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聞媒體是黨和政府的喉舌,是連接人民的紐帶,也承擔著用輿論引導社會風氣的社會責任。自從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來,全國新聞戰線掀起了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社會正能量的宣傳新高潮,紛紛開設專欄、板塊,創新報道方式,深入基層,採制了許多平凡人物的正能量故事,取得良好的社會傳播效果。本文結合區內外有關弘揚社會正能量的優秀新聞報道案例,簡述在新聞報道中,如何把握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正能量的傳播。
關鍵詞:好故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正能量
在社會主義價值體系當中,正能量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著天然的統一性。正能量與負能量本是物理學名詞,但中國人給其賦予了感情色彩。正能量表示人正面情緒的集合,它可以使人擁有一個積極心態﹔負能量表示人負面情緒的集合,它可以使人擁有一個消極心態。面對生活的壓力與歷練,若正能量戰勝了負能量,即會促進人的進步,激發人性的優點使之為善﹔若負能量戰勝了正能量即會阻礙人的進步,激發人性的缺點使之為惡。而在黨的十八大報告當中,則首次明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所包含的內容,概括總結為24個字,這恰恰就是促進國人進步、推動社會發展最需要的正能量。因此,在具體的新聞報道實踐中,隻要牢牢謹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那麼,所傳播的社會正能量就有了標准。
有了標准,擺在新聞工作者面前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如何用觀眾易於接受的方式給傳遞出去,帶來良好的收視率和市場份額。然而,在很多的新聞從業者的傳統觀念裡面,往往會把涉及到價值觀、正能量這樣意識形態的新聞題材,看成是“高高在上”“高大全”的政治任務,因此在採制此類新聞時,容易陷入樹立典型人物或者典型事件的傳統採制套路當中。但實際上,正能量往往蘊藏在普通老百姓的身上。也許不一定每個人都能准確說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但在每一個人身上總會有一部分優秀的人格基因,總會有一些好故事,切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給生活帶去正能量。因此筆者認為,隻要新聞採編人員沉下心來接地氣,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方法,努力挖掘平凡人的好故事,就可以實現取得良好的正能量傳播效果的目標。
一、讓人們自己說故事
看一個人是否接受某種觀念,最好的方式就是讓他自己說出對這種觀念的理解。根據這一原則,為了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倡導深入人心,各級媒體,尤其是電視媒體所採用的海採方式,讓人們自己談感受,傳播效果非常明顯。比如廣西電視台新聞中心在去年年初,在各檔新聞節目中連續推出的《踐行核心價值觀》板塊,記者走上街頭,走進小區,將話筒對准普通老百姓,在沒有提前跟採訪對象溝通的情況下,讓人們用第一感覺說出自己所理解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面對記者的“突然襲擊”,人們有的害羞,有的沉思,答案五花八門。有趣的細節不僅增加了新聞的可看性,更體現出真實感﹔更可貴的是,在記者的引導和總結下,每一個採訪人物的述說,都能說出一個個簡短的小故事,不管是採訪的人,還是在電視機前看節目的人,都在這種述說中,潛移默化地感受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正能量。
讓人們自己說故事的另外一種方式,就是將宏觀的價值觀、正能量概念“微觀化”,使之與人們更容易理解的傳統美德、平實情感結合起來,以小故事見大意義。比方說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推出的《家風是什麼》系列報道,讓基層老百姓、社會公眾人物、突出貢獻者等等社會各個階層的人群,總結自己家族的優良家風,談談這些家風是如何引導著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整組報道既接地氣,又真實感人。家風體現著一個家族的根本價值取向。正所謂家風正,則國風正,一個個優秀的家風傳承,不正是推動社會進步的正能量嗎? 而類似地,廣西電視台《新聞在線》在今年春運期間推出的《春運微家書》板塊,也是讓每一個返鄉的旅客,用寫明信片的形式寫出並寄出自己對家人的思念。這樣的方式既飽含親情的正能量,又能有效引起觀眾的共鳴。
二、講好老百姓的故事
除了讓老百姓自己講故事,新聞工作者還應該挖掘生活中那些既感人,又能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正能量的好故事,運用各種新聞表現手法,把好故事講好,講得感人。今年過年前夕,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推出了《隻為多看你一眼》組合報道,講述了三位工作者堅守工作崗位,但各自的家人不遠千裡、克服時空阻礙,也要與他們相聚的動人故事,億萬觀眾為之動容。該組報道之所以打動人,首先在於其立意高遠。三位工作者為了國家安寧和社會穩定,都必須堅守在工作崗位,不能回家與家人團聚,這種“舍小家、為大家”的精神,本身就是切合著愛國、敬業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涵。其次,該組報道放棄了以往塑造典型人物的傳統方式,而是將重點放在了為見面,家人精心准備的過程,以及越來越期待的那種心理變化上,最后在見面的那一刻,相聚的情感瞬間爆發,催人淚下。整組報道,沒有一字一句寫著“舍小家為大家”這樣的豪言壯語,卻通過人物真實的情感流露,以及現場真實的艱苦工作環境,讓所有觀眾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什麼叫做愛國,什麼叫做敬業,什麼叫做親情的正能量。
三、用典型的故事影響人
好故事不僅可以感動人,還可以起到樹立榜樣的作用。榜樣的力量,更具正能量,比方說平凡人的好人好事。前兩年,老人在路邊摔倒到底扶不扶,成為輿論話題,沖擊著人們的是非標准和價值觀念,見義勇為似乎成為了一種“奢侈品”。在這種局面下,新聞工作者應當承擔起為社會風氣正本清源的社會責任。2014年度廣西廣播電視新聞獎的獲獎作品——《市民見義勇為 巧施妙計擒劫匪》,講述了北海市一位摩托車司機在見到歹徒搶劫后,不怕危險,但也不蠻干,而是機智地與歹徒周旋,誘使歹徒上車,最后將歹徒“送”進派出所的故事。該報道第二天即被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以聯播報題並單條播發的方式重點報道,在全國形成影響力。回看該篇報道,整個故事非常切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不僅有見義勇為者的個體,更有多數人團結互助的群像,飽含著滿滿的社會正能量。從去年至今,廣西電視台新聞中心開設的《踐行核心價值觀》專欄,共播發弘揚社會正能量的新聞200余條次,走入新聞當中的,既有拾到十萬元巨款不動心的最美保潔員,也有都安高中的“大愛校長”,還有無償捐獻心臟、從廣西到北京的千裡愛心生命接力事件。一個個平凡的人和事,讓正能量的影響在社會上持續發酵。
四、在負面報道中尋找好故事
有了好故事,挖掘出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起到傳播正能量作用的因素並不難。但是,新聞報道的題材很廣泛,尤其是遇到一些突發性事件,甚至是負面報道時,新聞工作者又該如何挖掘正能量呢?以社會新聞當中經常遇到的火災報道為例,今年2月1日,廣西電視台新聞頻道《新聞在線》欄目播發了一條《居民樓兩層起火 眾人合力施救》的新聞。按照傳統的報道模式來說,火災報道無非按照新聞六要素來敘述即可。但是記者在現場了解到了居民互助互救的一個小故事,將該故事放大,讓原本沉重的災難,多了一點人性關懷的色彩,也傳遞著和諧、友善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及互幫互助的正能量。作為主流媒體,應在重大突發事件報道中,迅速、准確、客觀、公正進行報道,維護好媒體公信力,並在事件中充分挖掘,尋找正能量。比方說,在遇到重大生產建設事故時,公眾除了關心傷亡損失情況之外,第一時間肯定會將矛頭指向事故的原因以及責任調查上。但是,媒體在除了對於事故發生原因、相關責任人追問的同時,應該更加重視相關部門的應對舉措、現場救援的進度、熱心市民的互幫互助等方面的報道。
小結
綜上所述,弘揚社會正氣,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體現。在當下,我們的社會處於急劇轉型期,價值觀趨於多元化。而作為主流媒體,應該堅持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社會正能量,並且在報道方式上勇於創新,不斷掀起宣傳戰線的新高潮。
(作者單位:廣西電視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