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電影是20世紀中國電影史中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早在抗戰烽火熊熊燃燒的年代,電影就已經成為這場艱苦卓絕偉大戰爭的記錄者,它同時也是中華民族救亡圖存的號角,激勵著千千萬萬的中華兒女前赴后繼投身抗日戰場,甚至連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歌《義勇軍進行曲》都來自一部抗戰電影——1935年影片《風雲兒女》的主題歌。抗戰結束后,尤其是新中國成立之后,抗戰電影成為中國電影藝術中歷久彌新的華彩樂章。它不僅豐富了這一時期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時也塑造並強調了每一個中國人對於國家民族身份的認同。另一方面,這段給中華民族留下深刻記憶的抗戰歷史,也為電影的藝術探索提供了絕佳的素材。
逐漸展開的史詩巨作
回顧新中國電影史,會發現抗戰電影數量呈現出逐漸走高的趨勢。根據筆者的統計,“十七年”時期(指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1966年“文革”開始這段時期)中國內地共生產了600多部影片,其中戰爭片超過180部,大概佔31%,而抗戰電影的比例在戰爭片中的比例約為20%(位列解放戰爭題材和早期革命戰爭題材之后)。新時期后,抗戰電影的比例不斷上升。在2000年至2014年間,內地共生產影片4135部,戰爭片超過220部,比例約為5%,較之“十七年”時期有了明顯的下降,但抗戰題材電影在戰爭片中的比例則達到了51%。簡言之,抗戰題材電影在新千年之后佔據了戰爭片的“半壁江山”。這種情況在電視劇領域更為突出,2011-2013年抗戰題材電視劇在戰爭劇當中的比例分別達52%、65%和76%。不斷走高的抗戰題材影視作品比例,是現實需求、時代社會心理以及藝術思潮綜合作用的結果。
迄今為止的近三百部中國抗戰電影,以影像形式全面再現了中國的抗戰。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開始,至1945年結束,這場艱苦卓絕、可歌可泣的戰爭持續時間長達14年之久。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敵后戰場,八路軍、新四軍、東北抗聯的抗戰,在電影銀幕上都得到了再現。表現東北抗聯抗戰的代表影片有《中華女兒》《趙一曼》《歸心似箭》《八女投江》《步入輝煌》《大劫難》等,表現新四軍抗戰的有《東進序曲》《劉老庄八十二壯士》等,表現八路軍抗戰的有《狼牙山五壯士》《戰爭子午線》《夜襲》《太行山上》等,表現根據地游擊隊抗戰的有《地道戰》《地雷戰》《平原游擊隊》《鐵道游擊隊》《小兵張嘎》等,表現我黨領導的地下工作的有《51號兵站》《野火春風斗古城》等。在這些作品中,既有鄧小平、朱德、彭德懷等高級將領的光輝形象,也有楊靖宇、趙一曼等英雄的身影,更有無數普通戰士、平民英雄的壯舉﹔既有平型關大捷、黃土嶺戰役、百團大戰等真實的戰役,也有對於人民戰爭的形象化、藝術化呈現﹔既有戰場上的浴血拼殺,也有看不見硝煙的地下戰爭。從整體來看,表現敵后戰場的抗戰影片內容全面、視角豐富,充分反映了中國共產黨在抗戰當中“中流砥柱”的作用。這些影片建構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敘事模式和影像美學,許多影片已經成為中國當代戰爭片的經典作品。
國民黨抗日軍隊擔負的正面戰場作戰,同樣得到了越來越多的表現。早在1938年,國民黨官兵堅守上海四行倉庫的故事便被拍攝成了影片《八百壯士》。1986年的《血戰台兒庄》是新中國成立后大陸第一部表現國民黨軍隊正面戰場作戰的影片,影片以史詩般的氣魄表現了國民黨官兵在台兒庄的浴血奮戰,片尾大戰結束之后慘烈悲壯的一幕形象化地詮釋了“把我們的血肉,筑成我們新的長城”的內涵。此后的《鐵血昆侖關》《喋血孤城》等影片,同樣對於國民黨將士在正面戰場的英勇抗戰進行了正面、積極的影像再現。《南京!南京!》《金陵十三釵》等影片則關注了以往被忽略的歷史細節,表現了南京失守后部分國民黨官兵所進行的頑強抵抗。這些影片,涉及淞滬會戰、徐州會戰、桂南會戰、南京保衛戰、常德會戰、太原會戰等正面戰場大會戰。而在電視劇領域,《我的團長我的團》《中國遠征軍》等電視劇則表現了國民黨軍隊在中緬戰場的戰斗。對於正面戰場與敵后戰場的影像再現,共同構成了中國抗戰的全貌,重現了中國人民驚天地、泣鬼神的偉大抗戰歷程。從此意義上說,中國抗戰電影構成了一部影像版的中國抗戰史。
對中國人的生動呈現
抗戰電影同時也是一部中國人的心靈史詩。對於這場捍衛正義、抵御外侮,追求民族尊嚴與獨立的戰爭的表現,不論是《地道戰》還是《血戰台兒庄》,愛國主義、民族主義、英雄主義、犧牲精神始終是抗戰電影的主旋律、主基調。那些前赴后繼,為國家民族而獻身的英雄形象,那些震撼人心的動人故事,被永恆地定格在了電影中。抗日諜戰片《風聲》揭示的是,沒有這樣的精神與信仰,沒有對於國家和民族的忠誠,中國人民不可能在如此艱難的歷史條件下,贏得抗戰的勝利。
通過抗戰,中國人開始真正確立起現代意義上的民族國家觀念、國家民族的身份認同,“中國人”從此不再僅僅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文化概念”。早在1936年的抗戰電影《狼山喋血記》中,經歷了“狼患”(日本侵略者)的“村民”(國人),逐漸克服了僥幸與畏懼,團結起來保衛“村庄”(中國),堅定了“打狼”(抗戰)的信念:“生死向前去,打狼保村庄,弟兄血如海,姐妹尸如霜!豺狼縱凶狠,我們不退讓,情願打狼死,不能沒家鄉!”“第五代電影”的“開山之作”《一個和八個》中,八個曾經脫軌的人終於明白了“中國人”的含義,拿起武器上了戰場。抗戰不僅是一場民族戰爭,它同時也是一場現代性的思想啟蒙和動員,更是一次“尋找民族靈魂,重塑民族性格”的運動。中華民族陽剛的血性、頑強的生命力被戰爭激發了出來。民間視角的抗戰電影《紅高粱》便是對這種陽剛血性和生命力的頌揚,片中“我爺爺”“我奶奶”在高粱地裡熱烈地愛,在反抗鬼子入侵時,也敢於轟轟烈烈地死,這種雄強的生命力在抗戰電影中得到了生動有力的呈現。
歷史的回聲與現實投影
抗戰電影對於戰爭的人道主義思考也在逐漸推進。《戰爭子午線》通過幾個抗戰少年的時空穿越,彰顯了和平之可貴。《金陵十三釵》《南京!南京!》都表現了在巨大的災難當中,超越於身份、地位的人性與人情之美,並且對侵略戰爭的非理性,軍國主義形成的根源等問題進行了探究,這一路徑顯然延續了經典人道主義戰爭片《晚鐘》的主題,后者最早突破了善惡二元對立的敘事模式,表現了戰爭對於人性的異化和扭曲,以及對於戰爭災難的反思與批判。
抗戰電影在藝術探索與創新方面的成就同樣引人矚目。《一個和八個》《黃土地》《晚鐘》《紅高粱》等影片,有的在電影影像語言上具有劃時代的革命性意義,有的開啟了寓言式文化電影的先河,有的則引領中國電影走向國際,為中國電影贏得了世界性的聲譽。《鬼子來了》《斗牛》《一九四二》等影片試圖還原歷史的豐富性甚至復雜性,將抗戰電影的思想與藝術探索導向了深入。《黃金大劫案》《廚子戲子痞子》等影片則將抗戰題材與商業類型片相結合,進行了有益的嘗試。
與近幾年來“雷聲不斷”的抗戰題材電視劇相比,抗戰電影雖然在整體上保持了相對嚴謹的歷史態度,但未來中國抗戰電影的創作,仍需要繼續開拓新的題材范圍,突破某些僵化的藝術創作觀念,切實提升戰爭片的制作品質。作為中國抗戰的影像史和心靈史,抗戰電影從來都不隻關乎藝術,它是歷史的回聲,也是現實的投影。抗戰電影的創作,不只是現代電影工業體系中的產品生產,更應該是包含歷史觀與價值觀傳達的藝術創造。中國抗戰電影已經取得了輝煌的成就,未來依然任重道遠。(作者詹慶生 解放軍藝術學院軍事文化傳播系軍旅影視制作教研室主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