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微信朋友圈,服裝、箱包、奶粉、面膜……越來越多的廣告佔據了屏幕﹔翻開微博,“主婦做微商逆襲變時尚辣媽”“高一學生搞微商月入萬元”等等,一個又一個微商創業的故事奪人眼球。同時,“輕信朋友圈買面膜毀容”“微商傳銷,致富夢終究破滅”等負面新聞也讓人心煩。
何謂微商?簡單地說,就是以微信、微博等社交工具進行產品展示與銷售的賣家,以在微信朋友圈賣貨最常見。微商就在你我身邊,那麼,微商靠譜嗎?微商的營銷特點是什麼?誰在做微商?誰又在買微商的東西?我們為此走訪了一些消費者和微商。
——編 者
去“朋友圈”賺錢
由於在用戶數、流量、社交黏性等方面佔據優勢,微信朋友圈成了商業競爭新領域
“一年前,我每天打開朋友圈,都會被各種品牌服裝、面膜、奶粉、海外代購護膚品的廣告刷屏,看著他們的生意做得那麼紅火,我也心動了。剛好認識一家北京鞋店老板,有可靠貨源,於是決定體驗一下朋友圈銷售。”張珺是湖北武漢高校的研究生,一年前她在朋友圈賣起了運動鞋,成為一名微商。
目前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媒體上出現的商品廣告越來越多,這種基於社交媒體的新型電商被稱為微商,主要分為C2C(個人對個人)微商和B2C(商家對個人)微商兩大類。微信月活躍用戶數超過5億,每人日均啟動次數超過10次。由於在用戶數、流量、社交黏性等方面佔據優勢,微信成了微商們的主要陣地。
海外代購是朋友圈微商中的一大群體。王佳2010年移居加拿大后就和國內的親戚一起做起了代購,主要經營保健品和護膚品,2013年開始用微信做代購。“我很早就用微信聯系顧客,那時候也沒感覺自己是在做微商,2013年微信支付等功能上線后,我才有了在微信裡做生意的意識。”
除了個人做微商,一些品牌商也瞄准了朋友圈。眾多服裝、家紡等一線品牌紛紛在微信上開設微店,比如GAP、杰克·瓊斯、歐時力等品牌微店吸引了不少消費者關注。某國內服裝品牌的負責人介紹,其在微信上的商品已實現了和京東、天貓商品同步上架,當然,運營初期成交量還比較小。
線下實體店很多也在試水微商,作為實體店O2O轉型(線下線上)的重要手段。永輝超市股份有限公司信息總監吳光旺說:“面對電商沖擊,我們近幾年也在加快電子商務平台建設,開展網上購物,首先進行移動電商推廣,利用O2O模式,試行微店和實體門店結合,利用各自優勢,形成新的模式。”
一些個體自營的實體店也敏銳地嗅到了微商帶來的新機遇。兩年前,黑龍江省牡丹江市的楊春寶從俄羅斯留學回來后,在當地開了一家實體店銷售俄羅斯商品,為了拓展自己的客戶群,他也做起了微商:“當地的顧客可以足不出戶訂購商品,而外地游客由於旅游時在實體店消費體驗過,也可以通過微信放心購買。”
買賣雙方做朋友
相比傳統商業的買賣交易關系,微商更願意通過和顧客建立情感紐帶,從而影響其消費決策
微商帶來了新的銷售模式,消費者買賬嗎?
微商購物的便捷性和社交屬性提高了用戶黏性,相比傳統商業的買賣交易關系,微商更願意通過和顧客建立朋友關系,從而影響顧客消費決策。
卓玥是北京某公司一位白領,經常會在朋友圈海外代購護膚品和品牌服裝。她說:“我大多會選擇自己朋友的微店和海外留學朋友經營的海外代購。很多微商會把一些買家的使用心得發在朋友圈,看了他們的使用效果會讓我覺得產品很靠譜,也覺得很親近。”
張宇是河北的高校體育老師,在他看來,朋友圈購物給生活帶來很多便利。“淘寶上同一商品可能有不同價位和不同品質,要在眾多商品中進行篩選甄別很麻煩。在朋友圈買挺好的,老板都是認識的人,相互之間都了解,對我的品味和喜好也都比較清楚。”
據易觀智庫和京東聯合發布的《微信購物一周年發展研究報告》顯示,京東微信購物用戶中80后是主力,70后滲透率高,且高收入群體和三、四線城市用戶佔比均超過40%。
微商一大特點是基於社交媒體營銷,在C2C微商領域,微商模式最重要的是建立了消費者和商家“朋友般”的關系,並通過人際關系傳播擴展銷路。
張珺的顧客開始時都是周圍的親友和同學,微信讓張珺的客戶群大大擴展,與朋友的同事、同學的同學等陌生人逐漸建立起朋友關系,還有一些人也成了她的二級代理商,“建立朋友關系更有利於溝通,也好拉回頭客。此外,每個人的朋友圈子不同,二級代理商的銷量也很可觀。”張珺說。
同時,微商可以利用社交媒體和互聯網平台進行組織管理,大大降低了管理成本。“開始做海外代購,貨款都是轉賬到國內的銀行卡,很麻煩。用微信做代購后,可以直接通過微信轉賬,很方便。此外,不僅可以在朋友圈發保健品的產品和功效,老顧客還可以快速地把我的微信名片推薦給其他人幫忙推廣,這些都比運營一家淘寶店輕鬆。”王佳介紹。
不過消費者通過微商購物也擔憂一些問題,比如假貨難以分辨、維權困難等。
卓玥隻從認識的微商那裡購物,並且隻買熟悉的品牌,因為擔心從陌生人手裡會買到假貨,“微商的自主品牌我不敢買,比如面膜相繼爆出了很多假貨新聞。” 雖然在朋友圈購物很方便,但有時卓玥也覺得,朋友圈廣告多少對她的生活造成了影響,“朋友圈本來是朋友之間相互了解溝通感情的,如果打開都是商品廣告,會讓人很煩。”
念好微商生意經
當一名微商,需要技術含量,還要解決好信息不對稱等問題,防止用手機搞“傳銷”
隨著微商的興起,如何當好微商、怎麼做微商成為市場關注的新熱點,《微商創業者手冊》《微商創業進行時》《微商這麼做才賺錢》……市場上出現了各種總結微商經營技巧的書籍。
做微商一年多來,張珺慢慢摸索出門道:首先是保証產品質量,客戶才能從親朋好友逐漸擴展到陌生人。其次是勤快耐心,介紹商品的圖片要經常更新,才能在茫茫朋友圈商品中刷出存在感。還要掌握朋友圈用戶的消費規律,12點后的午休時間和晚上8點后,咨詢和下單的人特別多,睡前11點更新貨品圖片效果最好,因為睡前刷一遍朋友圈已成了很多人的習慣。
當好一名微商,還是需要一些技術含量。目前大多數微商都使用第三方平台的建店工具開設店鋪,然后把店鋪裡的商品通過微信分享到公眾賬號或朋友圈。通過微信平台不僅可以對所售商品進行詳細介紹,還能設置層層代理分銷渠道、逐級計算提成,並支持多種支付方式。這比僅在朋友圈發圖片配簡單文字顯得更專業、傳播更有效。因此市場上出現了不少建店工具,如微信官方推出的“微信小店”、京東旗下的“拍拍網微店”和京東微店、“口袋購物微店”(也叫“微店”),還有微盟旺鋪等。
為了當好微商,很多企業也在想辦法。比如永輝超市的微信公眾號不能直接實現購買,一些消費者感覺不方便,“經過一年多的微店營運實踐,我們吸收到的更多是教訓。如何了解和利用好互聯網技術特點,都必須去思考去實踐。”吳光旺說。
互聯網的出現,不僅解決了市場信息不對稱的問題,讓商品價格更加透明,而且減少了消費者和生產者之間的流通環節,降低了流通成本,這是傳統電商“淘寶”的思路。而微信朋友圈營銷的隨意性、即時性,有時反而會讓信息變得不對稱,價格變得不透明,甚至出現更多層級關系。有人認為,微商是對傳統直銷模式的升級和優化,也有人認為不少微商容易變形為用手機搞“傳銷”。
市場競爭優勝劣汰的法則是強大的,微商究竟能走多遠,還需要時間檢驗。
延伸閱讀
微商新手從哪兒做起
注重好友數量,增強營銷能力
1. 好友數量
想要經營微商,微信好友是基礎。如果隻有幾十個好友,恐怕很難把微信營銷做起來。經營前期,一般至少要有200個以上的好友,同時應該是信任度較高、購買力較強的好友,才能對微信營銷產生一定的積極效果。當然,也可以通過后期努力,增加微信好友數量。
2. 人緣口碑
誠信是經營的基礎,即便是擺地攤,想要長期經營也需要誠信,更別說專做熟人生意的微商了。也就是說,微商經營者平時和朋友、客戶、同學等關系處理得如何,以及在朋友中的口碑是否好等因素,對於微商經營能否成功都有至關重要的影響。微商大多數的生意都是先從身邊朋友開始,如果朋友都不認可、不支持,怎麼說服其他人呢?
3.社會資源
積累社會資源往往需要一定的閱歷。這一點對於剛剛畢業的大學生來說比較難,但事在人為,在平時工作中注意積累資源,除了自己的同事以外,認識和結交一些其他的朋友,如客戶、合作伙伴。通過長期交往建立起來的良好信任關系,對微信營銷可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4.文字功底
好的產品需要一個會說話的文字介紹來支撐,這樣才顯得有生命力。所以,做微信營銷,必須有一定的文字功底,不需要文案有多好,至少要把這個產品描述清楚,說得明白。如果不寫文字,隻發圖片,很難吸引人。
5.營銷能力
微商做得好不好,營銷是一個重要的決定因素。相對傳統商業模式,微商更注重通過合適的營銷方式,把品牌形象傳遞給消費者,從而吸引固定消費群體。
(茂 邊整理)
哪些微商會被淘汰出局
杜絕交易中的價格欺詐和虛假廣告宣傳
1.重營銷,輕產品
在大量的廣告投入和營銷人員去推銷產品前,首先應該考慮的問題是產品是否已經夠好。比起營銷,微商更應專注於產品本身。在體驗至上、品質唯真的時代,好產品才能迎來好口碑。重營銷、輕產品的微商很難長久經營。
2.靠代理,走低價
大家吐槽微商,除了暴力刷屏、破壞朋友圈生態關系之外,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微商產品不少都是消耗在層級代理手裡,並未到達終端用戶。隻有金字塔頂端的代理賺到了錢,底層代理通過低價賤賣才能獲得微薄利潤,或無利可賺。這種層級代理的微商將走向末路。
3.無賣點,同質化
隨著進入微商領域的產品越來越多,產品同質化和標准化將越來越嚴重。微商對產品運營和營銷能力要求越來越高,沒有賣點、性價比低的產品會逐漸被淘汰。區別於京東、天貓等平台電商,微商更適合銷售一些個性化商品。
一個運行良好、力求長遠發展的微商應該遵守以下規范:
嚴格遵守國家有關消費者權益、產品質量、價格、競爭等相關法律法規和行業規范,不以任何方式侵犯消費者合法權益,在面對消費者維權時積極回應﹔
杜絕交易中的價格欺詐和虛假廣告宣傳,保証各類商品、服務信息的真實性,不誤導、欺騙消費者,確保公平交易﹔
堅決抵制以分銷之名行傳銷之實的違法行為。隻有通過平台規范、法律監管和道德自律,才能推動微商產業的健康發展。
(尚 文整理)
鏈接
“朋友圈”購物要留個心眼
“微信朋友圈”買賣雖然有時能買到實惠,但也存在“維權難”等隱患。微信朋友圈買賣行為屬於個人私下交易,微信用戶並不用登記身份証等真實信息,一旦發生商品質量、售后服務糾紛、食品安全等問題,取証很難,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消協很難受理。
中消協提醒消費者,微商不像大型電商平台那樣,買賣雙方都受第三方平台的制約和監管。微商存在於每個人的社交軟件和交際圈中,自由度高、流動性大、虛擬性強,很難進行監管。現在利用微商進行網絡傳銷、非法集資、詐騙的現象也不少,消費者應理性區分,多問多看多留心眼。
消費者要謹慎對待一些不法“微商”的新型營銷手段。如果發現銷售假冒偽劣商品或有其他違法行為的“微商”,應及時保留聊天、交易記錄等証據。
此外,不要輕信未認証登記的“微商”,盡量到正規授權網店或實體店面購買商品,以免上當受騙。
(新 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