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視聽》>>2015年第6期
人民網>>傳媒>>正文

淺析動畫藝術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於逸淼

2015年07月01日13:10  來源:視聽  手機看新聞

當今動畫藝術無論從表現形式還是傳播媒介都有了顯著的提升與進步,其生產數量與規模更是與日俱增,然而在高產的同時也出現了許多問題。動畫的主要受眾是青少年,而動畫藝術普遍存在的暴力化、色情化、虛幻化、致癮化等問題日趨普遍與嚴重,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構成一定威脅。

一、暴力化

首先,動畫藝術中的暴力美學始終是一種難以遏制的創作傾向。傳播學家喬治·格伯納在《暴力與媒介》中將暴力總結為:“公開表現以實力對抗他人或自我, 或者反對他人意願的強制行動造成被傷害或殺害的痛苦。”①暴力涉足到影視藝術多為媒介暴力,媒介暴力是相對於現實暴力的一種提法,指的是在媒介內容中出現的真實的或者虛擬的“有意傷害或殺害的公然表現(無論成功與否)”②。表現方式則是通過運動的鏡頭和畫面來傳遞給觀眾一些暴力信息和元素,暴力鏡頭包括電視上常見的斗毆、謀害、武力,以及使用各類武器強加於他人的行動。

作為動畫第一大國的美國和位居第二的日本,在動畫的創作乃至營銷方面都有自己的戰略和方法,因此也吸引了大量的中國觀眾。可是在動畫這個“純粹”藝術下也隱藏著大量暴力美學成分。像日本動畫片《鐵臂阿童木》《死神來了》《奧特曼》《火影忍者》,美國的《超人總動員》《怪物公司》等多數動畫中都帶有暴力和血腥的元素。青少年觀眾在觀看動畫時無形之中便受到了暴力元素的侵害。例如,日本動畫片《火影忍者》講述的是愛恨情仇的故事,但是在畫面中卻時時出現厮殺的鏡頭,諸個忍者村之間的斗爭、復仇與陷害,戰斗當中有的胳膊被砍掉,有的眼睛被挖出,有的身亡,一系列的暴力畫面成為作品的重要看點。

此外,中國的《喜羊羊與灰太狼》系列、《魁拔》等動畫作品也深受日本動畫暴力美學的影響。如國產動畫片《喜羊羊與灰太狼》是近幾年獲得高收視率的動畫之一,大街小巷都是喜洋洋與灰太狼的身影,該動畫從角色形象到色彩都貼近兒童的審美心理,但卻總以武力手段解決問題,我們還可以看到作品中紅太狼懲罰灰太狼經常採取的手段,就是拿著平底鍋砸灰太狼的頭,在動畫片中灰太狼在數頓重錘后兩眼金星,但是身體依舊安然無事,而這樣的情況放到現實生活中則不堪設想。這一系列暴力鏡頭,雖然看上去好玩搞笑,但是卻在無形之中給青少年兒童的思想埋下了毒種。兒童的世界簡單直接,對於模仿力強但是辨別力和分析能力差的青少年來說,動畫片對他們造成的影響無論從思維上還是行為上都是顯而易見的。

中國首部武俠動畫片《虹貓藍兔七俠傳》,雖然角色形象卡通可愛,符合兒童的審美需求,但是故事情節上卻充斥著暴力,武林中各幫派厮殺戰斗,時空交錯混亂,幾乎就是成人內容的雜燴翻版。其中有一集講的內容是藍兔為了救虹貓,割破自己的動脈血管,血流整個池塘,這樣的做法既暴力又不科學,極易誤導青少年對事情的判斷。對於年幼的孩子來說,暴力語言、畫面等頻繁的出現,無疑是對記憶的強化。對缺乏鑒別能力的青少年兒童的身心成長極為不利。在動畫片《豬豬俠》中,頭戴爆炸式假發套的教導主任是主要角色之一,其話語多為“我忍你很久了”,“給我滾……”角色塑造了一個性格暴力、蠻橫專制的教師形象,與社會弘揚的為人師表南轅北轍。如此的角色,讓孩子們捧腹大笑之外別無其他任何正面意義,動畫的審美教育意義全都被消解了。

因此,總的來說,無論是生產力水平先進的日本、美國等國家的動畫藝術產品,還是正在迅猛發展中的中國動畫產品,過多的暴力美學訴求是一個共同的病象。

二、低俗化

所謂低俗內容一般主要是指低級趣味、庸俗,使人萎靡、頹廢的內容。動畫具有自己獨特的表現形式,除了幽默搞笑外還要有一定的教育意義和審美功能,然而一部分動畫總是停留在低俗的層次上。繼《喜羊羊與灰太狼》之后的《熊出沒》沿用了相同的逗樂手段,動畫內容基本沒什麼營養價值,無非是變著花樣,想方設法地逗兒童開心,低俗的逗笑手段百用不厭。

首先,色情畫面對於動畫片來講是嚴厲禁止的,對青少年健康成長非常不利。但是風靡已久的《蠟筆小新》中,小新的愛好就是掀美女姐姐的裙底,游泳時解開媽媽美牙的內衣帶,讓小白表演棉花糖和抓小雞雞,此類齷齪色情的行為,對心智尚未成熟的少年兒童來說是一種心理上的玷污和侵蝕。其次,粗制濫造現象尤為嚴重。政府出台文件加大動畫的生產播出數量后,動畫產量日益劇增,然而質量隱患不斷涌現,如動畫片《我叫MT》,號稱三維巨作,如沒有國外大片做對比,欺騙小朋友還可以,整個場景形象是屬於三維制作生產,但是從角色造型、場景設計一看就是屬於低幼水品,完全無法與迪斯尼動畫相比。

此外,《喜洋洋灰太狼》模仿《貓和老鼠》,《熊出沒》模仿《倒霉熊》,機械的模仿生搬硬套,不但學不到別人的長處,還把自己的優點和本領也丟掉了。中國動畫這種邯鄲學步的行為不但對自己動畫的發展毫無幫助,還造成了本末倒置的嚴重后果。《昆塔盒子總動員》從名字上就是對美國動畫系列的模仿,號稱堪比皮克斯的動畫劇作。確實從場景到角色上有所改善,但模仿的角色形象堪比《怪獸公司》中的獨眼,這裡將多數角色換成了“獨腿”,不管從外形上還是從角色的靈活性上都大大降低了角色通過肢體語言能夠帶給觀眾的感染力。觀眾只是關心角色就一條腿走路是否方便的問題,更不用說故事的情節設計方面了,完全是在拿冒險開玩笑。像這樣的例子還有《森林大冒險》《功夫兔子》等,若想在藝術上有所提高,不只是數量上的增長,更重要的是質量和創作的審美價值的提升。

三、泛數字化

數字技術在動畫中的廣泛應用,推動了動畫藝術從2D快速進入3D時代。3D技術包括CG制作、雙機拍攝以及2D轉3D等方式。“比照傳統電影制造業,數字化大片及其銀幕奇觀的視聽沖擊本身即已形成巨大激蕩之勢,尤其是原本應用於軍事和航天領域的‘虛擬現實’技術介入電影制作以及虛擬影像的出現,更是激起理論波瀾。某些觀點趨向傳統美學的對立一極,走向極端,認為數字影像顛覆了‘巴贊理論’,動搖了電影的真實性概念,電影這一真實王國因此漸失其原有的美學特質,傳統電影美學的根基就此崩壞。”③然而,泛數字化也將大量動畫藝術作品歸至失真的高碳行列,甚至陷入了動畫的“恐怖谷”。動畫泛數字化在過分追求技術真實時,卻忽略了藝術真實。倘若把記錄現實作為最高標准,則磨滅了動畫的假設性和想象性,更無法真實地實現動畫實意上的藝術真實。作品《魔比斯環》匯集世界頂級三維動畫師,耗資1.3億人民幣,歷時五年時間,然而付出卻沒有得到相應的回報,遭遇了市場的“滑鐵盧”,票房不到投資的零頭。其原因之一就是過分虛擬現實,產生了丑陋、不舒適的體驗感。虛擬的場景、角色令人無法產生身心愉悅,沒有獲得觀眾的信賴和認同。陌生的場景、虛幻的星球,如浮在宇宙間的生命球、地球上的殖民地克裡托斯和具有魔法的綠色星球拉菲卡,大大超越了觀眾正常的審美距離,令人不僅難以產生美的享受和情感上的共鳴,甚至讓觀眾感覺非常虛假,因此這部巨片成了數字技術的傀儡。繼夢工廠出品的《功夫熊貓》之后的國產三維動畫《功夫兔子》,把三維藝術表現得“酣暢淋漓”,但是從制作上卻與《功夫熊貓》無法比擬。不論是情節敘事還是角色設計乃至配音等都讓人沒有興趣觀看下去,內容空洞乏味,過度的數字仿真偏離了藝術真實。

綜上所述,我們將當代動畫藝術生產中存在的暴力化、低俗化、虛假化、泛數字化等種種病象統稱為當代動畫藝術的“高碳化”。因此,此類動畫藝術是指在動畫藝術創作生產中或不符合藝術真實的美學原理,內容虛假、荒誕、空洞,或以暴力、色情為手段,主要訴諸生理感官和人類本能欲望刺激,或基於數字藝術特殊的雙重互動不確定性機制,對受眾具有強烈致癮作用,嚴重損害受眾身心健康的動畫藝術類型。產生“沉浸型自由情感”④為其主要審美特征,這種自由情感不但消耗審美主體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且導致審美主體思想淺薄,精神萎靡,心理空虛,心靈污濁。

注釋:

①[美]理查德·韋斯特,林恩·H·特納.劉海龍譯.傳播理論導引:分析與應用[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416

②Kimberly M.Thompson,Karen Tepichin,Kevin Haninger. Content and Ratings of Mature-Rated Video Games. Arch Pediatr Adolesc Med.2006

③潘源.傳統電影美學的現實延伸——數字化電影再思考[J].藝術評論,2008(02):43-47

④馬立新.自由情感美學與低碳美學論要[J].理論學刊,2014(01):114-121

(作者單位:山東師范大學傳媒學院)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