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3年的《致青春》、《中國合伙人》,到去年的《匆匆那年》、《同桌的你》,再到今年的《何以笙簫默》,國產青春片“上市”的數量越來越多,票房大賣的卻越來越少,口碑也是一路走低,絲毫不見反彈。才短短的三年時間,擅長跟風的中國電影人已經快要把青春片“玩壞了”。而隨著暑期的到來,搭畢業季順風車的電影越來越多——《少年班》、《梔子花開》、《小時代4》、《我們的十年》、《破風》,這些要麼演繹校園情愫,要麼講述畢業后面對社會的迷茫,要麼用勵志故事鼓勵觀眾追求夢想的國產青春片悄然佔據了畢業季的大銀幕。
搭車高手NO.1《梔子花開》
畢業季是彌漫離愁別緒的季節,是畢業生集體祭奠逝去的大學青春歲月的季節,也是青春電影賺錢的好時節。在眾多希望搭畢業季順風車賺錢的國產青春片中,堪稱頭號搭車高手的,莫過於何炅的電影導演處女作《梔子花開》。《梔子花開》原本是何炅演唱的一首單曲,當年在畢業季推出就一炮而紅,漸漸地成了每所高校畢業季都能聽見的“畢業歌”。《梔子花開》是一部原本就有“畢業季”基因的IP電影,何炅在宣傳和選擇檔期時更是把這一點利用到了極致。何炅首先為該片選擇了一個與畢業、愛情、友情有關的故事﹔電影制作完成后,他又制作了一首名為《再見再見》的畢業季推廣曲,讓李易峰、蔣勁夫、張雲龍、魏大勛、杜天皓等“小鮮肉”主演共同演唱,同時還收集畢業生在床單上寫下的畢業感言,此舉在校園裡和網絡上都引發了不少回響﹔昨天《梔子花開》的首映式被布置成了一場畢業典禮,所有的主創均以學士服造型亮相,一起扔學士帽、拍畢業照。李易峰等四位男主演還換上了芭蕾舞裙,和女主角張慧雯一道組成了“五小天鵝”,一起擺出了經典芭蕾舞《四小天鵝》的造型,重現了電影中李易峰帶著兄弟和女友一起跳芭蕾的場景。何炅形容即將於7月10日上映的《梔子花開》是全體主創共同的畢業作品,“馬上要‘交作業’了,相信大家偶讀跟我一樣,心裡既緊張又興奮,期待觀眾能給我們這份用心完成的作業打個高分。”
搭車高手NO.2《小時代4》
作為《梔子花開》同檔期的對手,《小時代4》雖然沒有像前者那樣把“畢業季”利用到極致,但《小時代》系列電影的掌舵者郭敬明對於目標觀眾的定位更加精准,並根據目標觀眾對影片進行包裝、確定相應的上映檔期,絕對是個大師級的“搭車高手”。早在拍第一部《小時代》電影的時候,郭敬明就已經注意到當時中國電影觀眾的平均年齡隻有21歲,19歲至30歲這個年齡段的觀眾是觀影的主力,而他的小說《小時代》的讀者年齡層也同樣很年輕。郭敬明說,他之所以把四部《小時代》的電影都放在暑期檔上映,是因為“我的目標觀眾很多是學生,這個時間段他們正好比較有空閑”。而《小時代》系列講述的時代姐妹花的故事,恰好橫跨的大學和畢業后踏入社會的階段,很容易引起學生和畢業生的共鳴。相較於《梔子花開》單純的校園友情和愛情,《小時代》系列的故事更加成熟,也更加復雜。
搭車有風險 《我們的十年》《少年班》《破風》
精分觀眾是商業電影發展的必然趨勢,但精分觀眾並不意味著就一定能獲得票房的成功。今年的電影市場上,試圖搭畢業季順風車的青春題材電影有很多部,但票房和口碑如何還有待市場的檢驗。著名電影剪輯師肖洋執導的《少年班》,講述了幾個“少年班”天才在大學校園荒誕、有趣又傷感的故事。影片最后,“少年班”解散,幾位“少年班”成員各奔東西,有的還偶爾互通消息,有的則相忘於江湖。《少年班》選擇在6月19日高考之后的第二周上映,顯然是希望搭上畢業季的順風車。可惜的是,電影市場似乎並不青睞這部講述“失敗者”故事的電影。《少年班》的口碑兩極分化明顯,有所感觸的觀眾大贊拍到自己心裡去了,更多的觀眾未能被《少年班》的故事打動,因此該片票房表現平平。
馬偉豪執導的《我們的十年》和林超賢導演的《破風》是另外兩部有望搭上畢業季順風車的青春片。但這種搭車行為更多的是為電影主動定義一個目標觀眾群,從而更有利於宣傳造勢。至於究竟能為電影帶來多少票房收益,主創們也並不清楚。《我們的十年》用大篇幅講述了“假小子”張靜依、“理工男”郭宇辰、“鋼琴女神”陳伊諾等大學同學畢業十年間的故事,講述他們剪不斷、理還亂的愛情友情糾葛,以及他們為了夢想努力打拼的經歷。馬偉豪認為,大學畢業生和已經畢業了一段時間的年輕人將是該片的目標觀影群。而《破風》走的是勵志的路線,講述幾個自行車運動愛好者努力成為職業運動員的故事。林超賢此前帶著該片的主創竇驍、彭於晏等人啟動了多個城市的大學校園騎行之旅,激勵即將畢業的大學生勇於追求自己的夢想。《破風》還冠名了北大自行車隊,該隊將以“破風隊”的名義帥氣為國出征首屆亞洲大學生公路自行車錦標賽。(記者 楊蓮潔/文 柴春霞/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