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爾冬升。
7月3日,《我是路人甲》將在全國上映,在導演爾冬升看來,此前的《槍王之王》《大魔術師》只是他對內地市場“有目的”的試水,這次則是有情懷的一次嘗試。近日,爾冬升接受京華時報專訪時,談到拍這部電影的幕后以及他出道滿40年的諸多感悟。在他看來,電影應該多點愛,多點對他人的關心,拍這部戲他雖幾乎自掏腰包,卻沒想過太多票房的事。他隻關心電影拍得好不好,並不在意IP之類的熱詞,“不要問我IP,也不要問我電商,那些是老板跟發行商的事,那個不是我的行當,我寫我的劇本,拍我的電影,就是這樣。”
◎談新片
拍這部片子“三年老六歲”
50萬字的文字素材,200多人的視頻資料,125個工作日拍攝……如果這些只是抽象的數字,那“三年老六歲”恐怕是爾冬升對拍攝《我是路人甲》耗費心血的最感性詮釋。2012年8月,爾冬升因重拍電影《三少爺的劍》前去橫店找徐克探討3D拍攝方式,卻機緣巧合間發現了名叫“橫漂”的群體。談及他駐扎橫店的歲月,爾冬升感觸最深的是這些人不被尊重,比如群演是沒有“資格”坐在桌子邊吃飯的,“我在拍《大魔術師》時所有群眾演員是有桌子、椅子坐著吃飯,一開始是同情他們,后來覺得他們並非是中國最慘的人。”
戲中主演都是真實的“橫漂”路人演員,被問是否不夠“商業”,爾冬升坦言該片也有商業包裝,所以才邀請袁詠儀、林更新、蔣夢婕、吳彥祖等客串,“我有監制和出品人身份,市場考慮是有的。但我們沒想過一定會成功的。拍攝前期,我們有過風險預估,這些都是電影工業化的想法,必須有些明星和名導演出現在裡面。”
◎談導戲
自曝片場脾氣大但是不會罵演員
《我是路人甲》中有一段宮廷戲,片中一位演員不斷忘詞,客串導演的爾冬升在現場發起脾氣。爾冬升坦言,自己在劇組中的脾氣要比在戲裡呈現的還要大,因為一旦開拍,效率低下以及不斷重復錯誤是導演不能忍受的,“但是我不會罵演員,演員都是感性和脆弱的,他們需要被保護。”
2010年拍《槍王之王》再到2011年的《大魔術師》,爾冬升坦言這些都是有“目的”的,是進軍內地市場打開局面的試水和嘗試,“有段時間香港導演拍了一些歷史影片被內地觀眾罵,說是有很多雷人對白,那段時間很多行家說,我們拍的片子是不接地氣的,香港一些導演那時挺恐慌的。接地氣對我們很難,因為有城市間的差異,我想了幾個月沒法突破,我就去深圳,想拍一些打工的,但在那個題材找不到令人振奮的東西,就放棄了。”爾冬升受訪時稱,他也和陳可辛有過交流,“我說拍《我是路人甲》這部戲,他說這個題材挺好。”
在爾冬升看來,“北上”的香港導演們都在摸索中進步著,“以前我們很少涉及社會題材,現在觀念在改變。以前大家可能覺得電影很難碰社會東西,隻要正面的、有關注度、有戲劇性的就好,其實電影可以是娛樂,也可以有一些社會思考。”在爾冬升看來,中國電影市場也慢慢變得更自由,“警匪片、反貪題材都能慢慢做,相信之后題材能做的會更廣。”
自稱感性情商低欲請梁朝偉解惑
雖然新片主演都是“路人甲”,但爾冬升的“親友團”陣容卻十分強大,除了許鞍華、劉偉強、麥兆輝、庄文強等大咖助陣幕后或客串,還有梁朝偉、舒淇的影評加持以及周迅、黃渤為預告片配音。談及梁朝偉影評稱爾冬升“變成熟了”,爾冬升笑說:“這是他對我電影的看法吧,電影宣傳結束后我想回去請他吃飯,問問他我哪些方面成熟了。其實做電影的人很少成熟,做我們這一行的,導演、編劇、演員情商有時比較低,比較感性。”
談及邀黃渤、周迅配音的過程,爾冬升說:“黃渤差不多是2004年的時候見過,我們的配音導演也在這兒,當時我在配《旺角黑夜》,他那個時候等於也是一個北漂,去配音賺外快,他知道我拍的這個電影背景的時候,我覺得他是認同這個戲的,所以他願意幫忙。周迅其實也是路人甲出身,所以她也知道我拍這部戲,打個電話給她,她就來了。”
片中還有袁詠儀等明星客串,而多年前袁詠儀主演爾冬升執導的《新不了情》讓她獲得了金像獎影后,爾冬升這次邀戲時袁詠儀也在橫店,“我跟她說,你空的時候來客串一天?”回憶當年的袁詠儀,爾冬升稱其性格太皮,“她以前把我和陳可辛氣得跳起來的,她像個男孩一樣,是刁蠻公主。有時很可愛,有時讓你很氣。”
◎談心態
入行40年最愛當編劇
1975年7月1日與邵氏簽約成為藝人,爾冬升正式入行已40年。談及多年來的變化,爾冬升笑說:“我以前看東西比較悲觀,現在好了一些,試著樂觀。有人問,你隻會拍正能量和喜劇嗎?我也可以拍一些悲情的東西,但現在人們那麼大的壓力,觀眾會喜歡嗎?其實現在,我自己都不太去想那些讓我很沉重的東西,我都會躲避那些,然后去做做公益。”
爾冬升坦言,這個年紀的他已經沒有什麼大夢想,也不會給自己太大壓力,“我拍戲不是為了拿獎,這只是有人覺得你事情做得不錯,給你一個獎勵,但現在我也不需要這個。”爾冬升調侃,現今隻想把電腦裡的劇本一個個拍掉就好,“我又不想搞一個電影公司上市,給我CEO我都不做,我沒有興趣,我一直就不喜歡朝九晚五上班、限制時間的事情。”他稱自己不會放棄拍戲,而做監制也不是一個人,有時太太幫忙一起做,還有其他同事一起。在他看來做編劇最好玩,因為沒有什麼限制,可以自由發揮。爾冬升另一部新片是《三少爺的劍》,目前該片也有望今年上映,“古龍他跟我親口說過,《三少爺的劍》是個什麼樣的故事,所以我想拍個3D電影。”
爾冬升一直稱很欣賞徐克、許鞍華,認為他們是以電影為全部生命的人,而他還有其他的事情做,比如潛潛水、看看書,他自稱興趣很廣,“我不看流行愛情小說,其他都看,因為拍電影永遠要收集資料,我永遠不會變成專家,但是不能拍錯,需要收集資料到一定程度。我通過資料收集了解不同群體,比如警察、毒販,各種不同的人如何生活,我對這個充滿好奇。”
不要問我IP也不要問我電商
《我是路人甲》取材於真實的故事,爾冬升稱他還會再拍一部紀錄片。“這個電影是假的,我把它美化,加了一些正能量的東西,紀錄片才是完全真實的。在紀錄片中,戲裡的主角沒有了,加入了一些比較沒那麼重要的角色,一些不在我戲裡的演員。可能9個月后大家能看到這個紀錄片。”
當問到這部片與《道士下山》同一個檔期上映,他怎麼看待這場較量的時候,爾冬升稱,他不會較量。他說,香港電影的黃金時期,最多的時候,每一周有五部戲同時上線,這是一個商業行為,有競爭是必然的,行家之間不會有深仇大恨。“我認識陳凱歌導演,我倒是覺得這兩個片子一起上非常合適,因為完全是不同的題材。”
對於票房,是每個導演都避不開的話題,對此,爾冬升說:“其實我不太喜歡談拍這部戲花了多少錢,你應該想想我花了多少精神。如果我不拍《我是路人甲》,可以賺多少錢?我跟陳可辛都是獨立制片,當年我們一起合作《門徒》,我們先算我們的能力有多少,賣了多少錢我們打平,如果我虧了,我能承擔多少損失,這是做生意的方式。”
爾冬升認為,電影是一個商品,票房的確重要,但是票房不是一切,“我認為最重要的電影,是以后有多少人能記得。所以我不太想回答金額數字、多少票房。為什麼?誰能知道觀眾對哪個戲有興趣,買哪個票?所以不要問我IP,也不要問我電商,那些是老板跟發行商的事,那個不是我的行當,我寫我的劇本,拍我的電影,就是這樣。”(記者 高宇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