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視聽》>>2015年第8期
人民網>>傳媒>>正文

廣西縣級廣播電視機構發展路徑分析

王韞熙

2015年08月10日13:58  來源:視聽  手機看新聞

縣級廣播電視台,作為我國廣播電視系統中最基層的組成部分,受到覆蓋面、資金、技術、人才等條件的限制,在央視、省級衛視、省級地面頻道、城市台以及互聯網視聽平台的強勢沖擊下,一直處於發展滯后的狀況。而廣西作為全國少數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區,境內山多平原少,特別是邊境地區、山區、少數民族聚居區存在著基礎設施薄弱、制播水平落后、觀眾需求多樣化、受眾流失快等問題。那麼,廣西縣級廣播電視台如何在面臨的窘境下發揮自身的作用,尋求自身的生存和發展,是急需分析、研判、引導的重要課題。

一、廣西縣級廣播電視機構發展概況

到2014年,廣西共有縣級廣播電視台75座,全年播出縣級廣播節目36套,播出時間126529小時,制作廣播節目時間37306小時,佔總播出節目的29.5%﹔播出縣級電視節目76套,播出時間274404小時,制作電視節目時間37074小時,佔總播出節目的13.5%。從數據上看,廣西縣級廣播電視播出機構制作和播出數量保持著穩定增長,自辦節目制作能力在不斷加強。如浦北廣播電視台,2008年全年自辦電視節目1010小時,2014年達到了1866小時。而且在大多數縣(市)台的自辦節目中,又以面向地方的新聞資訊和專題服務類節目為主,基本佔到了自辦節目的50%以上,受到當地群眾的歡迎。如靖西廣播電視台堅持新聞立台和本土特色節目立台的理念,逐年加大新聞資訊節目和本土化節目生產的力度,民族語新聞資訊節目在本地群眾中影響力越來越大。此外,各縣都積極增強服務“三農”意識, 近年來對農廣播電視節目播出時間大幅提高,對農宣傳有聲有色,深受農民群眾的喜愛。

經過幾十年的累積建設,特別是“十一五”、“十二五”時期無線廣播電視覆蓋工程、村村通廣播電視工程、西新工程以及自治區各大會戰項目的不斷推進,廣西廣播電視縣級基礎設施建設得到明顯加強,廣播電視綜合覆蓋率逐年提高。到2014年,縣域廣播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已接近全區平均水平,分別達到96.6%和98.2%。

2014年,全區縣級廣電系統從業人員為3597人,全年總收入3.43億元,實際創收收入4622.58萬元,其中廣告收入2892.1萬元。筆者從2012年、2013年、2014年三年的縣級指標統計中,專門抽取各縣廣播電視機構的年度總收入、經營創收和財政補助情況作了一個抽樣排序(詳見下表)。從數據上不難看出,有的縣廣播電視節目創收能力比較強,連續三年排名靠前,如靈山、北流、浦北、平果等﹔有的縣能持續獲得較多的財政補助,說明地方經濟基礎較好、機構盤子較大,如博白、岑溪、宜州等﹔有的縣借助國家或自治區項目獲得了財政的大額度補助,如武宣、金秀、柳江等﹔然而,仍有較多經濟基礎薄、節目創收能力弱的縣級廣電機構始終徘徊在隊伍后列,經營善急需得到改善,如合山、巴馬、隆安、天峨、上林、興業,等等。

二、存在的主要困難

廣西縣級廣電事業經過多年的經營,事業發展取得了一定成績,但廣西經濟落后、少數民族人口眾多、歷史欠賬較多,加上國辦發【1999】82號文件制定的“縣級台以轉播中央、省和市級電視台的節目為主”的播出格局,導致當前縣級廣播電視事業發展面臨著不少現實困難和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與區內一些廣播電視大縣、區外一些廣播電視強縣相比差距較大。

一是地處偏遠,經濟欠發達。全區廣播電視基礎設施落后,全區大部分縣級局(台)辦公場地狹小,制作播出設備陳舊,數字化程度低,嚴重影響工作正常運行,其主要原因是資金嚴重不足,設備更新改造力度不夠,不能滿足廣播電視事業發展的需要。二是節目制作水平低,宣傳質量不高。宣傳比重失調,報道題材失衡,報道會議、領導活動和生產建設的新聞太多,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百姓喜聞樂見的生活性新聞太少,新聞時效性差,節目不受群眾歡迎,在當地的影響力低。三是缺乏創新,創收經營路子窄。主要是節目創作和經營管理都缺乏自主創新,導致節目沒有受眾黏度,廣告創收路子越走越窄。四是管理體制不順,職責不明。目前全國各地和我區部分市縣廣播影視機構改革政策上下不統一、模式多樣,一定程度影響隊伍穩定和事業發展,如文化、廣電、出版等機構合並,部分地區還涵蓋體育、旅游等部門,縣級局、台及內部部門的組合設立模式多樣,紛繁復雜的合並組合,導致管理鬆散,甚至斷裂,也影響了廣電干部職工的事業心和專注力。五是專業人才匱乏,隊伍不穩定。由於歷史原因,縣級廣播電視台從事採、編、播和發射、傳輸的人員來自四面八方,也容易流失到四面八方,目前雖然逐步有專業的新生力量進入縣級廣播電視台,縣級台的人員結構、知識結構在逐步改變,但是“專業不對口、一切從頭學”的現象比比皆是。總體來說,人員知識結構層次低,隊伍良莠不齊,是縣級廣播電視台的突出問題。所有這些都造成了縣級廣播電視台缺乏核心競爭力,在激烈的廣播電視市場中始終處於劣勢。

三、找准定位,走出一條符合自身實際的發展之路

盡管縣級廣播電視台面臨著人、財、物等諸多困難和壓力,但作為連接中央、自治區、市與基層的橋梁與紐帶,作為當地黨委政府的喉舌和獲取一線鮮活素材最快捷的通道,特別是身處國家經濟轉型和與互聯網無縫聯接的大時代,縣級廣播電視媒體仍然大有可為。

(一)借助當地良好的經濟發展契機,加大節目經營創收力度

數據就是事實的佐証。正如《廣西縣級廣播電視機構收入抽樣排名表》裡展現的一樣,一些廣播電視節目創收強縣也正是經濟強縣,良好的經濟基礎促成穩定的政府財力,也蘊含著眾多有活力有實力的企業與媒體形成良性互動。當今中國城鄉一體化發展、城鎮化進程正如火如荼進行,廣西又地處國家“一帶一路”發展戰略前沿,隨著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的實施,以及中國—東盟經濟合作的深入推進,廣西作為連接東盟的“橋頭堡”,除了老牌的經濟強縣,將有更多縣區涌入經濟發展大潮。不管是先進縣台,還是后發縣台,都要做足准備,積極應對,不僅為當地的經濟建設鼓與呼,更要積極調整節目創作與經營理念,吸引更多地經濟實體關注支持媒體,進而提升自身影響力。

(二)積極納入重要工程項目范疇,爭取國家、自治區及當地政府資金支持

廣播電視既是一項公益性的公共服務事業,又是一項高投入、精裝備、高消耗的產業,要增加硬件設備、提高技術檔次、引進專業人才,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近年來,隨著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西新工程、農村電影放映工程以及邊境地區、大石山區、興邊富民大會戰、桂西五縣廣播電視基礎設施建設大會戰等重點工程的不斷推進,廣西縣級廣播電視基礎設施得到明顯改善。每實施一個項目,不僅解決了邊遠地區農民群眾聽廣播看電視難的問題,而且當地廣播電視設施設備落后現狀得以大大改善,同時更重要的是得到了當地政府的關注和進一步支持。以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為例:“十一五”期間,廣西共籌集資金7.4798億元(其中中央財政投入3.3254億元、自治區財政配套1.9952億元、市級配套0.299億元、農民群眾自籌1.9302億元)﹔“十二五”期間除了實現20戶以下自然村村通廣播電視外,還要建設約500個鄉鎮無線發射台站,基本實現戶戶通廣播電視,如2014年投資7200萬元,其中自治區政府解決6000萬元,市縣配套資金1200萬元。通過實施村村通廣播電視等工程建設,我區城鄉廣播電視公共服務體系進一步健全。

因此,縣級台要善於做好本地廣播電視建設的調研規劃和與上級有關各部門的溝通匯報工作,“十三五”規劃在即,要積極將本地急需改善的項目納入到國家和自治區重要工程項目的大盤子,將本部門急需上馬的項目納入到當地的“十三五”大規劃中,借助批次資金,為推動自身發展打下堅實的硬件基礎。

(三)打造本土特色精品欄目,提升自身影響力

縣級台要想在狹小的空間裡求得生存和發展,必須根據自身優勢彰顯地方特色,創辦幾個叫得響的欄目品牌。目前,我區很多縣級台開辦了許多當地方言類和民族語節目,受到了當地群眾的歡迎。例如宜州台的民生服務類欄目《新聞公社》在傳播方法上講究“家常化”和“口語化”,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果﹔北流台《今日有嘢講》就為一檔通過北流人用北流話講北流事的本地方言類欄目,獲得了2013年度廣西廣播電視節目創新獎﹔靖西台開辦的富有地方民族特色的《壯語時段•五色糯》電視節目深受群眾喜愛,並得到了總局領導和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和肯定,收視率節節攀升。

近年來,廣西廣播電視行政管理部門始終強調要加大對農村題材節目、民族題材節目以及民族語節目的扶持力度,在每年的廣播電視獎和廣播電視優質欄目評選中都有所體現,各縣級台要結合要求有所作為。各縣級台身處廣闊農村,面對的觀眾絕大多數是農民,要想方設法提高對農節目的實用性、貼近性和可視(聽)性。同時縣級台點多面廣,且處於城鄉的結合部,各欄目隻有在題材上將本地人、事、物的變遷充分納入報道視域,切實解決當地百姓關注的實際問題,並在形式上符合本地觀眾的欣賞情趣和口味講述“老百姓的故事”,才能在本地市場站穩腳跟,也才能獲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四)緊抓互聯網時代機遇,不斷延伸傳播新領域

當前,各級電台、電視台已紛紛開通了各自的官方微信、官方微博等移動終端公眾平台,即拓寬了信息傳播的渠道,又進一步增強了與聽眾的互動和受眾黏性,而且一套套完善的節目編排提示、廣告帶入機制正在逐步形成,移動終端傳播平台儼然已經成為了各個媒體搶佔受眾資源的重要陣地。在這場新興戰役中,縣級廣播電視台在信息發布機制上其實與各大媒體具備同等的條件和資源優勢,不可疏忽和懈怠。要依托自身資源和優勢,制作適合新媒體傳播的節目內容,特別是為當地黨委政府發聲、為當地群眾傳遞正能量的新聞節目內容,實現台、網、移動多媒體廣播電視三位呼應,進一步提升縣級廣播電視媒體的傳播力、公信力和影響力,探索出一條從節目創作、內容服務、廣告經營到衍生產品開發的產業鏈條。

此外,加大資金投入、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和激活內部機制同樣是縣級廣播電視機構急需解決的問題,是大家的共識,道理方法不在此一一贅述。隻期我區縣級台能從以上分析中獲取些許提示,能及時抓住發展機遇,爭取支持,通過尋找自身優勢,實現用宣傳創新促進經營發展的良性循環,在發展大潮中拓展生存空間。

(作者系廣西新聞出版廣電局宣傳管理處副處長)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