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誘狼》主創介紹,該片是類型片和特效的結合。 北京晨報記者 柴春霞/攝
抗戰題材電影佔領大銀幕
抗戰題材電影,通常被觀眾劃入主旋律電影的范疇。而中國以前的主旋律電影由於長期採用相對固定的敘述方式,塑造一些高大全的英雄模范人物。隨著中國電影市場的發展,電影人開始改變以往主旋律電影的拍攝模式,採用市場化的方式拍攝和包裝一部主旋律電影,並獲得了成功。馮小剛執導的電影《集結號》、徐克執導的《智取威虎山》都是票房和口碑雙贏的主旋律電影。有成功的案例在前,就不乏有模仿者和追隨者。從8月下旬開始,就將有一大批抗戰題材電影將向大銀幕發起“總攻”——其中既有以著名戰役為背景的《百團大戰》、《誘狼》,也有講述戰爭中小人物故事的《戰火中的芭蕾》,甚至還有一部經典翻拍的俄羅斯電影《這裡的黎明靜悄悄》……加上仍在制作中的《大轟炸》、《終極勝利》,今年的抗戰題材電影可謂多姿多彩。雖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中國主旋律電影想要如美國主旋律電影那樣受歡迎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至少現在有了一個好的趨勢,今年的抗戰題材電影在主旋律的格局之下呈現出了一些可喜的變化。
守陣地 商業手法必不可少
對主旋律電影而言,同樣的故事採用不同的方式去講述、用不同的手法去包裝,效果是截然不同的。主旋律電影裡,“遵義會議”這類會議的題材拍了不少,但真正在商業上獲得成功的是黃建新導演的《建國大業》。除了敘事手法比較現代之外,黃建新採用了全明星陣容來包裝整部影片。“紅色娘子軍”、“紅燈記”、“沙家浜”等紅色經典題材曾經在特殊的年代風靡一代人,現在卻鮮有人碰。香港導演徐克卻用了好萊塢大片的方式拍攝了《智取威虎山》,成了去年賀歲檔的票房冠軍並贏得了上佳的口碑。《智取威虎山》的出品人於冬說,主旋律電影更應該採用當今年輕觀眾接受的視角和現代的電影技術來制作,才能真正地“接地氣”。
今年8月25日即將上映的《誘狼》和8月28日將上映的《百團大戰》,在題材選擇上堅守傳統主旋律電影的陣地,在表現手法上卻向《建國大業》和《智取威虎山》學習。《百團大戰》的導演寧海強曾拍過《彈道無痕》、《殲十出擊》、《中國兄弟連》等幾十部軍旅題材影視劇,主演唐國強、王伍福、陶澤如、劉之冰、印小天、吳越、鄧超等都是成名的演員,稱得上是“全明星陣容”。在內容上,《百團大戰》既有宏大的戰爭場面的展示,也有將軍和戰士細膩情感的呈現,希望以情動人。相較於《百團大戰》,電影頻道出品的《誘狼》的明星光環沒有那麼耀眼,導演安瀾選擇用類型片元素和特效鏡頭包裝這部影片。安瀾介紹說,《誘狼》全片2000多個鏡頭中,有600多個為特效鏡頭,分別由三家特效公司制作,他因此相信《誘狼》一定是同類題材中的精品。電影頻道電影創作部主任唐科表示:“從劇本創作階段開始,我們就跟安瀾導演等主創團隊嘗試用類型片的手段來講述這個抗戰經典戰役的故事。《誘狼》的故事本身很有觀賞價值,也有類型片創作的發揮空間。我們運用了戰爭、驚險、懸疑等多種類型方式來包裝這部電影。在拍攝技術方面,《誘狼》不僅採用了大規模的實拍,還結合了豐富的特效鏡頭,希望呈現在大銀幕上的畫面更加具有視聽震撼力。”
借西風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正如不少電影研究者指出的那樣,美國的很多好萊塢大片其實就是宣揚美國價值觀的主旋律電影。例如:堪比征兵廣告的《壯志凌雲》、讓美國總統開戰斗機上天的《獨立日》、宣揚“美國精神”的《拯救大兵瑞恩》、炫耀美軍武力的《變形金剛》……不勝枚舉。這些美國主旋律電影不僅在本土受歡迎,還能在全球范圍內賺票房,並把美國價值廣為傳播。俄羅斯也類似,前蘇聯的電影《這裡的黎明靜悄悄》曾經風靡中國,是那個年代少有的從人性視角展現戰爭殘酷的影片。西方拍主旋律電影的經驗,的確值得中國電影人學習。事實上,這種學習早已悄然展開。今年將上映的抗戰題材電影,有不少都是與國外電影人合作拍攝的。今年上海國際電影節的閉幕影片、即將於8月21日上演的《戰火中的芭蕾》,就是這樣一部作品。《戰火中的芭蕾》根據真實歷史事件改編,以抗日戰爭中發生在東北黑土地上的“最后一戰”為背景,講述了男女主人公在抗日烽火下的跨國淒美愛情故事。該片的監制正是俄羅斯國寶級導演尼基塔·米哈爾科夫。導演董亞春坦言,米哈爾科夫在拍攝中給了他很大的幫助。“這是一部‘大背景小事件、大主題小人物’的作品,展現的是普通人間的情感關系,我們借助了很多比較另類的手法,從另外一個角度去拍攝這樣一部影片。”正在拍攝中的抗戰題材電影《大轟炸》,走的也是同樣的路線。出品方邀請了《勇敢的心》的導演兼主演梅爾·吉普森擔任藝術指導。
另一部剛在山東濰坊關機的抗戰題材電影《終極勝利》則邀請了《莎翁情史》的男主角約瑟夫·費恩斯擔綱主演。該片根據真人真事改編,以二戰期間日本在中國設立的最大集中營為背景,講述了奧運冠軍李愛銳后半生的傳奇故事。導演冼杞然談及創作這部電影的初衷時表示,現在電影市場繁榮了,但也讓很多所謂的“抗日神劇”橫空出世。“我就想,為什麼沒有人好好把李愛銳的故事拍出來呢?所以我們拍出了這部不炒作、不做作的電影。”(記者 楊蓮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