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播音主持的理論現狀與實踐發展顯現出播音主持批評研究的緊迫性與必要性。本文從學術發展、實踐需求、媒介變化的層面分析了播音主持批評的可能性,從學科自身及相關學科的層面探討了批評的可行性,從本體、功能、主體、客體、方法、標准等六個具體方面論証了如何構建批評的系統性,以期對播音主持批評研究體系提出基本的框架布局。
關鍵詞:播音主持批評﹔可能性﹔可行性﹔系統性
一、引 言
播音主持是“播音員和節目主持人運用有聲語言和副語言,通過廣播、電視等傳媒所進行的傳播信息的創造性的活動”[1]。但“播音主持批評”並非隻局限於對實踐活動的批評,而是從主體、作品、現象、理論、思潮等層面對播音主持所涉及的整體系統進行闡釋、分析、判斷和評價。播音主持作為媒介與藝術體系內一門新興的藝術活動,隨著傳媒事業的大發展呈現出蓬勃的文化景象,但播音主持的理論研究與其實踐活動相比卻略顯蒼白,而播音主持批評研究更是鮮有人問津。展開播音主持批評的理論研究對於學科體系的構建與完整、創作實踐的匡正與規范、藝術接受的拓寬與升級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播音主持批評研究的可能性
(一)學術研究發展的需要
播音主持的學術研究大致經歷了空白期、零散期、探索期、發展期、成熟期等五個階段。1940年12月30日,延安新華廣播電台開始展開播音工作,這一階段的理論發展幾乎全部來自於實踐經驗,學術研究處於空白期。20世紀50年代,隨著《蘇聯播音經驗匯編》、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以及地方台播音員經驗匯編等三本相關參考書籍的問世,播音主持的理論研究進入了零散的發展階段。1963年9月,北京廣播學院中文播音專業正式招生,播音主持的學術研究邁進了理論的探索期。20年代80年代,隨著《播音基礎》《播音發聲學》等學術理論著作的相繼出版意味著研究體系邁入了發展階段。90年代,《中國播音學》的問世標志著一個新學科的真正誕生。進入新世紀以后,播音主持的學術研究與理論構建逐步跨進了成熟階段。
但是,相比於紛呈的播音主持活動,理論研究的發展推進仍舊略顯緩慢。播音主持批評就是理論研究中一個重要的卻被忽視的課題。長久以來,雖然有不少經典的評價性文本,但缺少系統的批評學術研究,更遑論“批評學”的學科建設。批評長期落后於創作實踐,尚未走向自覺已成為顯而易見的理論困境。批評理論能夠指導實踐、預見趨勢、指明方向﹔但是在播音主持學術研究中,播音主持批評研究並未得到足夠重視,播音主持學術研究自身的發展呼喚著肩負著重任的播音主持批評研究。
(二)播音主持實踐的需要
播音主持是一門實踐性的專業。但是這種實踐不是盲目的、無序的,而應有正確的理論作為基礎和指導。“實踐需要理論,理論歸於實踐,當實踐發展到一定程度以后,對其進行理論高度的梳理與整合便成為實踐活動可持續發展的前提性條件。[2]”從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以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為代表的熱火朝天的業務研究,到1993年開始評選的金話筒獎,播音主持的實踐活動也在不斷發展進步。
當下,播音主持的實踐活動在時代環境、媒介環境的影響下風生水起、炙手可熱,卻又好似陷入山窮水盡、四面楚歌的尷尬之境。嚴肅節目娛樂化、娛樂節目低俗化,播音主持模式化、膚淺化、冷漠化、私欲化。面對廣播電視的發展現狀,面對播音主持的實際境況,受眾困惑,播音員主持人同樣困惑。從專業教育的角度來說,應當讓播音主持批評成為高等院校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的基礎理論課程。因為對播音主持進行學理層面的批評,不僅可以使學生學會運用播音主持批評理論的觀念和方法做出合理的價值判斷,更能為他們將來走上播音主持崗位指明方向。播音主持的實踐呼喚著播音主持批評的出現。
(三)傳播媒介變化的需要
一方面,社會經濟與通訊技術的迅猛發展改變了傳播媒介的具體形式。傳統媒體對於信息的發布需要前期的設計規劃。就廣播電視而言,時間順序、編排意圖、受眾效果、廣告效益等因素都會影響傳統媒體的媒介行為。但是以微博、微信為代表的新媒體應用對於信息的發布是隨時、快捷、簡潔、個性化的,同時幾乎是無成本的﹔另一方面,新媒體消解了傳統媒體中信息發出者和接收者之間的邊界,使得傳播狀態由一點對多點變為多點對多點,每個人都掌握了傳播的主動權。“自媒體”時代已經來臨。在“關注”與“被關注”的關系下,人人都成為了信息的傳播者,客觀上造就了一大批業余“評論家”,這些評論用或朴素或夸張的方式表達個人化的情感。盡管這些評論是隻言片語、不成體系的,但社會的需要也是催生播音主持批評的重要動力。
此外,新媒體的出現完全依賴於科技的進步,科技的進步則得益於社會的發展。因此,理論研究的價值取向便顯得尤為重要,中西文化的碰撞,域內外文化的差異,主流文化與非主流文化的對立,需要堅持正確的創作觀、需要堅持堅實的立足點,也呼喚著播音主持批評的出現。新形勢下,播音理論的研究隻有站在新的歷史高度才能打開新局面、迎接新氣象。
三、播音主持批評研究的可行性
(一)本學科層面
批評是一種理論活動,其在基礎理論之上對批評對象進行提升。播音主持自身的學科理論經過幾十年的建設、完善,業已初具規模、走向成熟,給播音主持批評提供了較為深厚的理論基礎。此外,當下的一些評論文章,或由於缺少批評理論支持,或由於缺少批評職業素養,呈現出隨意化、模式化、個人化、功利化等“偽批評”狀態。盡管播音主持批評的展開活動雖未蔚然成風,卻也有片光零羽,播音主持批評研究大有可為。
具體到播音主持批評的學科話語構建,應該是在堅持基本的學科標准、審美標准以及評價標准的批評模式下,對本學科范疇內的相關的業界動態、學術現狀、現象思潮、學科融合、理論前沿等問題進行系統性、科學性、歸納性的分析、闡釋、判斷、鑒別,用嚴謹地思想觀點和學術立場、正確的價值定位和情感取向進行清晰明確的理論闡述,形成科學化、復合化、專業化的批評路徑。
(二)其他學科層面
媒介批評、電視批評等專業批評出現的時間相對較晚,論著也不甚豐饒,但其與播音主持密切相關。一般來看,播音主持多為其批評對象的一部分。由於批評主體對此缺少專業認識,批評顯得不甚專業和深入,有待播音主持專業批評的補充和完善。文學批評、文化批評、藝術批評等伴隨人類歷史幾千年的發展,理論較為成熟、體系較為完善,多有可供借鑒之處。值得注意的是,現下與播音主持相關的評論文章大多從藝術批評的角度出發。誠然,藝術性是播音主持的重要屬性,但絕非本質屬性,切不可枝附葉從、失去自我。由此亦可見,播音主持批評理論研究的出現已迫在眉睫。
另外,音樂、美術、設計、雕塑、建筑、影視等具體藝術門類的批評有的方興未艾,有的根深葉茂,它們有著各自的價值尺度和衡量標准,這些亦可作為播音主持批評的參照。
四、播音主持批評研究的系統性
播音主持批評理論研究的系統構建應是全面的、整體的、開放的、發展的,而不應是零碎的、局部的、封閉的、靜止的。因此,明確播音主持批評的系統性成為展開播音主持批評研究亟待解決的首要問題。播音主持批評的系統性可以從本體、功能、主體、對象、方法、標准等六個具體方面進行考量。
第一,播音主持批評的本體論。闡釋什麼是播音主持批評、批評的內涵是什麼、如何進行批評的分類。以此為基礎,深入到批評的具體范疇,理清播音主持批評的內在含義、本質屬性和外在特征。
第二,播音主持批評的功能論。批評的功能並非局限於對理論研究以及學科前沿的補充與創新,更在於對相關文化現象、實踐創作、藝術接受等環節的指導,體現為理論構建、填補空白、督導創作、匡正標准、審視現象、推動傳播等具有指向性的功能。
第三,播音主持批評的主體論。哲學意義上的主體,一般指的是對客體有認識和實踐能力的人。批評人員成為批評主體的集中表現。互聯網時代,批評人員的范圍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專業人士,而是以一種批評泛化的趨勢使得大眾群體逐步成為批評的創造者。但是正在從事播音主持批評事業的主體理應具有一定的社會、文化、學術定位,具備豐富的閱歷、廣博的專業知識、睿智的藝術判斷能力、高尚的理論人格魅力。
第四,播音主持批評的客體論。客體即對象,包含播音主持作品、播音員主持人、播音主持理論、文化現象、相關學術思潮等。明確播音主持批評對象的指向性、厘清對象的類型與特征是展開具體的、細致的、深入的批評活動的重要結點。
第五,播音主持批評的方法論。方法是一種指導創作、引導接受的現實方式,必須強調其自身的有效性、及時性和創新性。不同社會環境、審美標准、消費趨向,以及不同的學術視域、表現對象、作品形式,都會產生不同的批評方法。同時應當警惕方法的局限性,要以開放語境接受各種具體的批評方法。考慮到播音主持學科的特殊性,民族化的批評方法理應是研究的重點,必須強調批評方法在形式、標准、內涵等具體路徑上的民族特征。
第六,播音主持批評的標准論。批評標准的確定是批評活動的關鍵問題之一。不同的批評標准會催發不同的批評結果。播音主持批評的標准界定必須依托於政治、文化、藝術、媒介等社會環境,沒有相對統一的衡量標准就難以對不同的批評對象進行把握。
播音主持批評的這幾個方面相互聯系又分工明晰,緊緊圍繞著廣播電視語言傳播的“音聲性”特征,在“美學的、歷史的”宏觀框架之下,追求藝術性與思想性的和諧統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核心標准,可以形成較為完善的播音主持批評體系。
參考文獻:
[1] 姚喜雙.播音學概論[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1998.
[2] 明言.音樂批評學[M].北京: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