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傳媒
人民網>>傳媒>>正文

"雲中歌"姍姍來遲遭吐槽 古裝劇"過時"觀眾不買單

2015年09月16日07:14  來源:北京日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古裝劇“過時”觀眾不買單

  《雲中歌》劇照。

  “《雲中歌》到底什麼時候才播?”上周日晚,這則已經在網絡存在兩年之久、時不時就像幽靈一樣出現的問題,終於有了答案。改編自桐華同名小說,由Angelababy楊穎、杜淳、陸毅、陳曉、楊蓉等主演的古裝愛情傳奇大劇《大漢情緣之雲中歌》,正式登陸湖南衛視晚間十點檔,每周日、周一晚更新。不過,這部“遲到”了兩年多的古裝大劇,正遭遇“審美過時、演員過氣”等吐槽和質疑。

  案例:《雲中歌》傷在審美過時

  作為根據桐華原著改編的古裝大劇,《大漢情緣之雲中歌》(簡稱《雲中歌》)在湖南台的首播可謂戰績斐然:CSM全國網收視率達0.99%,網絡播放量達1.8億次。不過,可喜的收視背后卻難以堵住悠悠之口,該劇在豆瓣網評分低到了4.1分(滿分為10),在業內看片會和觀眾的口碑評價中,劇中人物過於艷麗的服裝和化裝,Angelababy和陸毅、杜淳人物搭配的“隔代感”,都難以達到時下古裝劇流行的“鮮肉”風格和“CP”感。

  在已經播出的四集中,Angelababy身著綠色熒光服裝,在一眾大紫大紅的路人中略顯扎眼。劇中號稱“長安第一美男”的孟玨由青年演員杜淳扮演,出場時居然裹著一個巨大的紫色頭巾,被觀眾調侃如同“一隻紫薯”,美感頓失。在看片會上得以提前看完全劇重要劇情的業內人士透露,劇作中還會出現臉上頂著兩坨腮紅的Angelababy,再與熒光綠的衣服相搭,“色彩顯得過分艷俗”。

  有眼尖的觀眾發現,這部在審美上明顯與時下主流古裝劇色調不符的劇集,其實早在2013年4月就已開機,磨磨蹭蹭到兩年后才登上熒屏,“審美上的過時是硬傷。”確實,作為該劇制片人的於正在2013年5月推出《陸貞傳奇》時,同樣奉行了飽和度較高的紅、黃、紫色搭配,但在當時卻被看作是古裝劇審美的突破而備受追捧。而《雲中歌》在兩年間先后經歷多次延播,最終遭遇了這次的“過時”批評。

  現象:年度大劇受延播“拖累”

  事實上,《雲中歌》這種因延播而造成的劇作“過時”的情況並不是孤例。

  剛播完不久的古裝劇《華胥引》,也在兩年間有著相似的延播經歷。該劇自2013年年中拍攝完畢,直到今年暑期檔才登陸四川、江西兩大衛視播出,中間也曾因暑期檔特殊檔期安排限制而無法排期,隨后又面臨2015年開始實施的“一劇兩星”和“限古令”等政策。這部由袁弘、鄭嘉穎、蔣欣等主演的“年度大劇”也最終被消耗殆盡,播放數據與影響力的表現最終都差強人意。

  據北京衛視相關工作人員透露,古裝劇不同於其他類別,服裝、化裝及置景,大多反映了同年度的審美,而選角也多半側重於當年正火的演員。不管是《雲中歌》還是《華胥引》,當年選角時Angelababy、杜淳都是電視觀眾公認的潛力股,因《步步驚心》而在國內爆紅的袁弘和鄭嘉穎,以及在《甄嬛傳》中有出色表現的“華妃”蔣欣,他們的搭配在當年堪稱人氣組合,也能夠吸引相當多的人氣。“但時間過去了兩年,這些演員人氣最旺的時候已經過去了。時下流行的古裝劇也走起了偶像風格,追求‘小鮮肉’的搭配和視覺效果。”正在拍攝古裝偶像劇《驚天岳雷》的制片人錢曉鴻透露,這種電視審美上的市場趨勢不可逆轉,並且更新很快,錯過了黃金期的劇集,“就很容易被耽誤。”

  探因:“限古令”逼停古裝潮

  如果追究古裝劇延播的外部原因,2013年4月曝光的一份名為《衛視綜合頻道電視劇播出調控管理辦法》的文件,被認為是改變古裝劇排播的最初動因。

  在這份被稱為“22條規定”的文件中,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對電視劇播出總量、范圍、題材、時機、時段等做出限定。文件中的第9條,規定了所有衛視綜合頻道黃金時段每月以及年度播出古裝劇總集數,不得超過當月和當年黃金時段所有播出劇目總集數的15%。第10條規定,則要求衛視黃金時段“原則上不得接檔、連續排播兩部古裝劇。”如此“限古令”,意味著衛視黃金檔每年能夠播出的古裝劇數量,將不能超過兩部。

  由於古裝劇普遍走的是大預算大制作的風格,能夠買得起劇目的衛視數量相對有限,加之“一劇兩星”政策的實施,全國衛視整體能夠消化的古裝劇份額大幅銳減,進而導致了大量此前預訂好檔期的古裝劇受到波及。根據統計數字顯示,2013年、2014年出品的待播古裝劇已不下50部。比如,由林心如擔任制片人的《秀麗江山之長歌行》兩年前就已拍完,由陳曉、鄭爽主演的《五鼠鬧東京》早已殺青,而黃軒、劉詩詩主演的《女醫·明妃傳》則把檔期挪到了明年。

  延播的可能逐漸成為劇方考量項目風險的重要參考因素,曾出品過《北平無戰事》等大劇的山東影視方面,就選擇了盡量減少古裝劇制作的整體數量,在過去的精品劇路線上加入年輕偶像元素,並契合電視平台量身制劇。錢曉鴻透露,如今的形勢下,可以考慮做多手准備,“預算需要相對嚴控,同時可以考慮上非黃金檔的周播劇場,或者去央視的平台播出。雖然在銷售的效益上會打折扣,但至少保証了劇作能夠在合適的時間推出。”

  衛視方面則指出,盡管古裝劇整體播出的難度加大,但制作精良的大劇還是不愁出路,早已被北京衛視和東方衛視訂購的《羋月傳》,就得到了電視台方面排播的優先考慮,“在數量被限制時,作品的質量就變得更加重要,這其實也是一種優勝劣汰。”(記者 李夏至)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