爾冬升與女主角王婷。
放棄現實生活一心追夢的沈凱(左),與曾當武行被騙去參加傳銷的張喜來,在劇中互相照顧的一幕。
我已經成功了 覃培軍
演了男主角之后的萬國鵬(左),與麥兆輝口中的小帥哥王昭(右)都有可能被爾冬升簽到自己的公司。
在拍攝《我是路人甲》(以下簡稱《路人甲》)之前,導演爾冬升對群眾演員完全無感,甚至認為“他們干什麼要干這種沒有意義的工作”。因為到橫店探的徐克班,他才注意到了那些群演,當他決定去了解這些群演到底在想些什麼后,副導演竟整理出超過100萬字的對話內容。這些文字爾冬升反復看了很多次,他知道在這個過程裡,已經把自己一步步地套了進去。
一出道便是主角的爾冬升,不少人對他能否把控好這樣的題材表示懷疑,更何況他還要從以往所擅長的展現人性陰暗面轉為雞湯風格。究竟是什麼觸動了爾冬升?也許從這些無名群演的經歷中可以感悟一二,也可以讓外界了解“橫漂”們的真實生活和處境。值得一提的是,截至上周末,《路人甲》的票房已經突破6000萬,創下了由非職業演員擔綱主演的華語片最高票房紀錄。
路人甲的英文名字是I Am Somebody,為什麼?
爾冬升:一開始其實是I am nobody,但后來我覺得太負面情緒了,所以改成了Somebody。路人甲們不是Nobody,我記得有一個路人甲說過一句話,他說:我們這些群眾演員很重要,因為任何一部戲光有主角,而沒有群演是不行的。
【心態】
騙子比機會多
劇組人員“三顧茅廬”請來男主角
“橫漂”分幾個等級:隻當“背景”的每天40元﹔能露臉的群特80元﹔有角色有台詞的則包括小特、中特和大特,每天片酬分別為150元、500元和千元以上。不過他們演完戲隻能拿到一張兌換票,每個月有兩個開放日,憑借兌換票到橫店演員公會換錢(片中對此亦有呈現)。《路人甲》找萬國鵬來試鏡的時候,他已經“橫漂”了一年多,演過《圓月彎刀》等沒台詞的“背景”。當被告知由他來擔任男主角時,他的第一反應就是“一定是騙子!”
以至於劇組工作人員不得不“三顧茅廬”才讓他相信這是真的。
“這裡不但有騙人的劇組,還有借拍戲之名騙我們去做傳銷的”,萬國鵬說。實際上,片中說話有點結巴的張喜來就曾經被“騙戲”又被騙去做傳銷,“帶我入行的那個人,讓我連續做了六部片子的武行,一分錢都沒給我。”說到這裡,張喜來卻笑了笑,“可我還是一直跟著他,因為至少我還有演戲的機會,有機會就代表有希望。”不過也幸虧他入行做的便是武行,人也機靈,被騙去做傳銷的第二天就逃脫了出來。
片中那一對兒姊妹,姐姐總擔心妹妹被人騙,這也是存在於“橫漂”中的真實狀況,甚至有女孩兒遭遇到懷了孕男友卻突然消失的命運。片中有一場幾個女孩兒被灌酒后差點被騙的劇情,女主角王婷透露,自己也曾遇到過類似的事情,“有人企圖騙我,但沒騙成。”
《路人甲》的演員裡,大部分都是每天能拿40元和80元的群演,最高的也不過拿到每天500元的片酬。爾冬升說,有好幾個第一次見到自己就哭,因為他們平時能接觸到的都是“群頭”或者演員副導演,根本沒有機會接觸到導演。
【處境】
家境大多貧寒
因拍“路人甲”才吃上一頓飽飯
“橫漂”中有為了實現夢想的,比如戲中年紀最大、最后為戲痴魔,現實生活中放棄了穩定工作的沈凱。也有好奇心驅使的、碰碰運氣的,不過他們有一個很大的共性就是大多家境不富裕。萬國鵬大學是學中醫的,主攻針灸按摩,但后來發現自己不喜歡就決定來橫店尋找機會,“因為我從小就愛看電視,達到了聽不到別人跟我說話的程度。”而沒選擇去北京,主要就是因為北京消費比橫店高很多。與片中情節一樣,萬國鵬帶了500塊錢從東北奔往橫店,除去路費隻剩下了300多塊,“五天就花光了,還沒找著戲。”他操著東北口音笑著說。房租每天要25元,他隻好到糖水店打工,“一個月工資800塊,我隻好讓老板給我先預支工資。”后來他又去別的餐廳打工,直到有“群頭”推薦他上了戲。
在片中高喊蘇格拉底名言的退伍軍人張文斌,在酒后哭著說出“至少現在我能養活自己”,也是他的真實經歷。實際上,片中的很多演員都是因為這部電影第一次坐飛機,爾冬升更是道出,“2012年的聖誕節,我帶他們去廣東餐館吃飯,吃飯的時候有一個男孩就跟其他人說,別說話,快吃,有的吃就快吃!他們有很多人平時是吃不飽的,這一幕讓我很心酸。”
不過相比之下,“橫漂”的女孩子們則相對處境好些,因為橫店大多拍的都是古裝戲,宮女、丫鬟的角色多,稍有姿色收入就會高一些。像女主角王婷基本就是戲約不斷,她平均可以有每天150元的收入。
當然,“橫漂”中也有家境殷實的,在片中戲份不多的寇駿就被大家稱作“富二代”。與劇情同樣,他平時就是搶著買單的人,因為每當存款低於10萬,父母就會給他打錢,“可能是我的生活習慣讓人覺得闊綽,我也不會為了上戲而低聲下氣。”而他來當“橫漂”也是因為興趣,“以前我拍了幾個山寨廣告,覺得日子過得還行,就想進這個圈子。后來被公司一同事騙到懷柔當群眾,上了很多戲不但不給錢,還要交押金,我就決定不待在北京來橫店了。”
【感情】
不相信愛情
女主角說絕不會在這裡動心
爾冬升說,之前對“橫漂”的採訪中他聽到了太多令人心酸的故事,但是在電影裡,他卻不想搞得太悲情,“負面的東西肯定有很多,但我不想拍了,因為我看他們的訪問裡揭露的那些現象很氣憤。”於是片中的幾段愛情雖然都歷經波折,但卻都給出了美好的結局。“橫漂”的人大多形單影隻前來,陌生之地彼此照應產生感情似乎也有水到渠成之意,更何況他們還都是情竇初開的年紀。但讓人頗感意外的是,採訪中大部分演員都說自己並沒有談戀愛,而原因卻是不相信愛情。王婷就常常會像片中劇情一樣,被陌生人索要電話,但她表示絕不會動心,“這裡是不會有人真心實意對你的。”
片中蒿怡帆和蒿怡菲兩姐妹,愛情觀則多少受到了父母的影響。“我們的媽媽是被爸爸騙來的,不過因為爸爸和奶奶對她都很好,所以有一次她已經逃到火車站了,最后還是主動留了下來。”
“他們有這樣的想法其實也不奇怪”,爾冬升告訴記者,“對於‘橫漂’來說,三個月是第一道坎兒,很多人都堅持不下來,所以這裡的流動性非常大,他們對於突然消失的人早已經見多不怪了。”
【待續】
爾冬升助力路人們追夢
最初,每個演員都會問爾冬升:“你為什麼會選我?”
而爾冬升也會問每一個演員:“你覺得自己會不會成功?”
有的人會說“我隻要堅持一定可以成功”之類話,但那個做過礦工的覃培軍則回答說“我已經成功了”。
覃培軍十歲就離開家鄉打工,在磚廠、鐵礦、煤礦都干過,大腿骨折,頭部受傷,用他的話說“基本遍體鱗傷”,所以他覺得現在能靠自己在橫店獨立生活,已經是很幸福了。
爾冬升坦言,《路人甲》雖然不是紀錄片,但能用他們真實的經歷做劇情,用他們平時說的話做台詞,“比如像‘人家比你長得帥,你的戲就要比人家好﹔念書念得比人家少,事情就一定要做得比人家好’”這種對白,我們平時是寫不出來的,但他說出來就能觸動我”,爾冬升說,他們經常會自己冒出這些話,所以在創作的時候其實是要跟著他們,邊拍邊調整。“《旺角黑夜》我用了28天拍完,《忘不了》33天,《門徒》拍了40多天,《烈火戰車》那麼復雜的車戲也不過拍了80多天,而這部《路人甲》卻拍了120多天,加上停拍前后用了兩年左右的時間。”
言外之意,《路人甲》之后,想做專業演員的道路依然曲折,不過爾冬升正在盡可能地幫助他們圓夢。爾冬升在籌備《三少爺的劍》時,萬國鵬在爾冬升面前晃悠很久,終於開口問“我能不能有角色演?”遭到爾冬升干脆的拒絕“沒你的角色!最大的餡餅已經砸到你頭上了,你不要著急,去拍你能拍的戲。”實際上,爾冬升對拍攝時不停做筆記的萬國鵬感情很深,一段時間還滿足了他提出的給自己做助理的要求。不過爾冬升還是想先讓他自己闖蕩,如今他已經接到了一個月給三千塊的角色。據悉,爾冬升可能會將其簽約自己的公司。
另一個可能被爾冬升簽下的是片中麥兆輝口中的“小帥哥”王昭,在戲裡他不學無術,卻總能憑借顏值獲得機會。王昭以前是在工地開工程車的,爾冬升透露,他很有野心,並且堅定地認為自己一定能成功。此外,覃培軍夢想是當一名攝影師,爾冬升拍《三少爺的劍》時,便把他叫去跟攝影組學習。
至於片中的女孩兒,爾冬升則希望她們謹慎選戲。據悉王婷目前已經離開了橫店,打算一邊學習一邊等待好機會。蒿怡帆、蒿怡菲兩姐妹則正式告別橫店,打算到廣東惠州開舞蹈學校,其實這也是學習過舞蹈的姐姐一直以來的志向。爾冬升在鼓勵她們的同時也不忘叮囑,告訴她們要注意的地方。“我有個朋友在惠州,如果大小蒿真的要開學校,我就讓這個朋友幫幫忙。”片中的“橫漂”,在《路人甲》之后,都要繼續體味生活。(記者 孫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