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方制作人暢聊綜藝現狀
在真人秀大熱的這幾年,中韓綜藝節目的各種對比已是老生常談的話題,從模仿抄襲、購買版權到中韓聯手研發、甚至是韓方資深人士跳槽中國……中韓綜藝之間各種形式的合作從未間斷。昨日,一檔直接將“中韓”兩字作為節目名字的真人秀《中韓夢之隊》在京舉行發布會,這檔明星體育競技節目將於9月19日登陸深圳衛視,“中國夢之隊”代表陸毅、張萌、喬振宇、魏千翔、張哲瀚、范世琦、沈夢辰與“韓國夢之隊”代表尼坤、張佑赫悉數亮相。
節目制片人毛嘉透露:“這個節目就是一個真正的比賽,甚至都算不上真人秀,而應該是真人競技,在場的所有明星現場的汗水、淚水都是最真實的。”的確,在親子、旅行、挑戰類真人秀相繼大熱並達到巔峰之后,還會流行什麼類型是一個業內關心的問題,這意味著誰在引領而誰又隻能跟風。深圳衛視選擇了明星競技體育類,而毛嘉解釋了節目的看點。橫向比較,同類型的節目隻有一檔東方衛視的《報告!教練》,明星不少但影響一般,不知此番《中韓夢之隊》能否脫穎而出。
據深圳衛視方面介紹,《中韓夢之隊》源於韓國的長壽綜藝節目《出發夢之隊》,但並非直接引進版權,而是由中韓雙方聯合推進,全新打造。在發布會之前,節目的韓方制作人全鎮學(韓國國家電視台KBS制片人)接受了記者採訪,就中韓綜藝的整體現狀以及趨勢做了分析判斷,並且觸碰了不少敏感話題。
敏感詞 酬勞
此前媒體報道稱《奔跑吧兄弟》中國隊長鄧超一集的收入是100萬元人民幣左右,而在韓國,《Runningman》(《奔跑吧兄弟》原版節目)“國民MC”劉在石一集收入僅6萬元人民幣左右。鄧超錄15集抵得上劉在石錄200多集,如果全年無休,劉在石得跑將近4年。而鄧超一季千萬的酬勞在國內並不算高,更一線的大咖傳出過3000萬至5000萬的價格。
對於中韓兩國藝人的酬勞差異是否也會體現在《中韓夢之隊》中,全鎮學表示應該還是會有,但由於自己不直接負責這塊,所以不便過問。“以前韓國制作綜藝節目最大的優點它的制作費用比較低。因為那個時候那些新人偶像都是為了增加自己的曝光率想多露臉,所以他們要求的片酬是很低很低的。像歐美的綜藝節目為什麼請素人,就是因為好萊塢的明星要價片酬太高了,他們沒辦法。我覺得以后中國也好,韓國也好,多開發一些以素人為主的真人秀和綜藝節目是一種突破口,也是一個方向。”目前,真人秀酬勞之高、錄制時間短、掙錢快還導致了影視作品的“演員荒”,即影視劇的拍攝現在都要讓位於真人秀。某業內制片人透露,新開機的戲隻有女一、沒有男一,因為男一要去參加某檔真人秀,一個月后才能進組。
敏感詞 獎金
而談到素人真人秀,這也是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前段時間倡議的。雖然政策上一再支持,但業內人士不無現實的考慮:首先,素人並非公眾人物,一舉一動並不會太受關注﹔再者,素人的表現力肯定不如自帶賣點和話題的藝人……最后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就是歐美國家的素人真人秀之所以受到關注還與高額獎金的刺激有關,而這點恰恰又是中韓這樣的國家所禁止的。這些都導致了明星真人秀大行其道。
“現在韓國是以藝人為中心的真人秀比較多,沒有純粹的以一般素人為主的節目,頂多是藝人和素人參半的這種類型。”至於個中原因,全鎮學認為,“像韓國也是,對獎金這塊有一定的規定,不能超過多少的額度。我們這一塊也是沒法跟西方人一樣用一個巨額的獎金做吸引點的。而且西方以素人為主的真人秀因為本身的尺度大,內容是比較成人的那種,所以想要引進這些西方的真人秀節目,隻能是個思考方向,節目內容必須改成符合自己國情的,這需要好好地研究,才能找到一個切入口。”
敏感詞 跳槽
今年7月份,當一手打造《我是歌手》《爸爸去哪兒》等人氣韓綜的“綜藝教父”金榮希攜MBC及韓國其他知名電視機構的六大PD遠嫁中國加盟藍色火焰的消息一傳出,就有人將這一合作稱為“中韓合作模式的3.0時代”。
全鎮學作為韓方制作人此番攜《中韓夢之隊》進軍中國,被問及將來是否也有跳槽的可能時,全鎮學開玩笑說,“我得先跟我老婆商量一下,獲得老婆的同意。”
“其實,去邀請韓國的一些知名的制作人過來中國發展的這種情況特別多,我也是耳聞過很多次。除了單純引進版權的形式以外,像中韓兩國共同制作一檔節目,這樣的形式對於兩個國家的文化交流還有各方面,有更好的意義和好處。”
被問及綜藝人才的不斷流失會不會影響到韓國綜藝的發展,全鎮學表示不會,“本身韓國制作從業的人員、人才數量還是蠻多的,流失了幾個制作人到中國,其實對他們沒有太大的影響。”(記者 馮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