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由中國報業協會主辦,報協集報分會、中國剪報社、特別文摘雜志社承辦的“抗戰老報紙收藏展”,於7月30日上午在北京民族文化宮隆重舉行。
中國記協名譽主席、中國報協原會長、人民日報社原社長邵華澤,原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副署長、中國報協副會長、新聞文化促進會會長李東東,中國報協換屆籌備工作領導小組組長、人民日報社副社長張建星等領導出席開幕式。來自人民日報、新華社、經濟日報、工人日報、中國青年報等報社300余名嘉賓出席開幕式。人民日報社副社長張建星為開幕式致辭,中國報協副會長李東東宣布開幕。中國報協副秘書長胡懷福主持開幕式。
一張張發黃破損報紙 傳承著一個個浴血抗爭的壯舉
漫步民族文化宮展廳,一股淡淡的報油香和“火藥味”直面扑鼻,仿佛使人置身抗日烽火年代。
此次抗戰老報紙收藏展分為“日本侵華·罪行累累”“中共抗戰·中流砥柱”“日本投降·正義審判”“毋忘國恥·珍愛和平”四大部分,所展出的300多份抗戰老報紙和200多份抗戰老書刊,真實、直觀地呈現了從“九一八事變”到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14年間中國抗日戰爭的歷史畫面,還原了日本侵華的歷史真相,是記錄日軍侵華罪行最原始的史料。
1931年,日軍發動“九一八事變”,侵佔中國東北,並成立偽滿洲國,此后陸續在華北、上海等地挑起戰爭沖突。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標志著抗日戰爭全面鋪開。在艱苦卓絕的作戰環境下,中國共產黨領導抗日軍民保家衛國,進行持久抗戰,使數百萬日軍陷入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之中。經過8年浴血奮戰,終於在1945年8月15日,迎來了日本的無條件投降,抗日戰爭取得勝利。
老報紙收藏展以罪行累累、中流砥柱、正義審判、珍愛和平四個主題展開,用無言的報紙述說著八年抗戰期間,日軍侵華犯下的滔天罪行:慘絕人寰的大屠殺、令人發指的細菌戰、不擇手段的經濟掠奪……這些抗戰老報紙所呈現的真實歷史不是任誰可以用語言來抹殺的,它跳躍在紙上,植根於民間,雖然報紙已經發黃、破損、模糊,但歷史卻依舊鮮活。
在展覽現場,記者採訪了承辦此次展覽的中國報協集報分會會長、中國剪報社社長王榮泰。他說,集報愛好者為這次展覽付出了大量心血,特別是老報紙收藏家們從全國各地趕來,拿出自己收藏的珍品,不計任何報酬地為辦好展覽建言獻策。他們所展現的熱情讓記者深受感動。當記者問到,“這樣的熱情來自於何處?”王榮泰表示,“在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之際,我們這些報友們想借這次‘抗戰老報紙收藏展’的舉辦,讓歷史說話,讓沉寂的新聞紙‘活’起來,用一張張抗戰老報紙,還原歷史真相。”在王榮泰看來,收藏報紙的初衷之一,就是因為報紙真實記錄了一個國家的歷史,這樣的記錄遠比任何教科書更讓人信服。
通過展覽,能夠警醒世人正視歷史,珍愛和平,也是報友們共同的心願。
珍貴藏品首次展出 再添歷史新証
據負責此次布展的集報分會秘書長介紹,展出的300多份抗戰老報紙和200多份抗戰老書刊中,有不少是首次公開展出,頗具史料價值。
記者看到,1945年9月21日的《大公報》第二版,刊登題為“日軍在南京罪行,日本《每日新聞》承認”的文章,記錄了日軍佔領南京並進行野蠻大屠殺的史實,這也是日本報紙首次向日本人民披露日軍南京大屠殺的消息。1946年2月17日的《大公報》第二版刊登文章“南京大屠殺首期調查工作結束,慘死同胞約三十萬”,文中提到:“經過統計后,這個數字共為二十九萬五千八百八十四人,約三十萬。”除了數據的精確性讓人驚嘆外,這也是我國國內報紙首次公布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人數。集報家朱軍華在現場表示,“這兩份報紙是日本制造南京大屠殺慘案的鐵証,歷史事實不容否認”。
1945年10月17日的《解放日報》頭版頭條“新四軍建軍八年來戰績輝煌”,報道稱,“新四軍抗擊敵軍13個師團,偽軍23萬,解放了四千萬同胞,斃傷俘敵偽429636人。”以雄辯的事實証明了中國共產黨在全民族抗戰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展品中還刊登了許多具有歷史意義的重大事件,如1931年9月20日19時發行的《庸報》號外,是目前發現國內最早報道“九一八事變”的號外﹔由中國共產黨創辦的《犧牲救國》,1937年7月8日報道“盧溝橋事變”,是最早報道這一事變的報紙之一﹔1945年8月11日太行《新華日報》號外刊有“日本無條件投降,朱總司令發布命令”的消息﹔1945年8月14日出版的美國《每日新聞紀錄》號外刊有“和平!戰爭結束!”的消息﹔1945年10月28日《中央日報》刊登了“台灣重入我國版圖,日軍投降典禮完成”的文章。
觀眾駐足觀賞,這批珍貴史料最大的特點是突出“讓歷史說話、用史實發言”,提升了展覽的權威性和說服力。
抗戰老報紙的展出,讓前來參觀的市民感受頗深,集報分會顧問馬振宇激動地說:“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是我們國家的一件大事,我們要牢記歷史,不忘過去那段被侵略被侮辱的血的歷史,我們要喚起民族的愛國心。”特地從外地趕來參觀展覽的王先生說:“參觀老報紙展是一次極好的愛國主義教育,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用老報紙來詮釋中國人民偉大的抗日戰爭,以珍貴的史料來警醒全國人民是一個很好的形式。我們要毋忘國恥,珍愛和平。”李志仁老先生在看到關於1938年7月初冀東暴動的報道時,激動地向在場的觀眾們講述了其父親、冀東抗日聯軍司令員李運昌組織領導冀東10余縣20萬人武裝暴動,成立抗日游擊隊,在敵人大后方打擊日本侵略者的英勇事跡,給大家上了一堂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課。記者注意到,有一位年輕女性觀眾看得格外仔細,當記者上前攀談時,她說自己是一名教師,“可以帶孩子們來參觀,這裡就是很好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循環展覽是為了珍愛和平 弘揚抗戰精神
中國報協駐會副會長石國雄說,值此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之際舉辦“抗戰老報紙收藏展”,其意義旨在“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旨在提醒國人毋忘國恥、自力更生、自立自強、繼往開來,旨在用這種抗戰的決心和信心早日夢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展覽中,這些集報人在自己提供的展品前熱情講解,他們對展品的喜愛和深度研究,使解釋富於故事性和趣味性,吸引了成群成隊的參觀者。
70年前,中華民族處於抗戰的水深火熱之中,正是因為有了自力更生、自強不息的精神,才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前事不忘,后事之師”。70年后的今天,抗戰精神昭告我們:萬眾一心,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百折不撓,敢於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華民族不僅能擊敗任何外來侵略,而且必將克服一切艱難險阻,實現民族的偉大復興。
一位參觀收藏展的報業同仁告訴記者,通過觀看“抗戰老報紙收藏展”,重溫抗戰歷史,緬懷抗日先烈,弘揚抗戰精神,有利於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利於激發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有利於激發全國人民為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的熱情,從而最終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取得新成就。
這次展覽,通過還原歷史真相,警醒國人,同時也讓日本民眾認清日本侵華的真面目。一位日本昭和女子大學學生在參觀結束后留言:“看到當時的報道,我很驚訝。願我們這一代人了解活在當時的人們的經歷,也希望中日關系變得更好,為和平祈願。”
據集報家張雲申介紹,這次收藏展在北京展出3天后,還將到其他省份循環展出,為國人銘記歷史、呼吁和平發光發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