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數字技術、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移動通信技術、傳感技術以及可穿戴式設備等一系列傳播新技術,帶來了新的傳播樣態和理念,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新聞傳播業的發展,但是,也存在著技術至上,新聞的獨立性受到考驗的現象,在內容上忽略了新聞傳播應有的規律,未能正確處理兩者的關系,本文從智慧新聞產品的生產、新聞傳播人文精神的建立、全民媒介素養的培養三個方面,探索傳播技術與新聞理念的融合之道。
關鍵詞:傳播技術﹔新聞理念﹔智慧新聞﹔人文精神﹔媒介素養
傳播技術在人類傳播活動的發展中起著決定性作用。大數據、雲計算、傳感技術等新傳播技術的運用帶來了新聞傳播領域的變革。
一、新傳播技術衍生的新聞理念
新聞傳播方式的變革與技術的更新關系密切。新技術代表了先進的生產力,也決定了新聞傳播領域的思維方式,包括媒體傳播的新理念。
(一)媒體融合發展
媒體的信息生產方式一直在適應新的傳播技術,媒體融合便是生產方式適應技術更新的體現,不同符號形式的內容沖破了媒體之間的界限得以在同樣的平台傳播[1]。傳統媒體紛紛數字化、網絡化,借助數字技術衍生出了新興媒體,新媒體在新聞傳播中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融合新聞”逐步成為新聞傳播的主體。
(二)大數據傳播
大數據在新聞傳播業內掀起了一股浪潮,新聞生產的理念發生了改變,使其成為了媒體創新的有力武器。在新聞傳播行業利用數據制作新聞的方式已比較普遍,大數據有助於媒體發現更多的新聞來源,對新聞的客觀性、真實性的保障有很大幫助,帶來了新聞領域新的發展機遇。利用大數據輔助新聞進行報道的趨勢逐步顯現[2]。例如,“今日頭條”APP利用大數據技術,分析用戶閱讀行為來推送頭條新聞等。
(三)新聞傳播的用戶思維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2015年7月23日發布的《第36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止今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達6.68億,手機網民規模達5.94億,移動上網設備逐漸普及、網絡環境日趨完善、移動互聯網應用場景日益豐富。信息傳播不再隻掌握在專業機構手中,相對處於被動的受眾向主動獲取、生產和傳播信息轉變,媒體更加重視用戶在信息獲取中的體驗。媒體的演進過程伴隨著媒體態度的轉變,由於人與信息、設備日趨無縫連接,媒體服務越好,用戶對其的認可度越高。
二、新傳播技術帶來的負效應
新技術提高了新聞傳播的時效性,增加了信息量,豐富了新聞的表現樣式,帶來了全新的新聞傳播理念,但是其帶來的負效應也是顯而易見的。
(一)媒體籠罩下的“容器人”
“媒體是人體的延伸”,在傳播技術的推動下媒體打破了人類感知的局限性,各種媒介如同人與生俱來的器官一樣讓人體獲得感知外部世界的能力,但另一方面,媒體也限制了某些感官的潛在能力。很多人使自己封閉在媒體所營造的信息環境中,花費大量時間用於媒體消費,成為“容器人”[3]。尤其是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容器人”在各種媒體的信息包圍中逐步喪失了自身的觀察、分析、思考能力,思想行為容易受到媒體的左右,尤其是對於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形成帶來阻礙,不利於人的“自我實現”。
(二)技術邏輯下的倫理困惑
新聞倫理在當下的媒體環境中是從業者不可回避的一大拷問。新傳播技術在新聞獲取、制作、傳播這三個階段給傳播者都帶來了挑戰[4]。紅外線相機、針孔攝像機等運用了數字技術的設備讓世界變得更加透明,但利用數字技術造成的新聞侵權現象對傳播者提出了考驗﹔大數據挖掘帶來新的傳播樣態,一定程度上讓新聞更加真實、客觀、具象,但對部分公眾隱私的侵犯同樣滋生弊端﹔網絡化帶來的便捷和低成本,也讓虛假、低俗的新聞蔓延﹔媒體提供的免費的信息負載著沉重的廣告,甚至混淆了新聞與廣告的界限。
(三)“多即是少”:海量信息導致的信息匱乏
在泛媒介傳播環境中,傳播的主體更加多元,媒介數量越來越多,面對海量信息,大量雜亂無章的內容充斥在人們的視線中,這些內容也遠遠超過了人類對信息的處理能力,給人帶來困擾,甚至造成思維能力的萎縮,容易導致受眾在媒體接觸過程中的“迷航”。比如,某人訂閱了40個公眾號,至少一半以上不會經常打開,因為海量信息涌向了用戶,信息過載對於當今受眾來說是一個最大的問題。
(四)形式大於內容:技術掩蓋新聞性
在媒體融合上,存在著很多形式層面的表現,比如,在新聞網絡化、碎片化的時代,媒體議題設置與輿論引導能力在下降。很多人對媒介融合的認識不到位,將文字、圖片、視頻簡單相加來改造傳統報道,部分人認為將信息上網就是新媒體,媒體的融合不僅是符號形態和媒介形態的互相包容,更離不開對媒體環境的整體把握,要從新聞理念的層面進行思考。同樣,大數據技術與新聞業的基本理念並不是完全兼容的,在媒體的實際操作中表現在新聞作品視覺效果與新聞價值的背離,新聞自由與隱私保護等方面的矛盾。新聞業在一定意義上來說是具有人文主義取向的,這與大數據的機械化也是不完全吻合的。媒體需要在大數據面前保持新聞的獨立性,避免完全被其左右。
三、傳播技術與新聞理念的融合途徑
技術革新帶來的弊端不可避免的出現新聞傳播發展的過程中,我們需要不斷探索兩者的結合點,既要充分發揮技術的帶動作用,也要反對任何形式的技術崇拜,促使新聞傳播業的良性發展。
(一)融合的產品表現:生產“智慧新聞”
大眾傳播業應追求卓越,內容品質、觀念態度都應以卓越為標杆。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潛藏的新聞價值,主要在於通過數據的智能化處理,提高新聞洞察力,幫助受眾穿透信息迷霧,獲取更真實、有效、有價值的新聞。在大數據的幫助下,“智慧新聞”表現在“數據+新聞”的融合[5],並且進行有針對性的新聞推送,對受眾進行“新聞定制”。大數據通過全體樣本採集,能夠更加准確的判斷新聞的個案在全體樣本中的代表性,避免造成以偏概全,做出片面的判斷,這成為了媒體的有力武器,對於提高新聞的真實性,回歸新聞本源具有重要的價值。主流媒體在新聞報道中往往更善於分析、挖掘,提供更有價值的新聞。大數據對新聞分析具有極大的加強作用,以往很多新聞隻能做“事后諸葛亮式”的被動報道,有了大數據的幫助,新聞報道可以在已有數據的支撐下,結合相關報道或分析,對事件可能的方向進行預測。媒體充分挖掘數據背后隱藏的新聞價值可以豐富新聞內容,為用戶提供高質量的新聞產品。“智慧新聞”在提高新聞事件報道的真實性水平、新聞分析的預見性、受眾獲取和運用信息的有效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融合的著力點:新聞傳播中人文精神的彰顯
媒體對傳播技術不合理的利用帶來了人文主義缺失。從技術角度看,各種新技術看似彼此獨立,但聚焦到技術使用的主體時,我們可以發現,它們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都集中於人的體驗。媒體借助技術吸引了更多人的注意力,但這不等於影響力。人文精神是媒體影響力的重要來源,是指導新聞實踐的重要原則,能夠賦予新聞更大的價值,提高新聞的報道水平,加深新聞報道的深度。很多媒體認為,受眾喜歡低俗、色情的內容,這實際上是沒有邏輯聯系的,在新聞實踐中,正是那些真正體現人文精神的新聞和媒體才真正收獲了競爭力。媒體隻有重視了人文精神才能帶來良好的傳播效果,這也是真正的“以受眾為本”。媒體必須將職業精神與人文精神統一起來,對人的價值、尊嚴給予更多的關注,著力推動傳播技術與新聞理念在人文精神這個點上加以融合,才會在傳播技術不斷發展更新的時代真正找准自己的價值定位。
(三)融合的手段:全民的媒體素養教育
隨著新技術的不斷普及,公眾可以借助更多渠道參與到新聞生產中。傳播主體的外延發生了變化,專業和非專業者共同參與了信息傳播,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信息環境的污染,很多受眾缺乏辨別、篩選新聞的能力,從媒體中獲得了很多信息垃圾。普通網民在傳播行為上帶有很強的主觀性,傳播者的個人素養在普泛化的傳播環境中顯得尤為重要,全民媒介素養教育勢在必行。“人人皆為傳播者”的社會,應面向公眾進行階段性的媒介素養教育活動,以提高其信息選取和甄別能力[6]。網民的年齡結構逐漸低齡化,在學校的課程體制中應將媒體相關知識納入其中,提高他們的媒介認知能力,在大學教育中,媒介素養的教育還遠未普及,媒介素養課程可以作為選修課面向所有專業學生開設,以此提高大學生對信息的獲取、分析、處理、發布、傳播能力。隻有從源頭上抓起,提高網民的整體素質,在這個日新月異的媒體社會,才能促進信息傳播的良性發展。作為媒體,可選取典型案例適時進行剖析、展示,還原新聞事件的全過程,讓受眾親身感受新聞生產的全過程,提高全民對新聞的認知、傳播能力。
四、結 語
傳播技術是媒體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面,它既給整個媒體帶來新的機遇也增加了風險與挑戰,傳播技術只是提供了媒體發展的某種可能性,是一種比較直接的、表面的、易識別的推動要素,但它並沒有起著最終的推動力量,也不能改變新聞傳播應有的規律。在新傳播技術影響下,新聞傳播工具實現了高度統一,使媒體處於新的階段,不管處於何種階段,其核心理念是不變的,依然發揮著監督環境、協調社會、傳遞文化遺產的功能。在新聞傳播理論和實踐的不斷探索中,總會找到傳播技術與新聞理念有效的融合點,發揮新聞傳播應有的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 姜奇平.新技術深化媒體轉型[EB/OL].人民網,2014-07-15.
[2] 黃琳.數字技術對新聞傳播的影響[D].湖南師范大學,2008.
[3] 孫應欽.警惕技術邏輯侵害新聞理念——淺析大數據影響下的新聞業[J].東南傳播,2014(2).
[4] 趙雅文.新傳播技術能否改變失衡報道[J].今傳媒,2007(1).
[5] 李繼東.BBC新聞改革的最新策略及其理念探析[EB/OL].人民網,2014-10-27.
[6] 芮必峰,陳夏蕊.新傳播技術呼喚新“媒介素養”[J].新聞界,20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