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傳媒》>>2015年7月上
人民網>>傳媒>>正文

為孩子說話,讓孩子說話,說孩子話——記《中國少年報》

吳崢嵐

2015年07月20日13:27  來源:傳媒  手機看新聞

《中國少年報》獲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認可為優秀報紙,並被推薦給全國的小朋友,作為媒體人,感到非常高興,也倍受鼓舞。筆者能夠在《中國少年報》工作,能夠從事這樣一份職業,是人生的幸事。今天,職業選擇多元化,但仍然有一批優秀的年輕人,堅守在為孩子辦報的崗位上,無怨無悔。為什麼?《中國少年報》到底是一張什麼樣的報紙?從創刊到現在,如果按照人的年齡來計算,她已近65歲高齡了,但在孩子們心目中,《中國少年報》就好像一個永遠長不大的知心朋友,為什麼?在這裡,筆者想和大家分享一個真實的故事。聽完這個故事,也許你心裡就有答案了。

5年前的一個早晨,像往常一樣,我們查閱郵件、閱讀來稿來信,開啟一天的日常工作。閱讀小讀者的來信,是我們最享受的事情。因為孩子們會在來信中告訴你很多好玩的事情,讓我們這些已經遠離童年的人,每天都能夠回到童年,重溫簡單和純粹。比如孩子會告訴你,因為文章登在了《中國少年報》上,自己激動得一晚上沒睡著覺﹔同桌為了爭看漫畫版,把報紙都撕破了﹔當然,最多的來信,是寫給《中國少年報》的專欄人物知心姐姐的。我們都知道,孩子是最看重也最願意保守秘密的人群,但是,他們會把自己心底的秘密毫無保留地告訴知心姐姐。這些秘密,除了知心姐姐,很多孩子從未對第二個人說過。比如:“我的爸爸非常愛喝酒,差不多每天晚上下班都要跟同事喝酒,最早回家要21:00,晚的話就要23:00,我希望爸爸不要喝那麼多酒……”“父母總是動不動就打我,很多次我被踢得流血,我十分傷心,覺得自己並沒有犯什麼錯,可他們總是說我活該,我不知道這是為什麼。”“我不喜歡彈鋼琴,可媽媽不同意,甚至還不理我。我該怎麼辦?”“我們班有個同學,學習很好,但是對人很冷漠,不管同學們朝他借什麼東西,他都不肯借,而且,什麼事情都得按照他說的去做。請問怎麼才能改變他呢?”可能在成年人看來,這些煩惱都是些無足輕重的瑣碎的小事,但是對孩子來說,解決煩惱至關重要。很多孩子解決煩惱的途徑隻有一條,就是穿越父母、老師和身邊的朋友,向著遠方的一份報紙、他們信賴的知心姐姐發出求助信號。我們深知這種信任的份量!所以,回應這些信號,解答孩子們的困惑,幫助他們解除煩惱,維護他們的合法權益,是《中國少年報》編輯、記者的職責所在,同時也是我們獲得成就感和幸福感的來源所在。為什麼這麼說呢?

回到筆者要講的故事。也是一封來信,來自包頭一所小學。信是這麼寫的:“知心姐姐,如果您來到我們學校,不巧又正趕上刮風,您一定會看到一場‘沙塵暴’。這是因為我們的操場是沙土操場,上面鋪了一層厚厚的白灰和黑炭屑。隻要一刮風,操場就灰塵滿天飛,沙土滿地跑,就像‘沙塵暴’一樣。我們一去操場,個個都變成‘灰太狼’。上體育課跑步,沙塵嗆得我們不停地咳嗽﹔我們最怕跳繩了,粗粗的麻繩在地上一抽,操場上的沙土就被揚起來,很多同學的眼睛都發炎了﹔家長也抱怨,因為每天都要給我們換衣服……所以,我們最大的願望,就是有一個沒有沙土的操場!”

生活在北京,我們很少有機會見識什麼是沙土操場。我們派出記者到學校去調查採訪,親眼看見沙土操場的“沙塵暴”,記者被震撼了。寫信的孩子告訴記者,他們在報紙上看到別的小朋友把煩惱告訴知心姐姐,也把自己最煩心的事寫信告訴了知心姐姐。調查結束后,《中國少年報》以“操場何時不飛沙?”為題,刊登了包鋼七小孩子們的來信,同時刊登了記者的調查報道。隨后,我們以編輯部的名義,給內蒙古自治區教育廳、包頭市教育局、包頭昆區教育局分別寫了一封信,呼吁教育部門想辦法解決孩子們反映的問題。信件寄出后,我們想,如果沒有回復,我們就發動募捐,為包鋼七小的孩子捐建一個塑膠操場。當然,我們收到了內蒙古自治區教育廳的回復,承諾解決問題。更令我們欣喜的是,包鋼七小操場問題的解決,推進了包頭市昆區中小學的沙土操場改造。2012年,包頭市昆區中小學所有的沙土操場都建成了塑膠操場。

當然,最開心的是包鋼七小的孩子們,他們說:“看著操場一天天在變化,同學們興奮地議論著,盼望著。每天,大家遠遠地觀望著正在施工的操場,沒有人進去搞‘破壞’。10月8日,我們的新操場終於竣工啦!綠綠的‘草地’、紅紅的跑道、白白的跑道線,跟電視上劉翔比賽用的場地一模一樣。同學們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紛紛沖到操場上打滾。這一刻,我們喜悅的心情,真的難以用語言來形容。”

看著包鋼七小新操場的照片,讀著孩子們再次寫來的信,我們有一種深深的幸福感和成就感,其實我們應該感謝寫信給我們的孩子,沒有他們的來信,我們不可能做成這樣的事。或許,這就是我們堅守在這個崗位的原因所在。

說了這麼多,只是想告訴大家,如果你有機會來到《中國少年報》,你會發現,在編輯部電腦中穿梭忙碌的信息流中,每天都在發生著世界上最美妙的事情——訴說和傾聽。孩子們在訴說,我們在傾聽!在訴說和傾聽的互動中,我們踐行著“為孩子說話,讓孩子說話,說孩子話”的辦報方針,陪伴著一代又一代孩子成長﹔而一代又一代孩子,一如既往地信任著我們,並賦予《中國少年報》永遠年輕的能量!

(作者系《中國少年報》主編)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