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
人民網>>傳媒>>正文

真人秀"我們15個"24小時直播 平頂之上究竟干什麼

2015年07月01日07:15  來源:新京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平頂之上的15個人,究竟要干什麼?

  奶牛是15人擁有的重要物資。

  整個平頂地區以荒地居多。

  騰訊視頻綜藝部總經理兼騰訊視頻總制片人馬延琨接受採訪。

  (上圖)平頂的自然景色,(下圖)居民們的大本營。

  15位普通人脫離熟悉的城市生活,在極簡荒蕪的平頂之上共同創造、生活一年。陪伴他們的隻有兩頭奶牛、幾隻雞、一個谷倉和茂密的山林……極端環境下無劇本、無任務、無死角拍攝,每天24小時全年無休制作,由騰訊視頻聯合東方衛視、荷蘭Talpa共同推出的大型生活實驗真人秀節目《我們15個》,於6月23日在騰訊視頻開啟全天直播模式。前日,日播精華版登陸《東方衛視》,揭開平頂生活大幕。

  體驗 一個木箱告別過去,吃飽是大難題

  29日晚,被精簡成45分鐘的節目首次在東方衛視亮相,沒有預告、沒有雞湯,隻有真實再真實。平頂生活中的日常,被濃縮成一個個有趣、完整的故事。據記者體驗,《我們15個》拍攝場地“平頂”由荒山改造而來。在長達半年、逾百人交叉作業的工期裡,平頂經歷了荒山——工地——荒山的轉變。最終呈現的原生態置景的背后,克服了眾多技術與設計上的難關。

  節目播出后,網友直呼這個“真人秀”像紀錄片一樣真實,仿佛身臨其境和15位居民一起體驗生活與未知。第一期日播精華版讓觀眾見証了15位普通人脫離自己原有的生活,成為平頂居民的重要時刻。對於這15位參加者而言,離愁別緒還未排解,現實中赤裸裸的考量就已經擺在了他們面前。在初入平頂之上的興奮還未完全散去時,他們就接受了第一個挑戰“你們現在有15分鐘的時間,把各自的行李放進木箱,剩余必須帶出平頂”。看著狹小的木箱,每個人來不及發愣就開始抓緊時間對自己的行李進行取舍。小鮮肉佤族姑娘肖凡凡,拿著一大堆衛生巾,不肯放手。而品牌經理人劉洛汐,則拼命地往身上套衣服,“他們沒說不讓穿身上吧”,慌亂中第一場作戰就讓15位居民心有余悸。

  然而更大的考驗還在后面,一些網友感嘆“生存好難,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理想家園還沒有開始建造,餓肚子就成了15位居民不得不面臨的現實。61歲的退休阿姨譚利敏念叨著“再點不著火,我們今晚可能要餓肚子了。”事實上,擔憂變成了現實,氣候潮濕加之技能生疏,平頂第一頓飯的柴火根本沒有點燃,大家隻好吃自己留存的食糧。但居民中有人沒有氣餒止步,女漢子劉洛汐與孫銘、丘子健一起組成“做飯小分隊”,喊著“我不會放棄”的他們,憑著堅持,終於將生米煮成了熟飯。

  平頂之上,因為簡簡單單的米飯就變得興奮快樂,就如同他們的生活一樣,一切都由簡開始,快樂也變得簡單。順著崎嶇蜿蜒的盤山路顛簸而上,雲霧繚繞、鳥兒啁啾,佔地1.2萬平方米的平頂隱沒在郁郁蔥蔥的山林中,可供庇護的隻有一個極簡的倉庫,活物不過是兩頭牛,幾隻雞。難以想象,在這樣一個“世外之境”,早已習慣了都市環境的人們將如何白手起家,開啟他們新的生活。

  《我們15個》採用了國內綜藝節目尚未嘗試的“陪伴養成式”概念,將參與者的生存、挑戰通過網台聯動、24小時不間斷直播的方式與觀眾分享,且24小時乘以365天的總節目時長也在電視綜藝節目史上屬於“前無古人”,隨著平頂之上的生活開始,平頂之外的改變也充滿未知。

  走近最真實的《我們15個》3大看點

  選手 “十萬裡挑一”,如何相處過日子?

  第一季全國海選,從10萬人中招募了15位性格、年齡、生活背景各異的選手。他們將從零開始,在極其有限的資源條件下在平頂之上生活一年。從荒蕪中創造新生,去努力實現各自希望的理想生活。而15個人一年一共才5000塊錢,他們該如何生存?成了第一個看點。

  15個居民,人生軌跡不盡相同。(后排左起)希望一年后可以伸手摸到肚臍的胖子鄭虎、為了養家身兼多職的早熟90后鄧碧瑩、61歲退休財務主管譚利敏、畢業於哈佛大學的27歲在讀博士宋鴿、擁有拳手和模特雙重身份的24歲男孩丘子健、27歲的造型設計師劉志軒、26歲的鞋類設計師劉希、44歲的童顏辣媽張婷媗、(前排右起)21歲的退伍兵孫銘、24歲的品牌經理劉洛汐、純朴的農民工郭道輝、35歲的吊車司機劉富華、25歲的自由職業者易秋、曾是軍人的51歲攝影師聶江偉、外貌出眾的20歲姑娘肖凡凡,素不相識的他們將要在平頂之上度過難以預測的365個日夜。

  同時,節目組也引入了淘汰法則:每月淘汰一個居民,然后再新進一個居民,保持15個總數不變。最后一個月,將會選出一位獲勝者。他將獲得平頂全年創造財富的一半,另外一半將捐獻給公益事業。在現有情況下如何賺錢?目前居民們除了從雞和奶牛身上打主意,正在考慮如何結合自身技藝,增加與外界的交流,發掘新的賺錢可能。盡管目前具體的淘汰法則還未公布,但將會存在互相投票的方式,讓貢獻較少者“出局”。

  觀眾 不僅“眼觀六路”,更是“第16人”

  《我們15個》拍攝基地設有120台全高清攝像機、2個360°全景鏡頭、80個麥克風,以期全方位呈現15位居民在平頂之上的生活,調動起觀眾的代入感,真切體驗發生的每一個細節,讓觀眾成為其中的“第16個人”。《我們15個》官網及同名APP應用設有4路直播和2路實時360度全景直播,觀眾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不同的鏡頭畫面進行觀看。看節目的同時可以參與彈幕互動,點擊加油瓶為自己喜歡的選手加油,給選手投票、送花,定期可以發起解鎖物品活動支持居民。

  除去互動方式的多樣,觀看方式也有“直播”、“日播”和“周播”三種選擇。6月29日晚,騰訊視頻和東方衛視上線了首集日播版,此后每周一至周五,騰訊視頻、東方衛視將推出日播精華版。除首播當晚是22:20上線,且播出了45分鐘時長的特別版本外,此后日播版時長約為半小時,於零點上線,內容由“平頂日常”剪輯出的一個個真實且完整的故事構成。此外,騰訊視頻還在每周六獨家推出周播精華版。

  獨家解密平頂4大疑問

  1 水電從何而來?

  據基建負責人介紹,建設團隊設計了多種集水方式。在15個人居住的谷倉后面有一個水塘,據之前居住在附近的村民講,裡面水比較干淨,可以燒開了喝。倉庫前面也有一塊凹地,如果天氣下雨,通過山體滲透和地勢的引水,自然水就會匯集在凹地中供15個人使用。

  其次,平頂上還有大小池塘。節目組對大小池塘做了天然的補水,並設計引導下雨天然水注入池塘,以確保四季都有水。由於山上本身沒有什麼水源,如果遇到干旱天氣,比如說干旱一周或者10天,水塘就有干的危險,這時已經設計好的人工井就可以派上用場。

  平頂原是荒山,電由山下引來。節目組准備了兩台發電機,以備不時之需。為了拍攝順利,設備用電與生活用電被特意區分開來。

  2 食物如何解決?

  兩頭奶牛,幾隻雞,幾株楊梅樹,少量資金……無論怎麼分配都難以使得15個人一年的溫飽得以滿足。“這不是一個野外生存節目”,基建負責人說。在平頂之上的生活,需要15個人運用智慧去創造價值。如何使得平頂中的作物發揮最大的效用、如何與場外進行互動使得價值增值,是對參加者的考驗。

  3 攝制能否順利?

  1.2萬平米的山頭,埋下多如牛毛的音頻線、視頻線、電纜線,120台全高清攝像機、360°全景鏡頭、80個麥克風……看似是荒蕪的場地,實際布滿現代化的設備。山上氣候潮濕,潮氣一旦進入攝像鏡頭,溫度變化就會導致機器起霧。“我們做了很多技術處理,在現有的情況下盡可能地減小霧。如果真的很嚴重,隻能採用人工干涉的方法。”基建負責人說。

  為了確保節目錄制效果和15位入駐的素人生活不被打擾,一旦機器設備出現問題,工作人員需要避免與節目嘉賓正面接觸,在夜間進入平頂進行作業。

  4 自然感怎麼保証?

  平頂四處遍布攝像機位,地下連接著光纖與電纜。為了營造出自然原始的感覺,節目組事先設定好了機位,之后挖電纜鋪線,最后再把植被移植。一旦某個機位的布線需要調整,需要將線路挖出,重新布置。

  據了解,機位之間、機位與燈杆全部都是線槽,寬約1米。布線之后土回填、種植植被。但是實際處理過程中,節目組發現除線槽外的其他地方,草往往已經長得比較高。為了看起來效果一致,工作人員會事先在其他地方備種草,然后進行移植。

  3個否定與3個肯定

  不靠尺度,靠溫度

  節目中個人價值將帶來驚喜

  《我們15個》全天24小時直播,以期讓觀眾感受到節目中的每一個細節、每一次變化。騰訊視頻綜藝部總經理兼騰訊視頻總制片人馬延琨說“我們不靠尺度,靠溫度。”平頂之上的適應與創造,需要15位居民每個人的智慧與力量。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中,個人價值的彰顯、人際關系的養成都需要每一位參與者傾心傾力其中。“我們相信人本身的這種力量和價值,會給觀眾帶來驚喜,一定會有。”馬延琨說,“我們要用一年的時間,讓大家去跟隨他們的成長,這應該是會有故事、會有看點、會有內容的。”

  不秀明星,看素人

  每位觀眾都能找到自己

  在綜藝真人秀層出不窮、各相媲美的時候,不少節目選擇明星作為嘉賓吸引關注,《我們15個》卻選擇了普通人來支撐起長達一年的直播秀。“素人的背后是故事與成長。”馬延琨認為中國老百姓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自己的個性。《我們15個》節目本身為參加的普通人提供了一個成長的空間,無論他們在節目中的表現如何,參與者的未來與生活都會有所改變。

  10萬人報名,最終15位參與者脫穎而出。當提及選人的標准時,馬延琨卻說典型性是靠后的,動機才是第一標准。已經開啟平頂之上生活的15位普通人,在談到自己參加節目的動機時,有人希望從中獲得新的生活方式,有人希望提倡自己的生活方式。15個人跨越20-60歲的年齡段,個性迥異,生活背景不同……差異性為收看的觀眾提供了一種“代入感”,成為其中的第16名。馬延琨認為“我們相信每個人在裡面會找到自己,或者是自己討厭的,或者是自己喜歡的,或者就是自己。”

  不為炫技,重真實

  將拍攝現場做到最真實

  近2個億的投資,制作費用佔了半壁江山。節目組在基地工程建設、技術硬件保障、設備集成方式等諸多方面傾注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為了全程呈現節目的真實可觸,全年365天每天24小時用高清攝像機全方位拍攝,配以全球最先進的內容管理系統,在進行“敘事”的同時,讓觀眾真切感受到每一個細節、每一次變化。“這麼做不是為了炫技,而是節目需要真實、需要伴隨。”讓觀眾毫不懷疑、真切地感受到此時、此刻、此地,是馬延琨及整個團隊希望看到的節目效果。

  鳥鳴蛙聲一片,野性與寧靜共存的背后,是節目設置的良苦用心。為了營造這一片荒蕪的平頂,場地沒有刻意去造型,而是盡顯淳朴和神秘。節目組努力將真人秀拍攝現場還原做到最真實的狀態,而不是在表演。馬延琨明確表明該節目的定性,都將交由時間與觀眾。(見習記者 王佳慧)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