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蛋吧!腫瘤君》最大的優點在於把握了“煽情”的分寸,並未使影片陷入濫情的泥沼。
影片腦洞大開,代入很多經典影視片段:(由上至下)《行尸走肉》《甄嬛傳》《人間四月天》《來自星星的你》。
NO.492
《滾蛋吧!腫瘤君》 70分
觀影時間:8月13日
觀影地點:國瑞城百老匯影城
觀影人數:15人
今年七月份,由許誠毅執導、井柏然與白百何主演的魔幻動作片《捉妖記》以超過20億的成績打破了華語片票房紀錄,成為今年最受矚目的作品之一,如今,另一部由白百何主演的劇情片《滾蛋吧!腫瘤君》也接檔上映,影片贏得了不少觀眾的好評,而本報觀影團則給予了70分的平均分。
故事 散文化與漫畫化
影片《滾蛋吧!腫瘤君》根據真實人物的真實故事改編。在生活現實裡原名項瑤的熊頓,是一個夢想著當一名“窩裡蹲”的漫畫家,不幸病倒住院后便嘗試著用畫筆將自己的住院治療過程,以較輕鬆活潑的方式記錄下來,而出院休養后便整理成了漫畫集《滾蛋吧!腫瘤君》,可惜依然不能擺脫殘酷的命運……韓延執導的電影版便是在漫畫及真實人生的基礎上衍生而來,講述北漂女青年熊頓跟好友艾米、老鄭等合租在一起,在29歲生日那天她禍不單行,不僅是丟了工作,還發現了男友劈腿而分手,不久她突然暈倒在房間裡,入院檢查后發現患上了非霍奇金淋巴瘤,而最大的收獲是在住院期間有了“艷遇”,她對主治醫師梁醫生產生了好感……
影片側重於通過熊頓的遭遇帶出了身邊的人與事,包括她的室友艾米、老鄭、主治醫生梁醫生、熊頓的父親母親等,就像是熊頓的漫畫作品般,一個一個的小故事,通過熊頓這個人物串聯起來。前半部分時整體風格比較夸張、漫畫化(這點也符合原著漫畫的風格特點),使得這個原本有些沉重的題材故事不再是那麼的傷悲,而是多了幾許的輕鬆歡快,就如觀眾所說的,“受原作樂觀態度的影響,這個原本悲傷的故事被包裝在一個充滿幻想的喜劇(甚至有些嬉鬧)元素下,而傳遞出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
而后半部分當熊頓面對自己的病魔時,編導則用溫情脈脈的友情、親情淡化悲傷,而折射出人生即使很艱難,也有一些值得銘記的美好,陪伴著你度過。比如熊頓在化療而光頭后,她的閨蜜好友們一同以光頭的面貌出現在她的面前(雖然頭套化妝的效果很可怕),用實際的行動此時無聲勝有聲地支持著熊頓﹔又如得知女兒的病情后,沉默的父親在超市裡痛哭失聲……這也難怪有觀眾表示,“雖然后半部分落入窠臼,但還是在影院哭成了淚人”。
演員 白百何與好角色
據說,在影片的人物原型熊頓的生前,她認為如果要將漫畫搬上銀幕,或者她自己能演好自己,或者是白百何才能演好這個角色。而就成片來看,白百何確實演活了這個面臨死亡依然堅強、樂觀、積極的女孩。
憑借著《失戀33天》一舉成名的白百何,近幾年成為了內地小妞電影的代言人,她的銀幕形象,為觀眾們最熟悉的並非是《捉妖記》裡的那種很戲劇化的夸張人物,反而是略帶憂傷、但大大咧咧樂觀面對的“小妞”。影片《滾蛋吧!腫瘤君》在某種程度上是《失戀33天》、《被偷走的那五年》及《分手合約》的混合體,也讓白百何保留了她的那份很“本色”的表演方式,於是,在影片裡,一方面是她的日常生活的喜怒哀樂,另一方面則是面對困境時內心情感的變化,而即使是那些腦洞大開的幻象戲分(代入《行尸走肉》《來自星星的你》《甄嬛傳》等),也因為白百何那種“沒心沒肺的真摯”,顯得更生動有趣又貼近人物個性。尤其最后一場錄制遺言的獨白戲,白百何在煽情的分寸和節奏感方面都表現得非常出色。
在小妞電影中,圍繞在女主人公身邊的,既有幫助者(朋友、愛人、閨蜜等),也會有阻礙者(相處不愉快的上司、作梗的同事,或者花心的前男友等),並遇到一些負責搞笑的路人。《滾蛋吧!腫瘤君》也不例外,也充滿著這類類型化的人物,但在演員們的傾力表演下,這些人物各司其職,又恰到好處。比如說熊頓的父親母親這兩個人物,可能在很多導演的處理下將是以很情緒化的方式來表現對女兒病危的傷痛,但影片裡演員李建義、劉莉莉都很克制地表現這種內心的愛,既要面對傷悲,又不能過度悲痛而影響女兒的心情。於是,母女之間在床上的對話含蓄又意味深長地表達出了濃濃的親情。
■ 觀眾評語
雖然是絕症題材的作品,雖然也有《小時代》式的爭吵,但影片很細膩地刻畫了熊頓跟父母、閨蜜們的關系,使得影片更多的是感人。(82分)
根據真實的人生故事改編的小妞電影,熊頓的人生當年曾經引起不少網友的唏噓,而電影版則進一步煽情,尤其是增加了不少父母的戲,讓兩代人的情感逐漸升華,看得讓人落淚又心痛!(79分)
今年的暑期檔真是白百何檔,《捉妖記》已經打破了華語片紀錄,《滾蛋吧!腫瘤君》感動了不少女觀眾,月底還會有一部《戀愛中的城市》……(70分)
《分手合約》、《被偷走的那五年》再到《滾蛋吧!腫瘤君》,這幾年,白百何演絕症女孩演上癮了呀。(69分)
比較散,前半部分偏向於各種腦洞大開的風格化想象,后半部分則是友情、親情的煽情,有各種同類影片的影子。(65分) (撰文/阿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