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7日,第24屆中國新聞獎、第13屆長江韜奮獎頒獎報告會在北京舉行。由河南人民廣播電台記者常志霞、張蕾、齊鶴、朱璐採寫的新聞專題《小村大事》以最高票榮獲第24屆中國新聞獎廣播專題類一等獎,這也是河南省在本屆中國新聞獎評選中獲得的唯一最高獎。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劉雲山會見獲獎代表並講話,強調當代中國新聞工作者最重要的責任,就是講好中國故事、弘揚中國精神、傳播中國聲音。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宣部部長劉奇葆參加會見,劉奇葆出席報告會並講話。在頒獎報告會上,劉奇葆還以河南人民廣播電台報送的廣播專題《小村大事》為例,對本屆中國新聞獎作品給予高度評價,他指出,獲獎作品弘揚了“走轉改”精神,記者深入基層、深入生活,記錄最真實的基層故事,生動反映最前沿的社會變革,是持續開展走基層涌現出的一批好新聞。
優秀的新聞報道來自新聞發現力。一名優秀的新聞工作者必然是一個杰出的發現者,從這個意義上說,優秀的新聞作品首先來自發現。廣播專題《小村大事》正是記者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持續深入開展“走轉改”活動中的一個新聞發現。它以中國最美鄉村信陽市平橋區郝堂這一小村庄的變化為切入點,來解析“中國鄉村良性發展之路”這一“大事”。通過採訪改革參與者對現階段“三農”問題的深入思考實踐,體現“發展和建設要尊重規律、尊重人”這一理念,以白描式的寫實記錄郝堂村、郝堂人的變化,展示了“田野生機勃勃,鄰裡守望相助,鄉村文明復興”的一種農村發展新趨勢。
何謂發現?經過探索、研究,看見或找到前人、他人未發覺的事實或未知領域,這就是發現。何謂新聞發現力?新聞發現力俗稱新聞敏感,西方新聞界則稱之為新聞嗅覺或“新聞鼻”,是新聞工作者及時識別新聞事實所蘊含新聞價值的能力。這裡的發現力指的是記者發現新聞即新聞敏感和判斷新聞價值的能力。新聞實踐一再証明,新聞工作者需要千種能力、萬種能力,而其中最重要的莫過於新聞發現力。新聞工作者能不能在紛繁復雜、浩如煙海的新聞事實中,及時察覺和敏銳分辨某個事實有無新聞價值和新聞價值大小,依靠的就是新聞發現力。新聞發現力包括新聞判斷力、新聞挖掘力、新聞鑒別力和新聞預見力。
新聞發現力首先要有新聞判斷力。如今,新聞競爭使得獨家新聞很難尋覓,往往一個新聞事實或事件甫一發生,各路記者會迅速出現在同一新聞現場,誰的新聞判斷力強,誰先看出事實的價值,誰就能贏得主動。以信陽市平橋區郝堂村為題材的報道,近兩三年來時常見諸媒體,可謂各具千秋,其中亦不乏上乘之作,但是更多地流於表面、淺嘗輒止、思考不深,還有的劍走偏鋒、力道不夠、切題不准。記者根據長年對政策的了解和把握,對河南省農村城鎮化建設各地近年經驗做法的關注,准確自信地判斷:郝堂的探索、試驗,具有難能可貴的突破和創新意義,這應是一篇極具價值、主題重大的新聞線索。得出這樣的判斷,的確考驗記者要眼力好、下手快,看似得來全不費功夫,殊不知“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這是長年勤於思考、勇於實踐和養成“吃透兩頭”習慣的結果。
所謂“吃透兩頭”,一頭是對宏觀層面、全局性走勢的把握,吃透黨和國家對農政策,對中國農村改革發展的形勢、趨勢和帶有共性的熱點、難點的判斷要了然於胸﹔另一頭是吃透河南省農村建設的情況,對各地的經驗做法、探索實踐要了如指掌,有比較才有發言權。記者決定作此報道之時,黨的十八大繪就了“建設美麗鄉村”的宏偉藍圖,習總書記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明確要求“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而河南省農村面臨的實際問題卻是,在城市化大潮下,記憶中的鄉村漸行漸遠,我國每天約有百個村庄在消亡,記者掌握的資料表明,到2020年我國城鎮化率將達到70%,屆時還有4.5億農業人口,報道關注的就是這4.5億人的發展和未來。這樣的主題不可謂不重大,不能說不具有示范意義。對郝堂,村民、官員、學者做了有益的探索。眾多探索中,記者敏銳地抓住這一典型,挖掘其中具有普遍意義的重大主題。於是記者在長達三年的研究關注后,先后五次深入現場採訪,蹲點基層,吃透情況,找准方向,抓准主題。《小村大事》能從眾多同題作品中脫穎而出,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記者准確地判斷出這一線索的新聞價值和這一典型的重大意義。
新聞發現力要有新聞挖掘力。記者的工作絕非一般的發現新聞、報道新聞,更需要探尋和挖掘那些往往深藏不露但含金量高的事實,追求並實現新聞價值的最大化和最優化。這要求記者必須具有相當的理論水平和豐富的工作經驗。因為有些事實的新聞價值是顯性的,能一眼看出,而有些則是隱性的,不能一下子識別。在《小村大事》的發現和採寫過程中,記者就面臨著這樣的考驗。如果停留在一個村庄變遷的報道上,隻寫日漸凋敝的農村和失落的鄉村文明,而不能挖掘出郝堂為何能充滿活力,它深層次的根本性的原因是什麼,那就找不到主攻方向,報道也會失去應有的力量。但經驗告訴我們,隻要記者的新聞發現力在穿透力上發揮好,就能夠排除表象和一般化的東西,挖掘出價值含量較高的新聞事實。
新聞發現力更需要有新聞鑒別力。新聞發現力,不只是反映在對新聞事實所含價值大小的判斷上,還反映在對價值優與劣、好與壞的鑒別上。常常有這樣的情形,即新聞價值很大,但傳播出去的效果卻達不到預期的設想。這篇報道也經歷了這樣的過程,記者在確定了採訪主題時,同行和業內並不看好,原因是時下主流的聲音和觀點是加快城鎮化進程,而記者把關注的目光放到鄉村建設上,可能會吃力不討好。再則對從一個村庄的建設上來探索一條中國農村的良性發展之路,這樣的做法似乎也沒有說服力。
這時對傳播效果做出前瞻性的估量,也需要一種非凡的能力。記者的鑒別力就包括所見與眾不同,能看到其他人看不到的,要具備獨有的思辨能力,這對記者發現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發現力不僅要靠眼睛,還要靠思維,要用頭腦進行分析,對所掌握的情況進行比較。發現有時取決於記者的思考,逆向、發散、縱向思維,獨具慧眼的觀察,多問多想也是另一個經驗,在採訪成稿的過程中,有經驗的記者總是帶著問題去採訪,把自己的思考貫穿於採訪的整個過程。能在不起眼的小事實中發現大題材,寫出大新聞。《小村大事》能獲獎,這跟記者立足基層,放眼全局,見微知著,從一般中發現特殊價值是分不開的。
提高新聞鑒別力,記者還應具有質疑的品質。採訪時要使自己不迷信、不盲從,要保証報道的客觀、公正,質疑是不可避免的。從一定意義上說,具有質疑、懷疑精神,才是新聞發現力的核心所在。生活中經常出現“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的情況。在完成《小村大事》前期採訪和寫稿的過程中,記者發現了邏輯上的斷裂,關注和解決一個村庄的建設力所能及,也責無旁貸,但在中國城市化進程中,在現有的國情下,如何解決鄉村建設和農村修復,郝堂做法是否可以復制,它是否具備示范推廣意義,或者只是一個特例?為了讓報道更能站住腳,記者不斷地提出新的質疑。殊不知,記者的質疑也正是改革者們的困惑和迷茫,經過追問,記者得到了更多驚喜,那就是“依靠村庄的內生力量,激發村庄的活力,村庄建設者的主體是群眾”,這才是郝堂試驗的真經,這樣郝堂的生動實踐就具有了重要的社會意義。
每一次質疑,都能讓記者提升認識,對主題的定位更准確。有時採訪就像故意找茬兒,充滿對抗性,因為記者是代表更多的聽眾來提問的,不能不動腦筋地把採訪對象的言論作為唯一可信的真理,選擇質疑的態度保証了節目能挖掘到別人採訪不到的深度。在採訪中進行求証,把質疑拋給對方,直到把困惑弄明白想透徹,這樣才有了行文結構中記者現場白描輔線外的另一條線——以鄉村建設探索者、改革者的思考實踐為主線,報道的點題之筆和出彩之處正在於此,正是得益於這次質疑式的採訪,激發了採訪對象從起初不願談到敞開了談,談思路談思考,而且談話狀態富有激情,生動自然。
新聞發現力還要有新聞預見力。新聞預見力指記者對新聞事實的發展趨勢和本質所表現出的一種見微知著的預見能力,即“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的預判力。在許多情況下,有些新聞事實尚未成熟,但是事物一般都有產生、發展的過程,也有從量變到質變或者因果聯系,記者這種預見、預判力的發揮,決非憑空想象,而是在對事物充分採訪的基礎上,在大腦中有效地建立起事物發展過程和因果聯系的環鏈模型,並憑借經驗和智力,對一個略露端倪的事實或事件,推測出事物發展的趨勢,直至結局。
《小村大事》的報道,得益於記者對政策預見性的把握和研究。記者的體會是新聞價值與新聞政策的關系相輔相成,互為制約。新近發生、發現的某個事實能否報道,一要看其是否具有新聞價值,二要看其是否符合新聞政策。2013年,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從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出發,圍繞城鎮化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和新要求。2013年4月初,習總書記在海南考察時指出,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5月24日,習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決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去換取一時的經濟增長,要劃定並嚴守生態紅線﹔7月1日,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習總書記提出要把民生改善、社會進步、生態效益等指標和實績作為重要考核內容﹔7月20日,在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上,習總書記發來賀信說,中國將繼續承擔應盡的國際義務,攜手共建生態良好的地球美好家園﹔8月29日,習總書記在視察沈陽軍區部隊時指出,軍民合力把美麗、富饒的白山黑水保護好、發展好。《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說明中說:“山水林田湖是一個生命共同體,人的命脈在田,田的命脈在水,水的命脈在山,山的命脈在土,土的命脈在樹。用途管制和生態修復必須遵循自然規律……”被稱為史上最嚴格的大氣治理計劃《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2013年9月9日由國務院公布,之后,國家林業局印發了《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規劃綱要(2013—2020年)》……
就是在這一系列緊鑼密鼓的政策春風下,郝堂成功申報成為中國最美鄉村,記者憑借敏銳的新聞價值判斷,果斷以中央政府網站公布“郝堂等12個村鎮為第一批建設美麗宜居小鎮、美麗宜居村庄”為由頭,11月完成了最后一次採訪並成稿播出。
播出后不久,2013年12月14日,中央農村城鎮化建設工作會議上習總書記提出,城鎮建設要體現尊重自然、順應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這詩意的語言預示著,生態文明建設、鄉村修復、新農村建設將不斷拓展和深化,《小村大事》以探索鄉村建設良性發展為主題的報道必將佔得先機,先聲奪人。果不其然,根據黨中央的重大戰略部署,全國上下積極探索實踐,各地新農村建設的經驗展現出更加蓬勃的生機和活力。由此媒體展開的典型報道成為2014年度的熱點,而記者的稿件《小村大事》2013年就已經播出,並參加了當年度的河南省好新聞和中國新聞獎評選,榮獲了中國新聞獎一等獎。
沒有發現就沒有新聞。記者的發現力就是記者的生命力。新聞發現力不僅反映在對事實隱性價值的挖掘上,還反映在對這一事實被挖掘后角度和細節等各個表現環節上。
精心錘煉主題,練就“小題大做、大題小做”本領。在新聞採寫中,居首位的就是提煉主題,主題精練了,內容就集中了,篇幅就好把控了﹔主題越散、涉及面越寬,內容也就越多、越散。提煉主題要練就“小題大做、大題小做”的基本功。“小題大做”就是在小題目上做大文章,要求記者善於以小見大、以點見面。《小村大事》是典型的以小見大的報道。一個小山村的變遷在時代發展的主流中,看似是小事,但揭示的主題“如何破解中國農村良性發展之困”不可謂不宏大。同時這一報道又是“大題小做”的樣本,把宏大的主題通過普通人慣常生活的變化、普通村庄變遷的點點滴滴,梳理勾勒、概描詳寫地表現出來。
一是要“小中見大”抓問題。要“關心國家大事,關注身邊小事”,“吃透兩頭”很必要。“兩頭”就是上頭和下頭,意為黨和國家的政策方針和基層的實際情況、生動實踐。有時記者會抱怨身處一地,無重大主題可寫,無大事件可抓。其實仔細觀察、處處留心,是可以寫出有分量、有價值的報道來的,要善於從自己的日常生活、學習中,從那些司空見慣的事物中,從那些表面看來似乎毫無新聞價值的線索中挖掘出有價值的新聞。
二是切入點要小,學會用情節講故事,用細節揭示主題。作典型報道,最大的挑戰就是如何避免報道概念化、程式化。採訪對象面對話筒時,往往慣性地進入評價式、概括式的語言模式,這些語言空泛抽象,是典型的概念化語言,不生動、不鮮活。為此,記者在做重點採訪時總是要求自己做到,力戒“假大空”,錄音一定要生動自然,抓別人沒有的情節,捕捉生動的、鮮活的細節。這才有了稿件中“做豆腐乳的啞巴在門口抽煙,啞巴的老婆在種菜,那種平常日子的幸福,讓人心涌熱流”。接著的同期錄音才會動情感人:“真讓人感動。這一部分農民怎麼辦,能到城市生存嗎?他們去不了,要留守在農村,要以種庄稼為生,以農業為生,解決的就是這一部分離不開農村的人的問題。”
三是變換報道角度,角度要巧。注重新聞性的同時,努力追求報道的藝術感染力也應是一位記者孜孜以求的。報道選取了有著較為廣闊創作空間的體裁——新聞專題,在布局謀篇時,講究結構的文學性。作品以紀實的手法,音響的表現和行文的表達採取並行(兩條脈絡)、對比(前后變化)、重復(小學生的歌聲)、蒙太奇式(錄音組接)手法,使作品富有移位感、畫面感、跳躍感,主題既明確、形象又深刻、含蓄。報道寫到郝堂試驗帶來方方面面的良性循環時,有這樣的情節:“干淨的水系,蔥蘢的樹木使這裡成為鳥兒的天堂。從前小農散種的茶園,如今套種了板栗變成了有機茶園,不打農藥,有虫子鳥兒幫忙解決。郝堂人種茶愛茶,說起茶連孩子也能聊得頭頭是道。郝堂的小學,開設有許多與農村生活和農業生產相關的課程,茶藝課是其中之一。”然后播出校長的錄音:“茶的文化,茶的歷史,這些東西滲透到思想當中,才能讓一個人在勞動當中產生幸福感、成就感。”有了幸福感,農村生活才讓人心生向往。
四是平實之中有深意、見新意。眾所周知,一篇報道沒有概寫無以成篇,沒有詳細、集中、具體、形象、深入的刻畫成就不了好稿,時下流行的“細節制勝”正是如此。稿件的深點,不是靠評價式和結論性主觀語言強加出來的,而是讓人們從細節和情節挖掘中感受到、感悟出來,是水到渠成的過程。稿件中不惜筆墨報道那些平實無華的小人物的小幸福,外在反映的是“曾經凋敝的村庄煥發出旺盛的生機”,真正的用意在於通過“村庄充滿活力,人與自然和諧,田野生機勃勃,鄰裡守望相助,鄉村文明復興”的可喜變化,深刻揭示“政府引導,尊重群眾意願,發揮農民在村庄建設中的主體作用,建立生態、生產、生活‘三生’共贏的內生機制,涵蓋著發展和建設要尊重規律、尊重人、尊重農民自己的小日子”這一內蘊,這才是郝堂試驗的根本。這些波瀾不驚的情節、細節的使用,言下之意就是為“農民是有尊嚴的,農村是有價值的,農業是有前途的”這一主題鋪設的,從而映射出郝堂鄉村建設探索的可貴之處,進而反映中國農村建設之路的不平凡,並讓人們看到中國農村的希望,較好地引導輿論。
《小村大事》報道在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國國際廣播電台播出后,中國廣播網站紛紛轉發,社會反響良好。中國新聞獎評委在評價這篇報道時說:“習總書記提出新型城鎮化建設要讓人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這篇報道以優美的語言,反映了一個山村的變遷,以小見大,主題重大,具有典型意義和普遍意義。”(作者單位:河南人民廣播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