意,曾江自己也沒注意,怎麼溜達到哪兒身后都有座兒。后來發現是陳沖,隻要不拍戲的時候就頂著把藤椅,給曾江老師搬東搬西。張挺感慨:“這似乎是他們那一輩演員心照不宣的一種規矩,讓人心生敬佩。”記者 楊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