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作再大、腿踢得再高,典獄長也要保持住自己的這份優雅,就是可惜了這一套套緊身西服。
動作再大、腿踢得再高,典獄長也要保持住自己的這份優雅,就是可惜了這一套套緊身西服。
從小就習武,沒想到拿了冠軍后卻要做個默默無聞的武替,最初的那段時間張晉有點想不開。
從小就習武,沒想到拿了冠軍后卻要做個默默無聞的武替,最初的那段時間張晉有點想不開。
雖然說早年的那些古裝劇拍得沒有成就感,但能遇到蔡少芬應該是張晉最大的收獲。
就像張晉說的結婚后更大的壓力是來自外界的。
如果有機會,張晉說會為了角色把自己練得更壯一些的。
王家衛
從他的墨鏡來說,他是一個跟普通人的視角不一樣的導演。以他看准張晉能演馬三,已經是視角非常不一樣了。之前沒有人可以想象我能演馬三,就他可以看得到。所以他是視角獨特的一個導演。
李安
李安是一個外表和藹內心狂熱的野人,外表跟他的內心反差很大。我不知道李安導演還記不記得我,如果你有機會採訪他,可以問一下他,曾經在《臥虎藏龍》裡面替章子怡的那個小男孩,現在做演員了。問他記不記得,要是記得的話,希望下次他有戲還找我。
甄子丹是很有天分的一個動作演員。
吳京算是我同輩的,我很欣賞的一個同行。我從小時候就認識他了,他也拍了很多的電影,我也很欣賞。
《殺破狼2》中的反派典獄長讓張晉迎來了《一代宗師》后的第二個人氣飛漲期。作為新一代動作明星的代表人物,和甄子丹、吳京等人不同,張晉的起步是從做幕后、替身演員開始的。翻看張晉的履歷,在武術專業上不輸給任何人:9歲開始習武,11歲進了四川少年武術隊,先后取得全國武術比賽陳氏太極拳和太極劍冠軍,槍術、劍術冠軍,八卦掌、醉劍、對練亞軍,還在第七、八屆全國運動會上獲得金牌和銀牌。1998年張晉正式退役后,加入了袁和平的“袁家班”做武術指導,並在袁和平的帶領下進入《臥虎藏龍》劇組,給楊紫瓊、章子怡做替身。
張晉原本的目標就是成為一名演員,但他從幕后走到幕前的一段路卻並不平坦,除了在一些古裝電視劇中出演存在感不強的小角色外,還要不時面對沒有工作沒有經濟來源的危機。在《一代宗師》之前,大家對他的稱呼不外乎“蔡少芬老公”,《一代宗師》一飛沖天后,張晉接連出演了《澳門風雲》《黃飛鴻之英雄有夢》等影片。
而讓張晉在大眾層面真正打開影響力的作品則是《殺破狼2》,片中外形優雅又目露凶光的典獄長收獲了大批女性粉絲。結尾的大戰中,張晉全程西裝革履的武打場景,引得無數女觀眾大贊“張晉穿西裝打架好帥啊”,男觀眾其實想問的是:“打架穿西裝費勁兒不?”“肯定有影響。”張晉說,“抬手起腳要多用三分之一的力氣,比穿運動褲累好多。”據悉為了打得更舒服,服裝師也想過辦法,比如把西裝的腋下和褲襠的部分換上深色的彈力布,但鏡頭掃過去立刻就穿幫了,隻好作罷。所以,張晉看上去在鏡頭裡那麼帥,但是“西裝真的扯爛過好多……”於是,我們這次的專訪就從西裝開始說起。
穿西裝打架
抬手都累,光看服裝師縫衣服了
新京報:你是怎麼穿著西服打了那麼久,頭發還不亂的?
張晉:頭發是用了特制的水溶膠水,洗頭的時候也挺麻煩。但因為這個角色是需要保持儀態的,不管在任何情況下,他都想要保持自己一貫的風格,所以頭發不能亂。還有我們在設定西裝的時候,不是那種大的西裝,是很貼身的,比我現在穿的這個西裝還要貼身,要想抬起手來都很困難。
新京報:穿那麼貼身的西服拍打戲,會不會行動很不方便?
張晉:會,所以有好幾套,因為經常會繃破了、撕破了,就看服裝老師在那裡一直不停地縫褲子、縫衣服了。打的時候,要是穿那個西服的話,只是抬個(因為太緊)都可能要多用三分之一的力氣,挺累的。
新京報:但片中你穿著西裝的打戲真的是很帥啊。
張晉:你看片中他有時候會整一下領帶,扯一下衣服,這都不是為了去耍帥,是他覺得不能亂了自己的儀態,他所有打的動作要優雅。然后他會抽一口煙,喝一口威士忌,我也是拍《殺破狼2》的時候才開始學喝威士忌的。
新京報:這個人物本身的身世背景也比較復雜,除了打戲,還有挺多內心戲的?
張晉:如果跟武打相比的話,我更注重內心戲。從最開始做演員我就是這麼認為的。我剛開始入行的時候才20多歲,我的力量爆發肯定比現在都好,但是如果理解不了演戲的話,怎麼打都沒用,所以我總是把演放在最前面。
替身那些年
打得再好看見臉了,再來一次
新京報:早年你做章子怡、楊紫瓊武替的時候,需要什麼樣的特殊表演技巧嗎?
張晉:替身除了臉部不用表演,肢體都要演。做男的替身還好,做女的替身要女性化一點,那時候我比較消瘦,比現在瘦很多。但是動作的幅度有時候又比較男性化,這點是要特別注意的。此外,最大的難度在於你既要打得好,又不能讓鏡頭看到臉,有時候要轉身,有時候要搖頭,有時候要擋劍,但是做這些動作的時候都必須避開鏡頭,你永遠不能在鏡頭面前看到自己的臉。你打得再好看到臉了,對不起,再來一次。
新京報:《臥虎藏龍》裡你同時給她倆當替身,碰到一場戲中兩個人都有打戲怎麼辦?
張晉:鏢局那一場戲就是她倆對打。玉嬌龍從頭到尾用的是青冥劍,但是楊紫瓊那邊換了很多種兵器,有雙鉤、槍、鞭、雙刀。我最擅長的是劍術,這方面是沒有問題的。但楊紫瓊不停地換不同兵器,到后來我發現,我是上午替子怡跟女替身打,下午換了楊紫瓊的衣服,跟子怡的替身打。
新京報:做替身演員的時候,會不會覺得我當時是因為想做一名功夫演員,或者是想做演員來的,但是現在要做替身,心裡會有那種小波動嗎?
張晉:會有。剛開始有特別強烈的波動,覺得自己已經是武術冠軍了,卻在做替身。我覺得我的身手是沒有問題的,我的形象應該也還可以,起碼不丑,演戲上我覺得好多人還沒有我演得好。心裡面會這樣想,會覺得不平衡,所以我會想,如果這場戲我來演,會怎麼演。雖然是一個替身,有時候回到房間對著洗手間我也會自己練習一下。
做替身的那段時間最大的一個好處就是,可以學習那些演員怎麼演戲,畢竟我沒有上過專業的表演課。拍《臥虎藏龍》的時候,我有時候故意跑去問李安,電影跟電視有什麼區別。他會很耐心地回答我,在電影學院可是見不到李安的,他也不會回答你這些問題。所以我並沒有把做替身的那段時間當做是一種浪費,反而是一種學習。
新京報:當時是覺得,有一天一定會有個機會擺在你面前嗎?
張晉:其實沒有人敢說,總有一天我會怎麼怎麼樣。我那時候就是在想,既然我進了這個圈子,沒有機會直接去做演員,那我就從現階段的狀態開始。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跟我一起入行的一些武行,他們會比較懶,我現在有時候拍戲會碰到他們,他們還是武行。我跟他們也是很好的朋友,但你會覺得,其實沒什麼事的時候,他們就去睡覺,但我不想做這樣的人。我也不敢說總有一天我會出人頭地,或者是做到演員。我只是覺得,為什麼要浪費(那一段時間)呢?
也曾灰心過
拍古裝劇沒成就感但生活總要繼續
新京報:后來你進了袁和平的團隊,學到了些什麼?
張晉:袁和平拍動作戲是非常棒的。最厲害的是他本來對武學上的動作就有很豐富的經驗,但仍會吸取很多人的意見和長處,這是一個指揮者的風范。他不會鑽在自己的世界裡,如果哪個點是好的,他可以馬上加進去。他是用一個導演的眼光出發,而不僅僅是一個武術指導。
新京報:最開始袁和平找你時,最欣賞你的哪一方面?
張晉:記得拍《小李飛刀》時,我是做焦恩俊的替身,他(袁和平)隻來拍了兩次,就記住我了。第二次他走之前跟我說,八月份要拍《臥虎藏龍》你跟我過去。拍完《臥虎藏龍》后,我就想做演員了,不想再做幕后了。
新京報:《一代宗師》之前大家對你的印象,大部分都是古裝電視劇,那些角色對你來講能帶來成就感嗎?還是說這就是你能呆在這個圈子裡的一種方式?
張晉:我覺得是在堅持。那時候拍的戲,知道的人不多。最多就是知道《水月洞天》,我跟我太太認識的那部戲,但是之后的戲,大家都不熟悉,甚至有些根本就沒播,真的沒什麼成就感。但是我演的時候,是盡全力的。要不然去面試王家衛的時候,面試完他就不會再叫我去了。
新京報:但是在《一代宗師》之前,你從來沒有懷疑過自己適不適合這一行嗎?
張晉:基本上沒有,但是也灰心過,就是在沒戲拍的時候會想我該怎麼繼續,這是個很現實的問題。別說理想,連生活都不好過了,不拍戲就沒有經濟收入。但是我總覺得,所有合作過的導演都沒有說我不行,他們都說我可以。但是,好多時候他們說了不算,是老板說了算,就是沒有老板覺得我可以。你也看得出我不是那種很會社交的人。
新京報:你以前連威士忌都不喝的。
張晉:我現在喝威士忌也改變不了自己的性格。在這一行,除了努力,很多要靠人際關系,這是不可否認的。我現在會稍微好一點,那個時候更內向,與人交往更少。不知道怎麼生存,完全是靠合作過的、認識的導演,他們覺得這個小孩還不錯,不是說因為我給他塞錢,或者我請他吃飯。
剛結婚時
外界給的壓力讓我不舒服
新京報:搜你的名字,后面會出現一個詞條——“買不起機票”。這個段子是真的嗎?
張晉:是真的,那個時候她(蔡少芬)在新疆拍《七劍下天山》,她過生日的時候,我在重慶。那個時候我心情特別郁悶,好像有挺長一段時間沒工作了,沒工作就沒錢,也沒打算在她生日的時候去看她,結果就造成了這個效果。Ada(蔡少芬)真的對我很好,我倆2005、2006年談戀愛的時候,她知名度很高的,我去跑劇組送資料,她就在劇組的樓下等我,什麼都願意陪我。
新京報:在你倆的關系中,你的壓力是那一段時間大,還是結婚后壓力大?
張晉:我覺得是結了婚以后,結婚后,是外界給的壓力了。當時公開了后,第二天就有很多人詆毀,第三天就有很多人拆,第四天開始把我說得一無是處。這不會光影響心情,還會把我的努力也否定掉,所有的努力全部被忽略掉,所有的新聞話題全是關於我跟她之間的比較,或者是被貼上“女尊男卑”的標簽。你拍什麼戲沒人管你,其實我也在拍戲,從來就沒有人寫我拍戲的事,寫的都是我沒工作、吃軟飯,那種壓力讓我不舒服。
我是乖乖仔
誰規定練武的人都說話聲大、橫著走
新京報:你以前練武主攻哪一門?
張晉:有劍術、有太極拳,我的性格比較安靜,所以選擇的項目可能也是比較斯文一點的。
新京報:吳京說他小時候經常打架,我想你小時候應該比他文靜一點吧?
張晉:我是個乖乖型的人。其實我的性格也不太像練武術的,也不像娛樂圈的人。但是我覺得誰也沒有規定練武術的一出來說話就很大聲,走路都橫著走。
我覺得這也是一件好事,可以去塑造另外一種風格,如果有一部戲要我去練大刀,那我肯定會把身體練得很壯。我總是想在戲裡面為了角色服務,而不是說,這個角色要為我服務。我覺得這才是最過癮的地方,要不然每一次都演自己,那差不多就不用再演了。
【那些年,那些人】
張藝謀
我那時候在《英雄》裡就拍了一場戲,再見到張藝謀是在《一代宗師》首映后,在后台我跟他握手,我說“張導您好,我是張晉”。然后他說“嗯”,我說“我是演馬三的”,他說“哦,馬三你好,但是我一直沒看出是你”。我對張導的印象是,他是一個比較內斂的人。
王晶
變換型的導演,他拍了非常多的電影,正經的也有,喜劇的也有。
鄭保瑞
他是比較瘋狂的,他喜歡讓演員做到極致,喜歡把演員逼到絕境。
托尼賈
是一個有喜劇天分的動作演員,他其實挺搞笑的,可能他還沒有被挖掘到喜劇的東西出來。我覺得他是挺搞笑的。(記者 劉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