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河南日報》推出的“豫米觀察團”,讓來源廣泛的網友代表深度參與全國兩會報道,改變了傳統媒體單一的專業生產內容模式(PGC),實現了用戶生產內容模式(UGC)與專業生產內容模式的有機結合﹔同時通過全媒體互動,顛覆了傳統的傳受關系,充分發揮意見領袖的作用,提高了傳播效率,提升了傳播效果。這一嘗試,也讓黨報與民間輿論場互融互動,對政治溝通視野下的媒體融合做出了有益探索。
【關鍵詞】媒體融合﹔UGC﹔PGC﹔互動﹔兩個輿論場
每年全國兩會都是新聞媒體的競技場。在媒體融合的大趨勢下,如何讓兩會報道更接地氣、實現更好的傳播效果,是所有媒體的共同課題。尤其對於將時政報道視為看家本領的地方黨報來說,全國兩會更是探索媒體融合路徑的演兵場。《河南日報》在近年來大力推進媒體融合的實踐基礎上,推出了“全國兩會豫米觀察團”這一主題策劃,在全媒體平台上進行了全新的嘗試。
一、推出“豫米觀察團”的背景
“豫米”,是《河南日報》各個媒體平台受眾的集體昵稱,2013年10月通過網絡征集和讀者、網友投票產生。近年來,隨著大力推進媒體融合,河南日報如今已經初步形成了“一報三微一網”的全媒體矩陣,覆蓋的“豫米”總人數已達近千萬。
今年全國兩會前,河南日報報業集團提出了“全集團、全媒體”報道全國兩會的理念。《河南日報》作為集團旗艦更是精心策劃,力求在融合報道方面有新的突破。其中首次推出的“全國兩會豫米觀察團”就是其中的重點策劃之一。
2月21日,距離全國兩會召開還有10天,“全國兩會豫米觀察團”的“邀請函”通過河南日報微博、微信、網站發出:“如果你關心時事,心系河南發展,又有表達觀點的願望,快加入河南日報‘全國兩會豫米觀察團’吧!你將有機會和河南日報記者一起‘採訪’全國兩會代表、委員,讓億萬河南鄉親,聽到你的‘兩會好聲音’!”報名參加的“豫米”,需要填寫一份“全國兩會熱點和關注方式網絡問卷”。通過手機答完10道題目並提交后,報名者對全國兩會的關注程度、關注重點、關注途徑和個人資料、兩會建議等就都一目了然了。盡管時值春節長假,但在不到一周的時間內,就有數千名“豫米”填寫了問卷。經過優中選優,30名關注全國兩會的“觀點達人”脫穎而出。這些“豫米”分布在河南全省十幾個省轄市,還有的在省外務工、創業。他們中有基層公務員、教師、醫生、學生、企業管理者、農民工等各行各業的普通網友,也有多位入選“河南省公職人員微博影響力”前十名或者在微博上擁有上百萬粉絲的意見領袖。3月1日,距離2015年全國兩會還有兩天,“全國兩會豫米觀察團”的微信群正式建立。一個全天候關注兩會熱點,熱議民生話題的“編外代表團”就此誕生。
二、“豫米觀察團”在全國兩會報道中的作用
(一)改變新聞內容生產模式
對於傳統媒體而言,推進媒體融合需要技術支撐、渠道建設,但更離不開“內容為王”的理念。面對新媒體的沖擊,“內容為王”不但不能放棄,更需要加強。這種“內容”應該是在全新的傳播格局下適應受眾需求的內容,而傳統的新聞內容生產模式,也需要隨之做出調整。
每年的全國兩會都是我國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自然會引起各媒體的高度重視,但如果關注的視野僅僅集中在會議進程與代表、委員身上,而沒有來自普通民眾的聲音,則會令報道不接地氣,甚至陷入自說自話的尷尬之中。當下要想讓報道更多地反映基層民聲,最便捷、有效的方式就是依托無處不在的移動互聯網,讓基層網友直接參與到兩會報道中來。網友的參與,也將帶來新聞內容生產模式的變化。河南日報建立的“豫米觀察團”微信群中,不僅有來源廣泛的眾多網友,還有河南日報赴京採訪全國兩會的記者、河南日報新媒體部的編輯。隨著兩會的進程,記者還在採訪過程中邀請了多位駐豫全國人大代表加入該群。於是,這個小小的微信群,不僅成了草根網友和全國人大代表們一起共論國事的網絡平台,還成為河南日報全媒體報道全國兩會的“智囊團”“后援團”。“豫米”和人大代表們甚至也成了河南日報全媒體平台的“編外記者”“編外評論員”。
兩會期間,河南日報的記者、編輯每天都會把兩會熱點和事關河南發展的話題、信息及時發布在群裡,傾聽“豫米”們的觀點﹔一些人大代表也會就自己的議案、建議,征求網友們的意見﹔而“豫米”們則將來自基層的真實情況和自己關心的民生話題與大家分享,一起交流、討論。記者還會將“觀察團”中大家熱議、關心的問題,帶給更多代表、委員,請他們回應、發表觀點。這些豐富的內容,無疑為報道提供了大量鮮活生動的素材,經記者加工整理成為適合河南日報不同平台發布的新聞產品。為了讓“豫米”們的觀點、呼聲得到最大限度的傳播,《河南日報》開設了“豫米看兩會”專欄,河南日報網制作了“全國兩會豫米觀察團”專題,河南日報微博、微信分別開設了“豫米兩會提案”“豫米聊兩會”等專欄。每天以多種形式、多個平台將來自基層的聲音帶上全國兩會。
讓“豫米”直接參與新聞內容生產,改變了以往大多數傳統媒體主要依賴專業記者採寫新聞的PGC模式,將UGC與PGC兩種模式有機結合。UGC和PGC是關於內容生產模式的網絡術語。其中,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指用戶生成內容,是伴隨著以提倡個性化為主要特點的Web2.0概念而興起的。﹝1﹞PGC(Professional Generated Content),則指專業生產內容。這兩個術語常用於網絡視頻制作等領域,而這兩種模式在新聞生產中同樣存在。UGC+PGC既大大提高了新聞生產的效率,降低了生產成本,更提高了新聞產品的豐富性,並且使新聞產品更符合廣大普通受眾的需求。
採訪中,釋永信代表委托《河南日報》記者將他的一條建議帶給更多人大代表和各界人士一起來討論。於是記者把相關信息發布在微信群中,就有了題為《釋永信、二月河和豫米“對話”:告老還鄉可行嗎?》的報道,兩位人大代表和眾多豫米一起為新農村建設支招。
“今天河南日報將重點關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的‘書香社會’,歡迎豫米們發表觀點。”記者把這個話題發布在微信群裡,“豫米”們各抒己見,加上記者對代表、委員的採訪,一篇匯集了各方觀點的報道《政府報告新詞“書香社會”,“熱”起來了!》就新鮮出爐。
《豫米兩會提案丨文物怎麼保護?全國人大代表聽到了豫米的呼聲!》《豫米話兩會丨“更新人民幣反腐”之提案,天真又荒唐?》《豫米侃兩會丨99%的豫米贊成把元宵節設為法定節假日,同意的轉起!》等一系列來自全新內容生產模式的報道都引發熱議。
(二)互動顛覆傳統傳受關系
網絡傳播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其開放性和互動性。而媒體融合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促使傳統媒體更多地使用新媒體手段,逐漸增強開放性和互動性。河南日報的“豫米觀察團”,通過微信群的形式,讓網友與記者、網友與部分全國人大代表、記者與部分全國人大代表之間可以隨時隨地“面對面”地互動交流。這讓參與其中的網友的角色也發生了變化。正如美國《時代周刊》撰稿人爾默·德威特所說:“通過電腦聯機網絡,凡擁有一台信息處理機和一台調制解調器的人,都可以成為發行人。網絡時代的來臨,使傳、受兩方的雙向性傳播恢復了,傳者即受者,受者即傳者。”﹝2﹞
在《河南日報》刊登的“豫米看兩會”專欄裡,每天都會有類似如下“對話”:
“‘豫米’@彭保紅:……希望代表委員多關注在建項目,看看它們是否做了環境評估報告和文物保護規劃,真正保護好祖先留下來的珍貴文物。”
“凌解放代表(二月河):網友的建議很重要、很及時。河南的地下文物數量全國第一,這是不可多得的寶貴資源……項目開工前期,由權威部門做好監督、甄別、考評,把資源損失降至最低。不能讓子孫后代譏笑我們短視、無能和愚蠢。”
“‘豫米’@不周風:……前年回村,清水白沙魚蝦多的河道面目全非,徒手就能抓到螃蟹的場景不復存在。”
“張全收代表:……今年兩會上,我提了一個建議,建議有關部門開展地下水污染狀況普查,加快完善農村環境保護基礎設施,合理控制農藥化肥施用強度,加強畜禽養殖業污染治理,提高農業廢棄物綜合利用率等,多管齊下,讓農村早日恢復天藍水淨。”
……
通過記者的牽線搭橋,“豫米”們關心的問題和建議,得到了全國人大代表的及時回應,有些還被他們寫進了自己的建議、議案之中。
“豫米觀察團”讓30位“豫米”成為新聞內容生產的參與者,改變了他們作為受眾在新聞傳播過程中的被動狀態,還極大地調動了他們作為傳播者的積極性。“豫米觀察團”成員大都成為《河南日報》兩會報道的積極傳播者。而最初選擇“豫米觀察團”成員時,特意挑選的幾位網絡意見領袖更成為《河南日報》兩會報道對外傳播的重要節點。
網絡時代,隨著互聯網的普及與發展,越來越多的網民就社會政治、經濟和生活各個領域的問題展開討論。在參與討論的過程中,存在著這樣一群活躍分子,他們在各自的興趣領域積極地傳播消息和表達觀點,憑借發言的質量和頻率成為網絡輿論的引導者,對其他網民施加個人影響。受傳統意見領袖概念的啟發,研究者們將這類網民命名為網絡意見領袖。﹝3﹞@劉五一、@趙雲龍、@楊建國等“豫米”通過各自在微博、微信上的眾多粉絲,將《河南日報》的全國兩會報道迅速傳播開來,而且由於他們的影響力,也提升了《河南日報》報道在受眾心目中的接受度。3月5日,在《河南日報》的“豫米看兩會”專欄中,刊發了題為《招商不能亂圈地》的報道,記者將“豫米”@楊建國在“觀察團”中提出的對招商引資中避免過度圈地問題的建議,帶給了全國人大代表吉炳偉,吉炳偉對此作出了積極回應。這一報道刊發后,@楊建國在自己擁有186萬粉絲的新浪微博上轉發,很快獲得了200多條轉發、評論和點贊。
通過“豫米觀察團”的示范效應,更多的“豫米”主動參與到河南日報各新媒體平台的互動中,爭相就兩會話題表達自己的觀點,積極轉發相關報道。“豫米兩會提案”的征集帖在河南日報官方微博發布后,迅速收獲留言、轉評數百條,很多“豫米”提出了有價值的“民間提案”。全國兩會期間,河南日報微博、微信發布的兩會相關話題和報道,總閱讀量達近千萬次。
(三)探索政治溝通視野下的媒體融合
2014年8月18日,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四次會議,通過了《關於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除了給傳媒產業帶來利好之外,實現不同輿論場之間的融通,“適應媒體格局深刻變化、提升主流媒體傳播力公信力影響力”,仍是媒體融合的最終落腳點。
新華社前總編輯南振中很早就注意到,在當下中國,客觀存在兩個輿論場:一個是黨報、國家電視台、國家通訊社等主流媒體輿論場,忠實地宣傳黨和政府的方針政策,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一個是依托於口口相傳特別是互聯網的民間輿論場,人們在微博客、BBS、QQ、博客上議論時事,針砭時弊,品評政府的公共管理。﹝4﹞隨著民間輿論場的興起,網民對通過互聯網表達訴求、參政議政表現出日益高漲的熱情。
要實現兩個輿論場的有效融通,一方面要改變傳統媒體的話語方式,做到信息公開透明,及時回應公眾關切﹔另一方面則需要滿足普通民眾的網絡問政需求。有觀點甚至認為,所謂媒體融合,其實質是希望傳統媒體能夠向新媒體學習如何拓展公眾政治參與機會與參與空間的經驗和技巧。﹝5﹞
《河南日報》在兩會期間推出“豫米觀察團”,讓網民可以直接對話代表委員,他們的觀點有機會寫入代表委員的建議、議案、提案、發言中,傳遞給中央政府,這無疑極大地激發了“豫米”們的主人翁意識。在全國兩會期間,“豫米觀察團”先后就教育改革、新型城鎮化、鄭州航空港建設、反腐倡廉、霧霾治理、醫患關系、假期設置、延遲退休、全民閱讀等十幾個話題積極互動,文明理性表達意見,並特別就河南經濟、社會發展支招獻策,有的還給出了具體實現路徑和解決辦法。
@柏木能成林、@淵強、@常春中國、@山水甲航、@寒山遠、@神奇大中原等“豫米觀察團”成員紛紛表示,他們不只是表達個人的感受,而是代表千千萬萬網友發聲,說出更加理性具體的問題和對策,做一個合格的現代公民。“豫米”@天下為公認為,全國兩會越來越熱,其中一個原因是全媒體參與兩會報道,使得會上會下、會場內外互動性更強,會議的場外效應更強。《河南日報》的“豫米觀察團”就是一例。
三、結語
《河南日報》全國兩會“豫米觀察團”不僅從內容生產模式和傳播方式上進行了新的探索,而且讓來自主流輿論場的黨報深入到民間輿論場進行有效的對話,為政治溝通視野下的媒體融合做出了有益嘗試。(作者單位:河南日報新媒體部)
參考文獻:
﹝1﹞丁月.UGC+PGC:網絡自制劇生產模式探究﹝J﹞.視聽界,2014(8).
﹝2﹞陳峻俊.網絡傳播的人文思考﹝J﹞.新聞前哨,2012(2).
﹝3﹞陳然,莫茜.網絡意見領袖的來源、類型及其特征﹝J﹞.新聞愛好者,2012(2).
﹝4﹞人民網輿情監測室.打通兩個輿論場[EB/OL].2011-7-13,人民網評http://yuqing.people.com.cn/BIG5/209170/15147976.html.
﹝5﹞朱春陽.政治溝通視野下的媒體融合——核心議題、價值取向與傳播特征﹝J﹞.新聞戰線,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