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青年記者》>>2015年6月上
人民網>>傳媒>>正文

李學梅:不倦的“奔跑者”

高  健

2015年07月27日13:54  來源:青年記者  手機看新聞

最近有一檔電視娛樂節目特別火,叫《奔跑吧兄弟》,一群明星在鏡頭前奔跑,完成節目組交給的各種奇葩任務。其實,真正的“Running man”面對的不是游戲關卡,而是交加的風雪,恐怖的惡疾,還有不可預知的危險。他們用智慧、勇氣、情懷通過一個又一個關卡,獲得一個又一個信息,組成一篇又一篇鮮活的文字。

這些“奔跑者”,被稱為“記者”﹔他們筆下的文字,被叫做“新聞”。北京日報社會新聞部,就有這樣一群“奔跑者”,李學梅,是他們的“隊長”。

一個人

熟悉李學梅的人都知道,她走路快、語速快、寫稿快,這與她常年參與應急報道有很大關系。

25年前,李學梅進入北京日報社,成為一名記者。當時,這個瘦小的姑娘膽子並不大,剛開始負責醫療衛生報道時,燒傷患者的傷處,曾把她嚇得從病房中奪路而逃,踢翻了病床邊的痰盂。但李學梅深愛著自己的職業,這種熱愛可以戰勝恐懼。

2003年春天,“非典”突然襲擊了北京城,一夜之間,平時人來人往的長安街變得格外清靜,空氣中彌漫著嗆人的消毒水的味道。當大多數人談“非”色變的時候,李學梅奔跑向前。她知道,作為一名跑衛生口的記者,向公眾及時傳遞疫情的變化、科學防護的方法,是黨報記者的責任。她馬不停蹄,採訪剛剛搶救完病人的醫護人員和剛剛轉運完患者的急救中心司機。回到報社后,她顧不上吃晚飯,連夜創作出通訊《非常考驗下的非常戰士》。

文章發表后,被京城多家媒體轉載,受到了北京市領導的高度評價,也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反響,各行各業紛紛捐款捐物,向醫務人員致敬。“非常戰士”一詞,從此也成為特殊時期醫務人員的代名詞而被載入史冊。

在北京“非典”疫情上升較快的那段日子裡,到醫院採訪成了一件危險的事。

當時,為了保護一線記者的安全,報社特地允許記者通過電話、傳真、郵件採訪。但李學梅堅持到現場採訪。那時的地壇醫院,專門收治重症“非典”病人。“我要進去看看!”“非典”重症病房外的李學梅請求護士長,她不再是那個見著燒傷病人扭臉就跑的小記者。“裡面全是氣管切開的病人,傳染性特別強,太危險了!”護士長勸李學梅。“來都來了,怎麼也得見見重症病房的病人和醫生護士,我是記者,隻有到了現場,寫出來的報道才真實可信啊。”李學梅的臉上沒有一絲恐懼。護士長拗不過她,讓她戴上兩個24層紗的超厚口罩,穿上三層防護服,再戴上好幾層橡膠手套,防護服的袖子要塞在手套裡面,還要戴上兩層罩得住耳朵的帽子,最后又套上三層鞋套。就這樣護士長還不放心,又在李學梅的眼鏡外扣了個寬大的護目鏡。全副武裝后的李學梅被包得像個“粽子”,喘氣都困難。她揣著用塑料袋裹得嚴嚴實實的數碼相機進入重症病房,最近時距離氣管切開的危重病人隻有不到一米。她目睹了年輕護士不顧被患者噴得滿身污物實施搶救的場景﹔她透過被霧氣籠罩的護目鏡,體驗著護士們穿著厚重的隔離服,像魚一樣大口呼吸的感覺﹔她記錄下個子不高的小護士奮力推著沉重的氧氣瓶出入病房的細節﹔她拍攝下護士細心地為重症病人拍背、翻身、清洗口腔的感人一幕。

這些細節,被她寫進通訊《零距離感受非常戰士》中,刊登在2003年5月12日護士節那一天的北京日報上。“這些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護理,對於全副武裝的SARS病區的護士來說,卻要付出幾倍的努力﹔而對於處在孤獨和恐懼中的SARS病人來說,卻從中收獲著幾倍的希望。”李學梅在文中寫道。這種希望也通過文字,傳遞給城市中那些焦慮恐慌的人們。

李學梅的敬業精神也贏得了“非典”病區醫護人員的稱贊,這些“非常戰士”也回敬了李學梅一個特別的稱呼:“首都新聞戰線上的非常戰士”。

女人總是細膩的。

李學梅在另一家“非典”定點醫院佑安醫院採訪時,偶然聽護士說起感染科主任吳昊:“吳大夫已經一個多月沒回家了,孩子馬上要考大學,挺不容易的。”李學梅心頭一酸。她想起了自己4歲的兒子。“非典”報道一開始,李學梅就住在了報社,也已經很久沒有見到兒子了,吳昊對孩子的牽挂,李學梅感同身受。

她找到了吳昊的女兒吳悠,看到了孩子寫給爸爸的一封信: “老爸,以前您也是忙多閑少,從沒有固定的節假日,早出晚歸、食無定時已是家常便飯。記得我剛考上師大附中時,您承諾要領全家外出旅游好好休息幾天。可是六年過去了,我已經要高考了,您的這個承諾還未實現……”讀著吳悠的信,李學梅的眼圈紅了,她連夜寫出報道《爸爸,我等您回來兌現承諾》,在北京日報一版全文刊登吳悠寫給爸爸的信——她想給這位奮戰在抗非一線的白衣天使一個驚喜。這封信發表后,感動了無數讀者。

兩個多月的時間,李學梅一天也沒有休息,奔跑在北京十幾家“非典”定點醫院之間,採寫了17萬字的稿件,用文字傳遞信心與感動。這些來自一線的報道,獲得了中國新聞獎、北京新聞獎,李學梅也被評為首都新聞界惟一一名“全國抗擊‘非典’優秀共產黨員”。

榮譽固然可貴,但李學梅很少提起,在她眼裡,見証抗擊“非典”的過程,是她的責任。因為對一名新聞記者而言,當大事來臨的時候,她在奔跑,她在現場,這才是最值得驕傲的。

2004年正月十五深夜,北京密雲彩虹橋發生踩踏事件,李學梅在現場﹔北京醫院幼兒園發生傷害幼兒案件,李學梅在現場﹔2009年,“甲流”流行,李學梅在現場﹔2010年,北京醫療隊援助非洲幾內亞,李學梅在現場……

作為職業“奔跑者”,在新聞的召喚下,李學梅滿懷激情地奔跑在新聞一線。

兩個人

2007年,業績突出的李學梅通過競聘成為北京日報科教衛部主任,開始帶領年輕記者一起奔跑。自己跑得再快,也只是一個優秀記者﹔讓年輕記者跟上自己的速度,才是一名好“隊長”。

方芳,是接棒李學梅負責衛生領域報道的記者。“學梅姐一直在幫我,使我能跟上她的速度。我從她身上學習到了很多東西,包括對衛生領域的了解、新聞線索的尋找、新聞價值的判斷等,她都給予了我許多具體的幫助。”方芳說。

2010年,北京市新醫改方案出台,李學梅帶著方芳漂亮地完成了解讀工作,受到主管市領導的高度贊揚。

醫患關系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都是熱門話題。2011年9月,同仁醫院醫生徐文被一名患者砍傷。短短幾天,事件持續發酵,社會上議論紛紛。面對輿論熱點,黨報不能失聲。李學梅正在思考如何對此事進行報道時,時任北京日報社社長梅寧華的一番話,讓她茅塞頓開:“醫患雙方的矛盾,在於雙方信息不對稱,不了解導致不理解,記者應該去醫院蹲點看看,告訴讀者,醫護人員的一天到底是怎樣的。”留給方芳採訪和寫作的時間隻有不到3天,她壓力很大。李學梅選擇和她共同承擔。採訪前一天,兩人一起討論至深夜,確定採訪內容和採訪對象。

第二天清晨5點多,當方芳趕到同仁醫院時,她看到李學梅比她來得還早,已在連接醫院東西兩個院區的過街天橋上開始暗訪倒號的黃牛了。

《同仁一日》的開篇是這樣的:

“9月27日清晨6時許,我們站在崇文門路口北連接著同仁醫院東西兩個院區的過街天橋上。

……

門前車水馬龍,門口人頭攢動。同仁醫院的一天,就這樣開始了。”

採訪中,李學梅不再是主任,而是一名老記者。她與方芳分工合作,挂號處、門診、病房、急診、保衛處全都跑遍了,最后還換上隔離服進入手術室,體驗一般人看不到的忙碌和壓力。一分鐘繳費處的工作人員要處理多少單據、一天下來手術室要做多少台白內障手術、一頓飯食堂要用掉多少斤的米和面……一個又一個細節,被記錄在採訪本上。

“這些生動的細節,讓同仁醫院的高負荷運轉、醫護人員所面臨的巨大壓力躍然紙上,令人信服。”方芳說。

深夜採訪結束后,兩人顧不上休息,連續作戰,快速成稿。經反復修改、補充採訪,最終定稿的《同仁一日》將近4000字,用白描手法還原了醫護人員的生存現狀。十余個小時的時間跨度,採訪的人物多達數十個,這樣的飽和式採訪讓方芳覺得很累,但她真切地感受到了自己的提高。《同仁一日》發表后,在社會上反響強烈,也受到中宣部主要領導的表揚,被稱為“走轉改”的精品力作,並獲得中國新聞獎。

方芳的吃苦耐勞、虛心好學,也讓李學梅欣喜。她覺得方芳有成為一個好記者的潛質,對她的培養應該從過去的“手把手”,變成給她搭建一個更大的平台。李學梅向報社建議為方芳開專欄,得到報社領導的全力支持。2013年,《方芳看急診》專欄出現在北京日報一版。這不再是簡單的一天體驗,而是為期3個月的挂職蹲點。

為了這個專欄,方芳以朝陽醫院急診科主任助理的身份,和醫生護士一起上白班、值夜班,記錄下急診室中一個個真實的故事,每篇稿件都抓住了醫改過程中出現的一些普遍問題,並配上記者短評,寫下新聞人的思考。“這個欄目讓我找回了入職時的激情和記者的本色。”方芳自豪地說。憑借這個欄目,方芳再次贏得中國新聞獎。

成功的經驗是可以復制的。

隨后,“劉冕跑地鐵”“東亮盯治污”“小童走社區”……跟著李學梅奔跑的年輕記者,在北京日報上開出了一個又一個精彩的專欄。“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年輕記者由衷地感謝他們的“學梅姐”。

十八個人

社會新聞部是目前北京日報編輯部裡人數最多、發稿量最大的一個採訪部,18個人的團隊,全年發稿量近5000條。這個部門承載著編輯部最多的採訪領域和戰線,這裡的記者總是腳步匆匆又總是笑聲不斷、充滿活力。2011年,李學梅成為這隊“奔跑者”的“隊長”。4年來,大家一起跑步前進,隻有加入者,沒有掉隊者。

作為“隊長”,李學梅總能發現隊員的優點,把合適的人放在合適的位置﹔她又總是無私地幫助隊員,鼓勵他們,把整個團隊整合成具有超強戰斗力的“戰隊”,打贏一場又一場“戰役”。

2012年7月21日,北京遭遇60年一遇的特大暴雨。當天下午,記者劉歡被李學梅緊急派往市應急辦。“當時我絕對是‘小宇宙’爆發了。”這位體重隻有80多斤的女記者現在都搞不清自己怎會有那麼大的勇氣,沖進暴雨中,徒步趕到市政府。當天夜裡,又奔赴積水重災區——復興門橋和會城門橋採訪,全身被澆得濕透,一路蹚著沒過膝蓋的積水,翻過隔離護欄,採訪搶險人員……回到報社,她臉上寫滿疲憊,但眼裡閃爍著興奮。李學梅欣慰地笑了,她似乎看到了自己當年的影子。

和劉歡不同,記者王東亮是標准的東北大漢,面龐黝黑,身材魁梧。每次發生地震等突發自然災害,他總是第一個報名,第一批趕赴災區。

汶川、玉樹、蘆山……自2008年以來的每一個地震災區,都留下了王東亮的足跡。災區條件艱苦,給採訪帶來了很大的難度。據一位曾經和王東亮一起到蘆山縣採訪的記者說,當時每個記者都要為吃飯和交通發愁,還要為夜間住宿和尋找網絡傳稿而四處奔波。在採訪生命線210省道蘆山至寶興段搶通過程中,王東亮和同事徒步數十公裡,前行到距寶興縣靈關鎮幾公裡的塌方處,其間,想盡了各種辦法,最后“混”上水務部門的沖鋒舟,才趕在道路搶通前到達採訪地點。而在採訪震區災民時,王東亮收起了“漢子”的一面,他總是先安撫對方,但又不過分煽情,盡量營造出平和的採訪氛圍。因此,他的災區報道都散發出一種人文情懷和“向前看”的正能量。

地動山搖、給養不足,災區採訪的艱苦王東亮總是輕描淡寫,“這都是記者應該承受的。”讓他記憶深刻的,是“隊長”的關心。

玉樹地震發生時,王東亮的女兒才兩歲,妻子剛剛做完手術,他並未向李學梅說起這些,但細心的“隊長”還是發現了。王東亮趕赴災區的第二天,李學梅就來到他家探望。王東亮在災區時,每天都能接到李學梅的電話。“學梅姐的電話就像強心針,讓我每天都充滿能量。”王東亮說。

“社會新聞部的記者,應該承擔起社會觀察家的職責。”李學梅跟她的隊員說,在她的鼓勵下,《城市觀察》《這事靠譜兒嗎》等欄目中的一篇篇報道,針砭時弊、及時辟謠,彰顯了黨報的責任。

負責教育報道的記者賈曉燕總在中小學校園“出沒”,特別是早晚放學高峰,她混在接孩子的家長中,與家長聊天,了解家長們關心的教育話題,細心的觀察變成了一篇篇優秀的報道:《凌晨2點排隊報不上公辦幼兒園》《小學劃片成了“糊涂賬”》《誰奪走了學生的課間》……

記者童曙泉在參加一個“綠色生活好市民”評選活動時,發現參會人員停車沒有熄火,他以此為題寫出了一針見血的報道——《參加“藍天”會停車竟然不熄火》,引起強烈反響。

對於新入職的記者,李學梅更是手把手地教,絕不讓一個人掉隊。

2013年以來,霧霾是熱度最高的話題。北京市政府發布《北京市2013∼2017年清潔空氣行動計劃重點任務分解》,洋洋洒洒三萬字,涉及84項任務。報社要求社會新聞部在3天內做兩個整版的解讀文章,而跑環保的記者駱倩雯入職不足3年,接口也隻有幾個月,壓力可想而知。

李學梅帶著她通讀文件,反復琢磨,按照北京最主要的四個污染源拆分材料,請專家分別點評,晚上又帶著駱倩雯一起上夜班盯版……

幾年間,李學梅帶領團隊,策劃制作了《勞動改變中國》《2012?北京腳步》《清明祭掃出行指南》《加油!高考生》《城市應急指南》《全城行動 清潔空氣》《致敬,北京人物》等十余個高質量的特刊。在特刊的制作中,她求特求新,追求完美,成為黨報在新媒體時代視覺創新的一個“突圍點”。2013年的《鋒尚》特刊獲得北京新聞獎特別策劃獎。

2010年4月,李學梅在支部中啟動創建“黨員先鋒崗”活動,所有黨員、預備黨員、入黨積極分子都簽署了崗位承諾書,鄭重承諾:做24小時記者,遇到突發事件,接受調遣,不推諉,保証完成任務。部門還為每名黨員制作了一面精致的“先鋒崗”桌牌,上面有黨徽,並鐫刻著每個黨員的名字,時刻提醒大家不忘承諾,在平凡的崗位上創先爭優。

25年來,“全國勞動模范”、“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北京市五四青年獎章”、“北京市優秀新聞工作者”“北京市三八紅旗手”……李學梅獲得了多個榮譽。近年來,“全國三八紅旗集體”、“北京市優秀基層黨建工作創新項目”、“首都環境保護先進集體”……李學梅率領的這隊“奔跑者”也獲得了很多榮譽。在李學梅的心中,后者遠比前者要重得多。

如今,李學梅懷著初入行時的激情和理想,在新聞的道路上奮力奔跑著。她不是一個人,她的身后,跟隨著一隊“奔跑者”。

李學梅:北京日報編委、社會新聞部主任。從事新聞工作25年,作品多次獲得中國新聞獎、北京新聞獎,個人曾榮獲全國抗擊“非典”優秀共產黨員、北京市三八紅旗手、北京市優秀新聞工作者、北京市五四青年獎章、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勞模等榮譽。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