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的競爭,歸根結底是爭取受眾的競爭。報紙要想在競爭中爭取更多的受眾,必須認清自己的強項和弱項,揚長避短,做出自己的特色。作為報人,應該明白,報紙版面再增加,也超越不了網絡的海量信息﹔報紙印刷再精美,也超越不了電視的形象畫面﹔報紙發行再及時,也超越不了手機的方便快捷。報紙的競爭優勢,在於深度報道,在於權威解析,在於獨家評論。近些年,作為一家地市黨報,《商丘日報》面對傳播格局的新變化和人民群眾的新期待,持續提升新聞評論這個核心競爭力,著力把評論打造成報紙的名片。
一、做好權威評論,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
評論作為報紙的靈魂,其真正的力量,必須超越宏大敘事的華麗辭藻、人雲亦雲的簡單重復、似是而非的口舌詭辯﹔必須以銳利而豐滿的思想,洞穿新聞事件的重巒疊嶂,最終落腳於對社會病症的洞悉、對療治藥方的探求﹔必須在高度、深度和廣度的三維空間中,展示論者對趨勢的准確把握、對社會進步善意和建設性的推動價值。
(一)高端評論重磅推出
中原經濟區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后,商丘提出構筑中原經濟區東部戰略支撐,全市上下群情激奮,干勁高漲。為促進領導方式轉變、加快發展方式轉變,解放思想、理清思路、搶抓機遇、乘勢而上、凝神聚力、加快發展,《商丘日報》在一版重要位置,刊發6篇署名“尚志”的“團結奮進 務實創新 全力構筑中原經濟區東部戰略支撐系列評論”文章。
為此商丘日報專門成立了寫作組,每人寫作一篇,字數在5000字左右,明確要求要學習《人民日報》的“任仲平”和《河南日報》“十八談”的寫作風格。寫作過程中,市委領導和市委辦公室人員參與把關,經過10余遍修改、打磨,《搶抓機遇 落實責任》《發展更快些更好些》《把群眾的利益看得再重些》《方法科學 措施有效》《腳踏實地 埋頭苦干》《干部上層次 工作上台階》6篇大型政論文章,全部在《商丘日報》頭題位置全文刊發,氣勢磅礡、文採飛揚,在全市引起熱烈反響。
主流媒體要提高輿論引導能力,必須更新傳播理念,改變傳統的灌輸、說教方式,更加強調滲透、解釋、說服。寫作這6篇大型政論文章,我們沒有居高臨下,擺出一副教訓人的架勢,而是潤物細無聲,著力析事明理,釋疑解惑,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這6篇文章雖然篇幅長,但讀起來卻不覺得冗長,這是因為文字精練簡潔,內涵豐富。文章努力說短話,用短句,言簡意賅,言有盡而意無窮。實際上,每篇文章的“原材料”都在10萬字以上,經過反復篩選、錘煉才成文,所以凝練雋永、精辟深刻的句子俯拾皆是。
以此為起點,商丘日報社近些年每逢大事、盛事,都要推出署名“尚志”的大型述評政論文章,引導輿論,推動發展,“尚志”也日漸被廣大讀者所熟悉,成了《商丘日報》高端評論的標簽。
(二)系列評論做精做深
毛澤東曾經在與黨報編輯人員談話中指出:“我們的政策,不光要使領導者知道,干部知道,還要使廣大的群眾知道。有關政策的問題,一般地都應該在黨的報紙上或刊物上進行宣傳。”近年來,《商丘日報》借鑒全國各地的先進經驗,不斷創新評論寫作方法,通過廣大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多渠道地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工作安排部署傳送到廣大人民群眾之中,在宣傳中統一思想、凝聚人心、鼓舞士氣。
2014年開展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商丘日報》在商丘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啟動消息刊發當天,配發了社論《腳踏實地走好群眾路線》﹔之后連續推出了《開局起點要高》《開展方法要多》《活動標准要嚴》《查找問題要准》《整改措施要硬》《取得效果要實》6篇評論員文章。全市學習焦裕祿精神決定發出后,又組織撰寫了“學習焦裕祿精神高質量推進群眾路線實踐活動”系列評論——《大興服務群眾之風》《大興艱苦奮斗之風》《大興求真務實之風》《大興知難而進之風》《大興敬業奉獻之風》《大興清正廉潔之風》,得到社會各界的認可及好評。
新聞要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寫評論也要“三貼近”,不能板著臉,文章要有個性,有棱角,還要有思想和文化品位,這樣讀者才會喜歡看。近些年來,評論寫作八股文有愈演愈烈之勢,為根治這一頑症,我們積極倡導改變文風,讓編輯和記者多寫生動活潑的、有地方風格的、為人民群眾所喜聞樂見的評論。《商丘日報》的“系列評論”追求平和說理的風格,在語態、詞匯、語氣上都有所創新,雖然“系列評論”的讀者對象主要是各級黨政干部,但是它之所以能在社會和廣大群眾中引起大的反響,就是因為它以通俗易懂的生動寫法,解讀黨委政府的方針政策,這是下發文件不可能達到的效果。
(三)熱點評論及時准確
在事關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則的問題上,黨報必須增強主動性、掌握主動權、打好主動仗,幫助干部群眾劃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認識、認清事實真相。尤其是面對社會關注的熱點、焦點問題,黨報要作出明確的價值判斷,做到“早發聲”“敢發聲”“會發聲”。實踐証明,黨報隻有在重大社會問題面前勇於擔當,敢於和善於發表評論,自覺擔負起社會輿論格局中的壓艙石、定盤星,引導社會熱點、疏導公眾情緒、凝聚社會共識,才能真正拓展報紙影響力,搶佔輿論制高點。
2013年國家下大力氣整治網絡亂象,網絡名人秦火火,因利用互聯網蓄意制造傳播謠言、惡意侵害他人名譽、非法攫取經濟利益被依法逮捕﹔網絡大V薛蠻子,因涉嫌嫖娼、聚眾淫亂被警方抓獲等。針對這一現象,《商丘日報》適時推出了《法網大過互聯網》《堅守六條底線 理性文明上網》等評論,引導網民堅守道德底線,文明上網文明發言。這些評論分析透徹,引導准確,或啟人心智,或發人深省,或催人奮進,是大題目卻不顯空泛,講大道理又平易近人,深受讀者歡迎。其中《法網大過互聯網》,獲得2013年度河南省新聞獎一等獎。
二、打造評論品牌,提升關注度,擴大影響力
翻閱報紙,我們會發現,現在的許多新聞評論作品,已經形成了一種所謂的“時評體”,先是簡述新聞事件,然后是站在道德的制高點進行評判,不時地引用先哲名言、網絡熱詞,雖是五彩繽紛,但卻沒有特色,千人一面,千報一面。要把評論打造成報紙亮麗的名片,必須構建自己一流的評論品牌。在媒體激烈競爭的新形勢下,《商丘日報》的評論牢固樹立品牌意識,全力打造自己的撒手锏,形成自己的特色,擴大報紙影響力。
(一)一版專欄靈巧精致
《古城新語》專欄是《商丘日報》重點打造的一個評論專欄,欄目文章在一版刊發,目的是為了填補社論、評論員文章和“尚志”留下的空白,類似於《人民日報》的《今日談》。這個專欄的評論篇幅較短,切口較小,文字精練,常常以小見大,善於以微言表達大意,欄目的形式靈活多樣,涉及的內容非常廣泛,成為《商丘日報》近年來的一個知名品牌欄目。
例如,2011年商丘開展以治庸治懶治散、提質提速提效為主要內容的“三治三提”活動,《古城新語》專欄在頭版陸續推出了《向庸官問責》《向懶員說不》《向散症下藥》《提高服務質量》《提高辦事速度》《提高工作效率》6篇署名文章,每篇500字左右,這些言論,有感而發,語言活潑,選題精巧,見微知著,圍繞解決好“精神狀態”的一系列根本性問題展開,言簡意賅,令人擊節稱嘆。
《古城新語》不預設主題,隻要是值得一議的現象和話題,都可向欄目投稿,來自一線、接地氣的,以小見大、居高聲遠的,優先刊發。不預設立場——或褒揚,或針砭﹔或倡導,或勸勉﹔或解惑,或釋疑﹔或為當頭棒喝,或為醍醐灌頂。隻要符合主流價值,立論表達精當,就能進入編輯視野。不預設風格——無論是專業化的點評,還是拉家常的表達﹔無論是辛辣的言辭,還是活潑的文風,都是這個欄目歡迎的類型,我們著力把這個欄目打造成《群言堂》《百花園》。
(二)評論欄目貼近民生
固定的欄目,除了一版的《古城新語》,《商丘日報》還在二版要聞版開設了《百姓論壇》欄目,在綜合新聞版開設了《熱議冷評》專欄,目的是為了適應現在媒體即時性新聞時評的需要。評論員文章、《古城新語》等是為了服務黨委政府中心工作,引導社會輿論,《百姓論壇》《熱議冷評》的目標主要是關注民生,瞄准的是廣大的普通讀者,放大“群眾聲音”,傾聽群眾的“不同聲音”。
這兩個欄目的創新之處,在於百花齊放、不拘一格,在於文筆的犀利、風格的潑辣,更在於突出從不同的視角、不同的方面看待問題。欄目中的文章,很多是一些本地題材的評論,作者針對自己的親身體驗,不端架子,直抒胸臆。有時針對同一個事件,刊登不同的觀點,形成各種不同思想的交鋒與碰撞,營造出一種交流中存有爭議的言論環境,從而增強言論的廣度與深度,給讀者以深刻的啟迪,使報紙評論呈現出活潑生動的特征。
(三)個人專欄異彩紛呈
優秀的評論,需要建立在對新聞事實深入體察的基礎上,這恰恰是線口編輯和記者的長項。商丘日報鼓勵媒體內部各個部門的記者、編輯動手寫評論,提升了編輯記者的業務能力,豐富了評論版的內容。《商丘日報》推出的《吳濤說事》,就是要聞版編輯吳濤開設的個人專欄,內容是選取社會熱點“說事”,名為“說事”,其實就是評論文章,每期針對一兩個熱點事件,用生動活潑的語言進行評說,深受讀者好評,該欄目被評為2011年度河南省報紙名專欄。
三、壯大作者群體,開門做評論,倡導大格局
開門辦報,是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基本要求,所以做好報紙評論也必須開門做評論。隻有開門做評論,堅持走出去、請進來,才能讓報紙的觸角延伸到社會每個角落,才能“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肩負起媒體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隻有開門做評論,才能打造更加廣闊的互動合作平台,讓更多的社會力量參與到評論的寫作過程中,才能為報紙的輿論引導拓展更大的空間。同時,在媒體融合時代,評論也應該順勢而為,讓報紙評論及時出現在網站,同時進入微博、微信,以拓展評論發展格局。
(一)邀請專家、學者為報紙寫評論
現在很多報社的專職評論員都很少,地市報更少,而且受專業知識和理論水平的限制,在很多領域報社的評論員並不具備權威的評判能力。術業有專攻,評論要向專業判斷轉變,這就需要借腦、借智慧,需要一些專家、學者為報紙寫評論,這些人看待熱點問題的能力、評判社會的觀點,是那些坐在報社電腦前包打天下的評論員無法相比的。當然,不少專家有見解、有思想,但對評論寫作卻不擅長,我們報社一方面通過相互溝通、磨合,組織活動,讓他們成為會寫評論的專家﹔另一方面,對於不願意寫作的專家、學者,我們通過記者訪談的方式,將他們對某一事件某一問題的見解呈現出來。
《商丘日報》評論版近些年主動邀請市委黨校、商丘師范學院和市黨政機關專家、學者撰寫評論,提升了評論的權威性和專業水平。例如,2014年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商丘日報》評論版開設了“群眾路線教育大家談”,組織市委組織部的干部、市委黨校的老師和機關干部,撰寫了一大批理論水平高、思想性強、形式多樣的評論文章,為教育實踐活動的開展營造了良好氛圍。
(二)建立評論作者數據庫
評論是一種寫作,是一種意識,也是一種“公民行動”,媒體擔負著培養公民意識的重任。專家、學者能發出權威的聲音,普通公民中也臥虎藏龍,社會上有一大批人是有思想有見地的。隻要把這些人發掘出來,就會成為報紙評論的“大部隊”,招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
經過多年的積累、培養與挖掘,商丘日報建立了一個以商丘本土作者為主體的評論作者數據庫,目前共有90多人,評論部的編輯在長期的互動中不斷加深和評論作者的相互了解和信任,他們的作品也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商丘日報》的評論版面上。
同時,《商丘日報》依托商丘雜文學會,組織評論稿源。近年來,商丘雜文學會的年會都在商丘日報社召開,《商丘日報》評論版的相關編輯都參與會議,提出報紙的評論用稿要求、輿論導向,向廣大雜文作者約稿,現在很多雜文學會的會員都成了《商丘日報》評論版的常客。
(三)利用網絡資源打造評論產品
商丘日報社充分發揮網絡的互動機制,適時在商丘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的商丘網推出調查或互動話題,形成“網上海論、報上高論”的言論採集機制。《商丘日報》開設有“網事•熱線”板塊,這個版面上開設的《網友熱議》《圍觀微博》等欄目,內容就是從本地網絡上組織互動話題選取的有思想、有見地的網絡評論,或者是有影響的微博、微信用戶發表的有代表性的言論,這些內容大都直抒胸臆、幽默詼諧,很受讀者歡迎,每期互動都吸引了大量網民參與其中。
新聞評論熱催生了許多網絡寫手,他們中有的有很深的文化底蘊和理論功底,寫出的評論作品獨樹一幟。《商丘日報》評論版在報紙和網絡上公布了投稿信箱,定期組織熱點討論和話題互動,目前已經有一大批固定作者參加。網民的創造力是驚人的,報紙上公布的投稿信箱很快吸引了大量網友投稿。
黨報在評論版上投入濃墨重彩,折射出評論這一新聞體裁在今天的社會發展階段中再度顯露出蓬勃生機。我們相信,若能發揮好評論這一利器,作為傳統媒體的報紙,社會功能、生命力還將大放異彩。(作者單位:商丘日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