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電影《王的盛宴》是導演將其對歷史的理解展開的個人化演繹,所獲評論褒貶不一。但拋開對創作理念與藝術價值的討論,從馬克思、恩格斯的悲劇觀理論角度來看,本片通過多種敘事手法與視聽語言相結合,為觀眾營造出劉邦的悲劇性體驗。影片以插敘的方式,將劉邦即死前的現實時空與其回憶中對自己影響重大的幾個事件交織在一起。其中,決定劉邦悲劇性命運的因素有三個——逃離生死、點燃欲望、自卑之心。這三者在視聽語言的強化與推動下,增強了對劉邦命運的悲劇性的體驗。
關鍵詞:鴻門宴﹔悲劇性﹔馬克思悲劇觀
在恩格斯看來,悲劇作為一種體裁和一種藝術形式,它所要求的是對所反映的社會生活的內在規律、特征的理解、把握和藝術再現,這就是它必須是揭示出了“歷史的必然要求”的,並表現出了這一要求是“實際上不可能實現”的。但悲劇最終還是人的悲劇,是人在這兩方面的沖突中走向毀滅的悲劇。作為文學藝術形態的悲劇,是現實生活中悲劇的高度審美化反映,也就是“人失敗了的實踐的高度審美化反映。”在影片《王的盛宴》中,劉邦的悲劇性命運通過視聽語言的多種手法或明示或暗示地呈現於觀眾面前,增強了悲劇的情感體驗。
一、一生都是鴻門宴——王的外表,囚徒的內心
“他們說我的一生是從鴻門宴開始的,其實我的一生都是鴻門宴。”這是劉邦臨死前的畫外音,是對全片的點題。鴻門宴上項羽因心軟和猶豫而放過劉邦,為自己的死埋下禍患,也造就了劉邦命運的轉折點。影片中對劉邦赴鴻門宴時做了這樣的鏡頭描述:屋裡全是項羽的手下,他們虎視眈眈、充滿殺氣地盯著走進來的劉邦。項羽高高在上,劉邦則像一隻誤入狼群的小羊羔般膽戰心驚。黑暗、陰沉的冷色調,加上每個人全副武裝的鎧甲,給人以壓抑和冰冷的恐怖感。項庄舞劍時以劍擊盾時發出的夸張的厚重且刺耳的聲音更顯出劉邦坐在席中噤若寒蟬的不安感。
事實上,這樣的感受幾乎貫穿了劉邦的一生。從最初見到項羽,劉邦就仰慕著他,處處感到自己的渺小。在向項羽借兵救自己夫人和孩子時,四周的士兵哄笑他、嘲諷他,甚至險些丟掉性命。隻能靠自嘲的說辭和低三下四的語氣,用卑微保護自己。當自己先攻進了秦王宮,撒下豪言說:“誰先攻進,誰就為王!這是我和項羽說好的!”可是真聽說項羽部隊已經攻來時,立即魂飛魄散,不知所措。即使在臨死前,他最擔心的幾個心腹之患都已死去,他仍被彌漫在王宮裡的回憶、幻聽所包圍,驚慌得四處躲藏。
在現實時空裡,偌大的王宮空空蕩蕩,燭光昏暗不定,宮女們穿著白衣彎著腰快步地在宮裡跑動,始終不得抬頭……這些造型元素讓整個宮殿顯得陰森恐怖。而夸張的腳步聲,更反襯出宮殿原本的寂靜。這是一個沒有生氣的地方,躺在床上的是一個沒有生氣的王。加上大量頂光的使用,讓每一個對劉邦的特寫,都放大了他空洞的眼睛和骷髏一般的面部輪廓。而這一切陰森可怖的造型元素正是他內心所恐懼的情感的外化——他為殺了那個曾無比崇拜、並幾次放過自己性命的人而感到慚愧﹔他因為不信任這些幫他奪取天下的部下而猜疑、焦慮﹔他為宮外各種造反的謠言而不安﹔他忌憚呂后而不敢親近鐘愛的戚夫人。這是一個被囚禁的王,一個被恐懼和猜疑所包裹的囚徒。
作為天下的王,他的盛宴理應是奢華、氣派、高調、熱鬧的。可是電影中的劉邦卻一輩子活在別人的陰影裡,所謂的“王的盛宴”,其實只是一場又一場提心吊膽的“鴻門宴”。因此,他在這一層面上的悲劇恰在於,劉邦隻有了王的表象,卻沒有一個王的強大內心。
二、子嬰埋下的種子——權利與自由間的徘徊
曾經,劉邦以能同項羽並肩作戰滅秦為最大榮耀。曾經,他十分滿足地向妻子炫耀說,“盔甲是項羽給的”,那時候的劉邦是單純而快樂的。可是,當秦王子嬰將劉邦迎進秦王宮,親手將玉璽交到他的手上,並懇求他要讓天下統一時,便在他心中埋下了一顆欲望的種子。項羽入宮,劉邦轉手將玉璽交至其手中,他隱隱體會到權利從手中流逝的感覺。秦王子嬰被項羽腰斬,臨死前看著劉邦露出一絲詭異的笑容,劉邦明白,心中那顆欲望的種子已經開始萌芽了。
項羽稱王后,將天下分為十九塊,所有功臣各得一塊。這一行為反應了貴族出身的他對物質和權利沒有貪欲的特點。卻也正是這種“大度”,激化了劉邦對權利的欲望。當群眾們高聲歡呼著“秦亡了!秦亡了!”時,劉邦面臨著選擇——究竟是像以前一樣無欲無求的單純的生活?還是成為一統天下的王?片刻的茫然之后,他也跟著大家一起歡呼,但他心裡那棵小苗已經長成了大樹。對權力的渴望統治了他所有的神經,最終在韓信等人的幫助下,劉邦在垓下之戰中大獲全勝,一舉消滅了項羽的部隊。這場會戰的畫面是唯美的,影調轉為高調,多次使用慢鏡頭,將項羽之死描繪成儀式化的場面,如同畫卷一般充滿詩意。這是從藝術形式上展現了劉邦最為輝煌與得意的時刻,他終於奪取了天下,獲得了最大的權,成了唯一的王。
但是這樣美好的畫面並未停留多久,影片迅速又將鏡頭拉回到現實中陰暗、沉悶、恐怖的宮殿中。這時的劉邦仍被韓信的事情困擾著,他愛才且感激韓信,同時又擔心他背叛自己。站在長廊上,劉邦看著滾滾而去的河水,腦中開始懷念當年不是王的時候,和戚夫人在一起無憂無慮嬉戲追逐的情景。此時抬頭望天,棉絮般的雲朵已幻化成無數美女的形象,這一符號並非代表劉邦對女人的向往,而是以女人作為象征,指代了他對至高無上的權力的向往。這一特殊的造型形式,恰與之前對戚夫人的回憶形成一種對比的關系,暗示著在劉邦心底無邊的欲望和對自由的向往之間形成的矛盾對立,一起外化出了劉邦心底的糾結。
歷史選擇了他,他的想法和行為也符合當時時代發展所需。但當他擁有了社會賦予他的權利后,卻交出去了原本屬於自己的單純的快樂。當他朝向目標努力,並最終實現目標時,卻發現心中的喜悅並非最初期望的那樣美好,這是他作為帝王者的悲劇。
三、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伴隨一生的自卑感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是陳勝、吳廣掀開反秦起義篇章時為激起廣大被壓迫的低層人民的斗爭決心而喊出的口號。在本片中,劉邦幾次喊出這句話,最初是在反抗秦暴政時,他用這句話激勵手下與他一同奮戰。這次他喊的很有底氣,體現了一種決心和力量。第二次是他打入秦宮,自己“暫時為王”時。這一次,他的激勵對象是他自己——他想為王,但是有項羽在,他便覺得沒底氣,忍不住懷疑自己是否配當王。終於,項羽被他消滅了,他光明正大地坐上了王的位置,卻在宮殿裡第三次喊出這句話。如果說上一次是他“爭王”的不自信,那麼這一次便是“做王”的不自信。他深知自己的各種不足——血統不如項羽純正,武藝不如韓信高強,計謀不如張良精明,於是他開始疑慮這些精兵強將是否衷心,他們若是造反將如何壓制。這些猜疑和焦慮讓他夜不能寐,終日惶恐。
事實上,劉邦統一了天下,身邊尚有衷心的將軍和謀事,有能為他分擔憂慮的妻子和寵愛的妃子,還有可以繼承天下的兒子,作為君王,已是成功。但他仍是焦慮,根源是其深入骨髓的自卑感。個體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認為,自卑感起源於個體生活中不完美、不完滿的感覺,當個體遇到困難時,會產生一種無助感,沒有前進的動力,會產生自我否定的心理,故而遲疑、不自信、彷徨等情緒會隨之而來[1]。自卑情結一方面可以使人產生精神疾病,甚至是死神的考驗,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個體經歷多重磨難之后獲得成功和超越[2]。劉邦的“草根”特性令他的自卑感轉化為自卑情結,這既是他戰勝項羽奪取了天下的動力之泉,也是他一生感到畏懼、渺小、心虛,缺乏做一個王的信心的根源所在。《儒林外史》中那位嚴監生,家人不把兩根燈草滅掉一根,他就不肯斷氣。影片中的劉邦何嘗不是如此。支撐劉邦最后病入膏肓卻一直沒有咽氣的,正是對韓信、項伯等人謀反的擔憂。直到皇后設計替他將“異己”一一鏟除后,劉邦才安心死去。可是,影片並未就此結束,而是在最后進入到了劉邦的靈魂時空,這個時空裡的他依舊充滿恐慌,在樹林裡穿梭著,像在尋找什麼,更像是在躲逃什麼。他說:“但我不知道的是,她后來殺死了我的三個兒子。我還不知道的是,四百年后,我的國也亡了……”死后的劉邦仍不消停,以靈魂的狀態“監視”著一切,隻可惜再無力回天了。影片以這樣的方式結尾,再次描繪出劉邦的無助與渺小,也再次強調了他的悲劇性——雖然為王,至死都缺乏為王的底氣。對於這個實踐活動來說,進行的是不徹底、不完整的,是悲劇的。
四、結 語
《王的盛宴》中兩條主線交替出現,形成感官和情緒上的巨大對比——現實中黑暗陰霾、死氣沉沉、充滿猜忌與不安,而過去卻是色彩鮮亮,充滿朝氣和活力,這恰是劉邦做王之前和做王之后在心境上的差異。同時,畫面中的劉邦是有雄心壯志的,而畫外音中的他儼然是落寞的孤魂,這又形成了活著的王與死去的王之間的對比。
本文僅就主要人物劉邦進行了三方面的悲劇性分析,事實上,本片中每一個人物都呈現出不同程度的悲劇性。借用不同的敘事手法和視聽表現,如頂光效果、夸張的聲效、幻想狀態的描繪、色彩的對比等,人物的悲劇性命運被細膩地融入到完整的歷史發展中,一方面讓觀眾感覺到事件向此方向發展是必然的,肯定了悲劇沖突的必然性及其在創作中的重要意義﹔另一方面又強調了沖突的對抗性、激烈性和不可調和性,深深體驗到他們對命運的抗爭時呈現出的悲壯感。每一個人物在大方向上都推動了歷史的發展進程,小方向上卻承擔著常人體會不到的悲劇性命運。
參考文獻:
[1] (奧)阿德勒著.黃國光譯.超越自卑[M].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2005.
[2] 陳向玲.阿德勒的自卑理論之於文學的意義[D].西北大學,2012.
[3] 朱晶.謝晉電影的悲劇意識[J].常熟高專學報,1999(3).
[4] 時曉麗,馬恩悲劇觀與中國現代悲劇理論[J].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