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戰火中的芭蕾》元素豐富不止是獻禮片
中俄合拍電影《戰火中的芭蕾》,昨日在京首映。導演董亞春表示豐富元素讓這樣一部獻禮片既有大片沖擊力又有文藝片的細膩。
《戰火中的芭蕾》以抗日戰爭中發生在東北“最后一戰”為背景,講述了男女主人公在抗日烽火下的跨國愛情。影片主創團隊堪稱豪華,監制尼基塔·米哈爾科夫是俄羅斯名導,1995年他執導的《烈日灼身》與張藝謀的《活著》一同拿到戛納影展評審團大獎,更在1996年拿到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大獎。
尼基塔·米哈爾科夫昨天表示,《戰火中的芭蕾》雖然是抗戰題材的獻禮片,但講的是戰火下的愛情和親情,90后、95后年輕觀眾也看得懂,也能接受。在被問到是否會擔心電影票房時,尼基塔·米哈爾科夫回應,中國電影市場足夠大,沒有考慮過票房問題,如果看過這部電影,肯定會喜歡上它的。
影片導演董亞春就認為,影片主題並不局限於獻禮,還加入了跨國戀、親情、芭蕾等諸多元素,更加注重畫面質感和藝術表現力,在舞蹈、音樂、美術和布景等方面也是強力投入。
影片將於8月21日全國公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