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
人民網>>傳媒>>正文

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隻用互聯網顛覆教育不太容易

2015年08月18日07:44  來源:中國青年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俞敏洪:隻用互聯網顛覆教育不太容易

  “有100多家公司打出顛覆新東方的旗號,做教育互聯網的公司有幾千家到上萬家。”8月12日下午,在北京望京SOHO舉辦的新一期“潘談會”上,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面對SOHO中國董事長潘石屹,以及200多位創業者談到了教育領域的創業熱。

  教育是創業圈最熱的領域之一,“互聯網+”也成了創業者改造教育領域最常見的手段。俞敏洪身兼創業前輩、投資人、教育專家等多種身份,在他的郵箱裡,每天都能收到超過50份商業計劃書,在活動現場經常有人塞創業計劃書。

  不過,俞敏洪明確稱,純粹用互聯網顛覆教育是不太容易的,大公司做這件事情難度也很大,但並不否認互聯網對於教育的深刻改變。他也曾把新東方學習系統交給家長和孩子,家長卻因沒有人看著孩子學習而把孩子送回來了,因為學習需要很高的自覺性,慕課也並沒有取代大學。

  俞敏洪建議教育類創業者,不管是什麼樣的智能系統或線上線下的合作模式,能夠幫助孩子們更加快樂、更加高效地學習才是好的系統。

  從北大教師辭職創業將新東方做成上市公司,俞敏洪成為中國合伙人的代表。如今,俞敏洪更多把心思放在投資上,和盛希泰聯合創辦的洪泰基金,自己也頻繁出席創業活動。這僅僅是為了財務回報嗎?

  “我不想聽到別人和我說,俞老師我能幫你賺錢。我用你幫我們賺什麼錢?我們是想支持你實現夢想,成為下一個馬雲、馬化騰。”這才是俞敏洪的理想,賺錢只是順帶的事。

  一些人在俞敏洪第一次拒絕時就放棄了,或是抱著“做出下一個俞敏洪氣死你”的心態離開。而在俞敏洪投資的項目裡,至少有10個項目經過了被拒絕、調整、再提交等四五個回合,最后讓他感慨“這個孩子不投不行,不投面子也過不去”。

  這就是創業者必須具備的不甘平庸的心態,其次要勇於突破。俞敏洪說:“周圍的人隻會在乎你的成功,沒有人在乎你的失敗。”

  他回憶了自己創業時的“突破藝術”。在新東方准備上市時,政策規定培訓機構是事業單位,不能上市。俞敏洪做了兩件事,首先成立一個公司叫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變更公司為法定代表人﹔把所有研發、師資、培訓、創新放在總公司,產品成熟后分給各個學校,這樣學校收入變成了公司部分收入。同時,俞敏洪還和教育部領導去談,去說服他們。結果,新東方在美國上市一舉成功。

  可誰都知道,創業不是隻有夢想就能成功。“一杯湯”創始人高陽子在現場提問:“我是有夢想,可投資人總問我客單量,到底應該談夢想還是談項目?”

  俞敏洪以新東方的故事回答她,當時在新東方上市之后,所有的投資人都要求新東方有利潤,並且針對所有業務部門的員工建立了嚴格的考核指標,如果沒達標就扣工資。新東方的校長們為了完成收入和利潤拼命想各種辦法去收高價產品。但俞敏洪發現這樣不行,並且眼看著新東方的教學質量越來越差。

  於是,俞敏洪取消了原來所有的考核標准,建立了新的考核標准:老師的教學質量必須好﹔客戶推薦率必須高﹔老師的整體素質必須提高﹔學生的人數必須要增長。這四條沒有一條跟財富有關。但是不到半年時間,新東方的收入和利潤明顯增長。

  在創業熱中,俞敏洪認為創業者有幾個問題要注意:首先,創業者要准備充分,明白到底要做什麼﹔其次是團隊搭建,不管團隊多麼民主,公司一定要有唯一決策人,公司是最能夠用到民主集中制的地方﹔第三是要在長遠發展中琢磨,創業公司三個月發不出錢就散了,所以一定要長遠布局,循序漸進。

  活動現場,俞敏洪投資的慧致天誠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正式推出“創業服務器”,為創業者提供創業相關的一體化服務,並和潘石屹現場簽署了與SOHO3Q創業空間的戰略合作協議。

  俞敏洪表示,很多創業公司拿到投資以后,從管理到資源調動包括品牌宣傳營銷,基本都是“一摸黑”的狀態,很多公司也因此就倒閉了。他希望創業服務器能幫助到這樣的公司,給創業者帶去更多價值。(陳璐 李佳咪)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