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期付款學車,分期付款交房租,分期付款去旅游,甚至還有近日飽受詬病的分期付款做人流……互聯網分期付款的觸角已經伸向了消費生活中的每一個場景。從最初的大宗購物,到現在垂直細分的特定消費領域,互聯網分期付款不僅在市場上更加豐富,目標人群也從大學生群體擴大到農民工、白領人群。
相對於專注大學生市場的中小分期付款服務平台,BAT等電商巨頭在目睹了互聯網分期付款巨大市場后,也紛紛出手,立足自己的平台推出了一系列分期付款的產品和服務。依托本身就已擁有的品牌優勢和雄厚的資金實力,巨頭們的目標人群自然是他們忠實的“剁手黨”,這也使得分期付款市場的戰火愈燃愈烈。
分期付款包羅萬象
來自大連的蘇同學今年剛畢業,想找一份電子商務師的工作,於是報名參加了某互聯網人才培訓班,可是16800元的學費讓他有些負擔不起。“不好意思問父母要錢,就嘗試了分期付款交學費。”
他所說的分期付款服務,來自一家叫做學好貸的互聯網信用借貸服務平台,這家平台今年5月開始上線運行,主要為在校大學生或者剛剛步入職場的年輕人提供職業培訓的學費分期付款,目前僅限於互聯網行業的職業培訓。
“我們和一些互聯網人才培訓機構合作,借款人可以登錄平台申請借款,審核通過后申請就會顯示在平台上,由投資人來選擇是否提供借款及具體金額。”該平台創始人姜立斌介紹。
交學費,只是互聯網分期付款行業的一個分支,當下,越來越多的商家瞄准了分期付款的細分市場,推出了以各種特定消費場景為目標的借貸服務。學好貸隔壁的一家創業公司,專做房租分期付款,一款名叫“月付”的產品將於8月上線。租房人和房東或中介達成租賃意向后,即可向“月付”申請按月付房租,不再按照傳統“押一付三”的方式來支付。
去旅游,有途牛網的牛分期﹔學開車,有提供分期付款的捷分期﹔家裡裝修錢不夠,還有提供家裝費用全額分期的家分期……近日,廣州一家互聯網金融公司甚至與當地一些醫療機構合作,推出一款“安流寶”人流分期服務產品。盡管這一產品引發巨大爭議,但也從側面反映出互聯網分期付款的愈加細化。
易觀智庫分析師馬驍認為,“一攬子全包”的分期付款平台在去年出現了井噴式增長,但多為同質化競爭,在支付利息、優惠力度等方面都差不多,這給深耕細作的細分業務提供了市場。“未來隻要某個消費場景有比較大的資金需求,都有可能發展出新的分期付款形式。”
為何鐘情大學生?
大學生,是互聯網分期付款最初針對的用戶群體。他們收入有限,有分期付款需求﹔分布集中又相對固定,便於企業做好風控﹔他們是伴隨互聯網成長起來的一代,更樂意接受這種支付方式﹔更重要的是,我國擁有3000萬左右的在校大學生,這是一個誰都不會視而不見的龐大市場。
作為國內首批開展互聯網分期付款的公司之一,分期樂從2013年10月開始運行。幾個月后,大學生分期市場開始全面爆發。在此后一年多的時間裡,校園分期平台數量已達30多家,趣分期、信通袋、名校貸……這些名稱類似的平台,提供的也是類似的服務。“校園分期平台,多以平台連接P2P或者電商平台,從中賺取商品差價和債務利息差價,或者獲取平台服務管理費用。其針對的細分市場以及主要目標客戶群體相對統一。”中投顧問金融行業研究員霍肖樺表示。
經過幾番血雨腥風的淘汰和整合后,校園分期平台的戰局已初露端倪。從各平台公開的銷售數據來看,分期樂、趣分期、愛學貸已佔據當前的校園分期市場。這三家公司均宣布月銷售額已突破億元大關:分期樂單月交易量達6億元﹔趣分期單月平台流水已超過3億元﹔愛學貸月均銷售額則在2億元左右。
除了中小分期付款平台,互聯網巨頭對這塊市場也虎視眈眈,它們的潛在服務對象就是自己的客戶——忙著在網上淘貨的“剁手黨”。去年2月,京東推出京東白條,消費者在京東購物即可申請最高1.5萬元的個人貸款支付,9月推出校園白條,今年4月又推出針對旅游和租房的白條服務。阿裡也馬上跟進,去年6月推出天貓分期購,達到資質的消費者在天貓購物可選擇分期付款,12月推出類似信用卡的“花唄”服務,今年4月又推出“借唄”,可以在支付寶上貸款。
面對巨頭們在個人消費信貸上的大手筆布局,大學生分期平台也有自己獨特的優勢。分期樂的負責人表示,在細分的市場上,他們起步早,提供的產品和服務會更加精准。今年7月,分期樂迎來了第一批大學生用戶的畢業,“這些沉澱下來的優質用戶,接下來要面臨的租房、買車、結婚等一系列事情可能都需要分期。”校園分期從他們的學生時代就開始介入,培養了他們分期付款的消費習慣,真正圖謀的卻是他們進入社會后的幾十年。
提前消費時代到來
精打細算、努力存錢,曾是中國消費者的共性。但互聯網分期付款的飛速發展表明,提前消費、信用消費的時代已經到來,中國年輕人的消費觀念正在與西方國家接軌。
2014年,我國互聯網消費金融市場交易規模達到96.9億元人民幣,環比增長112.5%,預計到2017年,市場交易規模將突破1000億元人民幣。即便如此,目前我國消費性貸款余額的佔比也隻有20%左右,遠低於歐美發達國家的50%。正是這樣的差距,讓互聯網巨頭們看到分期付款的巨大潛力。
而隨著央行等10部委發布《關於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既涉及P2P,又屬於互聯網消費金融業務的互聯網分期付款行業迎來重大利好。
“BAT巨頭將建立起互聯網金融的全產業鏈,分期付款只是其中一項業務,垂直細分的產品和服務將越來越多,針對特定人群的分期平台也會佔據一定市場。”馬驍預測。(記者 袁雲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