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
人民網>>傳媒>>正文

這個夏天國產動畫片上演逆襲 投資動畫燒出一片旺火

周南焱

2015年08月27日09:57  來源:北京日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這個夏天,亢奮的國產動畫電影

  《西游記之大聖歸來》

  《瘋了!桂寶!》

  《魁拔》

  《黑貓警長》

  《小門神》

  這個夏天,國產動畫片上演逆襲奇跡,《西游記之大聖歸來》已上映一個半月,至今還未下線,總票房突破9億元,創造內地影史動畫片新紀錄。而在影迷聚集的豆瓣網,該片的打分更是高達8.5分,口碑名列近年來國產片前茅。

  大聖歸來之后,今年暑期還有黑貓警長歸來,漫畫人物桂寶登上大銀幕,一時間,國產動畫片變得格外活躍。更多的動畫電影人、投資方也在蓄勢待發,用一個動畫人的生動說法是:前幾年動畫人的心都涼透了,現在就像打了雞血一樣興奮。

  成人動畫如同打了雞血

  《大聖歸來》上個月公映后,曾經出品《魁拔》系列的青青樹動漫公司CEO武寒青和導演王川特意買票去影院觀摩,出來后格外激動。武寒青在微信朋友圈發了一條信息:《大聖歸來》樹立了中國3D動畫電影新標杆,是國產動畫片的分水嶺,成功實現市場“完美破冰”。以前的國產動畫片大多是給兒童看的,成年人不習慣看動畫片,而這次証明成人觀眾也愛看,讓動畫界同行看到了希望。

  青青樹動漫公司的員工們,也備受《大聖歸來》鼓舞,現在都干勁十足,感到國產動畫片的春天就要來了。在成人動畫電影的道路上,青青樹有過一番辛酸的先行者經歷。他們推出的《魁拔》系列,跟《大聖歸來》的定位追求是相似的,然而一再遭到市場的殘酷碾壓。《魁拔》系列電影自2011年至2014年,先后上映三部,因其制作精良,被稱為“國產動漫的裡程碑”,但內地票房均慘遭滑鐵盧。這極大打擊了公司員工的積極性。

  武寒青還清晰記得,當初《魁拔》上映時,很多影院經理對國產動畫片根本不感興趣,在試映會上,有的院線經理在睡覺,有的則中途退場了。公司發動上百位員工進京城影院推廣,現場勸說觀眾看《魁拔》,卻遭到不少白眼。“原來我們感到很迷茫,真是心都涼透了,花了很多功夫都付諸東流。有的員工就轉行了,還有的出國了。”她坦率地說,這次看到《大聖歸來》也能被市場接受,大家都跟打了雞血似的,對動畫片的創作熱情又被調動起來了。

  在《大聖歸來》的強大逆襲面前,影院經理也受到了教育,對國產動畫片的排片明顯改變了過去的偏見。比如,《黑貓警長》和《瘋了!桂寶》上映后,首日排片超過全國總排片場次的10%,這樣高的比例在以往國產動畫片中幾乎見不到。“院線的態度有很大改善,觀眾對國產動畫片的認知也變了,市場環境好多了。”武寒青直言,這就讓動畫公司敢於做高品質的影片。《大聖歸來》以高品質的視覺特效制勝,正在制作的《魁拔4》也准備追求驚人視效。

  80后動畫導演梁旋正在制作《大魚海棠》,這部動畫片的創意從誕生至今已經過去10年。當時21歲的梁旋和好友張春一起創作《大魚海棠》。從2008年開始,梁旋耗時三年打磨劇本,並完成近20分鐘的電影制作。影片片段在網上曝光后,得到網友的一片贊譽。然而,之后因融資不順,《大魚海棠》項目暫停。暫停的原因是,其時的市場環境接納不了這種高投入的國產動畫片。梁旋認為,現在《大聖歸來》開了一個好頭,市場不會再埋沒好片子。《大魚海棠》重啟制作后,他在畫面、音樂等方面希望做到極致,“決不疏忽任何一個環節”。

  在成人動畫片道路上,北京電影學院動畫學院院長孫立軍也是一位先行者,他拍的《兔俠傳奇》首次嘗試融入中國功夫,結果卻叫好不叫座。他夸《大聖歸來》的定位偏成人化,畫面很有想象力,滿足了青少年觀眾的需求。孫立軍正在制作一部科幻動畫片,花了三年時間磨合故事,想在成人動畫類型上再闖一條新路。在他看來,如今市場已經能容納這類動畫電影,可能未來不久就會涌現10億票房的動畫電影了。

  投資動畫燒出一片旺火

  《大聖歸來》空前熱賣,其投資方中卻見不到大影視公司的身影,原來,幾家大影視公司都不願冒風險,有的甚至中途退出了投資。可是,見到《大聖歸來》大賣之后,投資公司對動畫片立刻熱情高漲,到處尋找有實力的動漫公司求合作。青青樹位於望京科技園的辦公樓最近就變得熱鬧起來,好幾家上市大影視公司都登門談合作,原來在隔岸觀火的金融投資公司也扑騰進來,希望找到投資項目。武寒青笑道,現在投資方有信心投國產動畫片了,像青青樹的《魁拔》《狠西游》《狠水滸》等系列項目也炙手可熱,計劃先后開發成游戲、漫畫和大電影。

  國內幾大影視公司中,光線傳媒搶先一步布局,目前已投資了《大聖歸來》導演田曉鵬的十月文化以及梁旋的彼岸天等動漫公司,還一口氣公布了近十部動畫片的名單。光線傳媒原來隻有三四個人負責動畫片,現在已經成立了一家子公司——彩條屋影業。“兩年前我們就覺得動畫片會發生巨大變化,因為有一批人在憋著一股勁兒做動畫片,所以我們就提前布局。”彩條屋總經理易巧說。

  易巧親自去拜訪有潛力的動畫片項目,尋找可合作的導演。“我們看動畫片能不能直接打動人心,還要看導演對動畫片是否有堅持,願意吃苦耐勞。”他舉例,《大魚海棠》的導演梁旋很能吃苦,堅持做動畫,甚至不為賺錢去做動漫游戲,這樣的動畫人就值得信賴。在大影視公司介入后,這些動畫導演不用自己掏腰包墊錢,可以靜下心來做作品,也不用擔心宣傳發行等事務了。易巧信心十足地說,隻要公司投資的動畫片項目能有一半成功,就已經達到預期了。

  以前投資一部動畫電影,兩三千萬元的投資額,已經算很高了。青青樹的一部《魁拔》當初投了3500萬元,被行內人士罵作神經病,因為根本收不回成本。現在形勢一下變了,動畫片票房紀錄破9億,投資億元的動畫片完全可能了,像《小門神》就投資過億。目前國內一部動畫片投資兩億元,已經完全有可能收回成本。在電影市場研究專家蔣勇看來,隻有高投入的資金,才可能做出高品質的動畫,像迪士尼的動畫片很厲害,舍得投入是一大原因。

  對於動畫投資一片火熱的景象,《黑貓警長》導演於勝軍等人也有些憂慮。他覺得田曉鵬孤注一擲制作《大聖歸來》,就像是一場賭博,這樣的國產動畫片成功率隻有千分之一,沒法當成一個模式來復制。更讓他擔心的是,田曉鵬做這個片子花了八年,很少有投資人願意給動畫人八年時間去做一部片子,“我們都被人要求一年到一年半,就要做一部作品,沒有選擇。”而好萊塢動畫片品質高,是因為四五年才打磨一部,沒有時間就根本出不來好東西。

  孫立軍十年前做動畫片《小兵張嘎》,找投資非常困難,隻好自己掏十萬塊錢才硬撐下去。現在找投資容易多了,他想做的動畫項目,數量已經排到退休的時候。但他也坦言,現在影視公司一窩蜂投資動畫導演,太不正常了,畢竟動畫片的風險很高,中國動畫的技術研發能力還很弱,對軟件的運用能力也遠不如好萊塢。可以預見的是,明后年會出現一批西游題材的跟風之作,其品質可想而知。

  有人喊出要“去低幼化”

  “低幼動畫片集團軍又殺回來了!”“滿場除了孩子笑就沒有動靜了,真想離場,但是自己挑的電影,睡著也要看完。”《黑貓警長》《瘋了!桂寶!》上映后,一些成人觀眾抱怨,好不容易因《大聖歸來》對國產動畫培養的感情,又被磨掉了一點。這兩部動畫片的票房沒有達到片方預期,口碑也不算好,又掀起了觀眾對低幼動畫片的反感。

  《大聖歸來》創票房紀錄后,國產動畫“去低幼化”的呼聲空前高漲。這讓《黑貓警長》的導演於勝軍有些不平,感到自己的努力沒有得到認可。老版《黑貓警長》是一個科普片,是用警察抓小偷的外殼傳播科普知識,黑貓警長是一個“森林衛士”,強調角色的動物屬性。在新版大電影中,於勝軍有意做了很大的改編,黑貓警長變成一個超級英雄,其他角色也都擬人化了,不再強調動物性。

  “今天要是還停留在三十年前的故事,就沒法跟觀眾對話。”於勝軍說,中國電影裡的超級英雄很少,孫悟空、葫蘆娃等都是古代角色,隻有黑貓警長能跟當代觀眾對話,影片的市場定位就是70后、80后和他們的孩子,打造一部合家歡動畫,希望能讓觀眾找到童年的記憶。但於勝軍無奈地說,從觀眾反饋來看,《黑貓警長》的定位確實不如《大聖歸來》那樣精准。

  《瘋了!桂寶!》的導演王雲飛覺得很多小朋友喜歡自己的片子,有些成人觀眾的評價過於偏激。影片的定位就是小學三年級到六年級的受眾群,沒有覆蓋到更高的年齡群,這也導致一些大人一進影院,看幾分鐘后就不再想看。王雲飛抱怨,“低幼”如今已經成了動畫片的一個貶義詞,觀眾不要拿這部片子跟《大聖歸來》對比,那樣顯得太不客觀。

  低幼動畫片被負面化,於勝軍直呼這不公平。全世界的動畫片都以兒童觀眾為主,不能一味強調“去低幼化”,而是應該去“低劣化”,正是很多粗制濫造的低幼動畫片糊弄兒童觀眾,敗壞了名聲,甚至連累了一些嘔心瀝血制作的動畫片。於勝軍就有一番慘痛的經歷。在老友田曉鵬制作《大聖歸來》的八年內,他也帶領團隊在做《我是狼》。這部純手繪的二維動畫,前后制作過程漫長而艱辛,整個團隊畫了80萬張畫紙,摞起來有六層樓那麼高。影片去年上映后,在院線隻放了三天就被撤下,淪為市場的炮灰。《我是狼》的畫面品質很高,於勝軍堅持理想,卻沒有得到回報。

  在於勝軍的眼裡,其實低幼動畫片很難做好,創作者不僅要懂動畫,還要懂兒童心理學、成長學,而國內恰恰缺少這樣的低齡動畫片。很多動畫人有點迷失了方向,像《熊出沒》就充滿了暴力情節,並不符合兒童心理成長規律。

  最近孫立軍走川藏線做公益志願者,給藏區12歲以下的孩子放露天動畫片,孩子們看得特別開心。他覺得現在大家隻看《大聖歸來》的票房數字,光談動畫片要“去低幼化”,有點矯枉過正,不能忽視孩子們對動畫片的天性需求。

  而在蔣勇看來,動畫電影跟電視動畫畢竟不一樣,家長需要陪同孩子觀看,動畫電影從低幼轉向合家歡風格,這是全球電影的發展趨勢,“好萊塢動畫能夠所向無敵,恰恰在於其合家歡風格,中國動畫電影想要做強,也必須擺脫長期以來的低幼化怪圈。”

  案例

  “自來水”助推成功

  《大聖歸來》實現逆襲的奇跡后,出品人路偉收到很多動畫同行的微信、短信,感謝他為動畫界開了一個好頭。他坦言,現在的票房成績不是靠運氣,還是靠電影品質和營銷做出來的。路偉是一名資深動畫片出品人,在這個行業摸爬滾打十余年,也嘗過失敗的教訓。當初他僅看了《大聖歸來》三分鐘的片段,就被高品質的畫面打動,當即決定參與投資。但最讓他苦惱的不是制作,而是國產動畫片不景氣的大環境下賣出好票房,“種出瓜來了,把瓜賣好才是難題。”

  要是按照傳統發行模式,路偉覺得影片肯定在市場沒戲了,所以採取的是一場精心策劃的互聯網營銷。影片上映前,路偉整合了一些聯合出品公司,如跟微信電影票、萬達合作,這些公司本身都有營銷或發行資源,合力幫助《大聖歸來》推出去。片方還邀請百位明星推薦影片,提前點映制造口碑,得到一批“大V”的轉發宣傳。影片上映后,微信朋友圈更是出現一批粉絲,瘋狂為影片刷口碑,被戲稱為“自來水”。這批自發性的口碑“水軍”並非空穴來風,起源於影片的眾籌參與者。

  去年下半年,在中國人民大學校友群裡很多人提出眾籌這種形式,路偉看了很多校友的想法,覺得並不成熟,就說“要不你們拿《大聖歸來》試一下”,結果響應者寥寥無幾。於是,路偉就嘗試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裡發起一個眾籌邀請,不料幾小時內就籌到500萬元,最終籌到780萬元的資金。

  眾籌的參與者不僅提供了宣傳資金,更是《大聖歸來》營銷的深度參與者和團購者。這部電影在第一天排片隻佔全國總場次8.7%的不利情況下,眾籌者大概包了200來場,助推了首日票房。這些人還成為第一批“自來水”,點燃了自媒體上的口碑熱潮,帶動更多的人加入“水軍”隊伍。“這次最重要的是把移動互聯網調動起來了,變得很熱鬧。”路偉說,大家都參與進來互動,義務給影片做廣告。

  片方還有意在網上傳播一批《大聖歸來》的手繪稿,通過“自來水”來打品質情懷牌。粉絲們還擴散了一個苦情說法,即田曉鵬因為拒絕了投資方改劇本的要求而被臨時撤資,隻能自己墊錢完成電影。其實根本不存在這麼一回事,但片方也沒有出來糾正,有意讓這個說法發酵,傳播導演的堅持和情懷。

  《大聖歸來》的多款海報更讓人印象深刻,特別是其中一張海報上,一條華麗霸氣的巨龍,在懸空寺的大背景下和悟空對峙,從而造成強烈的戲劇沖突。片方為制作海報投入了一百萬元,請來的是與徐克導演合作的海報制作人趙力,后者擅長奇幻畫風。這張海報產生的票房效應,估計達到上千萬元。“他們舍得在營銷上投資,像我們做動畫片的時候,海報投入能達到20萬元,就感到已經是天價了。”武寒青說。

  路偉的成功營銷,讓動畫界同行深感佩服,堪稱一部教科書。孫立軍現在回想起來,《兔俠傳奇》市場失利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營銷太失敗,沒有打破動畫片的僵局。蔣勇說,這次《大聖歸來》把各方面的資源都調動了起來,敢於砸宣發資金,擰成一股合力,形成了氣勢,這一點很值得借鑒。

  觀察

  練好講故事的本領了嗎?

  《捉妖記》已成為國產片的票房冠軍,影片導演許誠毅曾在好萊塢夢工廠工作過二十多年。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說起在夢工廠學到的最大本領,許誠毅毫不猶豫地說,自己學會的是怎麼講好一個故事。他覺得動畫片的特效技術不難學,最難的還是講故事。其實,《捉妖記》的劇本就磨合了好幾年,才有了現在的成功。好萊塢動畫的強大之處,不僅在於技術的強大,在講故事上更厲害。

  國產動畫片真的能講好故事嗎?目前看來也許並不那麼樂觀。《大聖歸來》在視覺特效上備受稱贊,但不足之處恰恰在於故事。這部影片的走紅,有不少人認為是觀眾對爛片的報復心理所致,以致於忽略了影片的軟肋。如果影片續集想走得更遠,故事上需要調整,往合家歡方向發展,放棄過多的暗黑、暴力元素。該片也受益於《西游記》這個家喻戶曉的題材,並非純粹原創性的故事。事實上,原創性故事題材的動畫片,像《魁拔》《秦時明月》等,目前還沒有樹立市場的典范,也說明原創故事成功的艱難。

  《西游記》當然是古典文學中的大寶庫,也是國內影視作品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靈感來源。未來幾年之內,不僅有《西游降魔2》《西游記之三打白骨精》《大話西游終結篇》等真人電影,還有《狠西游》《孫悟空》等動漫作品,《大聖歸來》的續集也在籌劃之中。這麼多的西游題材影片,觀眾看多了,早晚會大倒胃口。題材“大撞車”的背后,也表明國產片原創故事的乏力,很可能陷入“啃老時代”的危險。

  中國動畫的本土原創力還沒有被充分激發出來,很多動畫作品,其實都不難在國外找到“母本”。國產動畫要麼模仿美式動畫,要麼模仿日本動畫,沒有形成自己的風格,急需找回自己的動畫語言。《中國動漫藍皮書》編委鄭玉明調查過很多國內動漫公司,發現最大的問題不是資金,主要還是創作不了好劇本。劇本故事情節太簡單,缺乏想象力,跟好萊塢的差距還真不是一兩天就能彌補了的。

  《大聖歸來》攪熱了國產動畫市場,一掃頹靡之勢,無疑是大好事。但國產動畫也需要有一批原創性影片取得成功,也許才會真正形成氣候。接下來兩年,《小門神》《年獸》《秦時明月2》《大魚海棠》等動畫作品都會上映,這批影片全是原創題材,它們中會出現下一個“大聖”嗎? 如果“大聖”只是一個孤例,中國動畫就談不上復興。雖然目前動畫片投資很紅火,但並不容樂觀,中國動畫多年養成的沉疴,恐怕一時難以祛除,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