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月收入超過多少,你願意當全職太太?”最近,一則網帖引發熱議,關於全職太太的話題再次席卷網絡。時代已變,全職太太這個舊詞有何新解?
全職“煮婦”門檻有多高
這則引發爭議的網帖,題為“老公月收入超過多少,你願意當全職太太?”發帖人是廣東網友“一生守望”,她說自己聽到同事辭職的消息非常驚訝:“去年她才升職,辭職是因為老公不想讓她干那工作。”“一生守望”還做了一番數據調查,30.72%的網友認為隻要老公賺錢夠多,就可以做全職家庭“煮婦”。而這個賺錢夠多的標准,則在月收入1.5萬元到3萬元之間。“一生守望”統計的多是廣東網友,那其他城市的網友呢?
北京和上海,一北一南,成為中國一線城市的風向標,估計也是全職太太門檻最高的地方。北京網友“機靈小不懂”算道:一家三口,以每天花費500元計,存夠50年的存款,差不多要有900萬元的存款,才能在家安心做全職太太。這一數字遭到上海網友“Stephaniell”的質疑,她覺得區區900萬元,根本不足以圓女孩們的全職太太夢。
在二線城市武漢,700多名已婚女性中的多數說,最重要的前提是有房無房貸,而且對老公收入的心理價位是年薪20萬元,這只是起步價。
900萬元存款,有房無房貸,年薪起步價20萬元……女網友們開出的價碼與現實差距明顯,難道是她們不食人間煙火?
不完全是!因為全職太太面臨的人生風險真不小。在“一生守望”發起的調查中,有69.28%的網友認為,做不做全職太太跟老公的收入沒什麼關系,最擔心的是與社會脫節。婚姻問題專家林欣惠認為, 全職太太經濟上對丈夫的“依附性”,容易產生自卑感﹔缺少豐富的、深層次的人際交往,還可能產生交往障礙。
有網友稱:“全職太太也是一份職業,辦公地點在家,老板是配偶,主業就是取悅老板。職場再艱辛,總歸會給你機會,讓你成長。但對全職太太來說,離婚,就是失去飯碗,年已不輕,貌已不美,再尋找另一個飯碗,談何容易?就算離婚,你該如何理直氣壯地對法院說,他該給我錢?”法律保障不足,也給全職太太這份“工作”帶來風險。再加上幾千年的封建文化導致中國男性從內心普遍輕視女性的家務勞動奉獻,難怪多數女性對全職太太“想說愛你不容易”。
互聯網打造“超級女性”
人們有一種誤區,認為隻有出來工作,每天朝九晚五上班才是職業女性。但在互聯網時代,如果你依然把全職太太理解為“無工作無收入”的“兩無”人員,那麼真是out了。當下,全職太太可是隱忍度好、責任感強、自律性高、辛苦度大的一項“高級職稱”。同時這個名號裡,也包含了悠閑、精致、品位和檔次等諸多美好內涵。
淘寶、炒股、理財、軟件設計、翻譯、電話客服等SOHO工作方式,讓很多全職太太可以兼顧事業與家庭的平衡。溫州全職媽媽鄭麗群在淘寶開店賣溫州特產,7年做到淘寶“五皇冠”,年銷售上百萬元。她說,如果沒有電子商務,自己的命運會是另一個樣。
在淘寶網,女賣家的比例為55%,超過了男賣家,店鋪好評率也比男性高。為阿裡巴巴上市敲鐘的8個客戶代表中,就有5個是女性。馬雲笑稱,通過阿裡巴巴提供的創業平台,中國的女性變成了“超級女性”。“瑞典女性要工作,但不用看孩子﹔日本女性要看孩子,但不用工作。中國的女性往往既是承擔責任的母親,又是創業者,非常不容易。我非常敬佩。”
時代的變遷令職業女性與全職太太之間的界限變得模糊,並非不可跨越。女性已經可以自由跨越於家庭與事業之間,不再接受單一生活方式的限制。
做狀態最好的全職太太
知乎網友問:“你見過生活狀態最好的全職太太是怎樣的?”全職太太“嬋嬋”這樣回答:
“生活狀態最好的全職太太,需要一個強大的自我。要麼玩、要麼學、要麼邊學邊玩,總之得有一個專注的地方來體味生活的樂趣。
“許多人擔心全職太太容易‘閉關鎖國’,和老公失去溝通的資本,導致婚姻出現危機。這種擔心在我看來就像每天出門都可能會遭遇交通事故一樣沒有意義。因為不管你怎麼樣,這些可能性都存在,(難道你是個女強人,你和老公就一定聊得來,婚姻就一定不會有危機麼?)你擔憂會和社會脫節,但在互聯網如此發達的今天,你想錯過資訊,資訊也會主動來找你。關鍵是你是不是用心提高自己的開放意識。
“有人還擔心孩子長大了自己就無事可做了,如果一個全職媽媽覺得自己的價值就是接送孩子、喂飽孩子、輔導作業,那這個媽媽和質量高點的保姆沒有什麼區別。媽媽可以給孩子的遠遠不只是生命和生存,還有生活的意義。”
看來,要成為一個狀態最好的全職太太,所需要的頭腦、智慧、獨立精神和自我管理的能力,絕不亞於一個出眾的職業女性。
當然,生活狀態最好的全職太太,得有一個懂得體貼她的老公。不論她是好吃懶做型的全職太太還是賢妻良母型的全職太太,老公都能接受。這是走向狀態最好的基礎。
在決定是否做全職太太前,夫妻倆需要在四個問題上達成一致:是不是符合家庭的整體利益﹔是不是符合妻子的人生規劃﹔妻子是否適合做全職﹔老公是否認同全職太太的價值。其實,選擇什麼樣的家庭模式,是夫妻倆的自由。如今連全職先生都成了漸漸風行的潮流,選項越來越多,隻要適合,就能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